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懿见两人反应这么大,尤其是慕容诺婧明显羞恼的样子,吐了吐舌头,连忙道歉:“对不起嘛,慕容前辈,秦大哥,我就是随口一说,你们别生气……我知道你们是师徒啦!”
刘佳铭也赶紧打圆场:“懿懿她就是心直口快,有口无心,二位千万别介意。”
慕容诺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努力恢复平日的端庄,摆了摆手:“无妨。只是此话日后莫要再提,免得引人误会。”
她说着,眼角余光却忍不住瞥向秦夜鸩,见他依旧面无表情,心中莫名有些失落,又有些庆幸。
秦夜鸩则垂下眼眸,盯着跳跃的火焰,不知在想些什么。洞穴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
最后还是刘佳铭再次转移了话题,讨论起明日前往坠星坡的路线和可能遇到的危险,这才将略显尴尬的气氛重新拉回正轨。
夜色在静谧中流逝,洞穴内的篝火渐渐化为灰烬,只余下点点暗红。当第一缕天光透过洞口的缝隙照射进来时,秦夜鸩已然睁开了眼睛,眸中一片清明,仿佛从未沉睡。
他悄无声息地起身,检查了洞口的预警机关,确认一夜平安。
不久,慕容诺婧也醒转过来,经过调息,她的脸色恢复了往日的红润,眼神清澈。刘佳铭和李懿懿则是在秦夜鸩准备早餐的动静中相继醒来。
简单的洗漱和用餐后,昨夜的些许尴尬仿佛已被晨风吹散,四人收拾行装,再次踏上征程。
地图所指引的坠星坡,位于这片山脉的深处。越是往里走,山路越是崎岖难行,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原始而潮湿的气息。
鸟兽的鸣叫时而响起,更添几分幽深。四人不敢大意,秦夜鸩在前开路,慕容诺婧殿后,将刘佳铭和李懿懿护在中间,小心翼翼地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前进。
一路翻山越岭,跋涉了不知多久,日头渐渐升高,透过浓密的树冠投下斑驳的光斑。就在众人感到些许疲惫之时,走在最前的秦夜鸩突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
“前面地势有变。”他低声道。
三人立刻警惕起来,顺着秦夜鸩的目光向前望去。只见前方树木逐渐稀疏,出现了一个向上的缓坡。登上坡顶,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也让四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坡下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谷地,谷地中央,静静地矗立着一片规模宏大的遗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座以某种白色巨石垒砌而成的圆形天坛。
那天坛共有三层,层层收拢,气势恢宏,尽管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布满了苔藓和裂痕,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但依旧能想象出它昔日庄严神圣的模样。
天坛周围,散落着一些同样由白石建造的残垣断壁,依稀能分辨出殿堂、廊柱的轮廓,仿佛诉说着一个失落时代的辉煌。
“就是这里了!”刘佳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指着手中的皮质地图,又比对着眼前的景象,“坠星坡——天衡派的遗迹!地图上标注的核心区域,就是这座天坛!”
