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坠进山坳时,沈醉已站在昆仑主峰的断云崖上。
山风卷着碎雪掠过他玄色衣袍,猎猎作响如欲裂的旗。崖下是翻涌的云海,白日里金光璀璨的仙山此刻都浸在墨色里,唯有一轮残月挣破云层,将清辉泼在他脚边的青石上,映出半阙剑痕——那是三年前他初入昆仑时,用一柄锈铁剑刻下的字,如今被岁月磨得只剩三点,倒像三滴凝固的血。
他抬手解下背上的。这柄剑随他闯荡五年,剑鞘上镶嵌的七颗寒铁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七只盯着猎物的狼眼。指尖抚过鞘身,那些细密的纹路里还嵌着去年在断魂谷斩下的那条千年蛇妖的鳞,摸着糙手,却比任何护身符都让他安心。
嗡——
碎影离鞘时带起的不是风声,是一声极轻的呜咽。剑身在月下泛着青白,仿佛淬了霜的骨。沈醉的手腕转了半圈,剑尖在虚空划出个圆,那些被剑气惊动的雪沫突然定在半空,像被无形的网兜住,随后随着他手腕下沉,齐刷刷坠向崖底,竟连一丝多余的声响都没漏出来。
这是昆仑剑法的起手式,寻常弟子练来如同拂尘扫叶,到了他手里却藏着七分杀机。三年前教他剑法的长老曾说:沈醉,你这手云敛太毒,剑招该有三分留转,给人余地,也是给自己留路。
当时他怎么答的?好像是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有些路,从一开始就没留余地。
剑尖斜指地面,沈醉的影子被月光拉得极长,贴在青石板上像条蛰伏的蛇。他想起十二岁那年,也是这样的月夜,他缩在破庙的供桌下,听着外面黑衣人用刀挑开乡亲们的喉咙,那些温热的血溅在门板上,滴滴答答的声响和此刻崖下的落雪声竟有些像。后来他握着捡来的断刀扑出去,刀刃卷了口,却硬是在那个领头人的咽喉上剜出个血洞。
那天的月亮也这么亮,亮得能看清人眼里的恐惧。
嗤——
碎影突然化作一道银链,贴着地面掠过。剑气切开积雪,露出下面青黑色的岩石,石屑纷飞中,他的身形已掠到三丈之外,剑势陡转向上,带起的气流竟将崖边的几株矮松压得弯下腰,松针上的积雪簌簌坠落,恰好被斜刺里劈出的剑风劈成齑粉。
这是,昆仑剑法里最讲究灵动的一招。但沈醉偏要在灵动里藏拙,每一次转折都比剑谱上的标注慢半拍,却正是这半拍的迟滞,让对手总也摸不准他下一剑的去向。去年在江南与烟雨楼的楼主过招,对方就是被这半拍的时差骗了,眼睁睁看着剑峰擦着自己咽喉掠过,惊出的冷汗浸透了三层锦袍。
沈兄的剑法,越来越像藏在棉花里的针了。当时那楼主笑着说,手里的折扇却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沈醉收剑时,指节泛白。他望着剑尖凝结的霜花,突然想起决赛名单上的名字——顾长庚,天衍宗的大弟子,据说已修到剑心通明的境界,去年在东海斩过蛟龙,剑出时能引天雷。
昆仑盛会百年一次,各路仙门齐聚,说是切磋,实则是势力的重新洗牌。他这样无门无派的散修能闯进决赛,本身就是打了许多人的脸。白日里险胜的那场比试,看台上那些仙门长老的眼神,有惊讶,有探究,更多的却是像在估量一件器物的价值——或者说,是在盘算如何毁掉这件不合时宜的器物。
风突然变了向,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甜香。
沈醉的剑尖猛地指向西侧的灌木丛。那里的阴影比别处更深,像块被墨浸透的布。他没说话,只是握剑的手更紧了些,指腹按在剑格下方那个不起眼的凹槽上——那里藏着三枚淬了麻药的细针,是他在市井里跟一个老乞丐学的。
仙门弟子不屑用这些,可他活下来靠的从来不是。
灌木丛里静了片刻,只有风穿过枝叶的沙沙声。就在沈醉以为是错觉时,一片叶子慢悠悠飘了下来,不是被风吹动,而是被什么东西碰掉的。
他的身影突然向后滑出丈许,碎影横在胸前,月光恰好落在他脸上,照出那双没什么温度的眼睛。
出来。他的声音比崖上的风还冷。
