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兑换“幽灵”电台。-《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以下内容为纯虚构创作,不涉及任何现实历史人物及事件)。

  暮色如血,将太行山连绵的峰峦浸染成一片沉郁的紫褐色。师部临时驻扎的隐蔽山谷里,连日激战后的疲惫与肃杀几乎凝成了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电台天线小心翼翼地架在岩缝与枯枝的伪装下,滴滴答答的电键敲击声,此刻在我听来,却比敌人的炮火更让人心焦。

  我——陈峰,这支历经磨难部队的参谋长,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局。日军的此次大规模“铁壁合围”,不仅投入了数倍于我的精锐兵力,更带来了极其先进的无线电侦测与定位技术。我们赖以维系指挥、沟通情报的电台,每一次开机,都像是在黑暗的旷野中点燃一支火把,迅速吸引着猎犬的追踪。短短三天,我们已经损失了两部电台和四名优秀的报务员,他们都是在信号被锁定的瞬间,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或精准的突击所吞噬。通讯,这条维系部队生命与战斗力的神经,正在被敌人一寸寸地切断、碾碎。

  指挥部设在一个狭窄的岩洞深处,潮湿的岩壁上凝结着水珠,映照着马灯摇曳的光芒。师长叼着早已熄灭的烟斗,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目光死死盯着摊在弹药箱上的作战地图,那上面代表敌我态势的箭头和符号,正以一种令人窒息的方式不断挤压着我军最后的活动空间。

  “老陈,”师长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三分区、还有独立团的联系,又断了?”

  我沉重地点了点头,将刚刚收到的电文纸递给他。纸上只有断断续续、残缺不全的码子,最后是一串杂乱无章的信号,然后是彻底的、令人心悸的死寂。报务员小何抬起头,年轻的脸上满是挫败与血丝:“参谋长,鬼子……他们的干扰太强了,监听电台里全是杂音,而且……他们定位太快了,我们刚呼叫不到两分钟,炮弹就砸过来了!”

  洞内的空气仿佛又沉重了几分。电台,这个曾经为我们带来无数次胜利转机的利器,此刻却成了催命符。没有通讯,各部队就成了聋子、瞎子,无法协同行动,无法获取情报,无法呼叫支援,只能在这越来越小的包围圈里各自为战,最终被敌人一口口吃掉。

  “必须想办法!”师长一拳砸在地图上,震得马灯的光晕一阵晃动,“不能让兄弟们就这么被打散、被消灭!”

  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走到岩洞口,望着外面逐渐被墨色浸透的山林。寒风裹挟着硝烟和泥土的气息吹在脸上,刺骨的凉。脑海中,那个自穿越伊始便伴随着我的、超越这个时代的倚仗——【功业系统】的界面无声地浮现。淡蓝色的光屏在意识中展开,琳琅满目的分类图标悬浮着,从基础物资到尖端科技,从个人强化到战略支援,无所不包。过去,我们依靠它兑换的粮食、药品、武器弹药度过了无数次危机,甚至换来了几份关键性的战略情报。但这一次,我们需要的东西,更加特殊,更加……超越时代。

  我的意识集中在【科技】分类下的【通讯技术】子项。光屏流转,无数图标和信息流飞速掠过。终于,一个不起眼的、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图标定格在视野中央——【“幽灵”系列高级战术跳频电台(初级权限解锁)】。

  详细介绍随之展开:

  【“幽灵”V1型战术电台】

  · 核心技术:自适应快速跳频。 可在预设的极宽频段内,以伪随机序列进行每秒上千次的频率切换,跳频图案由加密算法动态生成,敌方难以追踪、预测或干扰。

  · 低概率截获/低概率检测特性: 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极低,扩散在广阔频带内,背景噪声水平接近,传统侦测设备难以有效识别其为通信信号。

  · 抗干扰能力: 具备强大的抗部分频带干扰、抗跟踪式干扰能力,即使在强烈的电子干扰环境下,也能保持核心通讯链路不中断。

  · 配套设备: 包含小型化主台(营/团级)三套,背负式子台(连/排级)十套,加密密钥生成器,以及基础操作维护手册(意识流灌输)。

  · 能耗: 高效能电池组供电,支持太阳能补充(附赠折叠式光电板)。

  · 兑换需求: 功业点 85,000 点,附加条件:需在七十二小时内,于相对安全环境完成主操作员意识流知识灌输。

  八万五千点!我的心猛地一沉。这几乎是我们目前能动用的全部储备,是过去数月积攒下来,准备应对更大规模战役或兑换关键重武器的家底。一旦动用,短期内我们将失去兑换其他大宗物资的能力。而且,那“意识流灌输”……听起来就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风险。

  代价巨大。但,值得吗?