找到了目的地,众人精神大振,加快脚步向坡下走去。随着距离拉近,遗迹的细节越发清晰,那股沧桑古朴的气息也愈发浓厚。
边走,刘佳铭边向众人讲述起他所知的天衡派历史,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遗迹间回荡,仿佛在为这片沉睡的土地唤醒尘封的记忆:
“据古籍零星记载,天衡派在千年前曾是一个极其鼎盛的大派,以观测星象、推演天机、平衡阴阳之道闻名于世。
据说他们的修行法门独特,能与星辰之力共鸣,甚至能引动星辰之力为己用,威力无穷。
这座‘坠星坡’,传闻便是远古时代一颗天外陨星坠落之地,蕴含着奇异的力量,天衡派先祖正是看中此地特殊,才在此开宗立派。”
他指着那些残破的建筑:“你们看这些建筑的布局和石材,虽然残破,但依旧能看出暗合某种星辰轨迹,每一处设计都蕴含深意。鼎盛时期,这里想必是亭台楼阁林立,阵法光芒流转,弟子如云的仙家圣地。”
“那他们为何会衰落,乃至迁徙放弃此地呢?”李懿懿好奇地问道。
刘佳铭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惋惜:“具体原因已成谜团。有说是遭遇了难以抵御的大敌,有说是门派内部因理念分歧发生了剧烈冲突,也有说是他们推演天机,遭到了可怕的反噬,导致传承断绝……众说纷纭。
只知道大约在五六百年前,天衡派便逐渐销声匿迹,这座庞大的宗门遗迹也随之荒废,被世人遗忘。我们手中的这份地图,恐怕是极为罕见的、记录了确切位置的线索了。”
谈话间,四人已经踏入了遗迹的范围,脚下是碎裂的石板缝隙中顽强生长的野草。他们径直走向那座最为显眼的中心天坛。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这座天坛的宏伟与精妙。天坛的基座巨大,每一层都有数丈高,需要仰望才能看到顶端。
垒砌的白色巨石块块打磨平整,严丝合缝,上面雕刻着许多模糊不清的图案和符文,大多与星辰、云纹、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奇异符号有关。
一些巨大的石柱矗立在天坛周围,有的依然挺立,有的已经断裂倾颓,像沉默的巨人守卫着这片废墟。
当四人终于走到天坛脚下,仰望着这古老的造物时,都不由得被深深震撼了。不仅仅是因其规模,更是因其设计中透出的那种与天地星辰沟通的宏大意境。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
“真是鬼斧神工……”慕容诺婧轻声感叹,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巨石表面,感受着那粗糙的纹理下可能蕴藏的历史余温,“即便荒废至此,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气象。”
秦夜鸩的目光则更为锐利,他仔细地观察着天坛的结构、石壁上的刻痕,以及地面上一些不寻常的印记。
他隐隐感觉到,这座天坛并不仅仅是祭祀或仪式的场所,很可能本身就是某个庞大阵法的核心。
然而,沉浸在发现遗迹的兴奋和对古老历史的感叹中的四人,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此灵气充沛(即便已变得稀薄而杂乱)、环境特殊的遗迹,经过数百年的荒废,怎么可能没有“原住民”?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行人的闯入,尤其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鲜活生命气息和灵力波动,已经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这个地方微妙的平衡,惊醒了一些沉睡或者说,一直在此栖息、并已将此地视为绝对领地的“主人”。
刘佳铭也赶紧打圆场:“懿懿她就是心直口快,有口无心,二位千万别介意。”
慕容诺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努力恢复平日的端庄,摆了摆手:“无妨。只是此话日后莫要再提,免得引人误会。”
她说着,眼角余光却忍不住瞥向秦夜鸩,见他依旧面无表情,心中莫名有些失落,又有些庆幸。
秦夜鸩则垂下眼眸,盯着跳跃的火焰,不知在想些什么。洞穴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
最后还是刘佳铭再次转移了话题,讨论起明日前往坠星坡的路线和可能遇到的危险,这才将略显尴尬的气氛重新拉回正轨。
夜色在静谧中流逝,洞穴内的篝火渐渐化为灰烬,只余下点点暗红。当第一缕天光透过洞口的缝隙照射进来时,秦夜鸩已然睁开了眼睛,眸中一片清明,仿佛从未沉睡。
他悄无声息地起身,检查了洞口的预警机关,确认一夜平安。
不久,慕容诺婧也醒转过来,经过调息,她的脸色恢复了往日的红润,眼神清澈。刘佳铭和李懿懿则是在秦夜鸩准备早餐的动静中相继醒来。
简单的洗漱和用餐后,昨夜的些许尴尬仿佛已被晨风吹散,四人收拾行装,再次踏上征程。
地图所指引的坠星坡,位于这片山脉的深处。越是往里走,山路越是崎岖难行,古木参天,藤蔓缠绕,空气中弥漫着原始而潮湿的气息。
鸟兽的鸣叫时而响起,更添几分幽深。四人不敢大意,秦夜鸩在前开路,慕容诺婧殿后,将刘佳铭和李懿懿护在中间,小心翼翼地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前进。
一路翻山越岭,跋涉了不知多久,日头渐渐升高,透过浓密的树冠投下斑驳的光斑。就在众人感到些许疲惫之时,走在最前的秦夜鸩突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
“前面地势有变。”他低声道。
三人立刻警惕起来,顺着秦夜鸩的目光向前望去。只见前方树木逐渐稀疏,出现了一个向上的缓坡。登上坡顶,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也让四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坡下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谷地,谷地中央,静静地矗立着一片规模宏大的遗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座以某种白色巨石垒砌而成的圆形天坛。
那天坛共有三层,层层收拢,气势恢宏,尽管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布满了苔藓和裂痕,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但依旧能想象出它昔日庄严神圣的模样。
天坛周围,散落着一些同样由白石建造的残垣断壁,依稀能分辨出殿堂、廊柱的轮廓,仿佛诉说着一个失落时代的辉煌。
“就是这里了!”刘佳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指着手中的皮质地图,又比对着眼前的景象,“坠星坡——天衡派的遗迹!地图上标注的核心区域,就是这座天坛!”
