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年度笑话-《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直到全网截图开始笑话苏一舟粉丝缺乏政治素养,直到苏一舟开始掉代言,综艺,粉丝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一时间,#xx阁不是饭店#、#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之顶级笑话#等哭笑不得的词条登上热搜。

  苏一舟团队接连接到几个代言品牌方措辞严厉的电话,表示要重新评估合作风险。

  甚至已经敲定的一个热门综艺也紧急通知“因不可抗力苏一舟先生的录制行程需要调整”。

  大粉颤抖的手点开了这家酒店的账号简介,当她看清那简介上“重要思想理论宣传阵地”、“XX党刊集团核心期刊”等字样时,终于眼前一黑。

  完了!

  原来人家压根不是什么饭店!

  而是根正苗红的党刊杂志社!

  就在这时,手机上一条短信跳了出来。

  【梨市湖边区人民法院】:

  陶桃,你与月耀音乐娱乐有限公司(原告)名誉权纠纷一案(案号:(20XX)X法X民初XXXX号),本院已立案。现依法向你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及开庭传票。请于收到本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答辩状……

  大粉顿时如坠冰窟。

  抬手,是止不住的颤抖。

  当意识到现实里的亲朋都会知道这件事情后,她内心深处甚至对苏一舟泛起了隐秘的恨意。

  我是为了你才变成这样的啊!

  ……

  红光传媒的练习室里,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苏一舟失魂落魄地坐在角落,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苍白的脸。

  在接到安万气急败坏、几乎是咆哮着打来的电话,得知他那些可爱粉丝们究竟干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好事后,他整个人如遭雷击,瘫软在沙发上,面如死灰,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冰冷和恐惧。

  他知道,这次,可能真的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张书念端着水杯,从苏一舟身旁走过。

  苏一舟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抬了抬沉重的眼皮,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张书念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弧度。

  那弧度就像一根细细的针,精准地刺入了他敏感的神经。

  是嘲讽吗?

  他一定是在嘲笑我!

  苏一舟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张书念确实笑了。

  那笑意虽然隐蔽,却明晃晃的带着一丝轻蔑。

  苏一舟这个蠢货,难道他以为,只有他一个人会被公司特殊“关照”吗?

  说白了,他们这些已经出道,并且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知名度的艺人去参加艺考,学校方面在评分时,或多或少会因为他们的身份、知名度、背后公司的影响力等等因素,而给予一定的优待了。

  真以为自己的硬实力能碾压人家多少吗?

  有点自知之明行不行!

  张书念转过身,不着痕迹地撇了个白眼。

  跟这样的蠢货在一个队伍里,总觉得连自己的档次都被拉低了!

  哦,不过按照现在的状况看来,他们很快就不是一个团队的了。

  张书念的嘴角再次勾起,这次的弧度比刚才明显了些,带着一丝期待和快意。

  不好意思啊,我亲爱的前队长,你费尽心机想要抓住的,却因为自己和粉丝的愚蠢而亲手毁掉的那些资源、那些机会,接下来,我就不客气地替你好好收下了哦?

  ……

  同舟人的愚蠢操作,几乎是以一种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将苏一舟送上了风口浪尖,也顺便将自己钉在了饭圈耻辱柱上。

  香草们喜大普奔。

  “笑不活了家人们,这波是官方认证的猪队友啊!我愿称之为20XX年度内娱普法第一案!建议写入《饭圈行为规范》反面教材!”

  “以前看饭圈撕逼,总觉得没啥意思,最多口嗨几句,谁知道这次能亲眼见证正主被自家粉丝送走的大场面!”

  “年度内娱笑话预定!”

  平日里,饭圈那些鸡毛蒜皮的骂战,十次有九次是不了了之,顶多是各回各家,下次再战。

  谁能想到,这次苏一舟的粉丝,竟然能蠢出新高度,直接把自家正主锤成了法制咖预备役!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之下,也涌动着一股对李若荀的心疼。

  “话说回来,小荀也太倒霉了,怎么老是遇到这种牛皮糖啊?从出道前被队友粉黑,到后来被他那个奇葩妈锤,现在又被苏一舟这种货色碰瓷,真是流年不利!”

  “谁说不是呢!我们荀宝安安静静发歌,认认真真准备艺考,招谁惹谁了?”

  “就是因为他太优秀了,挡了某些人的路呗!”

  “荀这次艺考双第一,新专成绩又这么好,肯定有人眼红得不行”

  “有些人啊,暗地里估计牙都咬碎了!”

  香草们的心疼转化为动力。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买!

  李若荀的数字专辑销量曲线,在经历了发布初期的第一个高峰后,本已趋于平缓,此刻却猛地又向上窜了一大截。

  各大音乐平台的榜单上,《你即我的可能性》的各项数据再次呈现出断层式的领先。

  粉丝们用实际行动表达着支持与安慰,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数字能给自家偶像带去一丝慰藉。

  而在此刻,远离了网络上的喧嚣,市郊一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安静别墅内。

  李若荀正独自一人坐在柔软的米白色沙发上。

  午后三点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斜斜地洒进来,在他发梢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

  整个画面美好得像是一张经过精心构图与后期修饰的摄影作品。

  李若荀微垂着眼帘,神情专注地打量着手中一个颇具分量感的盒子。

  那盒子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墨黑色,表面却并非单调的纯黑。

  细看之下,仿佛能看到无数细碎的星光点缀其间,极为精致。

  打开盒盖,CD、折叠海报、数张不同造型的小卡、以及一本印刷精美的歌词本静静躺在其中。

  最下方,还有一个压着暗纹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