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将星之陨。-《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夏日的太行山深处,晨雾如轻纱般缠绕着山峦。陈世根站在指挥部门前的土坡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脊线,心中却无暇欣赏这难得的美景。身为参谋长,他肩上的担子比山还重。

  “参谋长,团长请您过去。”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世根点点头,转身走向团部。脚下的泥土路被露水打湿,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今天的作战会议内容——根据情报,日军一支重要部队正沿着山下的公路行进,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

  团部里,傅水恒团长正俯身在一张摊开的地图上,眉头紧锁。几位营连长已经到齐,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紧张混合的气息。

  “老陈,你来得正好。”傅水恒头也不抬,手指重重地敲在地图上的一点,“鬼子第110师团长桑木崇明亲自带队,已经到了这里——李家坡。”

  陈世根心中一凛。桑木崇明,这个名字在日军中可谓响当当。此人在华北战场上凶名昭着,以狡猾和残忍着称,不久前才晋升中将。若能重创甚至击毙此人,对华北战局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消息可靠吗?”陈世根俯身细看地图。

  “地下党的同志用三条人命换来的。”傅水恒的声音低沉,“桑木这次带着他的师团部和一个联队,据说是要视察前线,为即将发动的大扫荡做准备。”

  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决定,由陈世根全权负责此次伏击作战的策划与指挥。这是一次险棋,敌我兵力悬殊,但若能成功,战略意义重大。

  回到自己的指挥部,陈世根立刻召集了作战参谋和各特种分队负责人。

  “把王青山叫来。”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

  王青山是独立团神枪手小分队的队长,原是个猎户出身,枪法如神。在陈世根的系统辅助下,经过专业狙击训练,已成为独立团的一张王牌。

  不一会儿,一个精瘦的汉子掀开门帘进来。他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肩挎一支经过改装的莫辛-纳甘步枪,眼神锐利如鹰。

  “参谋长,你找我?”

  陈世根示意他靠近地图:“有个硬骨头要啃。”

  当陈世根说出目标身份时,王青山的瞳孔微微收缩,随即恢复平静:“距离?”

  “至少八百米,可能更远。桑木不会亲临前线,必定在相对安全的距离指挥。”

  王青山沉默片刻,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这一带地形复杂,要想在这么远的距离精准狙杀,需要靠得很近,又或者...”

  “或者什么?”

  “找到制高点,但风险很大。”

  陈世根点头:“这正是我叫你来的原因。你带神枪手小队先行出发,侦察地形,寻找最佳狙击位置。记住,桑木的车队明天中午就会通过李家坡,我们只有不到二十小时的准备时间。”

  王青山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夜幕降临,王青山带着五名狙击手悄然出发。陈世根站在指挥部门口,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心中涌起一阵不安。这次行动风险极大,神枪手小分队是他一手组建、训练的,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种子,任何损失都难以承受。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屏在眼前展开。这是随他穿越而来的“战神系统”,能够提供各种军事技能培训和战场数据分析。

  “目标:日军第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分析狙杀成功概率。”

  光屏上数据流动:“根据现有情报,成功概率37.8%。建议:提升狙击小组装备水平,使用特种弹药。”

  陈世根苦笑。系统商城里的特种狙击子弹价格不菲,几乎要耗尽他积攒数月的功勋点。但想到这次行动的战略意义,他还是咬牙兑换了六发“穿甲爆燃弹”。

  凌晨三点,一名通信兵带回了王青山的初步侦察报告。他们在李家坡东南四里处找到了一处理想位置——一座荒废的烽火台,地势高耸,视野开阔,正好俯瞰公路的一个转弯处。根据测算,距离公路约850米。

  陈世根立刻召集主力部队部署伏击任务。一营、二营负责正面阻击,三营作为预备队,特务连则负责掩护神枪手小分队撤退的路线。

  “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全歼敌人,而是制造混乱,牵制敌军注意力,为神枪手小队创造机会。”陈世根对各营连长强调,“一旦听到三发红色信号弹,立即撤退,不得恋战。”

  众人领命而去。陈世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距离行动开始还有九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

  天刚蒙蒙亮,陈世根带着警卫班赶往前方观察所。那里距离烽火台约两里,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狙击点的情况。

  晨光中,古老的烽火台静静矗立在山巅,看不出任何有人潜伏的痕迹。王青山和他的队员们一定已经就位,正静静等待着目标的出现。

  “参谋长,吃点东西吧。”警卫员小张递过来一个窝头。

  陈世根接过,机械地咀嚼着,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望远镜。公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蜿蜒在群山之间,空无一人。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上午十时,侦察兵报告,桑木的车队已经出发,预计两小时后到达伏击区域。