阴影里动了动,先是露出一截藕荷色的裙角,随后一个姑娘慢慢走了出来。她手里提着个食盒,头上的银簪在月光下闪了闪,走到离他三丈远的地方停下,怯生生地福了福身。
沈...沈公子。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头埋得很低,露出的脖颈在月光下白得像玉。
沈醉的剑没收回。他认得这姑娘,是负责清扫西跨院的杂役,叫什么...好像是叫阿翠?白日里比试结束时,她还端着茶盏在廊下站着,当时他只顾着擦剑上的血,没留意她。
有事?他问,剑尖依旧对着她。
阿翠的肩膀抖了抖,像是被剑上的寒气冻着了。她把食盒往前递了递,声音带着哭腔:厨...厨房炖了参汤,长老说...说给沈公子补补元气。
食盒的盖子没盖严,透出的香气比刚才闻到的更浓些,还混着淡淡的药味。沈醉的目光落在她攥着食盒的手上,那双手很粗糙,指关节处还有冻疮,不像能端得住参汤的样子。
昆仑的杂役,什么时候有资格靠近断云崖了?
长老让你来的?他缓缓抬剑,剑尖离她的咽喉只有三尺。
阿翠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眼泪掉在食盒上:是...是刘长老...他说公子今日消耗大...
刘长老?那个白日里在看台上捻着胡须,眼神却像淬了毒的老头?沈醉想起刚才在回房的路上,确实看到刘长老和几个天衍宗的人在拐角处说话,当时风大,没听清内容,只瞥见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像屠夫在打量待宰的牲口。
他突然笑了笑,笑声被风扯得很散,听着有些诡异。
参汤就不必了。他收剑回鞘,碎影入鞘的瞬间,那些悬在半空的雪沫突然落了下来,恰好落在阿翠的脚边,告诉刘长老,我的元气,不需要昆仑的参来补。
阿翠愣了愣,似乎没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她捏着食盒的手指更紧了,指节泛白,突然抬起头,眼睛里竟没了刚才的怯懦,反而有种豁出去的决绝。
公子...还是喝了吧。她往前迈了一步,食盒递得更近,不然...不然他们不会放过我的。
沈醉的眼神冷了下来。他看到阿翠的袖口动了动,似乎藏着什么东西。月光恰好照在她的袖口内侧,那里绣着朵极小的花,不是昆仑杂役该有的纹样——那是天衍宗的标记,一朵含苞的莲。
原来如此。
他没说话,只是突然侧身,右手快如闪电般探出去,不是去接食盒,而是捏住了阿翠藏在袖中的手腕。入手一片冰凉,她的手里果然攥着东西,硬硬的,像块碎瓷片。
阿翠尖叫起来,拼命想抽回手,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公子饶命!我不是故意的!是他们逼我的!
沈醉没松手。他能感觉到那碎瓷片的边缘很锋利,上面还沾着黏糊糊的东西,带着股腥气——不是毒药,是能让人暂时脱力的麻药,分量下得极重,沾一点就够躺三天。
谁逼你的?他的声音没起伏,手指却慢慢加力。
阿翠疼得脸都扭曲了,哭声里混着求饶:是...是天衍宗的李师兄...他说只要让公子...让公子碰这瓷片...就给我银子救我弟弟...
天衍宗。顾长庚的师门。
沈醉扯了扯嘴角,笑意却没到眼底。他松开手,阿翠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瘫坐在雪地里,捂着手腕哭个不停。食盒摔在地上,里面的参汤泼出来,在雪地上烫出个黑印,很快又被新落的雪盖住。
他吐出一个字。
阿翠连滚带爬地站起来,也顾不上捡食盒,跌跌撞撞地往山下跑,裙角扫过雪地,留下歪歪扭扭的痕迹,像条仓皇逃窜的蛇。
沈醉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弯腰捡起那片碎瓷。月光下,瓷片上的麻药泛着油光,他用指尖沾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峰挑了挑。
不止是麻药,还混了点牵机引。这种药单独用没什么,可一旦遇上他体内的寒毒...
