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少女坚持表决心-《青云酒馆:客官,饮尽这漫天星河》

  沈醉指尖的冰棱尚未完全消融,寒气却已顺着廊下的穿堂风漫到了苏绾眉梢。她望着男人转身时带起的玄色衣袂,那抹沉郁的黑像极了他眼底总也化不开的雾,可攥在掌心的拳头却烫得惊人,连带着声音都染上几分灼人的温度:“沈公子觉得,苏绾是那等遇着风雨便要躲进屋檐下的娇弱闺秀?”

  廊外的雨不知何时又密了些,打在青瓦上噼啪作响,倒把她这声诘问衬得愈发清亮。沈醉脚步一顿,并未回头,只是肩头微不可查地动了动,像是在掂量这话的分量。

  苏绾见状,往前追了半步,裙摆扫过廊柱下的青苔,带起几星湿痕:“从青岚山到雾隐城,哪一次不是刀光剑影?若我怕累,早在被血煞门追杀时便该躲进哪个世家的庇护下,何必跟着你风餐露宿?”

  她这话里带着几分不自觉的委屈,尾音微微发颤,却又被硬生生压了下去。毕竟在这人面前,示弱从来换不来怜惜,只能换来更深的疏离。就像上次在断魂崖下,她不过是扭伤了脚踝,他便寻了个农户家让她休养,自己独闯魔教总坛,若不是后来她偷偷跟去,怕是连他中了蚀心蛊的事都要被瞒到死。

  沈醉终于缓缓转过身,墨色的眸子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幽深。他目光落在苏绾攥得发白的指节上,又扫过她额角尚未干透的薄汗——想来是刚才得知要分兵时,一路从后院跑过来的。这丫头总是这样,看似温顺的眉眼间藏着股执拗,像极了当年在沈家老宅见过的那株顶破石缝生长的韧草。

  “此去皇城,不比以往。”他开口时,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冷冽,却又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复杂,“奸臣当道,宫廷内外皆是眼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你留下,守着山庄,至少安全。”

  “安全?”苏绾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忽然笑了起来。她一笑,眼底的水光便漾开了,倒比廊外的雨还要亮,“沈公子可知,那日在望月楼,你为了护我,硬生生受了玄铁卫三掌?你若出事,这天下再大,哪里于我是安全的?”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进沈醉沉寂的心湖,荡开圈圈涟漪。他想起那晚的月色,红墙下的厮杀,还有她扑过来挡在他身前时,发间簪子折射的细碎光芒。那时他只觉得这丫头鲁莽,此刻被她当众点破,倒生出几分莫名的烦躁。

  “我与你非亲非故,不值得。”他别开眼,声音冷硬如铁。

  “值不值得,该由我来定。”苏绾上前一步,几乎要撞上他的胸口,仰头望着他,目光灼灼,“沈公子救过我三次,苏绾无以为报,唯有陪你共赴险地。你若怕我拖累,我可以学,可以练,哪怕是端茶递水、打探消息,总能派上用场,断不会成为你的累赘。”

  她说话时,廊外的风卷着雨丝扑进来,打湿了她的鬓发,几缕青丝黏在脸颊上,倒添了几分倔强的艳色。沈醉看着她那双清澈却又无比坚定的眼睛,忽然想起多年前父亲曾说过的话:“这世间最烈的不是烈酒,是人心底的执念。”

  那时他只当是戏言,如今才算品出几分滋味。眼前这少女的执念,分明比他喝过的所有烈酒都要灼人。

  “你可知宫廷险恶?”沈醉的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一丝试探,“那些文臣的笔,比魔教的毒箭更狠;后宫的脂粉,比蚀骨的毒药更烈。你一个江湖儿女,进去了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知道。”苏绾点头,语气却愈发沉稳,“但我更知道,沈公子要对付的不仅是奸臣,还有那背后若隐若现的修仙势力。我虽修为不高,却懂些观气辨色的法门,或许能帮你避开些暗箭。再说……”她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一枚小小的玉哨,“上次从血煞门搜来的这枚传讯哨,你说过配对的另一枚在皇城,或许我能帮你找到线索。”

