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的指尖悬在泛黄的信纸上,烛火的光晕在墨迹上投下细碎的晃动,像极了他此刻翻涌的心绪。这封信是从密道尽头那具枯骨怀中摸出来的,纸页脆得像风干的蝶翅,稍一用力便可能碎裂,唯独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笔锋带着种近乎偏执的凌厉,尾钩处却又藏着丝不易察觉的缠绵。
“像。太像了。”他低声呢喃,指腹碾过那个“醉”字的最后一笔。那弯钩收得极快,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惊扰,留着半分仓促的潦草,与他记忆深处那双手写在宣纸上的笔迹,竟有七八分重合。
密道里的风带着土腥气,从身后的黑暗中涌来,卷得烛火猛地矮了半截。沈醉转头时,看见方才用来撬开枯骨指节的那枚青铜钥匙正躺在脚边,钥匙柄上刻着的“惊蛰”二字,被烛火照得忽明忽暗——三天前在破庙拿到的木盒夹层里,也有枚一模一样的钥匙,只是那时他以为不过是寻常信物。
“原来惊蛰不是一个人。”他将信纸折成方块塞进袖中,指尖触到袖袋里另一张纸——那是昨夜从官府公告栏上揭下的悬赏令,上面画着他的画像,笔法拙劣却透着股狠劲,画像旁写着“悬赏沈醉,活擒者赏黄金千两,死提者减半”,落款处的朱砂印鉴模糊不清,倒像是有人故意用墨涂过。
密道两侧的石壁渗出湿漉漉的凉意,沈醉摸着墙往前走,指尖划过那些斑驳的刻痕。这密道显然有些年头了,刻痕里积着厚厚的尘埃,偶尔能摸到几个模糊的字,拼凑起来像是“天衍”“星图”之类的字眼,与惊蛰遗物里的竹简内容隐隐呼应。
走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前方突然传来滴水声,规律得像某种倒计时。沈醉熄灭烛火,借着从石壁缝隙透进来的微光,看见前方出现一道岔路,左边的通道飘着淡淡的血腥味,右边则弥漫着熟悉的异香——那是红妆常用的“忘忧草”混合着蝙蝠血的味道。
他站在岔路口笑了笑,笑声撞在石壁上反弹回来,带着点自嘲的沙哑:“一边是刀山,一边是火海,倒真是我的风格。”
最终他选了右边。不是因为那香味熟悉,而是因为左边通道的血腥味里,混着丝极淡的“牵机”毒——天机阁的人惯用这毒,无色无味,却能让中者五脏六腑如被虫噬,死状极惨。他可没兴趣陪那些戴面具的蠢货玩猜谜游戏。
走进右边通道没几步,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沈醉弯腰捡起,发现是块玉佩,羊脂白玉上刻着只展翅的蝙蝠,翅膀的纹路与他之前拿到的青铜蝙蝠如出一辙。玉佩的一角缺了块,缺口处沾着暗红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
“红妆来过这里。”他将玉佩揣进怀里,指尖突然顿住。玉佩背面刻着个极小的“妆”字,刻痕新鲜,显然是不久前才刻上去的。
就在这时,前方的黑暗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拖动。沈醉屏住呼吸,摸出袖中的短刃,身形贴在石壁上缓缓前移。
响动越来越近,借着微光,他看见一个黑影正背对着他,蹲在地上拖拽着什么。那黑影穿着件灰扑扑的斗篷,身形单薄,拖着的东西在地上划出长长的痕迹,细看之下,竟是具尸体——穿着天机阁的玄铁铠甲,面具掉在一旁,露出张青紫的脸,嘴角挂着黑血,显然是中了剧毒。
黑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过身。兜帽滑落,露出张苍白的脸,左眼墨色如潭,右眼覆着层白翳——正是红妆。
“沈公子倒是会选路。”红妆的声音像碎冰撞在石上,手里还攥着半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开阳”二字,“再晚来一步,这具尸体就要被‘蚀骨蚁’啃成白骨了。”
沈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才发现尸体周围爬着密密麻麻的黑蚁,每只都有指甲盖大小,正啃噬着玄铁铠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天机阁的人怎么会在这里?”
“来找一样东西。”红妆踢了踢尸体,“和你手里的信纸有关。”
沈醉挑眉,从袖中取出那封信:“你认识这字迹?”
