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秋日的田埂上,枯黄的草叶挂着清晨的露珠。

  咸阳郊外的农田里,往年此时,早已是人声鼎沸,老牛嘶鸣。

  但今天,气氛却有些诡异的安静。

  数十名衣着朴素的农夫,扛着锄头和旧犁,聚集在田边。

  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开始辛劳的耕作。

  他们的目光,都望向了远处那条通往天工院的官道,眼神里充满了混杂着期盼、怀疑与不安的复杂情绪。

  “他爹,你说,那告示上说的是真的吗?”

  一个皮肤黝黑的农妇,忍不住捅了捅身旁的丈夫。

  “天工院的大人们,真会免费给我们送新家伙?”

  男人吧嗒了一口旱烟,眉头紧锁。

  “谁知道呢。”

  “这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饭。”

  “前几天还都说他们是吃钱的妖孽,今天就变成活菩萨了?我看不懂。”

  周围的农夫们,也是议论纷纷。

  “我听我城里的小舅子说,这事儿千真万确!天工院的工匠老爷们,天没亮就出动了!”

  “可……为什么啊?他们图个啥?”

  “是啊,咱们跟他们,非亲非故的……”

  就在这片疑云笼罩之中,远方的官道上,终于出现了动静。

  一列长长的,由数十辆板车组成的车队,在数百名青壮工匠的护送下,正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缓缓驶来。

  车上没有旗帜,没有仪仗。

  有的,只是堆得满满当当的,造型奇特的……农具。

  领头的,正是公输石。

  这位天工院的首席技术顾问,今日没有穿他那身沾满油污的工装,而是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短打。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因为激动和一夜未眠,泛着一层红光。

  他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胸膛挺得笔直,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

  在他身后,那些前几日还因遭受白眼而垂头丧气的工匠们,此刻也都昂首挺胸。

  他们推着车,护着那些崭新的农具,就像护送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他们的眼神里,不再有屈辱和愤怒。

  只有一种,即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杰作的,无与伦比的骄傲!

  车队在田埂边停下。

  公输石走上前,对着那群既好奇又畏缩的农夫们,朗声开口。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奉少府令,李源大人之命!”

  “天工院,为我大秦万千农户,献上秋耕之利器!”

  他猛地一挥手!

  身后的工匠们立刻上前,从板车上抬下一架架崭新的,散发着桐油和钢铁气息的曲辕犁、耧车和水车模型。

  农夫们一阵骚动,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从未见过的“新家伙”。

  公输石没有多说废话。

  他知道,事实,胜过一切雄辩。

  “哪位老乡,愿意来试试这新犁?”

  农夫们面面相觑,却没人敢上前。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腰都有些直不起来的老农,拄着锄头,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老朽这把老骨头,反正也用不了几年了。就让我来试试吧。”

  他走到一架曲辕犁前,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

  那流畅的线条,那精巧的转向结构,还有那泛着寒光的犁头,都让他感到新奇。

  在一名年轻工匠的指导下,他将犁套在了自家那头同样年迈的老牛身上。

  他握住犁把,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轻一喝!

  “驾!”

  下一秒。

  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那头老牛,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拖动着新犁,轻快地向前走去!

  坚硬的土地,在那锋利的犁头下,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地翻开!

  深深的犁沟,整齐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更不可思议的是,那老农的脸上,没有丝毫吃力的表情!

  他几乎是小跑着,轻松地跟在牛后面!

  转弯时,他只轻轻一提犁把,那精巧的曲辕结构就让整个犁身轻松地调转了方向,没有半分的迟滞!

  只一个来回。

  一大片土地,就已经被翻得整整齐齐,又深又松。

  比他往日用旧犁耕上半天,效果还要好!

  老农呆住了。

  他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的双手,又看了看那架神奇的新犁,浑浊的老眼中,慢慢涌上了一层水汽。

  “神……神器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不敢置信的颤抖。

  他这辈子,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未想过,耕田,可以变得如此……轻松!

  田埂上,一片死寂。

  所有的农夫,都看傻了眼!

  紧接着,爆发出了雷鸣般的,震天的惊呼!