倒是好算计。
他随手将瓷片扔下山崖,转身想继续练剑,脚却踢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是刚才阿翠掉在地上的食盒,盒子摔开了,里面除了一个空瓷碗,还滚出个小小的布包。
沈醉皱了皱眉,弯腰捡起来。布包很轻,摸起来像块帕子。他解开绳结,里面果然是块素白的丝帕,叠得整整齐齐。展开一看,帕子中央绣着朵花,不是天衍宗的莲,是朵极不起眼的蒲公英,用极细的银线绣的,在月光下几乎看不出来。
帕子的角落还有一行小字,是用炭笔写的,笔画歪歪扭扭:
明日午时,后山废屋,有人要你的命。
沈醉的指尖顿了顿。他抬头望向山下,那些错落的楼宇都浸在黑暗里,只有几处亮着灯,像蛰伏的兽的眼睛。风卷着雪沫打在他脸上,有点疼。
他将帕子重新叠好,塞进怀里,然后转身,再次握住了碎影的剑柄。
嗡——
剑声在月夜下陡然变得凌厉,像是在回应着什么。剑气卷起的雪雾中,他的身影愈发孤绝,却又带着一股不容错辨的锋芒,仿佛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劈开这漫天的夜色。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钟鸣,是昆仑主峰的报时钟。钟声在山谷里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连崖下翻涌的云海似乎都顿了顿。
沈醉的剑势猛地一收。
他望向钟声传来的方向,那里是昆仑的藏经阁,此刻正亮着一盏孤灯。他知道,那盏灯是为守阁的老瞎子点的,据说那老瞎子年轻时也是个厉害角色,后来不知怎么就瞎了眼,守着藏经阁三十年,从没离开过。
刚才那声钟鸣,好像比平时早了一刻钟。
是错觉吗?
沈醉的目光落在远处那盏孤灯上,灯芯突然跳了跳,像是被风吹的,随后那点光亮竟慢慢暗了下去,最后彻底熄灭在浓稠的夜色里。
与此同时,他怀里的那块绣着蒲公英的帕子,突然变得有些发烫,像是里面藏着颗小小的火星。
他的眉峰,终于微微蹙了起来。
山风卷着碎雪掠过他玄色衣袍,猎猎作响如欲裂的旗。崖下是翻涌的云海,白日里金光璀璨的仙山此刻都浸在墨色里,唯有一轮残月挣破云层,将清辉泼在他脚边的青石上,映出半阙剑痕——那是三年前他初入昆仑时,用一柄锈铁剑刻下的字,如今被岁月磨得只剩三点,倒像三滴凝固的血。
他抬手解下背上的。这柄剑随他闯荡五年,剑鞘上镶嵌的七颗寒铁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七只盯着猎物的狼眼。指尖抚过鞘身,那些细密的纹路里还嵌着去年在断魂谷斩下的那条千年蛇妖的鳞,摸着糙手,却比任何护身符都让他安心。
嗡——
碎影离鞘时带起的不是风声,是一声极轻的呜咽。剑身在月下泛着青白,仿佛淬了霜的骨。沈醉的手腕转了半圈,剑尖在虚空划出个圆,那些被剑气惊动的雪沫突然定在半空,像被无形的网兜住,随后随着他手腕下沉,齐刷刷坠向崖底,竟连一丝多余的声响都没漏出来。
这是昆仑剑法的起手式,寻常弟子练来如同拂尘扫叶,到了他手里却藏着七分杀机。三年前教他剑法的长老曾说:沈醉,你这手云敛太毒,剑招该有三分留转,给人余地,也是给自己留路。
当时他怎么答的?好像是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有些路,从一开始就没留余地。