红妆的白翳眼猛地缩了一下,伸手去拿信纸的动作带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的指尖触到纸页时,突然像被烫到般缩回,声音里多了丝沙哑:“是‘墨先生’的字。”
“墨先生?”沈醉咀嚼着这个名字,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二十年前名动天下的谋士,”红妆的目光落在信纸上,白翳眼像是蒙上了层水汽,“据说能窥天机,善布棋局,后来突然销声匿迹,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被天机阁囚禁了……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只知道他写的字,尾钩处总带着点缠绵的意思,像在给谁留念想。”
沈醉的心猛地一跳。他想起小时候在师父的书房里,见过一幅被藏在暗格里的字,上面写着“醉里挑灯看剑”,笔锋凌厉,尾钩缠绵,师父说那是他一位故人所赠,还说那人的名字里,也有个“墨”字。
“这封信里写了什么?”红妆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
沈醉展开信纸,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星图藏于望月楼第三层横梁,需以‘惊蛰’二钥合璧方能开启。切记,见此信者,要么成为执棋人,要么沦为棋子——墨。”
“望月楼?”沈醉皱眉,“就是三个月前被一把火烧成灰烬的那座?”
红妆点头,白翳眼看向通道深处:“天机阁的人显然也知道了,这具尸体身上搜出的密令,和信上的内容一模一样。”她顿了顿,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诡异的甜,“沈公子,你说这墨先生,是在给我们指路,还是在给我们挖坑?”
沈醉没回答,只是盯着信末那个“墨”字。他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那句话:“醉儿,若有一天你见到写‘墨’字的人,要么杀了他,要么……认栽。”当时他以为是师父胡言乱语,现在想来,或许藏着他不知道的因果。
通道深处的滴水声突然变了节奏,不再是规律的滴答,而是变成了急促的“咚咚”声,像有人在用拳头砸墙。红妆脸色微变:“是‘蚀骨蚁’的巢穴被惊动了,快走!”
两人转身就跑,身后传来“沙沙”的爬动声,越来越近。沈醉回头时,看见密密麻麻的黑蚁已经爬过了那具尸体,正顺着地面和石壁追来,所过之处,玄铁铠甲都在迅速腐朽。
“这边!”红妆突然拽住他的手腕,拐进右侧一个更窄的岔路。这岔路仅容一人通过,石壁上刻着许多奇怪的符号,与惊蛰竹简上的衍密码有些相似。
跑了约莫百十来步,前方出现一道石门,门上刻着只巨大的蝙蝠,翅膀紧闭。红妆从怀里掏出那半块“开阳”令牌,沈醉也取出自己的“惊蛰”钥匙,两人同时将信物按在蝙蝠的眼睛上。
只听“咔嚓”一声,石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草木的清香。沈醉正想迈步出去,红妆突然拉住他,指了指石门内侧的墙壁。
那里刻着一行新的字迹,墨迹未干,笔锋凌厉,尾钩缠绵,与信上的“墨”字如出一辙:“沈公子,好久不见。”
沈醉的瞳孔骤然收缩。这字迹,不仅像墨先生,更像……他自己写的。
红妆的白翳眼也凝住了,声音发颤:“这……这是……”
话音未落,石门突然剧烈晃动起来,身后的“蚀骨蚁”已经爬了过来,黑压压的一片,眼看就要涌进门缝。沈醉拽着红妆冲出石门,身后的石门“轰隆”一声关上,将那些恐怖的蚂蚁隔绝在外。
两人跌坐在草地上,大口喘着气。沈醉抬头看向四周,发现他们正处在一片密林之中,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有一条小路,隐约能看见路牌上的字——“青溪镇”。
那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红妆突然指着他的肩膀,脸色煞白:“沈公子,你的……”
沈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衣袖上不知何时沾了滴墨,那墨滴正在缓缓晕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墨”字,而字的尾钩处,竟渗出了一丝鲜红的血。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滴血珠落地的瞬间,周围的草丛突然“沙沙”作响,无数只黑色的蚂蚁从土里钻了出来,在地上拼出一行字:
“我在望月楼等你。”
沈醉握紧了手中的信纸,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知道,这场由字迹引发的迷局,才刚刚开始。而那个自称“墨先生”的人,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置身事外。
红妆突然站起身,白翳眼死死盯着密林深处:“有人来了。”
沈醉抬头,看见远处的小路上,有一队人马正举着火把走来,火把的光映在他们的铠甲上,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是官府的人。而为首那人手里举着的,正是印着沈醉画像的悬赏令。
火把越来越近,照亮了为首那人的脸。沈醉的呼吸猛地一滞。
那人穿着件青色官袍,面容清瘦,嘴角噙着丝若有若无的笑,手里把玩着一支狼毫笔,笔尖上的墨汁,与石门内侧那行字的颜色,一模一样。
“沈公子,”那人远远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别来无恙?”