找到了目的地,众人精神大振,加快脚步向坡下走去。随着距离拉近,遗迹的细节越发清晰,那股沧桑古朴的气息也愈发浓厚。
边走,刘佳铭边向众人讲述起他所知的天衡派历史,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遗迹间回荡,仿佛在为这片沉睡的土地唤醒尘封的记忆:
“据古籍零星记载,天衡派在千年前曾是一个极其鼎盛的大派,以观测星象、推演天机、平衡阴阳之道闻名于世。
据说他们的修行法门独特,能与星辰之力共鸣,甚至能引动星辰之力为己用,威力无穷。
这座‘坠星坡’,传闻便是远古时代一颗天外陨星坠落之地,蕴含着奇异的力量,天衡派先祖正是看中此地特殊,才在此开宗立派。”
他指着那些残破的建筑:“你们看这些建筑的布局和石材,虽然残破,但依旧能看出暗合某种星辰轨迹,每一处设计都蕴含深意。鼎盛时期,这里想必是亭台楼阁林立,阵法光芒流转,弟子如云的仙家圣地。”
“那他们为何会衰落,乃至迁徙放弃此地呢?”李懿懿好奇地问道。
刘佳铭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惋惜:“具体原因已成谜团。有说是遭遇了难以抵御的大敌,有说是门派内部因理念分歧发生了剧烈冲突,也有说是他们推演天机,遭到了可怕的反噬,导致传承断绝……众说纷纭。
只知道大约在五六百年前,天衡派便逐渐销声匿迹,这座庞大的宗门遗迹也随之荒废,被世人遗忘。我们手中的这份地图,恐怕是极为罕见的、记录了确切位置的线索了。”
谈话间,四人已经踏入了遗迹的范围,脚下是碎裂的石板缝隙中顽强生长的野草。他们径直走向那座最为显眼的中心天坛。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这座天坛的宏伟与精妙。天坛的基座巨大,每一层都有数丈高,需要仰望才能看到顶端。
垒砌的白色巨石块块打磨平整,严丝合缝,上面雕刻着许多模糊不清的图案和符文,大多与星辰、云纹、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奇异符号有关。
一些巨大的石柱矗立在天坛周围,有的依然挺立,有的已经断裂倾颓,像沉默的巨人守卫着这片废墟。
当四人终于走到天坛脚下,仰望着这古老的造物时,都不由得被深深震撼了。不仅仅是因其规模,更是因其设计中透出的那种与天地星辰沟通的宏大意境。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
“真是鬼斧神工……”慕容诺婧轻声感叹,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巨石表面,感受着那粗糙的纹理下可能蕴藏的历史余温,“即便荒废至此,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气象。”
秦夜鸩的目光则更为锐利,他仔细地观察着天坛的结构、石壁上的刻痕,以及地面上一些不寻常的印记。
他隐隐感觉到,这座天坛并不仅仅是祭祀或仪式的场所,很可能本身就是某个庞大阵法的核心。
然而,沉浸在发现遗迹的兴奋和对古老历史的感叹中的四人,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此灵气充沛(即便已变得稀薄而杂乱)、环境特殊的遗迹,经过数百年的荒废,怎么可能没有“原住民”?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行人的闯入,尤其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鲜活生命气息和灵力波动,已经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这个地方微妙的平衡,惊醒了一些沉睡或者说,一直在此栖息、并已将此地视为绝对领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