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的靴底碾过第三具尸体的衣角时,腐臭正顺着暮色爬进鼻腔。
残阳如血,泼在青阳城的断壁上。本该是秋收时节的喧闹街巷,此刻只剩下鸦雀啄食腐肉的聒噪,还有风卷着枯黄落叶掠过空荡酒旗的呜咽。他指尖捻起死者唇边凝固的黑血,指甲缝里立刻染上铁锈般的腥气,那气味里藏着一丝极淡的杏仁苦,像极了西域传来的“牵机引”,却又比寻常毒药多了几分阴柔的缠绵。
“沈公子,城西第三口井也验出了异状。”
身后传来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随他同来的药童阿竹正举着盏油灯,光晕在少年苍白的脸上明明灭灭,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这已经是他们发现的第七处异常水源,井水表面浮着层不易察觉的油光,沉底的青苔都泛着诡异的紫。
沈醉转过身,玄色披风扫过地上的瓦砾,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望着远处被封死的城门,那里还插着昨夜守军的箭,箭头却结着层薄薄的冰晶——九月的江南,本不该有这样的寒气。
“牵机引遇水则化,遇寒则凝。”他忽然开口,声音冷得像淬了冰,“寻常瘟疫只会让尸体发臭,不会让血变成墨。”
阿竹猛地打了个寒颤,手里的油灯晃了晃,照亮了街角蜷缩的身影。那是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早已没了气息,可双眼还圆睁着,瞳孔里映着半边被烧黑的屋檐。三天前,这里还是青阳最大的绸缎庄,如今只剩下焦黑的木梁,和梁上挂着的半片残破幌子。
“烧不掉的。”沈醉的目光落在那幌子上,“这东西比火更顽固。”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妇人手腕上的淤痕。那不是病死的模样,倒像是被人强行灌了什么东西,指节的力道甚至捏碎了腕骨。可奇怪的是,她怀里的孩子却完好无损,只是小脸青得吓人,嘴角挂着点乳白的沫——那是城西药铺独有的安神散,寻常百姓根本买不到。
“有意思。”沈醉低笑一声,笑声里带着说不出的寒意,“杀了娘,却给孩子喂了药。”
阿竹凑过来,看清那孩子衣襟上绣的兰花时,忽然“呀”了一声:“这是……林掌柜家的小孙子!林掌柜是城里的善人,前几日还开仓放粮来着。”
沈醉挑眉,指尖挑起孩子的衣领。布料内侧绣着个极小的“苏”字,针脚细密,不像是市井绣娘的手艺。他忽然想起今早城门口发现的那具兵尸,铠甲内衬也有个同样的字,只是被血浸得模糊了。
“去药铺。”他站起身,披风在风中翻卷如墨蝶,“看看安神散的药方。”
城西的药铺早已人去楼空,柜台被砸得粉碎,药罐碎了一地,空气中弥漫着当归与黄连的苦涩,却独独少了本该有的艾草香。沈醉走到后堂,推开积灰的药柜,最底层的抽屉锁着,锁眼上还插着把精致的银钥匙——这锁是京城“巧匠阁”的样式,寻常药铺绝不会用。
他拔出钥匙,打开抽屉,里面却不是药材,而是一叠泛黄的纸。最上面那张画着个古怪的阵图,七个红点围着个黑色的圈,红点旁标着地名,青阳正好处在最中间。下面压着的是张药方,除了安神散的几味药,还多了味“寒石散”,旁边用朱砂写着:“七日一轮,量增三分”。
“寒石散配牵机引,”沈醉指尖敲着药方,“既能让人状似瘟疫,又能让尸身不腐。好手段。”
阿竹忽然指着墙角的地窖门,声音发颤:“沈公子,那里……有血。”
地窖里一片漆黑,弥漫着浓重的腥甜。沈醉点燃火折子,火光下,赫然躺着七具尸体,都穿着药铺伙计的衣裳,可脖颈处的伤口却整整齐齐,像是被同一把刀划开的。最里面的那人手里还攥着半张纸,上面写着:“苏大人令,清场,勿留活口”。
“苏……”阿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是当朝御史苏明哲?他上个月还来青阳巡查过,说要严查贪腐呢!”