剑尖斜指地面,沈醉的影子被月光拉得极长,贴在青石板上像条蛰伏的蛇。他想起十二岁那年,也是这样的月夜,他缩在破庙的供桌下,听着外面黑衣人用刀挑开乡亲们的喉咙,那些温热的血溅在门板上,滴滴答答的声响和此刻崖下的落雪声竟有些像。后来他握着捡来的断刀扑出去,刀刃卷了口,却硬是在那个领头人的咽喉上剜出个血洞。
那天的月亮也这么亮,亮得能看清人眼里的恐惧。
嗤——
碎影突然化作一道银链,贴着地面掠过。剑气切开积雪,露出下面青黑色的岩石,石屑纷飞中,他的身形已掠到三丈之外,剑势陡转向上,带起的气流竟将崖边的几株矮松压得弯下腰,松针上的积雪簌簌坠落,恰好被斜刺里劈出的剑风劈成齑粉。
这是,昆仑剑法里最讲究灵动的一招。但沈醉偏要在灵动里藏拙,每一次转折都比剑谱上的标注慢半拍,却正是这半拍的迟滞,让对手总也摸不准他下一剑的去向。去年在江南与烟雨楼的楼主过招,对方就是被这半拍的时差骗了,眼睁睁看着剑峰擦着自己咽喉掠过,惊出的冷汗浸透了三层锦袍。
沈兄的剑法,越来越像藏在棉花里的针了。当时那楼主笑着说,手里的折扇却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沈醉收剑时,指节泛白。他望着剑尖凝结的霜花,突然想起决赛名单上的名字——顾长庚,天衍宗的大弟子,据说已修到剑心通明的境界,去年在东海斩过蛟龙,剑出时能引天雷。
昆仑盛会百年一次,各路仙门齐聚,说是切磋,实则是势力的重新洗牌。他这样无门无派的散修能闯进决赛,本身就是打了许多人的脸。白日里险胜的那场比试,看台上那些仙门长老的眼神,有惊讶,有探究,更多的却是像在估量一件器物的价值——或者说,是在盘算如何毁掉这件不合时宜的器物。
风突然变了向,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甜香。
沈醉的剑尖猛地指向西侧的灌木丛。那里的阴影比别处更深,像块被墨浸透的布。他没说话,只是握剑的手更紧了些,指腹按在剑格下方那个不起眼的凹槽上——那里藏着三枚淬了麻药的细针,是他在市井里跟一个老乞丐学的。
仙门弟子不屑用这些,可他活下来靠的从来不是。
灌木丛里静了片刻,只有风穿过枝叶的沙沙声。就在沈醉以为是错觉时,一片叶子慢悠悠飘了下来,不是被风吹动,而是被什么东西碰掉的。
他的身影突然向后滑出丈许,碎影横在胸前,月光恰好落在他脸上,照出那双没什么温度的眼睛。
出来。他的声音比崖上的风还冷。
阴影里动了动,先是露出一截藕荷色的裙角,随后一个姑娘慢慢走了出来。她手里提着个食盒,头上的银簪在月光下闪了闪,走到离他三丈远的地方停下,怯生生地福了福身。
沈...沈公子。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头埋得很低,露出的脖颈在月光下白得像玉。
沈醉的剑没收回。他认得这姑娘,是负责清扫西跨院的杂役,叫什么...好像是叫阿翠?白日里比试结束时,她还端着茶盏在廊下站着,当时他只顾着擦剑上的血,没留意她。
有事?他问,剑尖依旧对着她。
阿翠的肩膀抖了抖,像是被剑上的寒气冻着了。她把食盒往前递了递,声音带着哭腔:厨...厨房炖了参汤,长老说...说给沈公子补补元气。
食盒的盖子没盖严,透出的香气比刚才闻到的更浓些,还混着淡淡的药味。沈醉的目光落在她攥着食盒的手上,那双手很粗糙,指关节处还有冻疮,不像能端得住参汤的样子。
昆仑的杂役,什么时候有资格靠近断云崖了?
长老让你来的?他缓缓抬剑,剑尖离她的咽喉只有三尺。
阿翠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眼泪掉在食盒上:是...是刘长老...他说公子今日消耗大...
