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势渐急,敲打着杂货铺的木窗,发出密集的噼啪声。沈砚之捏着那张朱砂绘制的“锁龙草”图,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图上的线条虽已模糊,却仍能看出绘制者的谨慎——每一笔都带着刻意压制的颤抖,仿佛落笔时心内正经历着巨大的挣扎。
“这东西……有什么讲究吗?”李老板凑过来瞧了瞧,见是幅不起眼的旧画,忍不住挠了挠头,“我盘下这铺子时,里屋墙角堆着不少破烂,说不定是那时候漏下的。”
沈砚之没接话,目光落在暗格内侧。砖缝里卡着半片撕碎的纸,他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挑出来,展开一看,竟是半张药方。上面只写着几味药材:当归三钱,生地五钱,还有一味被撕去了大半,只余下一个“龙”字。
“锁龙草……龙字药方……”他低声自语,将半张药方与画纸叠在一起。两者的纸张质地相同,显然出自同一时期。难道顾明远当年要用锁龙草入药?可这毒草若用得不当,便是穿肠毒药,他身为药铺掌柜,怎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沈先生,您要是喜欢,这东西就拿去吧。”李老板摆了摆手,“放我这儿也是蒙灰。”
沈砚之谢过李老板,将画纸与药方小心收好,转身往外走。雨巷里积起了浅浅的水洼,倒映着两侧斑驳的墙影,恍若三十年前的时光在此刻重叠。他想起老周说过的那个穿黑布衫的男人,总在天黑后与顾明远密谈,或许那人便是锁龙草的来源,也是解开失踪案的关键。
回到林家老宅时,暮色已浓。老周正站在廊下等着,见他回来,连忙递上一盏灯笼:“沈先生,您可算回来了。刚才镇上的王婆婆来串门,说她年轻时在顾掌柜药铺当过帮工,或许知道些事。”
“人呢?”沈砚之眼睛一亮。
“在堂屋坐着呢,我给她泡了杯菊花茶。”
沈砚之快步走进堂屋,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端着茶杯,见他进来,连忙起身:“这位就是沈先生吧?老周说您在查顾掌柜的事?”
“正是。”沈砚之扶她坐下,“王婆婆,您当年在药铺帮工,还记得三十年前的事吗?尤其是关于一批紫黑色、带腥气的药材。”
王婆婆闻言,握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茶水溅出些许在衣襟上。她沉默了半晌,才叹了口气:“那东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据王婆婆回忆,那年秋天确实来了个穿黑布衫的男人,每次来都背着个沉甸甸的麻袋,径直走进里屋。有一次她去里屋打扫,正撞见那男人从麻袋里倒出些紫黑色的草根,顾掌柜拿着秤称的时候,她闻到那股腥气,当场就恶心得吐了。
“顾掌柜看见我,脸都白了,赶紧把我赶了出来。”王婆婆声音发颤,“后来我就听见里屋吵了起来,那男人嗓门特别大,说什么‘这药能救她,你不试怎么知道’,顾掌柜就说‘这是要命的东西,我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
“救谁?”沈砚之追问。
“不知道。”王婆婆摇头,“但没过几天,顾掌柜的媳妇就突然病了,躺在床上说胡话,身上还长了些奇怪的红疹子。顾掌柜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查不出是什么病。那黑布衫男人又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张药方,说按方抓药,保准能好。”
沈砚之心中一动:“那张药方,您见过吗?”
“瞥见过一眼,上面有几味常见的药,最后一味字特别草,我只认出个‘龙’字。”王婆婆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那半张药方果然与锁龙草有关。
“后来呢?”