沈醉看着他手中的狼毫笔,突然想起师父书房里那幅字的落款——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小小的墨印,像一滴落在宣纸上的血。
他知道,自己终于要见到那个写“墨”字的人了。只是不知,对方是故人,还是索命的厉鬼。
“像。太像了。”他低声呢喃,指腹碾过那个“醉”字的最后一笔。那弯钩收得极快,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惊扰,留着半分仓促的潦草,与他记忆深处那双手写在宣纸上的笔迹,竟有七八分重合。
密道里的风带着土腥气,从身后的黑暗中涌来,卷得烛火猛地矮了半截。沈醉转头时,看见方才用来撬开枯骨指节的那枚青铜钥匙正躺在脚边,钥匙柄上刻着的“惊蛰”二字,被烛火照得忽明忽暗——三天前在破庙拿到的木盒夹层里,也有枚一模一样的钥匙,只是那时他以为不过是寻常信物。
“原来惊蛰不是一个人。”他将信纸折成方块塞进袖中,指尖触到袖袋里另一张纸——那是昨夜从官府公告栏上揭下的悬赏令,上面画着他的画像,笔法拙劣却透着股狠劲,画像旁写着“悬赏沈醉,活擒者赏黄金千两,死提者减半”,落款处的朱砂印鉴模糊不清,倒像是有人故意用墨涂过。
密道两侧的石壁渗出湿漉漉的凉意,沈醉摸着墙往前走,指尖划过那些斑驳的刻痕。这密道显然有些年头了,刻痕里积着厚厚的尘埃,偶尔能摸到几个模糊的字,拼凑起来像是“天衍”“星图”之类的字眼,与惊蛰遗物里的竹简内容隐隐呼应。
走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前方突然传来滴水声,规律得像某种倒计时。沈醉熄灭烛火,借着从石壁缝隙透进来的微光,看见前方出现一道岔路,左边的通道飘着淡淡的血腥味,右边则弥漫着熟悉的异香——那是红妆常用的“忘忧草”混合着蝙蝠血的味道。
他站在岔路口笑了笑,笑声撞在石壁上反弹回来,带着点自嘲的沙哑:“一边是刀山,一边是火海,倒真是我的风格。”
最终他选了右边。不是因为那香味熟悉,而是因为左边通道的血腥味里,混着丝极淡的“牵机”毒——天机阁的人惯用这毒,无色无味,却能让中者五脏六腑如被虫噬,死状极惨。他可没兴趣陪那些戴面具的蠢货玩猜谜游戏。
走进右边通道没几步,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沈醉弯腰捡起,发现是块玉佩,羊脂白玉上刻着只展翅的蝙蝠,翅膀的纹路与他之前拿到的青铜蝙蝠如出一辙。玉佩的一角缺了块,缺口处沾着暗红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
“红妆来过这里。”他将玉佩揣进怀里,指尖突然顿住。玉佩背面刻着个极小的“妆”字,刻痕新鲜,显然是不久前才刻上去的。
就在这时,前方的黑暗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拖动。沈醉屏住呼吸,摸出袖中的短刃,身形贴在石壁上缓缓前移。
响动越来越近,借着微光,他看见一个黑影正背对着他,蹲在地上拖拽着什么。那黑影穿着件灰扑扑的斗篷,身形单薄,拖着的东西在地上划出长长的痕迹,细看之下,竟是具尸体——穿着天机阁的玄铁铠甲,面具掉在一旁,露出张青紫的脸,嘴角挂着黑血,显然是中了剧毒。
黑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过身。兜帽滑落,露出张苍白的脸,左眼墨色如潭,右眼覆着层白翳——正是红妆。
“沈公子倒是会选路。”红妆的声音像碎冰撞在石上,手里还攥着半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开阳”二字,“再晚来一步,这具尸体就要被‘蚀骨蚁’啃成白骨了。”
沈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才发现尸体周围爬着密密麻麻的黑蚁,每只都有指甲盖大小,正啃噬着玄铁铠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天机阁的人怎么会在这里?”
“来找一样东西。”红妆踢了踢尸体,“和你手里的信纸有关。”
沈醉挑眉,从袖中取出那封信:“你认识这字迹?”
