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江湖传闻,大宋武林每隔十年便有龙木岛使者现身。这一对赏善罚恶使者手持令牌走遍各派,代岛主邀约掌门赴宴。看似寻常请帖,却令武林中人闻风丧胆——无论赴约者武功如何高强、地位如何显赫,皆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侠客岛之名,遂成江湖禁忌。

  龙木二位岛主武学造诣已臻化境,当年曾以二人之力封堵少林山门七日,寺中竟无一人敢出应战。

  (武道境界:宗师巅峰,秘传武学:先天无形剑气)

  大唐洛阳城内,茶肆酒坊间仍流传着这段旧事。三位少林高僧面有惭色,当年亲历之事至今仍是心结。

  堂堂武林泰山北斗,竟被人欺上门来......

  这等丑事,也配称江湖前十?

  围观武者窃窃私语,少林 ** 皆默然垂首。

  道门宗师袁天罡把玩着茶盏,似笑非笑望向玄慈方丈:大师,此事当真?

  老和尚合十叹息:阿弥陀佛,确有其事。

  妙哉,这侠客岛当真有趣。袁天罡眼中精光闪动。三位少林高僧依旧沉默如石。

  此时大宋杏子林中,正上演着另一场 ** 。丐帮帮主乔峰立于人群 ** ,四周聚集着六国武者。姑苏慕容氏的传人慕容复亦在其中——这个曾遭青龙会血洗的世家,在慕容博苦心经营下已重现荣光。

  忽闻丐帮长老全冠清当众揭破隐秘:这位名震江湖的北乔峰,竟是契丹血脉。

  他们本是昔日辽国的子民,后来辽国被大元所灭。

  杏子林外,端木容与白玉钏静立远处。

  端木容仍觉恍惚。不到一个时辰,这位青龙会大龙首竟将她带到了大宋境内的杏子林。

  “端木姑娘是否疑惑,为何我会带你来此?”白玉钏问道。

  “不必多言,丐帮乔帮主素有豪侠之名。”端木容语气平静。

  “今 ** 会见识人心之恶。”

  端木容沉默不语。

  杏子林内的纷争很快爆发,起因正是三十年前雁门关的血战。

  当年,大宋武林收到密报,称契丹武士欲偷袭少林,夺取秘藏武学。

  中原高手齐聚雁门关,将来人尽数诛杀,事后才知铸成大错——

  那些不过是回乡探亲的普通契丹百姓。

  可血债已成,大宋与大唐的江湖人选择遗忘此事。

  唯有一名契丹孤儿被收养,正是如今的丐帮帮主乔峰。

  乔峰面色剧变,林外的端木容亦露惊色。

  令端木容震惊的并非乔峰身世,而是丐帮众人态度的骤变。

  乔峰乃当世豪杰,丐帮能有今日,全赖这位位列宗师榜的绝顶高手。

  可只因契丹血脉,众长老与**便翻脸无情。

  “好个名门正派。”白玉钏讥讽道,“为无稽之谈滥杀无辜,可笑至极。”

  端木容忽然问道:“大龙首可知当年散播谣言者是谁?”

  “不过蝼蚁罢了。”白玉钏目光淡漠,“此等鼠辈,不值一提。”

  “大龙首为何不揭穿 ** ?”