  我回身,看着师长殷切而焦灼的目光,看着报务员小何那不甘又绝望的眼神,听着岩洞外隐约传来的伤员的呻吟,以及远处零星的、预示着敌人正在收紧包围圈的枪声。

  没有通讯,就是死路一条。分散突围?在没有协调的情况下,那更像是把部队打散了送给敌人各个击破。固守待援?援兵在哪里?我们连求援的信号都发不出去!

  这“幽灵”电台,是我们绝境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希望。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几台机器,而是一种降维打击般的通讯优势,是在敌人最引以为傲的技术领域,撕开一道口子,为我们争取到一线生机。

  “师长,”我深吸一口气,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解决通讯问题。但……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过程可能有些……超出常理。”

  师长凝视着我,他对我偶尔拿出的“特殊渠道”物资早已见怪不怪,但这一次,他显然从我凝重的语气中听出了不同。“什么办法?代价是什么?”他沉声问。

  “一种全新的电台,鬼子的侦测手段对它无效。”我简略地解释,避开了具体的科技原理,“但兑换它,需要耗尽我们几乎所有的战略储备积分,而且,需要小何配合,进行一次……特殊的学习过程。”

  师长沉默了。他背着手在狭小的岩洞里踱了几步,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坎上。最终,他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我:“有几成把握?”

  “技术层面,十成。”我回答,“但兑换后的使用、适应,以及能否顺利打破封锁,需要实践检验。不过,我认为,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干了!”师长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再好的家底,没了命也用不上!只要能保住部队,打通联系,付出什么都值得!需要我做什么?”

  “给我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至少四个小时。我和小何需要‘启用’这套设备。”我说。

  师长立刻下令,将指挥部旁边一个更小的、原本堆放杂物的洞穴清理出来,并派了他最信任的警卫员在洞口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我和略显紧张的小何。马灯被调到最暗,只够勉强视物。

  “参谋长,我们……要怎么做?”小何的声音有些发颤,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打破困局的渴望。

  “放松,小何。”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接下来你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可能会超出你的理解,但记住,这是为了部队,为了我们能活下去,能继续打鬼子。你需要完全信任我,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抵抗,努力去理解和记忆涌入你脑海的知识。”

  小何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我明白,参谋长!为了胜利,我什么都不怕!”

  我不再多言,在心中默念:“系统,确认兑换【‘幽灵’V1型战术电台】全套设备及知识灌输服务。”

  【确认兑换“幽灵”V1型战术电台套组。扣除功业点85,000点。剩余功业点:1,250点。请指定主操作员,并进行意识连接。】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功业点数额的瞬间缩水让我心头一抽,但此刻已无暇心疼。“指定操作员:何报务员。”我同时将手按在小何的肩上,按照系统的指引,建立了某种无形的连接。

  【意识连接建立。开始知识灌输。目标:何报务员。灌输内容:“幽灵”V1型电台操作原理、跳频序列设置、加密密钥管理、基础维护……警告:灌输过程可能伴有轻微不适,请目标保持精神放松。】

  几乎在系统提示结束的瞬间,小何的身体猛地一僵,双眼骤然睁大,瞳孔深处似乎有无数细小的蓝色光点和数据流在飞速闪动。他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闷哼,额头瞬间沁出细密的冷汗,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他紧紧咬着牙关,双手死死抓住自己的膝盖,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我能感受到他精神的剧烈波动,那是一种海量信息被强行塞入大脑的冲击。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通讯理论、复杂的操作流程、陌生的术语和概念,正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烙印在他的记忆和本能之中。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是对认知结构的强行改造和扩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何的颤抖渐渐平息,粗重的喘息也慢慢变得均匀。他眼中的数据流光芒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茫然、震惊以及……逐渐清晰的明悟。

