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药庐初成迎朝露,百草新生续前缘-《蚀灵玄途》

  玉泉河畔的药庐在第七日清晨终于落成。新刷的桐油在朝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百草堂”的木匾悬在门楣上,风一吹,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与河边的捣药声应和着,像支天然的歌谣。

  林辰刚把娘的牛皮药箱摆进柜台,就见沈念举着个陶瓮从后门跑进来,瓮口飘出淡淡的酒香:“林辰哥!张奶奶教我酿的紫苏酒成了!她说这酒能驱寒,冬天喝正好!”

  陶瓮刚放在桌上,雷大叔就扛着捆干柴进来,肩上还搭着块新织的药帘,蓝布上绣着株回春藤,是村里的巧手媳妇连夜绣的:“你看这帘子,挡苍蝇正好!比你娘当年用的麻布帘好看多了!”

  阿默从河边打水回来,桶里漂着片新鲜的荷叶,他顺手将荷叶铺在药碾上:“刚见着下游有药农往这边走,许是来求药的。”

  话音刚落,药庐的木门就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站在门口,手里牵着个怯生生的孩子,孩子的脸颊红肿,起了大片红疹。“请问……是林先生吗?”汉子搓着手,语气里带着局促,“俺是下游柳村的,娃生了怪病,村里的郎中都治不好……”

  林辰示意他们坐下,刚要取银针,孩子突然“哇”地哭了起来,指着药箱上的紫菀花图案:“娘……娘也有这个花……”

  汉子眼圈一红:“他娘去年生娃没了,就爱种紫菀花……”

  林辰的心轻轻一颤,取来娘留下的紫草膏,又从药箱里拿出片晒干的雪莲花:“这是过敏,不是怪病。用雪莲花煮水擦洗,再涂这个药膏,三天就好。”他特意多包了些药膏,“剩下的留着,以后起疹子还能用。”

  汉子要给钱,林辰摆摆手:“药是地里长的,不要钱。要是不嫌弃,给我捎捆柳村的艾草来,这里的不够用了。”

  汉子千恩万谢地走了,沈念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道:“林辰哥,你跟娘一模一样。”

  林辰正在整理药柜,闻言笑了:“哪里一样?”

  “娘的医案里写着,‘遇贫困者,以药换药,不收银两’。”沈念指着药柜最下层的格子,“你看,这里放的都是换回来的东西,小米、红薯、艾草……跟娘当年的做法一样。”

  药柜最下层果然堆着些杂粮和草药,是这几日村民们用物置换的。林辰想起娘信里说的“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换钱的”,忽然觉得这格子里装的不是杂粮,是沉甸甸的信任。

  午后,李院判派来的人到了。是个年轻的医官,捧着个锦盒,里面是太医院的院判令牌:“李大人说,南方时疫已平,特请林先生赴京任职,这令牌能自由出入太医院的药库。”

  林辰把令牌推了回去:“请回禀李大人,我离不开这里。玉泉河的回春藤刚扎根,药庐也刚开,这里更需要我。”

  年轻医官急了:“太医院的药书比您这药庐的药材还多!您不想看看《本草纲目》的孤本吗?”

  “娘的医案就是最好的书。”林辰指着柜台后的《百草秘录》,“这里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老师。”他取来一小包紫菀花蜜,“这个请带给李大人,就说这是南方的春天,比京城的牡丹更实在。”

  医官走后,雷大叔在灶房炖的鸡汤好了,香气漫了满药庐。沈念给每个人盛了碗,自己却捧着碗坐在门槛上,望着河边的回春藤发呆:“我爹说,等忙完这阵就来帮咱们种药,到时候咱们的药圃能赶上百草谷的大了。”

  “还要种满紫菀花。”林辰补充道,“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