“后来顾掌柜就把自己关在里屋,三天三夜没出来。”王婆婆抹了把眼角,“等他出来的时候,眼窝深陷,头发都白了大半。他让我把药铺的门关上,说要带媳妇去外地看病。我帮他收拾行李时,看见他把那幅《青峰山采药图》卷了起来,还把那袋紫黑色的草根塞进了画筒里。”
画筒里藏着锁龙草?沈砚之豁然开朗。难怪林老爷子说画里藏着东西,原来并非画中玄机,而是画筒内另有乾坤。
“他们走的那天,天还没亮。”王婆婆继续说道,“我站在门口送他们,看见那黑布衫男人就站在巷口的槐树下,远远地盯着顾掌柜的马车。顾掌柜回头看了一眼药铺,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什么,然后就扬鞭走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们……”
沈砚之沉默地听着。如此看来,顾明远并非失踪,而是带着妻子和锁龙草离开了青石镇。可他为何不告诉好友林老爷子真相?又为何要将锁龙草藏在画筒里?那个黑布衫男人,究竟与顾掌柜的妻子有什么关系?
“对了,”王婆婆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顾掌柜的媳妇病好后,我去他们家帮忙收拾,在枕头下发现过一块玉佩,上面刻着个‘苏’字。那玉佩看着不一般,像是大户人家的东西。”
“苏?”沈砚之在心中默念这个姓氏。他忽然想起林老爷子的信里,曾提过顾明远的妻子是外地嫁来的,娘家姓氏从未对外人说起。难道她的身世另有隐情?
送走王婆婆后,沈砚之回到西厢房,重新翻阅那些旧信。这一次,他注意到林老爷子在顾明远离开后的第三年,曾写过一封未寄出的信,里面提到“青峰山北麓有废弃药窑,传闻三十年前曾有人在此炼制秘药”。
青峰山北麓?沈砚之立刻起身,从行囊里翻出一张青石镇周边的旧地图。手指划过蜿蜒的山脉轮廓,最终停在标注着“北麓药窑”的位置——那里恰好是锁龙草传说中生长的极阴之地。
“看来,得去趟青峰山了。”他将地图折好,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轮残月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给老宅的瓦檐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
沈砚之望着檐角那串铜铃,忽然觉得,顾明远当年的离开,或许并非单纯为了避祸。那批锁龙草,那个神秘的“苏”姓女子,还有黑布衫男人的逼迫,背后定然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青峰山深处的废弃药窑里。
他将所有线索整理好,塞进贴身的行囊。明日天一亮,便动身前往青峰山。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林墨的嘱托,也为了三十年前那个消失在雨夜里的身影。
“这东西……有什么讲究吗?”李老板凑过来瞧了瞧,见是幅不起眼的旧画,忍不住挠了挠头,“我盘下这铺子时,里屋墙角堆着不少破烂,说不定是那时候漏下的。”
沈砚之没接话,目光落在暗格内侧。砖缝里卡着半片撕碎的纸,他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挑出来,展开一看,竟是半张药方。上面只写着几味药材:当归三钱,生地五钱,还有一味被撕去了大半,只余下一个“龙”字。
“锁龙草……龙字药方……”他低声自语,将半张药方与画纸叠在一起。两者的纸张质地相同,显然出自同一时期。难道顾明远当年要用锁龙草入药?可这毒草若用得不当,便是穿肠毒药,他身为药铺掌柜,怎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沈先生,您要是喜欢,这东西就拿去吧。”李老板摆了摆手,“放我这儿也是蒙灰。”
沈砚之谢过李老板,将画纸与药方小心收好,转身往外走。雨巷里积起了浅浅的水洼,倒映着两侧斑驳的墙影,恍若三十年前的时光在此刻重叠。他想起老周说过的那个穿黑布衫的男人,总在天黑后与顾明远密谈,或许那人便是锁龙草的来源,也是解开失踪案的关键。
回到林家老宅时,暮色已浓。老周正站在廊下等着,见他回来,连忙递上一盏灯笼:“沈先生,您可算回来了。刚才镇上的王婆婆来串门,说她年轻时在顾掌柜药铺当过帮工,或许知道些事。”
“人呢?”沈砚之眼睛一亮。
“在堂屋坐着呢,我给她泡了杯菊花茶。”
沈砚之快步走进堂屋,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端着茶杯,见他进来,连忙起身:“这位就是沈先生吧?老周说您在查顾掌柜的事?”
