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苏黎世对话!文学为桥连世界-《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瑞士苏黎世的湖畔会议厅里,春日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铺着浅灰色地毯的地面上。厅内的装饰透着“东西交融”的巧思——主席台背景板是一幅巨大的剪纸长卷,王桂英带领徒弟们花了一个月剪制,左侧是《红楼》潇湘竹影,右侧是莎士比亚戏剧场景,中间用云纹剪纸衔接,边缘缀着陈老师傅烧制的迷你青瓷串灯,暖黄的光透过瓷片,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苏澈坐在主席台左侧,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个青瓷茶杯,杯身上刻着“文心相通”四个字,是出发前陈老师傅特意烧制的。他穿着一身简约的深灰色西装,袖口依旧别着那枚青花瓷纽扣,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白发老者身上——那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科尔,以擅长书写跨文化人文关怀的作品闻名,苏澈曾读过他的《沉默的河流》,讲的是不同国家移民的共通困境,当时便觉得与自己拍《大山里的孩子》时的初衷不谋而合。

  “苏先生,我昨晚特意看了《红楼》动漫的英文字幕版。”埃利亚斯主动走过来,用带着轻微口音的中文打招呼,手里拿着一本标注得密密麻麻的《红楼梦》英译本,“黛玉葬花的片段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她生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