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岗前培训-《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日的状元游街真像是做了一场美梦,林治从未想过自己能如此风光地走在长安的街道上,接受众人的敬仰。

  游街结束后,他亦是按时前往礼部衙门参加了琼林宴。

  历代的地点都设在礼部,由光禄寺承办。

  当晚的宴会上,金碧辉煌,美酒佳肴琳琅满目。新科进士们坐在西式的短案前,谈笑风生,气氛热烈非凡。

  礼部尚书吴鹏此前为陈成宪作保的事情已经被人捅了出来,他自觉颜面尽失,便寻了个借口,未前来赴宴。

  吏部尚书严默则是选择出席,而今他隐隐有取代徐阁老的势头,但仅是在新科进士面前露个面,然后便离开了。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高涨。

  有好事者借着酒劲,亦是大声地吆喝道:“我看有人对状元郎的文章不服,那么我在此念上一段,如何?”

  “好!”众新科进士如此的酒劲上来,亦是纷纷鼓掌叫好。

  好事者的记忆力很好,于是开始当众念道:余从京域,言归南省,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这一段念罢,现场瞬间安静了一瞬,紧接着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赞叹声。

  “精彩至极!”

  “单是此段,便胜文章无数!”

  “若非陈成宪,《洛神赋》全文便见于殿试卷上了!”

  ……

  在场的新科进士都是有见识的人才,而今《洛神赋》这段一出,众人亦是心悦诚服,更是纷纷称赞起来。

  “林状元不仅有才,更是精通琴棋书画!”

  “呵呵……若不是有幸到满月楼,却是没有想到林状元竟然是沧海公子!”

  “何止如此,林状元竟然是兰陵笑笑生,《洛神宓妃图》被魏国公府二百万两求购呢!”

  ……

  由于林治现在的名气如日冲天,有关他的很多事情都被挖了出来,首当其冲是他的马甲沧海公子和兰陵笑笑生都已经藏不住了。

  林治是一个务实的人,亦是高举手中的酒杯道:“原本我林某人确实无心于科举,但后知男儿当精忠报国。今日我已经上岸,便在此分享我应考的心得,今日的成绩其中是得益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四书大小题文库》收录的是名人名篇及状元佳作,这让我省去了不少功夫!”

  “原来如此,我听闻状元在乡试前是临时抱佛脚!”

  “我亦是幸得买了这个系列的书籍,此次才勉强金榜题名!”

  “此事当告诉我的弟弟和同窗,敢情林状元是靠此书籍啊!”

  ……

  在场的进士有些《四书大小题文库》的获益方,加上林治这位堂堂状元如此背书,大家瞬间对这些书的兴致大增。

  次日上午,大量的书生疯狂涌向京城的书店,指名要《四书大小题文库》系列。

  “你们听说了吗?林状元就是依靠《四书大小题文府》系列书籍备考,简直太实用了!里面不仅有详细的讲解,还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解题思路。”一个书生满脸兴奋地说道。

  “是啊是啊!我哥买了这套书后,便说感觉自己的学问都提升了不少。这次会试,他考了第二百九十九名,正是幸得这本书的帮助。我一定要好好参考这套书,争取后年考个好成绩。”另一个书生信心满满地说道。

  待到下午的时候,《四书大小题文府》系列书籍被一扫而空。

  苏韵和王傲雪得到这个消息,亦是没想到林治只是考取状元,竟然造成他们的库存告急。

  “以前林郎一直强调书生是天底下最好的买卖,现在我是真的信了!”苏韵仍旧在喝着茶,于是由衷地感慨道。

  王傲雪轻拨着算盘,看着眼前的账本亦是吃惊地道:“若是按照这个势头,不出几日,咱们的收益便高达几百万两了!”

  只是外界的喧闹,这跟林治的关系并不大。

  在考取状元后,林治并不能即刻入职,而是要到鸿胪寺进行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主要学习朝会、筵席、祭祀等官场礼仪。

  林治虽然贵为状元,亦是已经直接分配为翰林院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但终究是要在大夏为官,自然是要学习这种礼仪。

  琼林宴的第二天,他便穿着整齐的官服,来到了鸿胪寺。

  第一日,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学习,而是要进行拜祭。

  他们前往孔子庙感谢四圣十二哲和六十二位先贤。在拜祭过后,便进行另一项仪式——立进士题名碑。

  考取功名的好处不仅在当下为官,亦能够将你的名字和荣耀流传下去,借此石碑显宗耀祖、流芳百世。

  剩下的两天时间进行相关礼仪的学习,这对于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新科进士而言,不过就是听一遍就会。

  眨眼间,三天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家的工作分配亦是敲定了下去。

  吏部在衙门前悬挂起二百九十七名新科进士的分配名单。

  通常而言,优秀且年轻的二甲进士有机会成为翰林院庶吉士,次选是六部九卿这些中央衙门,但大部分的新科进士是要到地方出任正七品的知县或州府推官。

  二甲进士怕南京六部九卿衙门,三甲进士怕王府官。前者自然是因为没有实权,而且可能是提前退休,后者则是基本没有出头之日。

  值得一提的是,新科进士有拒绝分配的特权,但二次分配可能需要降品。

  至于林治,自然不需要为分配的事情烦恼,甚至人事权都不在吏部,而是培训结束后,便可以堂而皇之前往翰林院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