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她走过的地方,都种下温暖-《你错过了整个世界》

  三月初,春风刚刚吹绿江城的梧桐树叶,顾晚澜带着一支短片团队,悄悄进入了大山深处。

  这是“星澜计划”在西南山区开展的“女性乡村重建扶持行动”首期拍摄地。

  她没有官宣行程,也没有随行记者,只带了一个翻译员、一个纪录片导演和她的随身助手。

  山里交通不便,大巴停在山脚后,他们徒步两个多小时才到。

  顾晚澜换下白裙,穿着棉麻长衣,头发扎起,身上挂着便携拍摄机位,看起来和普通志愿者并无两样。

  “你是……顾总?”一个操着方言的中年妇人试探着问。

  顾晚澜点头。

  那妇人猛地站直身子,红了眼眶:“我女儿每晚念你写的《点亮自己》演讲稿,背得比课文都熟。”

  她拉着顾晚澜的手:“她说她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带人回来,把村庄变得更好。”

  顾晚澜没说话,只是紧紧回握。

  她知道,这些手上的茧与目光的光,比任何赞誉都沉。

  ……

  第二天清晨,山村小学的课堂上,顾晚澜站在黑板前,教孩子们写下两个词:

  “希望”“自信”。

  她一边写一边说:“我们以为自己微小,但风能吹动水,水能穿透山,山也会回应光。”

  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写下这八个字。

  那天下午,有女孩拿着泥做的花送给她,说:“你像太阳,也像我画里的光。”

  她接过来,认真包好,说:“那我就用它继续照亮下一个地方,好不好?”

  女孩用力点头:“好!”

  ……

  第三天,她和村民一起在山脚修建灌溉渠。

  全身被晒得发红,膝盖蹭破,手上都是泥。

  但当看到水流第一次顺着沟渠流进干涸的稻田,她和孩子们一起拍手欢呼。

  “你不怕脏吗?”导演悄悄问她。

  她擦着汗,反问:“你觉得我干净,是因为我站得远吧?”

  那一刻,镜头定格。

  她脸上有泥,眼里是光,背后是整个山谷的回响。

  ……

  四天后,他们离开。

  孩子们追着送她下山,一路喊:“澜姐!一定要再来!”

  她挥手笑着走,却在转角悄悄回头看了一眼。

  那个女孩正站在山腰的石阶上,高举着泥花,一动不动。

  顾晚澜将那一幕牢牢记住,写进自己的随笔里:

  【有些花不需要开在城市的橱窗里,它们本就属于山野和晨雾。】

  【只要有人看见,它们就会盛开。】

  ……

  一周后,短片《她路过的光》在星澜基金官网上线。

  画面没有配乐,也没有旁白,只有她和那群村里的孩子、老人、泥地、水渠、太阳、风。

  短短八分钟,全网热传。

  “她不是在做公益,她是在生活。”

  “她在用身体和心,去翻译‘改变’两个字。”

  “她不是路过,她是真的停下来。”

  而那条灌溉渠、那片稻田、那所小学、那束泥花,真的成了全网最温暖的符号。

  人民日报评论:

  【她走过的地方,都种下了温暖,也种下了改变。】

  顾晚澜本人,依旧无回应,只在《星澜基金周记》里更新了一句话:

  【我没打算留下名字,只希望脚印别被太快覆盖。】

  第三十九章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