“正是。”沈砚之扶她坐下,“王婆婆,您当年在药铺帮工,还记得三十年前的事吗?尤其是关于一批紫黑色、带腥气的药材。”
王婆婆闻言,握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茶水溅出些许在衣襟上。她沉默了半晌,才叹了口气:“那东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据王婆婆回忆,那年秋天确实来了个穿黑布衫的男人,每次来都背着个沉甸甸的麻袋,径直走进里屋。有一次她去里屋打扫,正撞见那男人从麻袋里倒出些紫黑色的草根,顾掌柜拿着秤称的时候,她闻到那股腥气,当场就恶心得吐了。
“顾掌柜看见我,脸都白了,赶紧把我赶了出来。”王婆婆声音发颤,“后来我就听见里屋吵了起来,那男人嗓门特别大,说什么‘这药能救她,你不试怎么知道’,顾掌柜就说‘这是要命的东西,我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
“救谁?”沈砚之追问。
“不知道。”王婆婆摇头,“但没过几天,顾掌柜的媳妇就突然病了,躺在床上说胡话,身上还长了些奇怪的红疹子。顾掌柜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查不出是什么病。那黑布衫男人又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张药方,说按方抓药,保准能好。”
沈砚之心中一动:“那张药方,您见过吗?”
“瞥见过一眼,上面有几味常见的药,最后一味字特别草,我只认出个‘龙’字。”王婆婆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那半张药方果然与锁龙草有关。
“后来呢?”
“后来顾掌柜就把自己关在里屋,三天三夜没出来。”王婆婆抹了把眼角,“等他出来的时候,眼窝深陷,头发都白了大半。他让我把药铺的门关上,说要带媳妇去外地看病。我帮他收拾行李时,看见他把那幅《青峰山采药图》卷了起来,还把那袋紫黑色的草根塞进了画筒里。”
画筒里藏着锁龙草?沈砚之豁然开朗。难怪林老爷子说画里藏着东西,原来并非画中玄机,而是画筒内另有乾坤。
“他们走的那天,天还没亮。”王婆婆继续说道,“我站在门口送他们,看见那黑布衫男人就站在巷口的槐树下,远远地盯着顾掌柜的马车。顾掌柜回头看了一眼药铺,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什么,然后就扬鞭走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们……”
沈砚之沉默地听着。如此看来,顾明远并非失踪,而是带着妻子和锁龙草离开了青石镇。可他为何不告诉好友林老爷子真相?又为何要将锁龙草藏在画筒里?那个黑布衫男人,究竟与顾掌柜的妻子有什么关系?
“对了,”王婆婆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顾掌柜的媳妇病好后,我去他们家帮忙收拾,在枕头下发现过一块玉佩,上面刻着个‘苏’字。那玉佩看着不一般,像是大户人家的东西。”
“苏?”沈砚之在心中默念这个姓氏。他忽然想起林老爷子的信里,曾提过顾明远的妻子是外地嫁来的,娘家姓氏从未对外人说起。难道她的身世另有隐情?
送走王婆婆后,沈砚之回到西厢房,重新翻阅那些旧信。这一次,他注意到林老爷子在顾明远离开后的第三年,曾写过一封未寄出的信,里面提到“青峰山北麓有废弃药窑,传闻三十年前曾有人在此炼制秘药”。
青峰山北麓?沈砚之立刻起身,从行囊里翻出一张青石镇周边的旧地图。手指划过蜿蜒的山脉轮廓,最终停在标注着“北麓药窑”的位置——那里恰好是锁龙草传说中生长的极阴之地。
“看来,得去趟青峰山了。”他将地图折好,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轮残月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给老宅的瓦檐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
沈砚之望着檐角那串铜铃,忽然觉得,顾明远当年的离开,或许并非单纯为了避祸。那批锁龙草,那个神秘的“苏”姓女子,还有黑布衫男人的逼迫,背后定然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青峰山深处的废弃药窑里。
他将所有线索整理好,塞进贴身的行囊。明日天一亮,便动身前往青峰山。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林墨的嘱托,也为了三十年前那个消失在雨夜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