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再加场!-《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陆宁宣冰冷的声音终于响起。

  “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把你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说出来。”

  “谁是主谋,利润如何分配,这条产业链运作了多久。”

  “说清楚,你是污点证人,有重大立功表现。”

  “说不清楚,或者有半句隐瞒……”

  她顿了顿,目光如刀。

  “那你就跟主犯一起,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职务侵占罪,涉案金额够判多少年,你可以让你的律师帮你算算。”

  郑虞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

  完了。

  在绝对的证据面前,任何侥幸都是自取其辱。

  他唯一的生路,就是陆宁宣给的那条——

  咬出幕后真正的大鱼。

  ……

  “小荀!!思月!!天哪,你们听说了吗?出大事了!”

  唐萱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手里还举着手机,一副在线吃瓜吃到第一手猛料的样子。

  “怎么了?”陈思月看她咋咋呼呼的样子,疑惑道。

  “公司那个钱恒,钱总啊,被警察带走了!现在公司内部论坛都炸了!”

  李若荀做出一副捧场的模样,好奇道:

  “为什么?”

  “听说就是因为倒卖我们演唱会门票的事!”

  唐萱喝了口水,细细道来:

  “不是网上你演唱会门票都炒到十万一张了吗?原来这真的是有人在背后炒的,他们用你的门票给自己赚钱!钱进自己腰包了,坏名声还都让你背了!”

  “幸好小荀你前几天据理力争,不愿意纵容这种事情,不然这种暗地里的产业链估计压根没人想到去查。”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这不,演出公司的那个郑虞第一个就招了,然后顺藤摸瓜,就把钱恒给揪出来了……”

  唐萱说得眉飞色舞,拉着陈思月叽叽喳喳地分析着其中的内幕。

  李若荀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了然。

  陆宁宣的效率超出了他的预料啊。

  他原本以为,这种牵扯到高管的内部腐败,怎么也要拉扯周旋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快刀斩乱麻。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

  她开始可能以为,黄牛票的源头最多是场馆方、票务平台或者公关公司这些外部环节。

  比如那些用于维护关系的公关票,品牌方的人不看,转手卖掉,只要不太过分,公司往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没几张,掀不起大风浪。

  可谁能想到,查着查着竟然是幕后黑手是公司内部的高管!

  他甚至手伸到陆宁宣旗下的演出公司,利用公司的核心资源,监守自盗,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这可不是什么潜规则,这纯纯是在吸公司的血,挖公司的根基啊。

  没有任何一个管理者会容忍这种毒瘤的存在!

  更何况,这次他们实在太贪了。

  一张票敢炒到十几万的天价!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宁宣的电话。

  “小荀,事情解决了。钱恒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郑虞作为证人,也会得到应有的处理。”

  “宣姐,我刚刚就在听唐萱说这件事,真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手段这么高明,听说对方被抓的时候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苦笑:

  “还高明呢,都被人在眼皮子底下吃了两三年的回扣了,我到现在才发现,说出去都丢人。”

  “没人能全知全能,产业链上每一个获益者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尽力掩盖真相,更何况还涉及钱恒那样地位的,就更难察觉了。宣姐你要管理那么大一个摊子,精力有限,没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也很正常。”

  李若荀安慰道。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就好像天下的贪官是抓不完的一样。

  大公司同样难免这样。

  这几句话让陆宁宣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她知道,李若荀最初坚持要查,只是单纯地心疼粉丝,不想让她们被黄牛宰割。

  可他这个无心之举,却意外地帮了自己这样一个大忙。

  钱恒此人,明面上中立,但陆宁宣一直觉得,他私下里和苏振邦那一派系走得很近。

  现在好了。

  不管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猫腻,都随着钱恒的倒台,烟消云散了。

  李若荀,简直就是自己的福将!

  “其实这次是我应该谢谢你才对!”陆宁宣的心情彻底好了起来。

  “对了,从钱恒和郑虞那里截到很多他们还没来得及出手的门票,数量还不少。等场馆那边最终的座位图确认好,可以把这些票,连同之前预留未上架的座位,一起放出来二开。”

  她笑着调侃道:

  “不过就算这样,估计你的粉丝们还是要抢破头。你现在可真是一票难求啊。”

  听到这话,李若荀却认真地思索起来。

  他沉吟片刻,试探性地问道:“宣姐,那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再多开几场?”

  陆宁宣愣了一下:

  “再加场?会不会太累了?”

  “也不是连续十二天不停啊,”李若荀解释道,“还是每周五、六、日开唱,中间有整整四天的休息时间。我觉得……应该还好吧。”

  没关系,他有系统!

  就算嗓子唱冒烟了,很快就能满血复活。

  其实12场还不是这个世界歌手连开的最高纪录,而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劳模前辈。

  此人最多一年开了60多场,曾在一个城市连开15场,可以说是非常热爱唱歌了。

  电话那头的陆宁宣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这里的演出市场需求确实高,又正好赶上你新专辑打破历史记录这个最大的热度风口。加场……”

  “我立刻去跟场馆那边协调档期看看行不行。”

  ……

  第二天一早,一则财经新闻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角落。

  【快讯:月耀集团一高管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刑事拘留】

  新闻内容言简意赅,只提到了事件性质和当事人的姓氏,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对于一家体量庞大的综合性集团而言,这种高管落马的消息虽然不算小事,但也远未到能掀起滔天巨浪的程度。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开盘后,月耀集团的股价应声微跌,但整体盘面还算稳定。

  然而,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嗅觉灵敏的人。

  为了精准判断一支股票的未来走向,资深股民们往往会将一家公司的里里外外研究个底朝天。

  【月耀集团?最近最大的动静不就是那个李若荀的演唱会吗?】

  【职务侵占……这个时间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前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天价门票啊。】

  这番讨论瞬间点燃了整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