傍晚时分,天边的云霞如火烧般绚烂,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染红了半边苍穹,连带着将青石板路也映出一片暖融的橘红。空气中弥漫着白日里被晒干的尘土味,混杂着从四面八方升起的、稀薄的炊烟气息,带着一丝柴火的焦香。萧玦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客栈,每一步都似踩在绵软无力的棉花上,步履维艰。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在门廊上,将他的身影拉得瘦长而孤独,那影子清晰地映在斑驳褪色的木板上,边缘微微晃动,仿佛一幅被岁月侵蚀、已然褪色的古旧画卷。他身上的衣衫略显破旧,袖口处磨损得泛白起毛,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衣领,留下几道深色的汗渍。然而,他那双深陷的眼眸中,此刻却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松,仿佛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紧抿的嘴角甚至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释然,那长久紧绷如弓弦的肩膀,也微微松弛了下来。
“运气尚可。”萧玦低低说了一句,声音带着干涩。他从怀里摸索着掏出一个小布包,那布包用最粗糙的土布缝制,边缘早已磨损得发白起毛,针脚也有些散乱。解开布包,里面是几十文铜钱,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铜币在布包中碰撞出清脆的、如同雨滴敲打瓦片般的声响。他轻叹一声,气息低沉而沙哑,对井生解释道:“接了几份抄书的活计。东街书坊的掌柜看我字迹还算工整端正,允了我长期替他抄写书卷,按量计酬。”他顿了顿,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书坊里的景象,“那书坊里墨香弥漫,浓得化不开,只有纸页沙沙作响的声音。我伏案一日,手腕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指尖也染了墨色,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怕一笔一画出错,辜负了这份工钱。虽收入微薄,每日所得不过数文铜板,但暂且可维持你我生计,至少能撑过这几日了,不至于饿死街头。”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却又隐隐透着对前路茫茫的忧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包上粗糙的纹理,仿佛在指尖掂量、计算着每一文钱的重量,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吉凶未卜的明日。
井生见状,心头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一松,忙不迭地将下午看到那可疑管家的事告诉了萧玦,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十二分的警惕,眼神闪烁不定,如同受惊的鹿:“那管家在客栈门口徘徊了许久,眼神鬼祟,四下里乱瞟,时而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时而假装整理衣襟,分明是专程打探的模样。我躲在窗后缝隙里偷偷观察,见他与掌柜凑近了耳语了几句,才匆匆离去,脚步放得极轻,如同猫爪落地,几乎听不见声响。”萧玦听完,眉头微蹙,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哒哒声,沉吟片刻后道:“未必是冲我们而来,但谨慎些总无大错。这客栈掌柜开门迎客,迎来送往,三教九流皆可接触,暗中替人打探些消息亦是常事。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更需加倍小心,免得惹火烧身,招致无妄之灾。这几日,我们需尽量低调行事,减少外出,静观其变,免得引人注目,徒增麻烦。”他将那布包里的铜钱仔细数出几枚,交给井生收好,郑重嘱咐道:“明日我需照旧去书坊抄书。你留在客栈里,若觉烦闷气短,可在这猫耳巷附近小范围走走,熟悉一下周围环境,但绝不可走远,更不可与人发生口角冲突,免得节外生枝,横生变故。记住,一切以安全为重,平安归来才是根本。”
