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黄阿姨小孙子护食-《八零通14年,从捡垃圾发家》

  勤爹一看时间还早,拉着勤母玩游戏,玩到十二点才放开她。

  勤老爷子和勤老婆子这边跟勤书意一样,进去就睡觉了。

  勤书意一觉睡到闹钟响起,关掉闹钟, 在床上扭动了一会儿,才起来,这觉睡得可真舒服啊!骨头都酥软了。

  村长送货过来交接完,立马就回去了。

  家里多那么多鸡鸭,家里的活也多了,家里的麸皮没有那么多,得和菜一起拌匀了喂。

  家里菜得留着卖钱,只能去山上挖野菜回来剁碎了喂鸡,喂鸭。

  从今天起, 家家户户都出来挖野菜,只要能吃都挖回去剁碎了喂。

  勤书意和勤本义吃完早饭就出发了,到菜市场摆好摊后,把照片发群里,就等着大家过来买。

  现在每天卖七种青菜,每种一百七十斤,再卖一些葱姜蒜割三十斤, 小米辣和螺丝椒也是三十斤, 鸡蛋和鸭蛋各五十颗,加上大家在群里预定的鸡鸭,最晚七点半之前就能全部卖完。

  有人提议多增加一些青菜, 他们来晚了都买不到。

  勤书意和勤本义考虑到村里的青菜,每天最多也就只能提供这么多了 ,再多也拿不出来。

  到别的村去收购不太现实,他们最多每种也增加个二三十斤,来回一趟不划算,好像要求增加的还青菜人也不是特别多。

  大家也在种新菜下去了,还是先顾着村里吧。

  关键是卖得多,他们收摊也晚,每天还要到各村卖货, 忙活家里的地, 晚上还要卖废品,捡垃圾。

  今天卖的山捻子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吃, 勤书意拿起一个示范给大家,把上面那个头去掉, 放嘴里吃就行了,吃法跟枇杷一个样。

  给问的人尝了一个,那些没问的人, 勤书意就不给了,每个人都分一个尝,那他们都不用卖了。

  黄阿姨是勤书意他们的忠实粉丝,都没尝就说来了三斤,尝过后,味道特别甜, 又加了两斤,一共要了五斤。

  山捻子和六月泡一个价格,都是六块钱一斤。

  白大娘和白大爷昨晚知道有山捻子卖, 今天也是早早的出门了,两人把剩下的包完了。

  回去时,还让勤书意他们多摘来卖,有多少他们要多少,他们要买回去酿酒。

  来他们后面的人都没能买到了, 群里又是激烈的吐槽声。

  黄阿姨回到家后,又把今早买到青菜往群里拍,尤其是着重拍山捻子,给山捻子来一个特写镜头。

  黄阿姨儿媳妇起来看到桌上放着山捻子,高高兴兴的进到厨房帮忙做早饭:“妈, 桌子上那个就是山捻子啊,那个怎么吃啊?”

  “跟枇杷一样吃饭,那个把上面的那个花头拿掉就能吃了,现在别吃,对胃不好, 吃两口饭再吃。”

  “我买了五斤,保证够你们吃。”

  “我知道了妈,我把这碗豆角焖面拿出去, 好久没吃了, 怪想的。”黄阿姨儿媳欢喜的说道。

  黄阿姨继续盛面,笑着说道:“可不是,现在我们家早上吃什么, 就看人家小老板卖什么。”

  “哈哈~这样也好啊!”黄阿姨儿媳在外面应道:“妈,你现在的厨艺是越来越好了。”

  黄阿姨从厨房把最后两碗面端出来:“那是当然了,我都是跟群里的老姐妹和老兄弟学的,他们见识多,什么都会。”

  黄阿姨的小孙子已经坐在凳子上, 着急的喊道:“爸爸我要吃面, 我要吃面。”

  黄阿姨的儿子用筷子挑起碗里的面晾凉,看着着急的儿子, 无奈的说道:“别急啊,面太烫, 要是把舌头烫了就不能吃好吃的东西了。”

  黄阿姨的小孙子铭铭眼睛紧紧的盯着自己盘子,不放心的说道:“那爸爸不需偷吃。”

  “爸爸碗里有面, 不吃宝宝的。”黄阿姨的儿子看着护食的铭铭给气乐了,他儿子该不会是个吃货吧?

  谁家孩子这么早起床就是为了吃早饭。

  看着其他人都开始吃了,铭铭又着急的扒拉黄阿姨儿子的胳膊:“爸爸,我自己吹,我会吹。”

  “好好。”黄阿姨的儿子看着面已经不冒烟了, 用手碰挑起一根不烫了, 把盘子给他:“慢慢吃, 下面还有一点点烫。”

  铭铭抓着叉着胡乱的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叉起一小撮后,小心的吹了吹了,用舌头舔了舔, 发现不烫了就往嘴里放, 一口吃起来去,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好吃, 我最爱吃豆角焖面了。”

  “好吃,下次奶奶还给你做。”黄阿姨看着铭铭满脸慈爱,看着吃了好几口,自己才开始吃。

  黄阿姨儿媳为了能尝山捻子,大口大口的吃面, 干掉半碗面后,拿起一个山捻子吃起来,口感惊艳到她了:“妈,这个山捻子也太好吃了吧!多少钱一斤啊?贵不贵?”

  “不贵,跟六月泡一样,六块钱一斤。”黄阿姨看着儿媳吃得高兴, 她买得也高兴。

  黄阿姨儿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