沈醉没说话,火折子的光映在他脸上,一半明一半暗。他想起三年前那场秋闱,苏明哲弹劾了十七个考官,一时风光无两,被百姓称作“青天大老爷”。可去年冬天,他却忽然转任兵部,紧接着,边境就起了战事,粮草屡屡延误,死了不少将士。
“青天大老爷。”沈醉低笑,指尖捻碎了那张纸,“也做屠夫的勾当。”
他转身要走,脚却踢到了个硬物。弯腰拾起,发现是个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只展翅的鹰,鹰嘴叼着枚铜钱——那是禁军的腰牌,寻常官员根本不可能有。
就在这时,地窖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沈醉吹灭火折子,拽着阿竹躲进阴影里,只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提着桶黑漆漆的东西,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刻散开。
“都处理干净了?”为首的人问,声音嘶哑。
“回大人,药铺的人都杀了,井水也加了料,再过三天,青阳就没人能喘气了。”
“苏大人说了,这地方是块绊脚石,必须除掉。尤其是那个姓林的,竟敢私藏账本,活腻了。”
黑衣人说着,将桶里的东西倒在尸体上,刺鼻的气味更浓了。沈醉在黑暗中眯起眼,那气味他认得,是硫磺与硝石的混合体,遇火就炸。
“走。”他低声对阿竹说,指尖扣住腰间的匕首。
两人刚摸到地窖门口,就听身后有人喊:“谁在那儿?!”
火把瞬间亮起,照亮了沈醉冰冷的脸。为首的黑衣人看清他的样貌,忽然脸色大变:“是沈醉!快,杀了他!”
刀锋破空而来的瞬间,沈醉拽着阿竹侧身避开,披风扫过墙角的油灯,灯油泼在地上,被火星点燃,立刻腾起窜天的火苗。他反手甩出匕首,正中最前面那人的咽喉,鲜血喷溅在火光里,像极了开败的红梅。
“跑!”他对阿竹吼道,自己则冲向另一侧的窗口。
身后传来爆炸声,地窖顶塌了半边,碎石砸在背上,疼得他闷哼一声。浓烟呛得他睁不开眼,只能凭着记忆撞开窗户,落在后院的柴草堆上。
阿竹已经跑远了,手里还举着那叠药方,远远地对他挥手。沈醉刚要起身,却看见墙头上站着个身影,白衣胜雪,手里拿着把折扇,月光照在他脸上,正是苏明哲。
“沈公子好本事。”苏明哲轻笑,扇尖指向他,“可惜,知道得太多了。”
沈醉抹去嘴角的血,缓缓站起身。他忽然注意到苏明哲的靴底沾着些黄色的粉末,和今早城门边那具兵尸指甲缝里的东西一模一样。
“这瘟疫,是你造的。”他说,声音平静得可怕。
苏明哲收起折扇,笑容里带着残忍:“是又如何?青阳挡了丞相的路,自然该绝。沈公子,你若识相,就该明白,有些事,不该管。”
“丞相?”沈醉挑眉,“秦相?”
话音未落,苏明哲忽然脸色一变,转身就走。沈醉正想追,却听见身后传来微弱的呻吟。他回头,看见柴草堆里爬出个孩子,正是刚才那妇人怀里的婴孩,不知何时被带到了这里。
孩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抓住了他的衣角,嘴里含糊地吐出两个字:“爹……娘……”
沈醉的心猛地一沉。他忽然想起那具兵尸的脸,依稀与这孩子有几分相似。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火把的光映红了半边天。苏明哲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得意的笑:“沈醉,你杀了朝廷命官,还敢勾结反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沈醉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又望向越来越近的火光,忽然低笑出声。玄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的眼神冷得像冰,却又带着种近乎疯狂的炽热。
“好啊。”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这天地,“那就看看,谁先死。”
孩子忽然抓住他的手,小手指向药铺的方向。那里的火光中,似乎有个影子正缓缓站起,穿着破烂的药童衣裳,手里举着的,却是那枚刻着鹰的青铜令牌——那本该是阿竹拿着的东西。
