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太子历练-《楚国一统华夏》

  郢都,楚国的心脏,此刻正被春日的暖阳温柔包裹。宫殿内,熊旅端坐在王座之上,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几分期许。他深知,楚国的未来系于一人,那便是太子。培养接班人,是关乎楚国兴衰存亡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宣太子进宫。”熊旅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太子熊审稳步踏入殿中,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坚定。他恭敬地向熊旅行礼:“儿臣拜见父王。”

  “熊审,今日起,你便要更多地参与国家事务了。这是你的责任,也是楚国的期望。”熊旅目光炯炯地看着太子,缓缓说道。

  从那一日起,太子熊审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跟随熊旅参加各种朝堂会议,看着父王在群臣之间纵横捭阖,处理政务、制定政策。每一次讨论,每一个决策,熊审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学习。他看到父王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一项新的税收政策争论不休。一方认为应该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应对日益增长的军事开支;另一方则担忧过重的赋税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民怨。熊商臣静静地听着,心中也在思考。

  熊旅注意到了太子的神情,突然问道:“熊审,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熊审微微一愣,随即镇定下来,有条不紊地说道:“儿臣以为,赋税之事,需兼顾国家与百姓。如今楚国虽有战事,但也不可不顾百姓死活。或许可以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前提下,从其他方面开源,比如发展商业,鼓励贸易。”

  熊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得好。治国之道,在于平衡。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失民心。”

  除了朝堂之上的学习,熊旅还安排太子到各地巡视。这一日,熊审带着一队侍卫,踏上了巡视之路。他们首先来到了楚国的边境小城。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乱,百姓们生活困苦。

  熊审看到,城中一片破败景象,房屋倒塌,百姓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他心中一阵刺痛,立刻下令侍卫们分发粮食和衣物给百姓。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拉住熊商臣的手:“太子殿下,您是大好人啊!我们这些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

  熊审蹲下身子,轻声问道:“老人家,这战乱之后,生活有哪些难处?”

  老者叹了口气:“田地荒芜,种子和农具都没了,今年怕是要饿肚子了。”

  熊审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在心中。回到郢都后,他立刻向熊旅汇报,并提出了一系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的建议。熊旅对太子的表现十分满意,他知道,这次巡视让太子真正了解了民间疾苦,也培养了他的爱民之心。

  在军事方面,熊旅也为太子安排了最好的老师——养由基。养由基,楚国的神箭手,不仅箭术高超,更是精通军事战略和指挥技巧。

  太子熊审每日天不亮便起身,跟随养由基学习军事知识。养由基教他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分析战场形势,如何鼓舞士兵士气。

  “战场上,瞬息万变。作为将领,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要学会观察敌人的弱点,一击即中。”养由基对熊审说道。

  为了让太子积累实战经验,熊旅还安排他参与了一些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在一次对抗山匪的战斗中,熊审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熊审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持长枪,指挥着士兵们作战。一开始,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山匪们占据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

  熊审想起养由基的教导,冷静下来,仔细观察战场形势。他发现山匪的侧翼防守薄弱,于是果断下令一支精锐部队从侧翼突袭。这一招果然奏效,山匪们顿时乱了阵脚,被楚军打得节节败退。

  战斗结束后,熊审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战斗中成长了许多。

  每一次历练归来,熊旅都会与太子彻夜长谈。他将自己多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太子。

  “审儿,楚国的大业,将来便要靠你了。作为君主,要心怀天下,关爱百姓,也要有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熊旅语重心长地说道。

  熊审郑重地点点头:“儿臣定当铭记父王教诲,不负楚国百姓的期望。”

  在熊旅的悉心培养下,太子熊审在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有智慧的储君,而楚国,也在熊旅和太子的共同努力下,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