  “天呐!这是什么犁?也太快了吧!”

  “老王头和他那头老牛,我看着都快跑起来了!”

  “这……这效率,起码快了五倍不止啊!”

  “神器!真是神器啊!”

  再也没有人怀疑!

  再也没有人观望!

  所有的农夫,都像潮水一样,朝着那些板车蜂拥而去!

  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怀疑,只剩下了最原始,最炙热的渴望!

  “大人!给我一架!”

  “俺也要!俺也要!”

  “求求您了!有了这个,今年就能多开几亩荒地了!”

  公输石看着眼前这疯狂的一幕,看着那些朴实的脸上洋溢出的,最真挚的笑容和感激。

  他的眼眶,也湿润了。

  这一刻,他感受到的荣耀,甚至超过了当初造出铁鹰零号机!

  因为他知道,这,才是天工之术,真正的意义!

  同样的场景,在咸阳周边的每一个村庄,每一片田野,不断上演。

  数千套崭新的、效率极高的农具,由天工院的工匠们亲自送到田间地头,免费分发给每一个正在辛勤劳作的农民。

  于是。

  一场口碑的狂潮,以一种比流言更可怕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关中大地。

  “听说了吗?李少府是活菩萨下凡啊!”

  “何止是菩萨!我看,是在世神农!”

  “那新犁,叫什么曲辕犁!我二舅用了,说以前一天才能耕完的地,现在一个时辰就弄完了!省下来的力气,又能多开两亩荒地!”

  “还有那水车!装在河边,自己就能把水往田里提!再也不怕天旱了!”

  “妖孽?我呸!谁再说李少府是妖孽,我第一个跟他急!那分明是给我们庄稼人送活路的大恩人!”

  “李少府为民造福,功德无量!”

  这股由衷的,发自肺腑的称颂,如同一场燎原的野火,以不可阻挡之势,传遍了关中的每一个角落。

  酒肆里,市集上。

  前几天还在非议天工院“与民争利”的百姓们,此刻,纷纷改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新农具的神奇。

  那些被淳于越派出去散播谣言的儒生们,还没开口,就被一群激动的百姓围了起来。

  “你们这些读死书的懂个屁!”

  “天天就知道之乎者也,能让地里多长一粒粮食吗?”

  “李少府那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大才!你们再敢说他一句坏话,就别想从这儿走出去!”

  儒生们被骂得狗血淋头,狼狈不堪,抱头鼠窜。

  淳于越亲手点燃的,那场针对李源的舆论风暴,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那些恶毒的谣言,转眼间,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

  ……

  章台宫。

  嬴政正听着黑冰台校尉的例行汇报。

  当听到天工院陷入原料和资金困境时,他的眉头,已经不悦地皱了起来。

  李斯的小动作,他心知肚明。

  正当他准备下令敲打一下那些不知好歹的商贾时,校尉的汇报,进入了下一项。

  “……昨日,少府令李源并未将私人购入的物资用于军工。”

  “而是连夜赶制了数千套新式农具,包括曲辕犁、水车等,于今日清晨,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咸阳周边的农户。”

  “据各地回报,新农具可将农耕效率,提升五倍以上。”

  “如今,关中万民欢腾,无不称颂李少府为‘在世神农’,其仁德之名,已盖过所有……”

  校尉还没说完。

  龙椅之上,便传来了一阵抑制不住的,发自内心的,无比畅快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

  嬴政抚掌大笑,龙颜大悦!

  他那双深邃的鹰目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喜与赞赏!

  好!

  好一个李源!

  好一个“不为赚钱的生意”!

  朕还以为,他要用那些钱来跟李斯硬碰硬。

  没想到,他竟然用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直接把李斯的组合拳,给打成了个笑话!

  这哪里仅仅是技术!

  这是驭民之术!

  是王道与霸道的完美结合!

  更是……无懈可击的,阳谋!

  嬴政看着窗外,咸阳城的方向,仿佛能听到那传遍田野的欢呼。

  他第一次,对这个年轻人的政治智慧,感到了由衷的赞叹。

  此子,不仅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

  更是一块,能安天下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