沈醉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影子抬起头,露出一张与阿竹一模一样的脸,只是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声音尖锐得不像人声:“沈公子,你跑不掉了哦。”
火把的光越来越近,苏明哲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沈醉抱着怀里的孩子,望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忽然明白,这青阳城里,早就没有活人了。或者说,活下来的,都不是人。
残阳如血,泼在青阳城的断壁上。本该是秋收时节的喧闹街巷,此刻只剩下鸦雀啄食腐肉的聒噪,还有风卷着枯黄落叶掠过空荡酒旗的呜咽。他指尖捻起死者唇边凝固的黑血,指甲缝里立刻染上铁锈般的腥气,那气味里藏着一丝极淡的杏仁苦,像极了西域传来的“牵机引”,却又比寻常毒药多了几分阴柔的缠绵。
“沈公子,城西第三口井也验出了异状。”
身后传来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随他同来的药童阿竹正举着盏油灯,光晕在少年苍白的脸上明明灭灭,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这已经是他们发现的第七处异常水源,井水表面浮着层不易察觉的油光,沉底的青苔都泛着诡异的紫。
沈醉转过身,玄色披风扫过地上的瓦砾,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望着远处被封死的城门,那里还插着昨夜守军的箭,箭头却结着层薄薄的冰晶——九月的江南,本不该有这样的寒气。
“牵机引遇水则化,遇寒则凝。”他忽然开口,声音冷得像淬了冰,“寻常瘟疫只会让尸体发臭,不会让血变成墨。”
阿竹猛地打了个寒颤,手里的油灯晃了晃,照亮了街角蜷缩的身影。那是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早已没了气息,可双眼还圆睁着,瞳孔里映着半边被烧黑的屋檐。三天前,这里还是青阳最大的绸缎庄,如今只剩下焦黑的木梁,和梁上挂着的半片残破幌子。
“烧不掉的。”沈醉的目光落在那幌子上,“这东西比火更顽固。”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妇人手腕上的淤痕。那不是病死的模样,倒像是被人强行灌了什么东西,指节的力道甚至捏碎了腕骨。可奇怪的是,她怀里的孩子却完好无损,只是小脸青得吓人,嘴角挂着点乳白的沫——那是城西药铺独有的安神散,寻常百姓根本买不到。
“有意思。”沈醉低笑一声,笑声里带着说不出的寒意,“杀了娘,却给孩子喂了药。”
阿竹凑过来,看清那孩子衣襟上绣的兰花时,忽然“呀”了一声:“这是……林掌柜家的小孙子!林掌柜是城里的善人,前几日还开仓放粮来着。”
沈醉挑眉,指尖挑起孩子的衣领。布料内侧绣着个极小的“苏”字,针脚细密,不像是市井绣娘的手艺。他忽然想起今早城门口发现的那具兵尸,铠甲内衬也有个同样的字,只是被血浸得模糊了。
“去药铺。”他站起身,披风在风中翻卷如墨蝶,“看看安神散的药方。”
城西的药铺早已人去楼空,柜台被砸得粉碎,药罐碎了一地,空气中弥漫着当归与黄连的苦涩,却独独少了本该有的艾草香。沈醉走到后堂,推开积灰的药柜,最底层的抽屉锁着,锁眼上还插着把精致的银钥匙——这锁是京城“巧匠阁”的样式,寻常药铺绝不会用。
他拔出钥匙,打开抽屉,里面却不是药材,而是一叠泛黄的纸。最上面那张画着个古怪的阵图,七个红点围着个黑色的圈,红点旁标着地名,青阳正好处在最中间。下面压着的是张药方,除了安神散的几味药,还多了味“寒石散”,旁边用朱砂写着:“七日一轮,量增三分”。
“寒石散配牵机引,”沈醉指尖敲着药方,“既能让人状似瘟疫,又能让尸身不腐。好手段。”
阿竹忽然指着墙角的地窖门,声音发颤:“沈公子,那里……有血。”
地窖里一片漆黑,弥漫着浓重的腥甜。沈醉点燃火折子,火光下,赫然躺着七具尸体,都穿着药铺伙计的衣裳,可脖颈处的伤口却整整齐齐,像是被同一把刀划开的。最里面的那人手里还攥着半张纸,上面写着:“苏大人令,清场,勿留活口”。
“苏……”阿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是当朝御史苏明哲?他上个月还来青阳巡查过,说要严查贪腐呢!”