刘长老?那个白日里在看台上捻着胡须,眼神却像淬了毒的老头?沈醉想起刚才在回房的路上,确实看到刘长老和几个天衍宗的人在拐角处说话,当时风大,没听清内容,只瞥见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像屠夫在打量待宰的牲口。
他突然笑了笑,笑声被风扯得很散,听着有些诡异。
参汤就不必了。他收剑回鞘,碎影入鞘的瞬间,那些悬在半空的雪沫突然落了下来,恰好落在阿翠的脚边,告诉刘长老,我的元气,不需要昆仑的参来补。
阿翠愣了愣,似乎没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她捏着食盒的手指更紧了,指节泛白,突然抬起头,眼睛里竟没了刚才的怯懦,反而有种豁出去的决绝。
公子...还是喝了吧。她往前迈了一步,食盒递得更近,不然...不然他们不会放过我的。
沈醉的眼神冷了下来。他看到阿翠的袖口动了动,似乎藏着什么东西。月光恰好照在她的袖口内侧,那里绣着朵极小的花,不是昆仑杂役该有的纹样——那是天衍宗的标记,一朵含苞的莲。
原来如此。
他没说话,只是突然侧身,右手快如闪电般探出去,不是去接食盒,而是捏住了阿翠藏在袖中的手腕。入手一片冰凉,她的手里果然攥着东西,硬硬的,像块碎瓷片。
阿翠尖叫起来,拼命想抽回手,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公子饶命!我不是故意的!是他们逼我的!
沈醉没松手。他能感觉到那碎瓷片的边缘很锋利,上面还沾着黏糊糊的东西,带着股腥气——不是毒药,是能让人暂时脱力的麻药,分量下得极重,沾一点就够躺三天。
谁逼你的?他的声音没起伏,手指却慢慢加力。
阿翠疼得脸都扭曲了,哭声里混着求饶:是...是天衍宗的李师兄...他说只要让公子...让公子碰这瓷片...就给我银子救我弟弟...
天衍宗。顾长庚的师门。
沈醉扯了扯嘴角,笑意却没到眼底。他松开手,阿翠像被抽走了骨头似的瘫坐在雪地里,捂着手腕哭个不停。食盒摔在地上,里面的参汤泼出来,在雪地上烫出个黑印,很快又被新落的雪盖住。
他吐出一个字。
阿翠连滚带爬地站起来,也顾不上捡食盒,跌跌撞撞地往山下跑,裙角扫过雪地,留下歪歪扭扭的痕迹,像条仓皇逃窜的蛇。
沈醉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弯腰捡起那片碎瓷。月光下,瓷片上的麻药泛着油光,他用指尖沾了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峰挑了挑。
不止是麻药,还混了点牵机引。这种药单独用没什么,可一旦遇上他体内的寒毒...
倒是好算计。
他随手将瓷片扔下山崖,转身想继续练剑,脚却踢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是刚才阿翠掉在地上的食盒,盒子摔开了,里面除了一个空瓷碗,还滚出个小小的布包。
沈醉皱了皱眉,弯腰捡起来。布包很轻,摸起来像块帕子。他解开绳结,里面果然是块素白的丝帕,叠得整整齐齐。展开一看,帕子中央绣着朵花,不是天衍宗的莲,是朵极不起眼的蒲公英,用极细的银线绣的,在月光下几乎看不出来。
帕子的角落还有一行小字,是用炭笔写的,笔画歪歪扭扭:
明日午时,后山废屋,有人要你的命。
沈醉的指尖顿了顿。他抬头望向山下,那些错落的楼宇都浸在黑暗里,只有几处亮着灯,像蛰伏的兽的眼睛。风卷着雪沫打在他脸上,有点疼。
他将帕子重新叠好,塞进怀里,然后转身,再次握住了碎影的剑柄。
嗡——
剑声在月夜下陡然变得凌厉,像是在回应着什么。剑气卷起的雪雾中,他的身影愈发孤绝,却又带着一股不容错辨的锋芒,仿佛只要再向前一步,就能劈开这漫天的夜色。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钟鸣,是昆仑主峰的报时钟。钟声在山谷里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连崖下翻涌的云海似乎都顿了顿。
沈醉的剑势猛地一收。
他望向钟声传来的方向,那里是昆仑的藏经阁,此刻正亮着一盏孤灯。他知道,那盏灯是为守阁的老瞎子点的,据说那老瞎子年轻时也是个厉害角色,后来不知怎么就瞎了眼,守着藏经阁三十年,从没离开过。
刚才那声钟鸣,好像比平时早了一刻钟。
是错觉吗?
沈醉的目光落在远处那盏孤灯上,灯芯突然跳了跳,像是被风吹的,随后那点光亮竟慢慢暗了下去,最后彻底熄灭在浓稠的夜色里。
与此同时,他怀里的那块绣着蒲公英的帕子,突然变得有些发烫,像是里面藏着颗小小的火星。
他的眉峰,终于微微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