红妆的白翳眼猛地缩了一下,伸手去拿信纸的动作带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的指尖触到纸页时,突然像被烫到般缩回,声音里多了丝沙哑:“是‘墨先生’的字。”
“墨先生?”沈醉咀嚼着这个名字,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二十年前名动天下的谋士,”红妆的目光落在信纸上,白翳眼像是蒙上了层水汽,“据说能窥天机,善布棋局,后来突然销声匿迹,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被天机阁囚禁了……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只知道他写的字,尾钩处总带着点缠绵的意思,像在给谁留念想。”
沈醉的心猛地一跳。他想起小时候在师父的书房里,见过一幅被藏在暗格里的字,上面写着“醉里挑灯看剑”,笔锋凌厉,尾钩缠绵,师父说那是他一位故人所赠,还说那人的名字里,也有个“墨”字。
“这封信里写了什么?”红妆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
沈醉展开信纸,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星图藏于望月楼第三层横梁,需以‘惊蛰’二钥合璧方能开启。切记,见此信者,要么成为执棋人,要么沦为棋子——墨。”
“望月楼?”沈醉皱眉,“就是三个月前被一把火烧成灰烬的那座?”
红妆点头,白翳眼看向通道深处:“天机阁的人显然也知道了,这具尸体身上搜出的密令,和信上的内容一模一样。”她顿了顿,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诡异的甜,“沈公子,你说这墨先生,是在给我们指路,还是在给我们挖坑?”
沈醉没回答,只是盯着信末那个“墨”字。他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那句话:“醉儿,若有一天你见到写‘墨’字的人,要么杀了他,要么……认栽。”当时他以为是师父胡言乱语,现在想来,或许藏着他不知道的因果。
通道深处的滴水声突然变了节奏,不再是规律的滴答,而是变成了急促的“咚咚”声,像有人在用拳头砸墙。红妆脸色微变:“是‘蚀骨蚁’的巢穴被惊动了,快走!”
两人转身就跑,身后传来“沙沙”的爬动声,越来越近。沈醉回头时,看见密密麻麻的黑蚁已经爬过了那具尸体,正顺着地面和石壁追来,所过之处,玄铁铠甲都在迅速腐朽。
“这边!”红妆突然拽住他的手腕,拐进右侧一个更窄的岔路。这岔路仅容一人通过,石壁上刻着许多奇怪的符号,与惊蛰竹简上的衍密码有些相似。
跑了约莫百十来步,前方出现一道石门,门上刻着只巨大的蝙蝠,翅膀紧闭。红妆从怀里掏出那半块“开阳”令牌,沈醉也取出自己的“惊蛰”钥匙,两人同时将信物按在蝙蝠的眼睛上。
只听“咔嚓”一声,石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草木的清香。沈醉正想迈步出去,红妆突然拉住他,指了指石门内侧的墙壁。
那里刻着一行新的字迹,墨迹未干,笔锋凌厉,尾钩缠绵,与信上的“墨”字如出一辙:“沈公子,好久不见。”
沈醉的瞳孔骤然收缩。这字迹,不仅像墨先生,更像……他自己写的。
红妆的白翳眼也凝住了,声音发颤:“这……这是……”
话音未落,石门突然剧烈晃动起来,身后的“蚀骨蚁”已经爬了过来,黑压压的一片,眼看就要涌进门缝。沈醉拽着红妆冲出石门,身后的石门“轰隆”一声关上,将那些恐怖的蚂蚁隔绝在外。
两人跌坐在草地上,大口喘着气。沈醉抬头看向四周,发现他们正处在一片密林之中,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有一条小路,隐约能看见路牌上的字——“青溪镇”。
那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红妆突然指着他的肩膀,脸色煞白:“沈公子,你的……”
沈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衣袖上不知何时沾了滴墨,那墨滴正在缓缓晕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墨”字,而字的尾钩处,竟渗出了一丝鲜红的血。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滴血珠落地的瞬间,周围的草丛突然“沙沙”作响,无数只黑色的蚂蚁从土里钻了出来,在地上拼出一行字:
“我在望月楼等你。”
沈醉握紧了手中的信纸,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知道,这场由字迹引发的迷局,才刚刚开始。而那个自称“墨先生”的人,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置身事外。
红妆突然站起身,白翳眼死死盯着密林深处:“有人来了。”
沈醉抬头,看见远处的小路上,有一队人马正举着火把走来,火把的光映在他们的铠甲上,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是官府的人。而为首那人手里举着的,正是印着沈醉画像的悬赏令。
火把越来越近,照亮了为首那人的脸。沈醉的呼吸猛地一滞。
那人穿着件青色官袍,面容清瘦,嘴角噙着丝若有若无的笑,手里把玩着一支狼毫笔,笔尖上的墨汁,与石门内侧那行字的颜色,一模一样。
“沈公子,”那人远远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别来无恙?”
沈醉看着他手中的狼毫笔,突然想起师父书房里那幅字的落款——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小小的墨印,像一滴落在宣纸上的血。
他知道,自己终于要见到那个写“墨”字的人了。只是不知,对方是故人,还是索命的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