  与此同时,在我们面前的空地上,一片微弱的、水波般的涟漪荡漾开来。紧接着,数个造型奇特的金属箱体凭空出现,悄无声息地落在铺着帆布的地面上。它们的外壳是哑光的深灰色,线条简洁流畅,没有任何多余的标识或按钮,与这个时代笨重的军用电台截然不同,充满了未来的科技感。最大的主台大约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提箱,子台则更小,类似于加厚的背包。旁边还有几个箱子,想必是电池、天线和太阳能板等配件。

  【兑换物品具现完成。知识灌输完成度98.7%,目标精神负荷处于安全阈值内。祝您使用愉快。】

  系统提示音落下,小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刚从一场深沉的梦境中醒来。他晃了晃脑袋,眼神还有些许涣散,但当他目光扫过地上那堆陌生的设备时,一种奇异的热切和熟悉感瞬间取代了迷茫。

  “参谋长……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喃喃自语,随即像是本能般地俯身,熟练地打开其中一个主台的箱盖,露出里面布局精密的按键和小型显示屏幕(并非液晶,而是某种特殊的低功耗发光器件)。他的手指在上面虚拟地操作着,嘴里念叨着:“开机自检……载入跳频序列……注入加密密钥……信号功率调节……天线匹配……”

  他的动作和言语,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之前所受的无线电培训范畴。

  “感觉怎么样?能操作吗?”我关切地问。

  小何抬起头,脸上洋溢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自信的光彩:“报告参谋长!脑子里……好像突然就懂了这些东西!虽然很多原理还不太明白,但怎么用它发电、收报、切换频率、设置密钥,都清清楚楚!就像……就像已经练习过成千上万次一样!”他指着电台,“这东西,它……它不是在一个频率上说话,它是在不停地跳,飞快地跳,鬼子根本抓不住它!而且它的声音特别轻,特别怪,混在杂音里根本听不出来!”

  他的描述虽然朴素,却精准地概括了跳频电台和低概率截获技术的核心优势。

  “很好!”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立刻组装一台主台,我们必须要尽快联系上师部和独立团!”

  在小何那双仿佛被赋予了魔力的双手下,设备的组装调试速度快得惊人。他取出那台主台,连接上专用的、同样小巧且具有宽频带特性的天线(天线被巧妙地支在岩洞缝隙里,外面做了伪装),接上高效能电池组。开机后,面板上几颗微小的指示灯以独特的节奏闪烁起来,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运行声。

  小何戴上专用的耳麦,手指在那些简洁的按键上飞快地敲击着,设置着通信参数。他的表情专注而肃穆,与之前那个面对干扰和无措的年轻报务员判若两人。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我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这不仅仅是一次通讯测试,更是对我们倾尽所有兑换来的“希望”的一次验证。

  突然,小何的眉头一动,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他猛地抬起头,因为激动而声音都有些变调:“参谋长!通了!通了!是师部!信号清晰!没有任何干扰!鬼子……鬼子他们肯定没发现!”

  他飞快地将耳麦递给我一只。我接过来,凑到耳边,里面传来的是清晰、稳定,带着些许独特电子音质的莫尔斯电码声!不再是之前那断断续续、被噪音淹没的挣扎,而是如同在寂静山谷中敲击岩石般清晰、有力!

  “快!”我压下心中的激动,命令道,“立即将我们的位置、敌情现状,以及成功启用新式电台的情况汇报给师部!同时,尝试呼叫独立团和三分区!用新约定的紧急频率和识别码!”

  “是!”小何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但敲击电键的手指却稳如磐石。滴滴答答的电波,承载着绝境中的希望,以敌人无法捕捉的方式,悄无声息地穿越了日军的电子封锁线,射向夜空。

  我走出小洞穴,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夜空依旧漆黑,远方的枪炮声依旧零星可闻。但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战场的天平,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丝倾斜。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幽灵”,已经睁开了它的眼睛,在这无声的电磁战场上,为我们夺回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战斗,还远未结束。但这无声战场上的第一场反击,我们,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