井生用力点头应下,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不安,却未敢多言,只是默默地将那几枚带着体温的铜钱仔细藏入怀中衣袋深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颤了一下,仿佛那钱币带着灼人的温度,烫手一般。第二天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刚刚苏醒的清泉县,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早起的摊贩在空旷的街头零星地吆喝着,声音在雾气中显得有些飘渺。萧玦一早便收拾了笔墨纸砚,步履匆匆地去了书坊,他的背影很快便融入了灰白的晨雾中,只留下清冷的空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余韵。井生独自留在狭小昏暗的客栈房间里,仅有一扇窄小的木窗透入微弱的晨光。他谨记萧玦的吩咐,只在猫耳巷附近转了转。这小巷狭窄而阴暗,两侧墙壁斑驳陆离,爬满了深绿的青苔,住户多是些贫苦人家和小手工业者,门前堆满了各种杂物,破败的木桶、废弃的竹篓散落一地,散发出一股潮湿的霉味。巷子里,有叮叮当当打铁的汉子,赤膊挥动着沉重的铁锤,古铜色的脊背上汗珠滚落,火星四溅,蒸腾起灼人的热浪;有吱呀作响的纺车旁,坐着佝偻着腰的老妇,枯瘦如柴的手指在纺车前舞动,纱线如流水般从她指间滑过;空气中混杂着刺鼻的煤烟味、污水的腥臊气、还有不知何处飘来的食物气味,复杂而浓烈,如一张无形又黏腻的网,沉沉地笼罩着整条巷子。几个穿着破旧、打着补丁的孩子在巷子里的杂物间追逐打闹,衣衫褴褛,脸上沾满灰尘和汗渍,看到井生这个陌生的面孔,都好奇地停下脚步打量他,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发出清脆却带着几分排外疏离的笑声,那目光如同细密的针尖,刺得井生浑身不自在。
井生只觉得那些目光如同芒刺扎在背上,心头闷得发慌,几乎喘不过气来,只匆匆在巷口的摊子上买了两个尚带余温的粗糙炊饼,便逃也似的低着头快步奔回了客栈。炊饼握在手里的温热,此刻也驱不散那份如影随形的孤寂,反而更添了一丝难言的苦涩。下午时分,阳光艰难地透过积尘的窗棂洒入房间,在地板上投下几块斑驳摇曳的光影。他实在无聊至极,胸中烦闷难遣,便取出一个旧水盆,盛了些清水,盆中水面微漾,勉强映出他苍白而略显稚气的面容。他盘膝坐于地板上,闭目凝神,尝试着在这狭小的房间内练习水镜感知之术。他努力放缓呼吸,将心神沉入面前那微漾的水波之中,水纹随着他的意念轻轻晃动,如同有了呼吸。然而在这人烟稠密的城镇之中,水汽灵韵远不如山野乡村那般充沛纯净,感知起来格外费力,脑中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湿漉漉的薄纱,思绪也如同陷入粘稠的泥沼,沉重迟滞,且感知范围大大缩减,只能模糊地捕捉到客栈内外的一些寻常动静。他“看”到掌柜依旧在柜台后支着头打瞌睡,手边摊着账簿,墨迹未干,鼾声细微;“看”到伙计懒洋洋地拖着地,拖把漫不经心地划过地面,留下湿漉漉的水痕,水珠偶尔飞溅;“看”到后院洗衣的婆子们仍在喋喋不休地闲扯着张员外的家宅不宁,言语琐碎冗长,如同夏日恼人的蚊蝇嗡鸣,其间夹杂着几声干涩的尖笑……一切平静得令人窒息,时间仿佛在这沉闷的午后凝滞不动。
然而,当他无意中将那微弱而滞涩的感知投向客栈大门外,街道对面那家挂着“聚宝当”招牌的当铺时,却忽然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让他瞬间如坠冰窟般心悸的熟悉波动——那波动阴冷而隐蔽,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潜伏在深暗的草丛中,正缓缓地蠕动,与他之前感知到的柳家探子身上那股腐朽、血腥的气息极为相似,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似有若无地缠绕上来,直透心扉!那当铺……绝对有问题!井生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心脏,连忙强行收敛心神,切断了感知,不敢再轻易窥探分毫,背后冷汗涔涔而下,瞬间浸透了内衫,只觉那股阴冷感如影随形,死死缠绕周身,仿佛有双充满恶意的眼睛在无尽的黑暗中冷冷地注视着他,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咚咚咚,如同急促的擂鼓声。
傍晚,当萧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时,衣襟上沾满了点点墨渍,袖口也被染得乌黑一片。井生立刻迎上前,面色发白地将当铺的发现急切地告知了他,语气急促得几乎语无伦次,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声音颤抖如同秋风中的最后一片落叶,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萧玦面色骤然凝重如铁,眼中寒光一闪即逝,手指不自觉地骤然握紧了腰间佩剑冰冷的剑柄,骨节因用力而咯咯作响,一片惨白:“当铺、客栈、酒楼,本就是消息汇集、流通的枢纽,鱼龙混杂,藏污纳垢。柳家势力盘根错节,在此设点,不足为奇。”他声音低沉,带着彻骨的寒意,“看来,这清泉县的水,比我们先前想的要深得多,暗流涌动啊,那致命的漩涡,已经离我们很近了。”他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轻抚着腰间佩剑冰凉的剑鞘,那冰冷的触感让他的眼神愈发锐利,如同即将出鞘饮血的刀锋:“既然对方可能已有察觉,一味躲藏,反而显得心虚露怯,授人以柄。明日,我与你一同去那当铺附近看看,或许能有所发现,探探虚实深浅。被动躲避,不如主动试探,若真有陷阱在前,也需及早应对,免得坐以待毙,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萧玦语气决然,字字铿锵,透着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凛然意味,仿佛已做好了直面那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的准备,目光如炬,穿透窗户,直视向那远方暮色沉沉的街道。
