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捷智之二《应卒》04 黄炳-《智囊里的管理学》

  黄炳:宋代“应急筹粮智者”!用“上门买饭”饱士卒,以巧策破寇围

  嘉熙年间,峒丁在吉州发动叛乱。万安县令黄炳召集士兵,做好防守准备。一天五更时分,侦察兵来报告“叛军快要到了”,黄炳派巡尉率领士兵前去迎敌,士兵们都抱怨:“肚子空空的,怎么打仗啊?”

  黄炳说:“只管赶紧出发,饭菜马上就到!”随后他带领下属拿着竹箩和木桶,挨家挨户敲市民的门,说:“知县大人买饭!”当时家家户户早晨的饭菜刚做好,都有热饭热水。黄炳给了丰厚的报酬,让手下把饭菜挑着跟着军队走。就这样,士兵们都吃饱了饭,一出战就打败了叛军。黄炳也凭着这次战功,被提拔为临川县太守。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应急破局,关键在“弃常规找捷径 就地取材,以‘快速补给’保战力”

  黄炳能快速解决士兵空腹难题、打赢叛军,核心逻辑是“精准拿捏‘军情紧急、常规筹粮来不及’的痛点,不纠结于官府粮仓做饭的常规流程,而是直接对接百姓家现成的热饭,用‘高价采购 就地取材’的方式,快速完成粮草补给,确保士兵有战力,一举破敌”,可拆解为两层:

  1.弃常规找捷径:绕开官府流程,直取民间现成资源

  他明白,军情紧急,从官府粮仓调粮、做饭再送往前线,根本赶不上士兵出战时间。于是放弃常规模式,直接上门收购百姓刚做好的饭菜,省去做饭、调运的时间,实现“即时补给”。

  2.高价激励 就地取材:确保补给高效落地

  他清楚,大清早让百姓出让饭菜,需要足够的激励。于是给出丰厚报酬,调动百姓积极性,同时利用县城内家家户户晨炊的现成资源,不用额外筹备,快速集齐足够的饭菜,保障士兵吃饱参战。

  二、核心启示:遇“紧急任务、资源短缺”困局,别死等,用“找捷径 就地取材”破局

  1.应对紧急任务:弃常规流程,找“即时可用”的捷径

  若面临紧急任务(如项目紧急上线缺物料、突发救援缺物资),别死等常规渠道补给。可像黄炳那样,绕开繁琐流程,直接寻找“现成可用”的资源(如临时采购、跨界调配),快速满足需求,不耽误任务推进。

  2.化解资源短缺:就地取材,用“灵活激励”撬动资源

  面对资源不足(如缺人手、缺物资),别只依赖内部储备。可学“上门买饭”的思路,挖掘周边现成资源(如周边商户、临时人力),用合理的激励(如高薪、厚酬)撬动资源,比等待外部调配更高效。

  3.应急的关键:抓核心需求,简化环节保效率

  黄炳没有纠结于“饭菜是否符合标准、流程是否规范”,只聚焦“士兵吃饱能打仗”的核心需求,简化所有中间环节。这启示我们:紧急情况下,核心需求优先于形式规范,简化流程、快速落地,才是化解困局的关键。

  简单说就是:遇到紧急任务、资源短缺的困局,死等常规补给只会误事。不如绕开繁琐流程找捷径,就地挖掘现成资源,用灵活激励快速补齐需求,确保任务高效推进——这才是应急破局的高明思路。

  【原文】黄炳

  嘉熙间,峒丁反吉州。万安宰黄炳鸠兵守备。一日五更探报“寇且至”,遣巡尉引兵迎敌,皆曰:“空腹奈何?”炳曰:“第速行,饭且至矣。”炳乃率吏辈携竹箩木桶,沿市民之门曰:“知县买饭!”时人家晨炊方熟,皆有热饭熟水,厚酬其值,负之以行。于是士卒皆饱餐,一战破寇。由此论功,擢守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