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傻子才不去-《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只要管住自己的嘴,一万块根本不是个事,别人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我不知道,我薛文心肯定能管住自己的嘴。”

  “赵厂长,那个什么保密协议,我现在就签。”

  薛文心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先不说顾家人对她有救命之恩,凭她对赵春燕的了解也会签。

  反正她绝对支持。

  蒋小曼犹豫了一下,一万块实在太多了,她不一定赔得起。

  但她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她很可能一飞冲天的机会。

  赵春燕她接触得并不多,但她听过太多次数。

  薛文心和齐鹏飞经常在她耳边念叨,赵春燕有魄力有见识有能力有决断有大义。

  “文心说得对,只要我管住自己的嘴巴,什么保密协议相当于没有,我也签。”

  赵春燕哭笑不得,她感激两人的好意。

  可她不需要。

  村里人背后都有一大家子,不是他们其中某一个人能做决定的。

  不可能不考虑家里。

  “行了,你们不用着急,离月底还有七天,考虑好了,到刘支书这里来登记一下。”

  “30号晚上八点,没来的人,视作自动放弃,到时求我也没用。”

  “记住,机会只有一次。”

  “行了,大家都散了吧!该干活干活去吧!”

  赵春燕挥挥手,让他们散了,回到房间里,找条凳子坐下。

  转眼一个多小时,口都说干了,嗓子要冒烟。

  外面的吵闹声逐渐散去,刘支书和程会计走了进来。

  刘支书皱眉:“你真要他们签那么保密协议,真要赔一万块?”

  赵春燕翻个白眼,斩钉截铁道:“当然!这还能有假?卤鸡蛋和茶叶蛋都是用我的秘方制作,若是泄露出去,你知道有多大的损失吗?”

  “甚至腊兔子也一样,都是秘方,我们厂生存的根本。”

  两人见她不像说假话沉默了。

  赵春燕笑道:“那你们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这个工作岗位吗?”

  “黄家村和王家村两个村的村支书,甚至和我主动提到,只要给他们村安排三个名额,愿意将赔偿金提到五万。”

  “村里人不珍惜,有的是人珍惜,也不看看有多少人盯着这些工作,有多少人盯着我的动作。”

  两人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说别的村,他们可能不相信。

  这两个村,因为赵春燕用了他们的拖拉机手,鸡蛋的价格比旁人多五分钱,再加上每个月的柴油。

  后来的养兔场都是按照杏花村的标准去做的。

  杏花村拿出多少亩地种草,他们也拿出多少。

  杏花村养多少兔子,他们也养多少兔子。

  要不是赵春燕阻止,他们甚至想翻一番,超过杏花村。

  甚至选厂址,还舔着脸到村里来劝赵春燕去他们村建厂。

  刘支书和程会计暗地里,骂那两个臭不要脸的千百回都是轻的。

  现在听到“黄”和“王”,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又有臭不要脸的来有样学样。

  来占杏花村的便宜。

  五万块,亏那两个臭不要脸的想得出来。

  好吧!

  确实是臭不要脸的能想得出来。

  刘支书敢肯定,要是厂建在黄家村或者王家村,赔偿金提到十万。

  那两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人,肯定会跪舔答应。

  三个工作,都愿意提到五万。

  二十份工作,提到十万有什么不愿意的。

  反正又不用花他们的钱。

  对啊!

  反正不用花他们的钱。

  刘支书眼睛咻的亮了,比夜空中的星星还闪,直接闪瞎程会计的钛合金狗眼。

  赵春燕瞧见他那恍然大悟的样子,只觉得好笑。

  “一万赔偿金,我是真看在同为杏花村村民的份上,换做其他村的,至少五万起。”

  “对了,你们两个人家里也有人被选中,回去和他们好好商量!”

  “工作难得,错过可就没有了!”

  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她和面前两人相处还算愉快。

  若是能长久合作,捆绑更深当然更好。

  “行了,我先回去了,你们记得帮忙登记。”

  赵春燕起身,伸个懒腰走出门。

  刘支书望着她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过了几分钟,转头看向程会计。

  “你说要不要让他们签?”

  他们是被被选中的刘家人和程家人。

  程会计翻个白眼。

  “废话,当然是签,只要他们别自己作死,一万块和0没区别。”

  “你也不想想,一个月加上票和兔子,高一点的到手能有五十块。”

  “一年六百,钱去哪里挣?”

  再说了,他就算不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赵春燕那丫头的。

  他可是一步步看到她走到今天。

  从一个只会混吃等死的大肥婆,到现在人人佩服的赵厂长。

  不相信她还能相信谁。

  拿刘支书一家来说,自从六年前分家后。

  他三个儿子日子越过越好,

  根据程会计的推测,每个儿子至少攒了五百块。

  现在两个儿子家都有人被选中,要是他高兴还来不及,犹豫个屁!

  可惜他自家的儿子不争气,好在儿媳妇勉强合格。

  能为家里分担一些。

  可惜只有一个被选中,要是多几个就好了,他老程家这辈子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家业。

  “你打算让你儿媳妇签?”

  “签!当然签!我家谁敢问老大媳妇关于食品加工厂的一个字,别怪我棍棒伺候。”

  程会计可不会惯着家里人,一年六百块,一个人相当于全家两年收入。

  傻子才不去。

  “我说老刘啊!春燕那丫头说得对,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你要知道,现在是咱们求着她,不是她求着咱们,想要这工作的人多了去了,你可别犯傻。”

  “这么多年来,只要跟着那丫头就有肉吃,你可别犯傻。”

  “言尽于此,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去地里转一圈,看有没有人在偷懒。”

  程会计说完,也不管刘支书怎么想,直接闪人。

  “老了老了,胆子也没以前大喽!”

  刘支书摇了摇头,感叹道。

  随着二十几个人的离开,等他们回到地里,很快有人来打听。

  消息很快传开。

  赵春燕让他们回家商量,意味着没让他们隐瞒。

  有人欢喜有人愁。

  工作谁都想要。

  可那赔偿,九成九的人家里都负担不起。

  胆子小的,不让家里人去。

  胆子大的,打算搏一搏的,和程会计一样警告家里人,让他们别问。

  同意!

  必须同意!

  有人自己想去的,公婆不同意赔偿或者兄弟嫂子不同意的,直接闹分家。

  有的一直犹犹豫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