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意外援手,计划微调-《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艾琳的手指在木枝上滑动,指腹擦过一道新刻的倒“三”。她没抬头,只将身体压得更低,耳中巡铃余音尚未散尽。第三轮已过,信号中断,亚瑟组无回音。她知道,不是计划出了岔子,就是有人插手。

  断墙外传来轻微摩擦声,像是草叶被鞋底蹭开。一个人影从排水沟侧口爬出,动作生硬,却刻意放轻。他蹲在泥地上喘了口气,左右张望后朝她藏身的方向挪来。

  艾琳没动。那人停在五步之外,低声道:“你是艾琳?”

  她不答,只将木枝转了个方向,尖端对准对方咽喉位置。

  男子咽了口唾沫,“我叫不来名字,北区田奴。我看见你们的人进沟了——我没告密,我是来帮你的。”

  艾琳冷笑,“帮?”她的声音像砂石磨过铁皮,“你鞋底干净得像刚晒完麦。”

  男人低头看自己的脚,慌忙解释:“我从暗沟绕上来,出口铺了干草。”

  “哪条暗沟?”她问。

  “通锅炉房那条……账房图上有记号,你见过。”

  艾琳心头一紧。那图她只瞥了一眼,未与任何人提起。此人若非亲眼所见,便是听谁说过。

  “那你来说说,今夜第一轮铃响后,守卫往左还是往右走?”

  男人顿了一下,“左。”

  错了。实际是右。

  她缓缓站起半身,仍伏在断墙阴影里,“你不是为领主打探消息的。”

  对方呼吸微滞。

  “你是为海盗做事。”她一字一句地说出来,像把刀慢慢推进肉里。

  那人猛地后退半步,却被她一句话钉住:“你想等他们登船那晚动手,好拿赏钱换命,是不是?”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知道。”艾琳逼近一步,“你也知道,他们不会让你活着离开。但我不一样——我能给你自由。”

  男人盯着她,眼神动摇。

  “只要你告诉我时间。”她压低声音,“潮水何时涨,船何时靠岸。”

  沉默持续了几息。远处又有灯笼光晃动,映得林隙发白。再僵持下去,两人谁都走不了。

  男人终于开口,嗓音沙哑:“三日后,子时。西岸货舱接舷。”

  艾琳没应,只问:“怎么确认你说的是真话?”

  “我没法证明。”他摇头,“但我也没必要现在骗你。你们冲不出去,我也捞不着好处。”

  “可你若撒谎,”艾琳靠近,在他耳边说,“我死前会当着所有人面揭穿你。你信不信?”

  男人没说话,转身消失在灌木后。

  艾琳退回原处,掌心渗出汗。她不知道该不该信这人,但她知道,信号被篡改绝非偶然。要么是海盗提前介入,要么是营地内部已有眼线。而现在,这个人成了唯一的线索。

  天刚亮,她随运草队前往西区货舱。草料筐压在肩上,她借弯腰调整姿势的机会,扫视地面。湿土上有几道浅痕,似曾被人踩实又抹平,走向海岸方向。更远些,守卫巡逻路线明显加宽,两名提灯人来回穿行,比往常多盯了三次那片滩地。

  她记下了。

  午后,她在柴堆旁再次见到那男人。他坐在角落,背靠着朽木桩,脸色灰败,像是整夜未睡。

  “你没走?”艾琳走近,不动声色。

  “走不了。”他抬眼,“他们派人盯着我。昨夜我去报信,换来一句话——‘别耍花样,女儿还在船上’。”

  艾琳蹲下,假装整理柴捆。

  “我不是只为钱。”他忽然说,声音很轻,“我女儿八岁,被掳走三个月了。他们让我送消息,就给她一口饭吃。我不做,她就饿死。”

  艾琳手指一顿。

  “可我也恨他们。”男人攥紧拳头,“他们烧了我们村子,杀了我妻子。我要是能活到那一天……我想看着他们倒下。”

  艾琳看着他。这不是一个为赏金卖命的人。这是个被逼到绝境的父亲,在两股力量间挣扎求存。

  “所以你昨天说的是真的?”她问。

  “三日后,子时潮涨。”他重复一遍,“他们会用小艇靠岸,接应内应打开货舱门。如果你要动手,就得趁那时候——混乱最大,守卫最松。”

  艾琳点头,“我知道了。”

  “你还信我?”男人苦笑。

  “我不信你。”她说,“但我信你现在需要一个机会。而我也需要情报。我们各取所需。”

  她起身欲走,又被他叫住。

  “还有一件事。”他低声说,“他们带了火药箱,准备炸石墙扩建营区。如果你们想制造混乱……锅炉房连着旧沟,火药存放在东角库房,离主仓三百步。”

  艾琳回头看他一眼,没说话,径直离开。

  傍晚,她独自来到废弃锅炉房外。覆石松动处已被重新压实,但边缘露出一角麻布,像是匆忙遮盖时留下的。她蹲下,指尖捻起一点残留粉末,凑近鼻尖闻了闻——硝味极淡,但确实存在。

  火药确实在这里。

  她绕到东侧,借暮色掩护观察库房位置。三名守卫轮值守夜,每刻钟换岗一次,路线固定。若要在三日后行动,必须有人引开注意力,另一组人才能接近引爆点。

  她回到草料棚,从内袋取出炭条。棚内无人,她摊开手掌,在掌心写下“三日后”三字。写完,用力一抹,黑色痕迹混入掌纹,再也分不清笔画。

  她靠在草堆边,闭眼片刻。原本的逃脱计划已不可行——信号被截、路线暴露、敌人有备而来。但现在,她有了新的筹码:确切的时间、敌人的弱点、一个被迫合作的眼线。

  更重要的是,她看清了局势的本质。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逃亡,而是一场多方角力的博弈。海盗要登陆,新债主要建城,农奴要活命。三方都在等那一刻爆发。

  她只需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次日清晨,她照常参与搬运任务。经过货舱区时,她注意到一艘空驳船停靠岸边,船尾刻着模糊的锚形印记。守卫对此船格外警觉,禁止任何人靠近十步之内。

  她记下位置,继续前行。

  中午,她在厨房外偶遇亚瑟派来的联络人——一名老妇,借递碗之机塞给她一片揉皱的纸。她没打开,直接吞下。纸上只有一个数字:“四”。

  这是第四次计划变更的标记。

  她走到营地边缘,望着西岸方向。海面平静,浪头不高,但潮位确实在缓慢上涨。按照渔民经验,大潮前三日,水流最急,最适合船只隐蔽靠岸。

  时间吻合。

  她转身走向柴堆,途中停下,从腰带抽出一根细铁丝,插入锁孔状的缝隙中试了试,随即收回。这个动作没人看见,但她知道,有些准备必须提前做。

  太阳偏西时,她最后一次巡查排水沟入口。水面依旧平静,但沟壁一处苔藓被刮掉,露出新鲜划痕。她蹲下,用手比了比深度——足够一人匍匐通过。

  她站起身,拍掉膝盖上的泥土。

  回到草料棚,她取出炭条,在墙壁背面划下三条线。第一条代表原计划;第二条标出火药库位置;第三条,她画了个圈,写着“子时”。

  然后,她将炭条折断,扔进角落的灰堆。

  外面传来换岗铃声。

  她靠在草堆上,一只手按在短剑柄上,另一只手缓缓握紧。

  风从西边吹来,带着咸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