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这条微博一出,网友们更疯了。

  【这叫什么,千里马伯乐啊,伯牙子期啊,高山流水遇知音啊!我语文不好,谁来帮我补几个成语!】

  【明明是相互成就!这俩宝贝都太谦虚啦!】

  【就我一个人默默地磕上了吗?】

  一夜之间,李若荀和耿星汉简直成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现代最佳范本!

  舆论的发酵,最直接地反映在了《山守》的票房上。

  原本,根据各大票务平台的专业数据分析,业内普遍预测《山守》的票房最终落点应该在十亿左右。

  这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文艺片导演笑醒的成绩。

  但就在第二天,大盘本该冷静下来,《山守》的单日票房却一反常态地逆势上扬,甚至超过了前一个周六的峰值!

  各大院线经理连夜调整排片。

  一些已经开始缩减场次的影院,又紧急把《山守》提了回来,增加了黄金场次的排布。

  圈内更是闻风而动,无数投资人指名道姓,要投耿星汉和李若荀合作的下一部电影。

  剧本都还没影,投资就先到位了。

  这场由央台专访点燃的大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因为网友的深度挖掘和口碑的持续发酵,越烧越旺

  将《山守》,李若荀,还有那个曾经被行业嘲笑的耿星汉,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

  《人物周刊》的摄影棚里,闪光灯终于停歇。

  李若荀微笑着和一脸意犹未尽的记者礼貌告别,转身却发现刚才还在身边的耿星汉不见了踪影。

  陈思月正收拾着东西,见他张望,便指了指角落里一扇不起眼的门:

  “耿导啊,采访一结束就自己钻那儿去了。”

  李若荀了然,推门跟了过去。

  楼梯间里光线昏暗,一股烟味飘来。

  “星汉哥,躲在这儿吞云吐雾呢?”

  “吵得很。”耿星汉闷声说。

  李若荀理解,就是他又怕高了。

  眼下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这山呼海啸般的赞誉和追捧,与他第一次成名后经历的场景何其相似。

  “你怕这些赞美会变成枷锁,怕下一部作品达不到所有人的期望,怕自己会为了维持这份成功而妥协,对吗?”

  耿星汉的肩膀微微一僵。

  他猛吸了一口烟,然后将烟头狠狠地摁在窗台上,捻灭。

  被这样直接地戳破心事,他反而像是被冷水浇醒,眼中的那丝迷茫和畏惧瞬间清明了许多。

  他转过头,看着李若荀,语气坚定:

  “不,我不会的。”

  他像是说给李若荀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他扬了扬下巴:“我可是创造了林守山的人。虽然我不可能有电影角色这么纯粹,不惧生死,但保持本心的话,难度还不算太大。”

  “那就好。”李若荀笑了。

  想通了心结,耿星谈起了正事:

  “不过最近确实忙得脚不沾地,除了这些烦人的应酬,主要还是准备把片子送审。”

  他的野心,在话语中毫不掩饰。

  “国内那三大奖,金影,星辉,华影,咱们都得去碰一碰。”

  李若荀点了点头。

  本来耿星汉也不是商业片导演,这段时间影片能火,票房能大卖,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对耿星汉和《山守》这样的作品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冲奖。

  在夏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主要有三个:

  金影奖,它综合评判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业内公认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项。

  星辉奖,更偏向大众评选和市场审美,是人气的象征。

  以及华影奖,由政府颁布,侧重于影片的主旋律表达和艺术性。

  这三大奖就是演员或者导演在国内能追求的巅峰。

  耿星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股灼人的热度。

  “但不止于此。”

  “若荀,我还想去国外走一趟。金熊、金狮、金棕榈电影节……”

  他一字一顿,目光灼灼。

  “我也想试试!”

  这股野心瞬间点燃了李若荀。

  在国际上,若是有华语电影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荣誉,意味着一部电影真正突破了文化的壁垒,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若是能在那样的舞台上获奖……

  即便是李若荀,此刻也感觉自己的心脏被这股热浪狠狠撞击了一下。

  他看着耿星汉眼中那团火,重重地点了点头。

  “加油!”

  ……

  耿星汉的工作室正为了三大奖乃至更遥远的欧洲电影节忙得人仰马翻,而月耀音乐内部,一场同样声势浩大的战役也已然打响。

  李若荀要开自己出道以来的第一场大型演唱会了!

  不,更准确的说,是新专辑《为谁而作的歌》的首唱会。

  性质上,或许更接近于演唱会加粉丝见面会。

  而在这之后,他才会正式开启巡回演唱会。

  月耀娱乐的会议室里,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正滚动着密密麻麻的策划方案。

  想要完美呈现一场顶级水准的演出,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可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舞美设计、音响灯光、服装造型、曲目编排、乐队磨合,最后还有数不清的彩排。

  为了李若荀的首次个人演唱会,整个月耀最顶尖的团队都被调动了起来。

  幸好,月耀集团音乐起家,作为国内音乐产业的巨头之一,举办演唱会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从舞美设计到音响灯光,合作的都是业内顶尖的公司,流程早已驾轻就熟,彼此熟悉,沟通成本很低。

  即便如此,李若荀依旧没有丝毫懈怠。

  这段日子,他一直在各个部门之间连轴转。

  对李若荀来说,曲目要排练,各种舞美,音响灯光都要确定,还有服装,以及最后彩排之类的,需要忙活的事情可不少。

  总导演孟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孟凯在圈内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合作过的大牌歌手不计其数,月耀音乐的一哥,天王级别的创作歌手战戈的演唱会,就一直由他操刀。

  这是他第一次和李若荀合作。

  孟凯在心里暗暗点头,又有些失笑。

  这孩子,果然还是第一次办这么大场面的个人演出啊。

  看他这副严阵以待、一丝不苟的样子,明显是有些焦虑了。

  其实倒也不必这样。

  孟凯心想,毕竟有自己和这么专业的团队在,出不了什么岔子。

  年轻人嘛,总想把所有事情都抓在自己手里才安心,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