  江湖风云诡谲,青龙会首白玉钏的言语难辨真假。大宋武林动荡不安,这正是青龙会期盼的局面。端木容沉默不语,她明白白玉钏所言非虚。

  江湖中人怎会轻信青龙会之首的言语?反倒是那些名门正派、武林豪杰的话语更易取信于人。

  乔峰很快将在丐帮与大宋武林身败名裂,众人皆会知晓他契丹人的身份。白玉钏语气平淡。

  青龙会要招揽乔峰?端木容问道。

  白玉钏轻摇折扇:取其性命更能彰显青龙会威名。

  白玉钏言笑晏晏,端木容却感到寒意彻骨。比起江湖宵小,这位青龙会首才真正令人胆寒——他言出必行,无所不为。

  杏子林风声呼啸,大宋武林愈发混乱。

  与此同时,大秦咸阳城中,金色石碑绽放万丈光芒,即将揭晓五大宗师排名。能登此榜者,皆为九州六国顶尖高手。

  养心殿内,始皇帝的目光却未停留在天道金榜上。墨家机关城虽已倾覆,但墨家余孽下落成谜。

  青龙会首白玉钏现身墨家机关城?始皇帝沉声问道。

  正是。他斩杀墨家大铁锤,掳走医家传人,更将墨家财宝洗劫一空。

  的一声,竹简被重重掷于地上。废物!攻下机关城却让青龙会坐收渔利!

  李斯垂首不语。

  盖聂何在?

  据传身负重伤,行踪不明。李斯急忙回禀。

  始皇帝锐利的目光扫来,李斯顿觉如芒在背,几乎窒息。幸而此刻金色石碑光芒大盛,宗师榜第五即将揭晓,那耀眼的金字暂时缓解了殿内凝重的气氛。

  【宗师榜·卷五】

  大唐邪王石之轩,位列第五。

  咸阳宫内,嬴政眸光骤凝。

  ——竟是唐域魔门之人?

  (玉简浮现朱砂批注)

  「邪王」石之轩,魔门八魁首,身负双魂。

  统花间、补天二脉,创《不死印法》。

  ※ ** 注※

  天品上阶《不死印法》:

  以气为眼,勘敌如镜;生死二气轮转,化劲为生,气血不枯。

  ※天赐※

  宗师巅峰,赐「佛骨舍利」。

  金光破云,直坠终南山某古刹。

  青灯下,白须僧人忽被金芒笼罩。

  ——谁还记得,这老僧曾是搅动玄武门的魔魁?

  阿弥陀佛。

  木鱼声里,邪王已成往事。

  ※※※

  长安殿中,李世民捏碎茶盏。

  遁入空门?朕看是蛰伏!

  袁天罡拂尘轻扫:陛下,舍利既归佛门...

  若他重拾补天刃呢? ** 冷笑。

  (卷末朱印)

  第三十贰剑·弑神式

  ——下接袁天罡暗自摇头,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唯独疑心过重。

  石之轩既已归隐,断无再出山之理。

  荒寺,老僧,蒙面客。

  刺目金光消散后,石之轩只觉修为更上一层楼。

  他对佛理的领悟也达到了全新境界。

  金光褪尽时,这僻静古刹中多了一位戴着青龙面具的黑衣人。

  施主何人?老衲早已不问江湖事。石之轩沉声道,却从你身上感受到凌厉无匹的剑意,实在骇人。

  听闻邪王武功登峰造极,特来领教一剑。黑衣人答道。

  何不去寻那人试剑?石之轩反问。

  他更可怕,手中之剑堪称当世无双。黑衣人话音未落,周身剑意暴涨,几欲凝成实质。

  这般纯粹而充满毁灭气息的剑意,令石之轩也为之动容。纵是当年 ** 风云的寇仲、徐子陵,也未曾有如此锋芒。

  只出一剑,请赐教。

  黑衣人拔剑出鞘。

  寒意彻骨,杀机凛然!

  石之轩心头剧震,世间竟有如此恐怖的剑术。

  这一剑似缓实疾,仿佛超脱凡尘,蕴含着极致毁灭之意。

  死亡气息扑面而来!

  向来从容的邪王终于色变。

  以他宗师圆满的修为,此刻竟不敢有半分松懈。

  轰隆!整座古刹在剑气激荡间轰然坍塌,凌厉剑芒直冲九霄。

  石之轩全力催动不死印法,掌风与剑气相撞,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转瞬间,一切重归寂静。

  “好可怕的剑法,老衲生平仅见。”石之轩左手轻颤,低声说道。

  “世间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剑招。”

  “此剑何名?”