  夏日阳光越来越烈,陈世根的军装已被汗水浸透。他不断查看怀表,指针仿佛被粘住了一般,移动得异常缓慢。

  十一时三十分,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

  “来了!”观察哨低声道。

  陈世根举起望远镜,只见公路尽头,一支庞大的车队正缓缓驶来。打头的是三辆摩托车,后面跟着五辆卡车,然后是几辆轿车,最后又是卡车和装甲车护卫。总兵力估计在一个大队以上。

  “发现目标。”通信兵转达烽火台方向的信号,“疑似桑木乘坐的是第三辆轿车,车头插有将官旗。”

  陈世根的心跳加速。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

  车队缓缓驶入弯道,速度减慢。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响起爆炸声——一营按计划引爆了地雷,炸毁了领头的一辆摩托车。

  顿时,日军车队陷入混乱。士兵们纷纷跳下卡车,寻找掩体。几辆轿车紧急刹车。

  陈世根紧盯着那辆插着将官旗的轿车。车门打开,一个身着中将军服的身影在护卫簇拥下迅速下车,躲到了车后。

  “确认目标,桑木崇明。”陈世根喃喃自语。

  通过望远镜,他能清晰看到桑木的头盔和肩章。这位日军中将正手持军刀,大声指挥着周围的士兵,显然对遭遇伏击感到愤怒而非恐慌。

  “风速每秒三米,湿度...”陈世根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在心中计算着射击参数。如此远的距离,任何细微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弹道。

  烽火台方向毫无动静。王青山在等待最佳时机。

  日军很快组织起反击。在桑木的指挥下,他们兵分两路,向道路两侧的中国军队阵地发起进攻。枪炮声顿时响彻山谷。

  “参谋长,一营压力很大,鬼子进攻很猛。”通信兵报告。

  “告诉他们再坚持十分钟。”陈世根头也不回地说。

  战斗进入白热化。日军凭借火力优势,逐渐压制了一营的阵地。有几处已经开始了白刃战。

  陈世根的手心渗出冷汗。如果王青山再不开枪,整个伏击部队都可能陷入危险。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桑木身边的护卫增多了一倍——他们似乎察觉到了远处的威胁,正试图将中将转移到更安全的位置。

  机会稍纵即逝。

  突然,一声与众不同的枪响从烽火台方向传来,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

  陈世根立刻将望远镜对准桑木所在的位置。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

  他看到桑木崇明身体猛地一震,中将头盔飞了出去,随后整个人向后倒下。周围的护卫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扑上去用身体遮挡,有人惊慌地四处张望寻找枪手的位置。

  “命中目标!”通信兵激动地大喊,“烽火台报告,命中目标!”

  陈世根长舒一口气,但随即又绷紧了神经。最危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发射信号弹,全军撤退!”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各部队开始按计划撤离阵地。

  然而日军反应极其迅速。主力虽然陷入混乱,但一支精锐的小分队已经朝着烽火台方向包抄过去。

  “通知特务连,立即接应神枪手小队撤退!”陈世根下令。

  通过望远镜,他看到烽火台附近出现了交火的火光。王青山和他的队员们被发现了。

  接下来的半小时对陈世根来说如同一年那么漫长。他不断收到各部队撤退顺利的报告,但神枪手小队却音讯全无。特务连在途中遭遇日军拦截,无法按时到达接应点。

  “参谋长,我们必须撤退了,鬼子的大部队正在合围。”警卫员焦急地提醒。

  陈世根咬牙:“再等五分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烽火台方向升起浓密的黑烟。

  陈世根心中一沉。

  傍晚时分,当陈世根回到指挥部时,浑身是伤的王青山在两名战士的搀扶下站在他面前。神枪手小队六人,只有三人归来。

  “任务...完成了。”王青山虚弱地说,手中紧紧握着那支狙击枪,“小赵...他为了掩护我们,引爆了手榴弹...”

  陈世根默默点头,拍了拍这位神射手的肩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天后,情报证实了桑木崇明的死讯。日军内部对此事严密封锁,但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来的消息显示,这位中将师团长确实被一枪毙命,子弹从右眼射入,当场死亡。日军朝野震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因此受到大本营严厉斥责。

  一周后,延安发来嘉奖电,特别表彰了神枪手小分队的卓越战绩。与此同时,日军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性扫荡。

  团部会议上,傅水恒宣读了上级指示后,看向陈世根:“老陈,这次我们打掉了鬼子一颗将星,接下来他们肯定会发疯似的报复。你有什么想法?”

  陈世根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脑海中系统光屏不断闪烁着各种数据和战术推演。他知道,击毙桑木只是开始,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今夜,他允许自己和独立团的将士们,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稍微骄傲一刻。

  窗外,太行山的夜空繁星点点,有一颗格外明亮的星星正缓缓划过天际,坠落于远方的山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