  沈醉的目光落在那枚莹白的玉哨上,眸色微沉。这哨子他自然记得,是用极北寒玉所制,寻常修士根本无法催动,想来与那神秘的修仙组织脱不了干系。他原打算独自探查,却没想这丫头竟一直记在心上。

  廊下的雨渐渐小了,远处传来弟子们收拾行装的动静,偶尔夹杂着几句低声的议论。苏绾能听出那些话语里的担忧,毕竟此去皇城,无异于深入虎穴,连一向沉稳的赵长老都皱了好几日的眉。

  可她不能怕。

  从她决定跟着这个男人的那天起,就没想过退路。

  “沈公子。”苏绾将玉哨重新收回袖中,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哨身,“我知道你习惯了独来独往,可有些路,一个人走太苦了。让我陪着你,好不好?”

  最后那句“好不好”,她说得极轻,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怯懦,像只怕被拒绝的小兽。

  沈醉看着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喉结动了动,竟说不出拒绝的话。他想起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为他包扎伤口时的小心翼翼,为他熬制汤药时的专注,甚至在他练剑走火入魔时,不顾自身安危强行将他唤醒……这些细碎的瞬间,像春雨般无声无息,却早已在他冰封的心底润出了一丝绿意。

  “你若跟不上……”

  “我绝不会拖后腿!”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苏绾急切地打断。她像是怕他反悔,连忙补充道,“我这几日已经跟着李师兄练了基础的轻功,虽比不上沈公子的踏雪无痕,却也能跟上队伍的速度。而且我懂些医术,路上若有伤员,也能搭把手。”

  看着她条理清晰地列举着自己的用处,沈醉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丫头为了能跟去,竟是做足了准备。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廊外渐渐放晴的天空,云层间透出一缕淡淡的金光,落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三日后出发。”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却让苏绾瞬间睁大了眼睛,“在此之前,将《清心诀》再练三遍,若气息不稳,即刻留下。”

  苏绾愣了愣,随即脸上爆发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雨后初晴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廊下所有的阴霾。她用力点头,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多谢沈公子!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沈醉看着她雀跃的样子,眼底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些许。他别过脸,转身往书房走去,只是这一次,脚步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些。

  廊下只留下苏绾一人,她望着男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抬手抚上自己发烫的脸颊,心跳得像要冲出胸膛。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远处传来弟子们练剑的喝声,一切都显得那么有生气。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前路必然荆棘密布,可只要能陪在那个人身边,哪怕是刀山火海,她也愿意闯一闯。

  毕竟,有些执念,一旦生根,便再也拔不掉了。

  三日后清晨,山庄门前。

  沈醉一身玄衣,背着长剑,立于队伍最前方。身后是挑选出来的三十名精锐弟子,个个神情肃穆,整装待发。赵长老站在台阶上,正细细叮嘱着什么,眉宇间满是担忧。

  苏绾提着一个小小的行囊,站在队伍边缘,白衣胜雪,青丝如瀑。她已经将《清心诀》练得炉火纯青,气息沉稳得连李师兄都暗自点头。此刻她望着沈醉的背影,心里既有期待,又有紧张,手心微微出汗。

  “都准备好了?”沈醉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绾身上。

  苏绾连忙点头,将行囊背得更紧了些:“准备好了。”

  沈醉没再多说,只是抬手一挥:“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动了起来。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整齐的声响,向着远方的皇城进发。

  苏绾跟在队伍中间,看着沈醉挺拔的背影在晨光中拉出长长的影子,忽然觉得心里无比安定。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将再次交织在一起,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她都会紧紧跟上他的脚步,不离不弃。

  而沈醉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脚步微顿,却没有回头。只是那一直紧绷的嘴角,似乎微微向上弯了一下,快得如同错觉。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皇城的气息,也带着未知的危险与机遇。这场注定不凡的旅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