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文王归周-《鹤舞洪荒》

  **一、 邑考救父,身陷朝歌**

  西岐世子**伯邑考**,天性纯孝,温良敦厚,精擅音律。父亲姬昌被囚羑里七年,他日夜忧思,见西岐在姜子牙治理下虽国力日增,但迎回父亲似乎遥遥无期,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亲自前往朝歌,面见纣王,以身代父囚。

  姜子牙闻讯,急忙劝阻:“世子不可!纣王无道,妲己妖邪,此去无异羊入虎口!主公临行有言,让我等静待天时,世子万不可轻动!”

  伯邑考泣道:“父亲年迈,身陷囹圄七载,为人子者,焉能安坐?纵是刀山火海,邑考亦要前往一试!若能使父归国,虽死无憾!” 其志甚坚,众人难以劝转。

  伯邑考遂携带西岐三宝: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以及大量贡品,前往朝歌,希冀以此打动纣王。

  **二、 妲己色诱,孝子殒命**

  伯邑考至朝歌,献上宝物,恳求纣王释放其父。纣王见宝物稀奇,略有松动之意。然妲己在帘后窥见伯邑考容貌俊雅,风度翩翩,顿生邪念。她假借学琴之名,召伯邑考入寿仙宫,百般挑逗。

  伯邑考心如铁石,谨守臣节,面对妲己诱惑,正色道:“娘娘乃万乘之尊,臣乃人子,父遭囚陷,臣心痛欲绝,安敢有非分之想?望娘娘自重,以礼相待,奏明陛下,释臣父归国,臣父子将感娘娘恩德于万一!” 言辞恳切,不卑不亢。

  妲己见其不受蛊惑,恼羞成怒,反在纣王面前诬陷伯邑考:“陛下!那伯邑考借教琴之名,对妾身动手动脚,言语轻薄,实乃大不敬!其心回测,定是借救父之名,行刺探朝歌之实!”

  纣王本就好恶无常,闻妲己之言,勃然大怒:“好个逆臣之子!安敢欺朕!来人,将伯邑考拿下,剁成肉酱!”

  殿前武士如狼似虎,将伯邑考拖出。伯邑考知必死,仰天大哭:“父亲!孩儿不孝,不能救您脱困,反累您清名!纣王妲己,我死不足惜,然尔等暴虐,必遭天谴!” 言罢,慷慨就戮,被剁成肉酱。其随身所带白面猿猴,有识主之灵,见主惨死,亦触柱而亡。

  **三、 羑里吞子,文王心死**

  纣王与妲己害死伯邑考,其恶行令人发指。妲己更生毒计,对纣王道:“陛下,人言姬昌乃圣人,能知过去未来。可将伯邑考之肉制成肉饼,赐予姬昌。他若不知而食之,便是妄称圣人,可杀之;他若知而不食,便是心怀怨恨,亦可杀之!”

  纣王称善,依计而行。

  使者将肉饼送至羑里,言是纣王赏赐。姬昌接饼,心中早已推算明白,此乃爱子伯邑考之血肉所化!刹那间,他心如刀绞,五内俱焚,几乎晕厥。然他深知,若面露悲愤,立刻便是杀身之祸,七年忍耐将付诸东流,西岐亦危矣。

  为保全性命,以待将来,姬昌强忍滔天悲痛与屈辱,面上竟露出欢喜之色,对着朝歌方向叩拜谢恩:“罪臣姬昌,谢陛下赏赐!” 随即,在使者注视下,他将那肉饼一口口吞下,面色如常,仿佛食用寻常美味。

  使者回报,纣王对妲己笑道:“都说姬昌是圣人,能知吉凶。今日见子肉而不知,食之而甘,何足为奇!” 遂放松了对姬昌的警惕。

  待使者离去,姬昌独处囚室,再也无法抑制,匍匐在地,以头抢地,无声痛哭,血泪交流。“邑考!吾儿!为父无能,竟食汝之肉!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他将这撕心裂肺的痛楚,深深埋入心底,化作日后崛起的无尽力量。

  **四、 散宜生谋,文王归国**

  西岐得知伯邑考惨死,举国悲恸。姜子牙与散宜生等知事态紧急,加紧谋划。散宜生献计,携重金珍宝,再次厚贿费仲、尤浑,并联络商容、比干等忠臣(此时商容已死,比干尚在)暗中相助,不断在纣王面前进言,言姬昌被囚七年,已知悔过,且西方安定需人镇守。

  纣王本就因妲己之言对姬昌放松警惕,又得了贿赂,加之四方诸侯多有怨言,恐生大变,便顺水推舟,下旨释放姬昌。

  姬昌出得羑里,恍如隔世。他拜谢(实为麻痹)纣王后,一刻不敢停留,星夜兼程,逃离朝歌。传说途中,他“吐子成兔”,将所食肉饼尽数吐出,化为白兔,以此暗喻伯邑考之冤魂(此乃神话渲染)。

  历经艰险,姬昌终于回到西岐。西岐军民见主公归来,虽欣喜若狂,但见其形容枯槁,白发苍苍,又知世子惨死,皆悲愤不已。

  姬昌归来,第一件事便是祭祀爱子伯邑考,立誓必报此仇。他深知,与殷商已无任何转圜余地,讨伐暴商,势在必行。

  他更加倚重姜子牙,将国政兵权尽数相托。姜子牙亦知时机将至,加紧备战,广布仁德于天下。文王归周,如同猛虎归山,潜龙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