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诗仙迷踪与腐乳奇香-《黄鹤楼情缘》

  第53章:诗仙迷踪与腐乳奇香

  李沛然兴冲冲地捧着一卷据说是李白亲笔诗稿的物件回来,却不知一场因它而起的风波,正悄然逼近。

  江夏的午后,阳光透过榆树的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李沛然怀揣着一卷用旧绸布仔细包裹的物事,脚步轻快地穿过熙攘的街市,回到了他们临河租赁的小屋。人未到,声先至:“湘云!湘云!你快看,我寻到了什么宝贝!”

  正在屋外小院里晾晒豆子的许湘云闻声抬起头,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她看着李沛然那难得一见的、如同捡到金元宝般的兴奋神情,不由得莞尔:“什么宝贝,能让我们的李大学者如此失态?莫不是真让你打听到李白的下落了?”

  “虽不中,亦不远矣!”李沛然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小院,小心翼翼地将那卷东西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一层层揭开绸布,露出一卷略显陈旧、纸边泛黄的诗稿。“你看!这是我在城西‘墨香斋’淘换到的,那老板信誓旦旦,说这是太白居士前些年游历江夏时,即兴挥毫留下的真迹!”

  许湘云凑近细看,诗稿上的字迹倒是狂放不羁,内容是一首未曾流传后世的咏江夏风物诗。她虽不如李沛然精通此道,但穿越以来耳濡目染,也略懂一二,不禁蹙眉:“这……可靠吗?我怎么觉得,这字迹虽有几分洒脱,但力道似乎不足,而且这诗……格调也不算太高啊。”

  李沛然脸上的兴奋稍敛,叹了口气:“我也存疑。但这是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接近他行踪的实物线索了。老板说,李白当年在此与友人畅饮,兴之所至,提笔立就,之后便飘然远去。若此物为真,至少证明他确实常在江夏一带盘桓。”他指尖拂过纸面,仿佛能透过时空触摸到那位谪仙人的衣袖,“可惜,问遍了茶楼酒肆,张翁那边也没有更确切的消息,只说李白行踪飘忽,如云中仙鹤,偶露鳞爪,难觅其踪。”

  一种大海捞针的无力感,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纵使他们知晓历史的大势,但落在具体的时空坐标上,寻找一个活生生、且以好游历着称的大诗人,其难度远超预期。

  许湘云见他神色黯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转移话题道:“好了,诗仙难觅,日子总要过。我们的‘创业基金’可经不起坐吃山空。你那边文人雅士的圈子需要慢慢经营,我这边,也得想想办法了。”

  她说着,目光落在石桌上那一小盆她这几日反复试验、已初见成效的物事上——那是一盆色泽乳白、细腻如玉的凝固物,散发着淡淡的豆香与一种奇异的醇厚气息。

  李沛然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去,他抽了抽鼻子,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你新研究的点心?”他记得许湘云最近沉迷于用本地丰富的豆类食材搞创作,说是要开发些唐代没有的“独家秘方”。

  许湘云神秘一笑,用干净的竹筷挑起一小块,递到李沛然嘴边:“尝尝看,小心点,味道可能有点特别。”

  李沛然将信将疑地张口含住,一股浓郁的咸鲜伴随着极其柔滑细腻的口感在舌尖炸开,微微的发酵后的特殊风味,与他这个时代所熟悉的任何酱料或糕点都截然不同。他眼睛瞬间睁大:“这……这是何物?似腐非腐,似乳非乳,咸香满口,细腻无比!”

  “我叫它‘腐乳’,”许湘云得意地解释,“用鲜豆腐发酵而成的。怎么样?若以此物佐餐,或者作为调味品,可能打开销路?”

  李沛然连连点头,由衷赞道:“妙极!此物风味独特,口感新奇,我相信定然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