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旧地重游物是人非。-《浮世金钗录》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京城里的雪还未完全消融,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凌,在初春的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街市上已经热闹起来,各色花灯早早挂出,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宋青书从医馆出来,手中提着一包刚配好的药材。今日病人不多,他想着早些回去,陪沈云裳去看灯。

  “先生,”小学徒阿福追出来,递上一封信,“刚才有人送来的,说是给先生的。”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没有署名。宋青书拆开一看,脸色微微变了。

  “怎么了?”沈云裳从内室走出,见他神色有异,关切地问。

  宋青书将信递给她:“是芍药...不,是静慧师太托人送来的。她说要离开京城了,临走前想见一面。”

  沈云裳接过信笺,上面的字迹清秀工整:“贫尼静慧,不日将离京云游。临行之际,欲与故人一别。若蒙不弃,请于明日往昔贾府后院一晤。”

  静慧,这是芍药出家后的法号。

  沈云裳将信折好,轻轻放在桌上:“你去吧。”

  宋青书有些犹豫:“你若不愿,我便不去了。”

  沈云裳摇摇头:“故人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该去的。”

  她语气平静,眼中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宋青书与芍药之间的那段过往,她不是不知道。只是时过境迁,如今她已是宋青书的妻子,而芍药也已是方外之人,再去计较这些,未免太过狭隘。

  可人心终究是肉长的,想到自己的丈夫与从前的丫鬟之间有过那么一段情愫,要说全无芥蒂,那也是自欺欺人。

  “我陪你一同去吧。”沈云裳忽然道。

  宋青书怔了怔,随即明白她的心意,轻轻握住她的手:“好。”

  ---

  次日清晨,二人乘着马车,往昔日的贾府行去。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沈云裳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恍如隔世。

  不过一年光景,这条她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街道,似乎既熟悉又陌生。路边的老槐树还在,只是枝桠光秃秃的,尚未抽出新芽;那家她常去买胭脂的铺子换了招牌,改成了一家书店;曾经与她交好的李夫人府邸门前,如今挂上了“陈府”的匾额...

  物是人非,大抵如此。

  “快到贾府了。”宋青书轻声道。

  沈云裳放下车帘,深吸一口气。说不紧张是假的,那里有她太多不愿回忆的过往,也有她与芍药主仆情深的点滴,更有宋青书与芍药之间那段无果的情缘。

  马车在贾府门前停下。昔日气派的朱漆大门上贴着封条,石狮子身上落满了灰尘,门楣上“贾府”两个鎏金大字已经斑驳脱落,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我们从侧门进去吧。”宋青书道,“后院应该还能进去。”

  两人绕到侧面的小巷,果然发现一扇小门虚掩着。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荒凉景象。

  昔日精心打理的后花园,如今杂草丛生,枯黄的草叶在寒风中瑟瑟抖动。那座芍药最爱的凉亭已经坍塌了一半,亭角的铜铃锈迹斑斑,再也发不出清脆的声响。假山上的太湖石东倒西歪,上面的藤蔓枯死,如同老人干枯的手臂。

  沈云裳缓缓走在熟悉的小径上,每一步都踏在回忆里。

  那里是她曾经住过的小院,院门歪斜,从门缝中可以看见里面荒草丛生;那里是秦玉娥的正院,如今门窗破损,屋檐下结满了蛛网;那里是陈月柔的香闺,曾经香气缭绕,如今只剩一股霉味...

  “云裳。”宋青书轻声唤她。

  沈云裳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站在一株枯死的芍药花前。这是当年芍药亲手种下的,说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