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林晓的出道战-《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凌晨四点的澈心工作室,只有录音间的灯还亮着暖黄的光。林晓坐在调音台前的高脚凳上,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壳——壳子上贴着《晴天》的歌词贴纸,是她去年看苏澈校园巡演时买的周边,现在却成了支撑她的小勇气。桌上摊着苏澈手写的歌词笔记,“‘后来’的‘后’字要轻咬,像想起某个人时的迟疑”的标注旁,被她用红笔描了三遍。

  “最终版音频没问题了,乐云那边已经做好上线准备,就等零点。”老林揉着通红的眼睛,把一杯热牛奶推到林晓面前,杯壁上印着迷你青花瓷图案,“别紧张,你录的版本比我们预想的还好,情感够真,听众肯定能get到。”

  李薇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进来,屏幕上是乐云“新人原创榜”的预热界面,林晓《后来》的封面图已经挂在专区顶部——封面是她在老街瓷坊拍的,抱着吉他坐在青瓦下,背景里飘着淡淡的烟雨,和《青花瓷》的意境莫名契合。“刚看了下,预约收听已经破3万了,都是苏老师的粉丝和关注新人榜的听众,大家都在等零点。”

  林晓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攥紧手机。她想起三天前录完最后一版de时,苏澈拍着她的肩膀说“好的音乐不用怕没人听”,可真到要发布的时刻,她还是会担心——担心自己的声音不够好,担心没人能懂歌词里的遗憾,担心辜负工作室所有人的努力。

  “苏老师来了。”小周的声音打破了紧张。苏澈穿着常穿的白衬衫,手里拿着一个刚从瓷坊拿来的粗陶杯,里面盛着温热的菊花茶:“老师傅听说今天你发歌,特意让我给你带的,说‘喝了这杯茶,嗓子亮,运气好’。”

  他把陶杯递给林晓,指了指电脑屏幕:“别担心,我们都在。你要相信,你唱的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青春遗憾——有人会因为你的声音,想起自己的故事,这就够了。”

  零点的钟声在工作室里轻轻响起。李薇点击“上线”按钮的瞬间,林晓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屏幕上的播放量从0开始跳动,1、10、100、1000……不到五分钟,播放量就突破了1万,评论区里开始出现第一条留言:“这声音好干净!‘后来’两个字一出来,我就想起高中没说出口的道歉。”

  “有了!有人共鸣了!”李薇激动地喊出声。林晓看着那条评论,眼眶突然红了——她唱的是和朋友的遗憾,却有人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苏老师说的“音乐的力量”吧。

  苏澈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抖乐账号,编辑了一条动态:“第一次在乐云新人池听到林晓的de,就被她嗓音里的纯粹打动。后来她唱《后来》,眼里的遗憾像会说话——好的声音不该被埋没,好的故事值得被听见。今天,林晓的《后来》上线了,希望你们能和我一样,在她的歌里,找到自己的那一段‘后来’。#林晓后来 #新人原创计划”

  动态发布后,苏澈的300万粉丝瞬间涌入。评论区的留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苏老师推荐的肯定没错!马上去听!”“为了苏老师的眼光,也要支持新人!”“刚听完,哭了!想起和闺蜜闹掰后再也没联系的日子。”

  连锁反应很快出现——乐云的播放量在苏澈转发后十分钟破10万,半小时破20万,凌晨两点时已经冲到了50万,评论数破3万。热评第一是苏澈的粉丝:“谢谢苏澈愿意带新人!现在乐坛太多人只顾自己火,只有他还想着给新人机会,连推荐文案都写得这么用心,粉对人了!”下面跟着两万多个点赞,还有人自发组织“帮林晓冲榜”,在各大音乐群里分享《后来》的链接。

  第一天白天,《后来》的热度继续攀升。江城师范大学的官微转发了歌曲,配文:“我校中文系林晓同学的原创歌曲《后来》上线,用清澈嗓音唱尽青春遗憾,为她骄傲!”校园里的广播台循环播放《后来》,路过的学生纷纷拿出手机识别,评论区里多了很多“校友支持”的留言。

  第二天早上,《后来》的播放量突破70万,冲进乐云热歌榜前50。乐云官方账号紧急调整推广资源,把首页Banner换成了“林晓《后来》——新人原创计划首战告捷”,还做了“《晴天》×《后来》青春遗憾联动专题”,把两首歌放在一起推荐,配文:“苏澈的雨天遗憾,林晓的后来怅然,都是青春里最真实的模样。”

  专题上线后,播放量再次暴涨。有听众在评论区留言:“听《晴天》时想起‘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听《后来》想起‘可惜你早已远去’,两首歌连起来,就是一整个青春的遗憾啊!”还有人发现老林编曲里的小彩蛋——《后来》的间奏里,藏了一小段《晴天》的吉他旋律,瞬间引发“找彩蛋”热潮,进一步带动歌曲传播。

  第三天中午,《后来》的播放量突破120万,成功进入乐云热歌榜前20,成为该榜史上首个由新人演唱、未做任何付费推广就冲进前20的歌曲。林晓看着榜单上自己的名字和《后来》的标题,手抖着给远在老家的妈妈打了电话,声音哽咽:“妈,我上热歌榜了!真的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