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星火重燃-《摸鱼摸到妖祖爷》

  石屋之内,时间仿佛被那精妙的星辰结界凝固,与外界的腥风血雨、天崩地裂彻底隔绝。空气中流淌着精纯而温和的星辰灵气,如同母胎中的羊水,无声地滋养着屋内两道残破的身躯。静室角落,玄苍盘膝而坐,寂灭剑横于膝上,周身气息沉凝如古井深潭。服下“星辰续命丹”后,磅礴精纯的药力化作温润的暖流,如同最灵巧的工匠,一点点修复着他千疮百孔的经脉,涤荡着盘踞在心脉深处的蚀魂魔气残余。他脸色依旧苍白,但眉宇间那因剧痛而紧蹙的纹路已舒缓不少,呼吸也变得悠长平稳,只是偶尔体内气机流转到旧伤之处,还会引起细微的震颤,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显示着疗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那沉寂的寂灭剑意,如同蛰伏的凶龙,在温养中缓缓凝聚着更深的锋芒。

  我坐在他对面,同样沉浸于深沉的调息之中。丹药之力与周遭浓郁的星辰灵气交汇,如同甘霖洒入干涸的土地,迅速弥补着耗损的灵觉与神魂。识海中因过度催动星陨戒而留下的裂痕被缓缓抚平,对星辰之力的感应变得更加清晰敏锐。指间的星陨戒安静地贴合着皮肤,戒面上那道细微的裂纹在星辰之力的温养下,似乎不再那么刺眼,内里那丝暗金本源如同沉睡的幼兽,传递出平稳的脉动。更重要的是,老者提及的“星魂之体”,如同在我心中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尝试着更深入地去感知、去引导体内那与生俱来的、与星辰本源亲和的力量,不再仅仅依赖于星陨戒的媒介,而是尝试着让自身成为沟通星辰的桥梁。初时晦涩,但渐渐地,一种水乳交融、如臂指使的微妙感开始浮现,对周天星辉的吸纳与掌控,似乎步入了一个更加精微的层次。

  守墓人老者大部分时间都静坐于外间石榻上,如同化作了这石屋的一部分,气息与脚下的基座晶石、墙上的古老符文融为一体,默默守护着这片方寸净土。偶尔,他会睁开浑浊的双眼,目光扫过静室,在我与玄苍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复杂难明,有审视,有关切,更多的是一种跨越万古的、沉甸甸的期待。

  如此不知过了几日,当我们先后从深沉的入定中苏醒时,伤势虽未痊愈,但状态已好了七七八八。玄苍周身气息内敛,但眸光开阖间,那沉淀的剑意更显深邃迫人。我则感觉灵台清明,神魂稳固,对星辰之力的掌控圆融了许多,修为隐隐触及了筑基后期的门槛。

  “看来,恢复得不错。”老者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拄着杖走进静室,目光在我们身上扫过,微微颔首,“比老朽预想的要快。星魂之体,果然玄妙。”他最后一句是看着我说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多谢前辈赠药护法。”我与玄苍齐声道谢。此番疗伤,至关重要。

  老者摆摆手,神色恢复凝重:“伤势既复,便该商议正事了。时间不等人,影尊虽遭重创,但绝不会坐以待毙。我们必须抢在他恢复元气、或做出更疯狂举动之前,找到并激活其他基座。”

  他取出那张皮质地图,在石桌上铺开。地图材质古老,边缘磨损,但上面绘制的山川河流脉络却依旧清晰,更奇特的是,图上有八处地点被标注以闪烁的、与星陨戒同源的微光星点,正是其余八处“引星台”基座的可能位置!这些星点并非静止,而是在极其缓慢地移动变化,仿佛与周天星辰运转隐隐相合!

  “基座并非固定不变,其位置会随星移斗转、地脉变迁而微妙偏移。”老者指着地图解释道,“且万载岁月,沧海桑田,有些基座可能已深埋地下,或处于绝险之地,或被强大势力占据,寻找起来绝非易事。你二人需有心理准备。”

  他的手指点向距离此处最近、位于地图西北方向的一个星点:“据此地约三千里外,有一处名为‘坠星原’的古战场遗迹,据古籍记载,曾是上古大战之地,星辰之力紊乱,杀伐之气冲天,地脉亦有异常。此处,是第二处基座最有可能的隐匿之地。你等可从此处着手。”

  坠星原?古战场?光听名字就知非是善地。

  “前辈不与我等同去?”玄苍问道。

  老者摇头,目光望向石屋角落那块晶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老朽职责所在,需守护此地主基座,维系其与其余基座的微弱联系,更需时刻监控影尊动向与天地气运变化,无法离开。接下来的路,需靠你二人自己走了。”他顿了顿,看向我,语气沉重,“小丫头,重聚星台,非一日之功,更需莫大机缘与毅力。星陨戒是关键,但你的‘星魂之体’与与意志,才是根本。切记,戒急用忍,步步为营,不可贸然行事。”

  他又看向玄苍,目光深邃:“小子,你的你的剑,是斩破迷雾、开辟生路的利器,亦是守护星火的坚盾。前路凶险,

  你的伤……好自为之。”

  “晚辈明白。”玄苍沉声应道,

  目光坚定。我亦重重点头,

  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老者不再多言,

  从怀中取出两枚非金非玉、

  刻着简易星辰符文的令牌递给

  我们:“此乃‘星引符’,

  贴身佩戴,

  可在千里之内,

  感应到彼此方位,

  亦能抵挡一次金丹以下的灵魂攻击。

  另有一些疗伤丹药与灵石,

  你们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郑重接过,

  收入怀中。

  “去吧。”老者挥了挥手,

  背过身去,

  佝偻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孤寂,

  “出了此谷,

  便是真正的龙潭虎穴,

  步步杀机。

  能否点燃星火,

  挽此天倾,

  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我们对着老者的背影,

  深深一揖。

  然后不再犹豫,

  转身走出了石屋。

  屋外,

  天色依旧暗红,

  死寂中弥漫着不安。

  谷中的难民似乎又少了一些,

  剩下的

  人眼神更加麻木。

  我们隐匿气息,

  如同两道青烟,

  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处暂时的避风港,

  再次投入了外面那片破碎、

  混乱、

  充满未知凶险的天地。

  目标——西北三千里,

  坠星原!

  新的征途,

  始于足下。

  星火虽微,

  其芒已燃。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