“运气尚可。”萧玦低低说了一句,声音带着干涩。他从怀里摸索着掏出一个小布包,那布包用最粗糙的土布缝制,边缘早已磨损得发白起毛,针脚也有些散乱。解开布包,里面是几十文铜钱,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铜币在布包中碰撞出清脆的、如同雨滴敲打瓦片般的声响。他轻叹一声,气息低沉而沙哑,对井生解释道:“接了几份抄书的活计。东街书坊的掌柜看我字迹还算工整端正,允了我长期替他抄写书卷,按量计酬。”他顿了顿,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书坊里的景象,“那书坊里墨香弥漫,浓得化不开,只有纸页沙沙作响的声音。我伏案一日,手腕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指尖也染了墨色,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怕一笔一画出错,辜负了这份工钱。虽收入微薄,每日所得不过数文铜板,但暂且可维持你我生计,至少能撑过这几日了,不至于饿死街头。”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却又隐隐透着对前路茫茫的忧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包上粗糙的纹理,仿佛在指尖掂量、计算着每一文钱的重量,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吉凶未卜的明日。
井生见状,心头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一松,忙不迭地将下午看到那可疑管家的事告诉了萧玦,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十二分的警惕,眼神闪烁不定,如同受惊的鹿:“那管家在客栈门口徘徊了许久,眼神鬼祟,四下里乱瞟,时而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时而假装整理衣襟,分明是专程打探的模样。我躲在窗后缝隙里偷偷观察,见他与掌柜凑近了耳语了几句,才匆匆离去,脚步放得极轻,如同猫爪落地,几乎听不见声响。”萧玦听完,眉头微蹙,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哒哒声,沉吟片刻后道:“未必是冲我们而来,但谨慎些总无大错。这客栈掌柜开门迎客,迎来送往,三教九流皆可接触,暗中替人打探些消息亦是常事。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更需加倍小心,免得惹火烧身,招致无妄之灾。这几日,我们需尽量低调行事,减少外出,静观其变,免得引人注目,徒增麻烦。”他将那布包里的铜钱仔细数出几枚,交给井生收好,郑重嘱咐道:“明日我需照旧去书坊抄书。你留在客栈里,若觉烦闷气短,可在这猫耳巷附近小范围走走,熟悉一下周围环境,但绝不可走远,更不可与人发生口角冲突,免得节外生枝,横生变故。记住,一切以安全为重,平安归来才是根本。”
井生用力点头应下,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不安,却未敢多言,只是默默地将那几枚带着体温的铜钱仔细藏入怀中衣袋深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颤了一下,仿佛那钱币带着灼人的温度,烫手一般。第二天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刚刚苏醒的清泉县,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早起的摊贩在空旷的街头零星地吆喝着,声音在雾气中显得有些飘渺。萧玦一早便收拾了笔墨纸砚,步履匆匆地去了书坊,他的背影很快便融入了灰白的晨雾中,只留下清冷的空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余韵。井生独自留在狭小昏暗的客栈房间里,仅有一扇窄小的木窗透入微弱的晨光。他谨记萧玦的吩咐,只在猫耳巷附近转了转。这小巷狭窄而阴暗,两侧墙壁斑驳陆离,爬满了深绿的青苔,住户多是些贫苦人家和小手工业者,门前堆满了各种杂物,破败的木桶、废弃的竹篓散落一地,散发出一股潮湿的霉味。巷子里,有叮叮当当打铁的汉子,赤膊挥动着沉重的铁锤,古铜色的脊背上汗珠滚落,火星四溅,蒸腾起灼人的热浪;有吱呀作响的纺车旁,坐着佝偻着腰的老妇,枯瘦如柴的手指在纺车前舞动,纱线如流水般从她指间滑过;空气中混杂着刺鼻的煤烟味、污水的腥臊气、还有不知何处飘来的食物气味,复杂而浓烈,如一张无形又黏腻的网,沉沉地笼罩着整条巷子。几个穿着破旧、打着补丁的孩子在巷子里的杂物间追逐打闹,衣衫褴褛,脸上沾满灰尘和汗渍,看到井生这个陌生的面孔,都好奇地停下脚步打量他,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发出清脆却带着几分排外疏离的笑声,那目光如同细密的针尖,刺得井生浑身不自在。
