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工院的雏形-《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嬴政笑了。

  他仰起头,发出一阵畅快淋漓,充满了无尽豪情的大笑声。

  “好!”

  “好一个‘愿为陛下一试’!”

  笑声在堆满了万千兵马俑的巨大仓库里回荡,震得空气嗡嗡作响。那些沉默的陶俑,仿佛也在这帝王的笑声中,被注入了一丝活气。

  嬴政的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源,那是一种发现了绝世珍宝的狂热与占有欲。

  他相信,这个总能给他带来奇迹的年轻人,这一次,也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朕的钢铁军团……”嬴政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尽渴望,“若真能成,北逐匈奴,南平百越,不过反掌之间!届时,我大秦的铁骑,将踏遍日月所照之地!”

  帝王的野心,如同一团烈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仓库的空气。

  李源站在原地,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大哥,你这饼画得是真大。可造铁人,不是捏泥人啊!这背后需要的是一整套工业体系,是矿山,是高炉,是无数懂得冶金和机械的专业人才……我现在,就是个光杆司令啊!’*

  他心中的吐槽如潮水般涌过,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种沉稳而又充满信心的神情。

  他知道,现在不是谈困难的时候。

  对于嬴政这样的雄主,你只需要告诉他“能”或者“不能”。至于怎么“能”,那是你的事。

  你若连这份担当都没有,那这天大的机遇,便会立刻从指缝间溜走。

  “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李源躬身,用一种极其郑重的语气说道,“臣,需要一个地方,需要一批人手,还需要……陛下的绝对信任与支持。”

  他没有提钱,也没有提物。

  因为他知道,嬴-政既然敢提出这个构想,就绝不会在这些方面吝啬。

  他要的,是权力,是名分!

  “准!”

  嬴政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他猛地转身,对着仓库外高声喊道:“冯去疾!”

  一直守在门外,竖着耳朵倾听动静的郎中令冯去疾,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躬身道:“臣在!”

  嬴政指着李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了命令:

  “传朕旨意!”

  “在骊山脚下,划出一里见方的地!”

  “再从少府、将作营中,调拨良匠五百人,钱千金,粮万石!”

  “所有一切,皆归公士李源调用,不受任何人节制!”

  “专攻……金石之术!”

  冯去疾听得心惊肉跳,一里见方的地?五百良匠?千金万石?这是何等恐怖的投入!就算是为皇室修建一座新的宫殿,也不过如此手笔了。

  陛下对这个年轻人的信任和宠爱,已经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叩首:“臣,遵旨!”

  嬴政的目光再次回到李源身上,带着一丝笑意:“地方,人,钱粮,朕都给你了。你还有何要求?”

  李源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要的就是这个“不受任何人节制”的特权。

  有了这道金牌令箭,他才能放开手脚,去推行那些注定会触动无数人利益的变革。

  “臣,谢陛下天恩!”李源深深一揖。

  ……

  半个时辰后。

  李源发现自己正坐在一辆极尽奢华的巨型车辇之上。

  车辇由六匹神骏的黑色骏马拉动,行驶在平坦宽阔的驰道上,几乎感觉不到丝毫的颠簸。

  而他的对面,正襟危坐的,便是大秦帝国的始皇帝,嬴政。

  嬴政竟然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心血来潮,要亲自带着李源,去挑选那块“一里见方”的宝地。

  这份殊荣,让跟在车队后方的李斯、冯去疾等一众大臣,看得是眼皮直跳,心中五味杂陈。

  尤其是李斯,他望着前方那辆属于皇帝的座驾,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从今天起,一个名为“李源”的新兴政治势力,已经正式登上了大秦的舞台。

  而这个势力,将是他推行法家秩序,稳固帝国统治的,最大变数。

  车辇内,气氛却远没有外面想象的那么严肃。

  嬴政似乎心情极好,他指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与山峦,对李源说道:“你来看,这便是我大秦的驰道。车同轨,书同文,朕要让帝国的政令,从咸阳发出,七日之内,便能抵达最东边的海岸。”

  李源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这就是秦驰道,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它如同一条条大动脉,将这个庞大的新生帝国,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陛下之功,千古未有。”李源由衷地赞叹道。

  嬴政笑了笑,话锋一转:“朕给了你地,给了你人。这个专攻‘金石之术’的衙署,也该有个名字。你觉得,当叫何名?”

  来了。

  李源精神一振。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赐名,更是一次定性。

  这个名字,将决定他未来事业的高度,以及在帝国体系中的位置。

  他不能用“将作营”、“少府监”这类既有的名字,那意味着他将被纳入旧的官僚体系,处处受制。

  他必须创造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并且听起来就足够“高大上”的名字。

  李源沉思了片刻,脑海中闪过无数个方案。

  “格物院?”

  不行,太直白,少了些逼格。

  “科学院?”

  更不行,这个时代的人根本理解不了。

  最终,一个充满了东方玄幻色彩,又完美契合他要做的事情的名字,浮现在他的脑海。

  他抬起头,迎上嬴政探寻的目光,缓缓开口。

  “回陛下。”

  “臣窃以为,人力有时而穷,而天地之力,无穷无尽。”

  “我等所为,不过是顺应天理,穷究万物,夺天地之造化,以为己用。”

  他顿了顿,用一种缓慢而又清晰的语调,说出了那个他早已想好的名字:

  “夺天地之工,开万世之物。”

  “或可称之为……”

  “‘天工院’。”

  天工院!

  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嬴政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夺天地之工!

  开万世之物!

  好大的气魄!好一个天工院!

  这个名字,既点明了其“格物致知”的内核,又暗含了“巧夺天工”的无上技艺,更带着一种“与天争胜”的宏大愿景!

  这简直……完美地契合了他对那个“钢铁军团”的所有幻想!

  “好!好!好!”

  嬴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龙颜大悦,抚掌大笑:“就叫天工院!”

  “朕,今日便下旨,设天工院,以你李源,为第一任天工院院主!”

  “位同九卿,不入三公序列,直接对朕负责!”

  李源心中狂喜,但他面上依旧平静,再次躬身谢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车队很快抵达了骊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

  这里背靠骊山,前临渭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一块绝佳的建厂之地。

  嬴政亲自走下车辇,用脚丈量着这片土地,仿佛在巡视自己未来的钢铁长城。

  “就是这里了。”嬴政大手一挥,定下了天工院的院址。

  地有了,名分有了,钱粮和人手也即将到位。

  一切,似乎都已万事俱备。

  然而,李源看着眼前这片长满荒草的土地,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嬴.政给他的五百名工匠,大多是土木、烧陶的好手,用来建造院落,修筑高炉地基,自然是绰绰有余。

  但炼钢,尤其是跨时代地开启一个全新的工业门类,最核心的,不是这些普通的工匠。

  而是……真正懂得力学、机关、冶炼之术的……技术人才!

  这些人,才是未来天工院的灵魂。

  想到这里,李源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对着兴致高昂的嬴政,躬身一拜。

  “陛下。”

  嬴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怎么?还有何要求?一并说来,朕今日,全都允了!”

  李源抬起头,目光诚恳而又坚定。

  “臣,万事俱备。”

  “只差一样东西。”

  嬴-政哦了一声:“是何物?”

  李源一字一句地说道:

  “臣,还差一些……真正能‘夺天地之工’的人。”

  “臣,想向陛下,讨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