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绷紧的弦-《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

  卓秋华的语速极快,像是要把积攒了许久的兴奋一口气倾吐出来。

  说着说着,声音里甚至带上了哭腔。

  “孟姐还说,已经有生活类的综艺节目在约我的档期了!还有广告!天哪,广告!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李若荀唇角微弯,刚想说几句祝贺。

  卓秋华却像是完全刹不住车,激动地继续道:

  “小荀,不,李老师!这都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这首歌,我……”

  她的声音彻底哽咽了,断断续续,带着压抑不住的啜泣。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想要放弃的挣扎,多少年不曾熄灭的梦想!

  她或许缺少的,真的只是一首能让她发光的好歌,一个能被人看见的机会。

  而这个圈子里,又有多少人,穷尽一生也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她等到了!

  李若荀就是生命中一道奇迹般的光,照亮了她的整个世界。

  “秋华姐,你先别激动。”

  李若荀的声音依旧温柔,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一首歌的成功,不仅仅是词曲作者的功劳,更离不开演唱者的精彩演绎啊。”

  “如果没有你这些年日复一日的刻苦练声,没有你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即便再好的歌,也无法打动听众,更不可能赢得他们的青睐的。”

  “所以,《星辰大海》能火,是你厚积薄发的结果。”

  “是你应得的!”

  “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却让电话那头的卓秋华哭得更凶了,像是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来。

  “不是……呜呜,我都知道,要不是你的歌,孟姐又怎么会把《天籁》常驻嘉宾的机会给我这么个几乎要被她忘掉的人!”

  “抱歉,抱歉,我,我实在是有点忍不住……”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我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城市了,我可以继续唱歌了!”

  卓秋华努力平复着呼吸,声音依旧带着浓重的鼻音,但更多的是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狂喜。

  “有钱了,我就可以约更好的作词作曲老师了!”

  “有热度了,孟姐也会给我更多更好的资源!”

  “甚至,甚至我以前写的那些原创歌曲,最近都有人去听了,还有人留言说喜欢……”

  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李若荀感觉卓秋华现在就像是被皇上留牌子的安陵容。

  于是不禁有些莞尔。

  当然,他完全能理解对方现在的激动。

  好不容易才婉拒了卓秋华想要立刻请客吃饭,大肆感谢一番的热情,李若荀挂断了电话。

  然后指尖微动,点开了悦音乐。

  首页最显眼的位置,果然是《天籁的声音》的专题推荐。

  《星辰大海(live)》的音源赫然在列,并且被打上了“飙升榜冠军”、“热歌榜TOP3”的醒目标签。

  点开歌曲页面,那刺眼的800万 点赞数,以及下方999 评论,无一不昭示着这首歌的惊人热度。

  评论区里,各种溢美之词层出不穷:

  “卓秋华是谁?以前怎么没听过?这绝对是宝藏歌手啊!”

  “感谢《天籁的声音》让我发现了这么好听的歌,这么会唱歌的姐姐!长得也好看~”

  “已经单曲循环一整天了,这首歌有毒!”

  李若荀快速浏览着,唇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星辰大海》这首歌,在前世也是一首现象级的作品,传唱度极高。

  如今在这个世界,由卓秋华来演绎。

  虽然因为平台和推广力度的原因,目前的热度比起前世的巅峰时期似乎还差了那么一点,但“爆火”二字,已是当之无愧。

  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发酵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卓秋华的实力本就不俗,称得上唱将,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首能让她彻底绽放的作品。”

  李若荀暗自想到。

  卓秋华那首《星辰大海》的爆火,同样在月耀娱乐内部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公司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

  他们平日里眼巴巴望着头部艺人的资源。

  如今却发现,原来机会可以离自己这么近!

  李若荀写的歌,能让一个沉寂多年的卓秋华一夜翻红。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他们也能有这样的好运?

  于是,黄菀的办公室门槛,这几天几乎要被踏破了!

  一些平日里和黄菀关系尚可的经纪人,带着自家艺人,笑脸盈盈地登门拜访。

  “黄姐,你看我们家这孩子,嗓子条件也不错,就是缺一首好歌。”

  “是啊黄姐,小荀老师现在可是点金圣手,您给美言几句?”

  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他们都想从李若荀这里,求一首能改变命运的歌。

  价钱?

  好说。

  市场价,不,比市场价高一些,完全没问题。

  只要歌好,一切都好商量!

  紧接着,一些独立音乐人,甚至其他公司的歌手,也通过各种渠道,向李若荀发出了约歌邀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约歌请求,李若荀并未推辞。

  接下来的两三周时间里,他更是异常敬业。

  对于每一位约歌的歌手,他都加上了联系方式,仔细询问对方的声线特点、擅长曲风,甚至过往的音乐作品。

  他会时不时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沙沙地记录着什么,眉头微蹙,仿佛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月耀娱乐为他配备的别墅里,那间宽敞的练歌房兼工作间,成了他最常待的地方。

  悠扬的吉他声,断断续续的钢琴旋律,时不时从门缝中飘出。

  陈思月和唐萱偶尔路过,总能看到他伏案创作,或者抱着吉他低吟浅唱的专注模样。

  每隔几天,就会有一首标注着“DEMO”字样的音频文件,从李若荀的邮箱,发送到某个焦急等待的歌手手中。

  那些收到歌曲的人,无不惊喜交加,对他千恩万谢。

  毕竟,李若荀拿出的每一首歌,都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制一般。

  既贴合他们的风格,又不失水准!

  除了处理这些邀约,李若荀高考文化课的复习一直都没落下。

  各科目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堆满了李若荀的书桌一角。

  而康复训练虽然占用的时间比最初少了很多,但依旧是每日必做的功课,不能有丝毫懈怠。

  于是李若荀变得异常忙碌,整个人都像一根绷紧了的弦。

  陈思月是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