  “夺命十五剑。”

  黑影已然消散无踪。

  石之轩唇边渗出血丝,方才那一剑竟能伤他。若非新得舍利子护体,伤势只怕更重。几名僧人匆忙赶来,见石之轩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可曾听闻夺命十五剑?”石之轩问道。

  “据传是青龙会六龙首燕十叁的绝学,此人在剑神榜位列前十。”一僧答道。

  “燕十叁,确不负剑神之名。”石之轩颔首,“收拾行装,此地不宜久留。”待他离去,众僧面面相觑。

  “方才那道黑色剑气,莫非就是燕十叁所留?”

  “除了他还能有谁?青龙会竟敢来此挑衅大师。”

  “噤声!青龙会势大,连天宗这等江湖第四大派都被轻易铲除,慎言!”

  “是极是极,青龙会取我等性命如探囊取物。”

  “你们也太过谨慎。”胖和尚话音未落,一道残留剑气倏然划过他的咽喉。

  胖和尚轰然倒地,余者噤若寒蝉。

  青龙会,当真无孔不入。

  长安城内,金色石碑熠熠生辉,刺目光华令人难以直视。

  宗师榜第四位:大汉皇朝,刘病已。

  这个名字出现的瞬间,整座长安城鸦雀无声。百姓屏息凝神——这正是当今天子的乳名。

  昔日一场浩劫令大汉王朝元气大伤,当朝天子曾流落民间,历经波折才重登帝位。

  此时,金色石碑上浮现新的字迹:

  **刘病已,大汉当今天子,幼年流落民间,习得天竺秘传《易筋经》,并将其修至最高境界,古今唯一。此后更参透天竺至高武学《龟息**》,功力深不可测,位列六大王朝至强者。**

  **境界:宗师巅峰,赐:九龙真气!**

  金色字迹消散,宗师榜第四的揭晓震动江湖。

  长乐宫中,年轻的 ** 摇头苦笑:“天道金榜竟将朕的秘密公之于众,天意难测。”

  身旁近臣叹道:“陛下藏得太深,满朝文武怕是要惊掉下巴了。”

  刘病已再度无奈一笑。

  大汉江湖各派哗然——谁曾想当今天子竟是宗师巅峰的绝顶高手?

  此消息不仅震撼大汉,其余五国亦为之震动。

  **大明·应天府**

  陆小凤揉着眉心,瞥见花满楼嘴角含笑:“你笑什么?”

  花满楼摇扇:“难得见‘四条眉毛’如此惊讶。”

  “我虽未踏足大汉,但谁能料到那位天子竟是武道宗师?”陆小凤感慨。

  花满楼轻叹:“今夜,怕是有五位 ** 要辗转难眠了。”

  **大** **金銮殿**

  洪武大帝面色阴晴不定:“刘病已……藏得够深!”若非天道金榜,此秘永世难破。

  陆小凤遥望天际:“刘病已,呵!”

  护龙山庄内,烛影摇红。

  (

  朱无视神色如常,心中却掀起波澜。在六大皇朝的皇族之中,他的武功无人能及,从未有人能与他比肩,直到这位大汉天子现身,实在出人意料。

  “刘病已,天下人都小瞧你了。”朱无视低语,“这江山,倒是有趣。”

  大宋皇朝,临安城。

  仁宗赵祯轻叹一声。

  “六国诸皇兄中,始皇帝嬴政最显霸气,唐皇李世民气度恢弘,明太祖出身寒微却成就非凡,而汉帝刘病已深藏不露,朕与诸位相比,终究逊色。”

  “陛下仁德无双,唯有心怀百姓的君主方能治国安邦。”诸葛正我道。

  仁宗摇头:“爱卿不必宽慰朕。听闻近来大宋江湖颇不平静。”

  “丐帮帮主乔峰已卸任。”诸葛正我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