沈醉没说话,火折子的光映在他脸上,一半明一半暗。他想起三年前那场秋闱,苏明哲弹劾了十七个考官,一时风光无两,被百姓称作“青天大老爷”。可去年冬天,他却忽然转任兵部,紧接着,边境就起了战事,粮草屡屡延误,死了不少将士。
“青天大老爷。”沈醉低笑,指尖捻碎了那张纸,“也做屠夫的勾当。”
他转身要走,脚却踢到了个硬物。弯腰拾起,发现是个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只展翅的鹰,鹰嘴叼着枚铜钱——那是禁军的腰牌,寻常官员根本不可能有。
就在这时,地窖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沈醉吹灭火折子,拽着阿竹躲进阴影里,只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提着桶黑漆漆的东西,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刻散开。
“都处理干净了?”为首的人问,声音嘶哑。
“回大人,药铺的人都杀了,井水也加了料,再过三天,青阳就没人能喘气了。”
“苏大人说了,这地方是块绊脚石,必须除掉。尤其是那个姓林的,竟敢私藏账本,活腻了。”
黑衣人说着,将桶里的东西倒在尸体上,刺鼻的气味更浓了。沈醉在黑暗中眯起眼,那气味他认得,是硫磺与硝石的混合体,遇火就炸。
“走。”他低声对阿竹说,指尖扣住腰间的匕首。
两人刚摸到地窖门口,就听身后有人喊:“谁在那儿?!”
火把瞬间亮起,照亮了沈醉冰冷的脸。为首的黑衣人看清他的样貌,忽然脸色大变:“是沈醉!快,杀了他!”
刀锋破空而来的瞬间,沈醉拽着阿竹侧身避开,披风扫过墙角的油灯,灯油泼在地上,被火星点燃,立刻腾起窜天的火苗。他反手甩出匕首,正中最前面那人的咽喉,鲜血喷溅在火光里,像极了开败的红梅。
“跑!”他对阿竹吼道,自己则冲向另一侧的窗口。
身后传来爆炸声,地窖顶塌了半边,碎石砸在背上,疼得他闷哼一声。浓烟呛得他睁不开眼,只能凭着记忆撞开窗户,落在后院的柴草堆上。
阿竹已经跑远了,手里还举着那叠药方,远远地对他挥手。沈醉刚要起身,却看见墙头上站着个身影,白衣胜雪,手里拿着把折扇,月光照在他脸上,正是苏明哲。
“沈公子好本事。”苏明哲轻笑,扇尖指向他,“可惜,知道得太多了。”
沈醉抹去嘴角的血,缓缓站起身。他忽然注意到苏明哲的靴底沾着些黄色的粉末,和今早城门边那具兵尸指甲缝里的东西一模一样。
“这瘟疫,是你造的。”他说,声音平静得可怕。
苏明哲收起折扇,笑容里带着残忍:“是又如何?青阳挡了丞相的路,自然该绝。沈公子,你若识相,就该明白,有些事,不该管。”
“丞相?”沈醉挑眉,“秦相?”
话音未落,苏明哲忽然脸色一变,转身就走。沈醉正想追,却听见身后传来微弱的呻吟。他回头,看见柴草堆里爬出个孩子,正是刚才那妇人怀里的婴孩,不知何时被带到了这里。
孩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抓住了他的衣角,嘴里含糊地吐出两个字:“爹……娘……”
沈醉的心猛地一沉。他忽然想起那具兵尸的脸,依稀与这孩子有几分相似。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火把的光映红了半边天。苏明哲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得意的笑:“沈醉,你杀了朝廷命官,还敢勾结反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沈醉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又望向越来越近的火光,忽然低笑出声。玄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的眼神冷得像冰,却又带着种近乎疯狂的炽热。
“好啊。”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这天地,“那就看看,谁先死。”
孩子忽然抓住他的手,小手指向药铺的方向。那里的火光中,似乎有个影子正缓缓站起,穿着破烂的药童衣裳,手里举着的,却是那枚刻着鹰的青铜令牌——那本该是阿竹拿着的东西。
沈醉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影子抬起头,露出一张与阿竹一模一样的脸,只是嘴角咧开个诡异的弧度,声音尖锐得不像人声:“沈公子,你跑不掉了哦。”
火把的光越来越近,苏明哲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沈醉抱着怀里的孩子,望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忽然明白,这青阳城里,早就没有活人了。或者说,活下来的,都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