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邀请导师!乐坛大佬云集-《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歌手·当打之年》策划案确定后的第一周,苏澈把“导师人选”列为重中之重。他在笔记本上圈出两个名字——蓝星华国乐坛的“教父级”人物李伯庸(平行世界对应李宗盛,以细腻创作与犀利点评闻名,近十年专注幕后制作,极少参与综艺),以及以“铁肺唱功”和“敢说真话”着称的实力派歌手那岚(平行世界对应那英,多次公开吐槽“综艺里的音乐像裹脚布,又长又臭”,拒绝过无数流量综艺邀约)。

  “邀请这两位,不是为了‘流量噱头’,是为了‘音乐公信力’。”苏澈在团队会议上强调,“李伯庸老师懂创作、懂唱功,能给歌手专业的音乐指导;那岚老师敢说真话,能过滤掉‘花架子’,守住‘纯唱功’的底线。只有他们,能让观众相信,这档综艺是真的在做音乐,不是搞形式。”

  邀请李伯庸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苏澈特意选在李伯庸的私人录音棚见面——这间藏在老城区巷子里的录音棚,墙上挂满了泛黄的乐谱,角落里堆着他为不同歌手制作的专辑母带,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香。李伯庸戴着老花镜,正在修改一首民谣的和弦,看到苏澈递来的策划案,第一句话就是:“先声明,游戏、炒CP的综艺,我不接。”

  “李老师,您看第一页的‘核心原则’。”苏澈指着策划案上“三不原则”——不搞游戏互动、不炒嘉宾CP、不做修音造假,“我们邀请的歌手,不管是成名的还是素人,都要靠现场真唱比拼;您的角色不是‘流量导师’,是‘音乐评审’,负责点评歌手的唱功、编曲、情感表达,甚至可以指出他们的不足——我们要的是‘真实’,不是‘皆大欢喜’。”

  李伯庸翻策划案的手指顿了顿,目光停在“素人踢馆”和“原创扶持”的章节上。他抬起头,眼里带着难得的激动:“你们真的愿意给素人音乐人机会?之前有综艺找我,说要‘扶持原创’,结果最后还是让流量爱豆唱改编的口水歌。”

  “我们不仅给机会,还会请您和专业制作人一起,帮素人歌手打磨原创作品。”苏澈拿出一段素人歌手阿哲的演唱视频——阿哲在酒吧驻唱时弹唱自己的原创《逆光》,嗓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像他这样有才华却没舞台的音乐人,我们计划邀请10位,让他们和成名歌手同台竞技,靠实力说话。”

  李伯庸盯着屏幕,手指跟着旋律轻轻打节拍,视频结束后,他立刻在策划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档综艺,我接了!终于有不搞花活的音乐综艺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