井生只觉得那些目光如同芒刺扎在背上,心头闷得发慌,几乎喘不过气来,只匆匆在巷口的摊子上买了两个尚带余温的粗糙炊饼,便逃也似的低着头快步奔回了客栈。炊饼握在手里的温热,此刻也驱不散那份如影随形的孤寂,反而更添了一丝难言的苦涩。下午时分,阳光艰难地透过积尘的窗棂洒入房间,在地板上投下几块斑驳摇曳的光影。他实在无聊至极,胸中烦闷难遣,便取出一个旧水盆,盛了些清水,盆中水面微漾,勉强映出他苍白而略显稚气的面容。他盘膝坐于地板上,闭目凝神,尝试着在这狭小的房间内练习水镜感知之术。他努力放缓呼吸,将心神沉入面前那微漾的水波之中,水纹随着他的意念轻轻晃动,如同有了呼吸。然而在这人烟稠密的城镇之中,水汽灵韵远不如山野乡村那般充沛纯净,感知起来格外费力,脑中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湿漉漉的薄纱,思绪也如同陷入粘稠的泥沼,沉重迟滞,且感知范围大大缩减,只能模糊地捕捉到客栈内外的一些寻常动静。他“看”到掌柜依旧在柜台后支着头打瞌睡,手边摊着账簿,墨迹未干,鼾声细微;“看”到伙计懒洋洋地拖着地,拖把漫不经心地划过地面,留下湿漉漉的水痕,水珠偶尔飞溅;“看”到后院洗衣的婆子们仍在喋喋不休地闲扯着张员外的家宅不宁,言语琐碎冗长,如同夏日恼人的蚊蝇嗡鸣,其间夹杂着几声干涩的尖笑……一切平静得令人窒息,时间仿佛在这沉闷的午后凝滞不动。
然而,当他无意中将那微弱而滞涩的感知投向客栈大门外,街道对面那家挂着“聚宝当”招牌的当铺时,却忽然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让他瞬间如坠冰窟般心悸的熟悉波动——那波动阴冷而隐蔽,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潜伏在深暗的草丛中,正缓缓地蠕动,与他之前感知到的柳家探子身上那股腐朽、血腥的气息极为相似,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似有若无地缠绕上来,直透心扉!那当铺……绝对有问题!井生心中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心脏,连忙强行收敛心神,切断了感知,不敢再轻易窥探分毫,背后冷汗涔涔而下,瞬间浸透了内衫,只觉那股阴冷感如影随形,死死缠绕周身,仿佛有双充满恶意的眼睛在无尽的黑暗中冷冷地注视着他,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咚咚咚,如同急促的擂鼓声。
傍晚,当萧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时,衣襟上沾满了点点墨渍,袖口也被染得乌黑一片。井生立刻迎上前,面色发白地将当铺的发现急切地告知了他,语气急促得几乎语无伦次,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声音颤抖如同秋风中的最后一片落叶,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萧玦面色骤然凝重如铁,眼中寒光一闪即逝,手指不自觉地骤然握紧了腰间佩剑冰冷的剑柄,骨节因用力而咯咯作响,一片惨白:“当铺、客栈、酒楼,本就是消息汇集、流通的枢纽,鱼龙混杂,藏污纳垢。柳家势力盘根错节,在此设点,不足为奇。”他声音低沉,带着彻骨的寒意,“看来,这清泉县的水,比我们先前想的要深得多,暗流涌动啊,那致命的漩涡,已经离我们很近了。”他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轻抚着腰间佩剑冰凉的剑鞘,那冰冷的触感让他的眼神愈发锐利,如同即将出鞘饮血的刀锋:“既然对方可能已有察觉,一味躲藏,反而显得心虚露怯,授人以柄。明日,我与你一同去那当铺附近看看,或许能有所发现,探探虚实深浅。被动躲避,不如主动试探,若真有陷阱在前,也需及早应对,免得坐以待毙,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萧玦语气决然,字字铿锵,透着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凛然意味,仿佛已做好了直面那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的准备,目光如炬,穿透窗户,直视向那远方暮色沉沉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