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郢都,椒房殿檐角垂落的铜铃被晚风拨弄,发出细碎清响。樊姬倚着湘妃竹榻,腹中隆起如覆玉盆,案头摊开的牛皮舆图上,中原列国疆域用朱砂与青黛勾勒分明。侍女捧着暖炉侍立一旁,氤氲热气中,她望着舆图上那处被红笔圈出的弹丸之地——许国。
“传令尹孙叔敖觐见。”樊姬轻叩鎏金兽首小几,声音虽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侍女应声退下,殿内只余炭火噼啪作响。她轻抚腹部,眸中泛起思索的光芒:许国虽偏居颍水之畔,却是晋楚争霸的咽喉要塞,若能将其纳入版图,楚国北进之势将再无阻碍。
半个时辰后,孙叔敖头戴獬豸冠,身着玄色锦袍疾步而入。这位执掌楚国军政十余年的令尹,此刻见到倚榻的樊姬,亦恭敬行礼:“臣见过夫人。”
“令尹免礼。”樊姬抬手示意,纤长指尖点在舆图上许国的位置,“许国国君素与晋国交好,但其国中贵族却因边境税赋多有怨言。听闻许国右司马子羽与令尹曾有同窗之谊?”
孙叔敖微怔,随即恍然:“夫人所言极是。子羽为人重利,曾言晋国苛捐甚于楚境。只是...”他面露犹豫,“许国都城颍阴城高池深,若强攻恐损国力。”
“何须强攻?”樊姬唇角勾起一抹浅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许国贵族密信。他们愿以‘保境安民’为名,开城迎楚军入城。令尹只需派心腹将领,携带重金与通商盟约北上即可。”
孙叔敖接过竹简,目光掠过字迹,心中暗叹。自樊姬入主椒房,这位出身云梦泽畔的女子,早已不是世人眼中只擅鼓瑟的美人。她熟读《周书》,深谙列国权谋,连楚庄王熊旅都常言:“内事不决问樊姬。”
“臣领命。”孙叔敖郑重将竹简收入袖中,“不过十日,颍阴城必插楚国旗帜。”
果然,半月后捷报传回郢都。许国贵族打开城门,楚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控制了这座战略要地。消息传来时,熊旅正握着樊姬的手,感受腹中胎儿偶尔的胎动。
“爱妃腹中之子,尚未出世便助楚国开疆拓土。”熊旅大笑,将樊姬轻轻揽入怀中。窗外,夕阳为郢都城墙镀上一层金红,远处传来编钟乐声,与樊姬腕间玉镯的叮咚声交织成曲。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樊姬眉间又笼上忧色:“许国虽下,郑国必然震动。晋国荀林父素有谋略,定会联合齐、鲁二国施压。”她推开案上的漆器食盒,那些精心烹制的安胎膳食已凉透,“王上需即刻修书与秦国,约定共击晋国;再派屈巫出使吴越,许以盐铁之利,使其牵制齐国。”
熊旅凝视着樊姬苍白却坚毅的面容,心中泛起疼惜与敬佩。自怀孕以来,她未曾懈怠国政分毫,甚至比平日更殚精竭虑。“你且安心养胎,这些事务...”
“王上!”樊姬打断他的话,目光灼灼,“楚国霸业方兴未艾,臣妾身为王后,岂能因怀胎便置身事外?”她抚上腹部,声音柔和却坚定,“待孩子出世,臣妾还要教他读《孙子兵法》,识天下舆图。”
熊旅望着眼前女子,突然想起初见时,她在云梦泽畔采莲的模样。那时的她天真烂漫,而今却已能与他共商天下大计。他握紧她的手,低声道:“待一统华夏之日,定要让天下人皆知,楚国霸业,有你一半功劳。”
夜色渐深,椒房殿内烛火摇曳。樊姬倚在熊旅肩头,听着他讲述朝堂之事,腹中胎儿又轻轻动了一下。窗外,郢都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宛如繁星坠入人间,而楚国的霸业宏图,正随着这新生命的孕育,徐徐展开。
“传令尹孙叔敖觐见。”樊姬轻叩鎏金兽首小几,声音虽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侍女应声退下,殿内只余炭火噼啪作响。她轻抚腹部,眸中泛起思索的光芒:许国虽偏居颍水之畔,却是晋楚争霸的咽喉要塞,若能将其纳入版图,楚国北进之势将再无阻碍。
半个时辰后,孙叔敖头戴獬豸冠,身着玄色锦袍疾步而入。这位执掌楚国军政十余年的令尹,此刻见到倚榻的樊姬,亦恭敬行礼:“臣见过夫人。”
“令尹免礼。”樊姬抬手示意,纤长指尖点在舆图上许国的位置,“许国国君素与晋国交好,但其国中贵族却因边境税赋多有怨言。听闻许国右司马子羽与令尹曾有同窗之谊?”
孙叔敖微怔,随即恍然:“夫人所言极是。子羽为人重利,曾言晋国苛捐甚于楚境。只是...”他面露犹豫,“许国都城颍阴城高池深,若强攻恐损国力。”
“何须强攻?”樊姬唇角勾起一抹浅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许国贵族密信。他们愿以‘保境安民’为名,开城迎楚军入城。令尹只需派心腹将领,携带重金与通商盟约北上即可。”
孙叔敖接过竹简,目光掠过字迹,心中暗叹。自樊姬入主椒房,这位出身云梦泽畔的女子,早已不是世人眼中只擅鼓瑟的美人。她熟读《周书》,深谙列国权谋,连楚庄王熊旅都常言:“内事不决问樊姬。”
“臣领命。”孙叔敖郑重将竹简收入袖中,“不过十日,颍阴城必插楚国旗帜。”
果然,半月后捷报传回郢都。许国贵族打开城门,楚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控制了这座战略要地。消息传来时,熊旅正握着樊姬的手,感受腹中胎儿偶尔的胎动。
“爱妃腹中之子,尚未出世便助楚国开疆拓土。”熊旅大笑,将樊姬轻轻揽入怀中。窗外,夕阳为郢都城墙镀上一层金红,远处传来编钟乐声,与樊姬腕间玉镯的叮咚声交织成曲。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樊姬眉间又笼上忧色:“许国虽下,郑国必然震动。晋国荀林父素有谋略,定会联合齐、鲁二国施压。”她推开案上的漆器食盒,那些精心烹制的安胎膳食已凉透,“王上需即刻修书与秦国,约定共击晋国;再派屈巫出使吴越,许以盐铁之利,使其牵制齐国。”
熊旅凝视着樊姬苍白却坚毅的面容,心中泛起疼惜与敬佩。自怀孕以来,她未曾懈怠国政分毫,甚至比平日更殚精竭虑。“你且安心养胎,这些事务...”
“王上!”樊姬打断他的话,目光灼灼,“楚国霸业方兴未艾,臣妾身为王后,岂能因怀胎便置身事外?”她抚上腹部,声音柔和却坚定,“待孩子出世,臣妾还要教他读《孙子兵法》,识天下舆图。”
熊旅望着眼前女子,突然想起初见时,她在云梦泽畔采莲的模样。那时的她天真烂漫,而今却已能与他共商天下大计。他握紧她的手,低声道:“待一统华夏之日,定要让天下人皆知,楚国霸业,有你一半功劳。”
夜色渐深,椒房殿内烛火摇曳。樊姬倚在熊旅肩头,听着他讲述朝堂之事,腹中胎儿又轻轻动了一下。窗外,郢都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宛如繁星坠入人间,而楚国的霸业宏图,正随着这新生命的孕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