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农奴觉醒,团结一心-《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门缝上方那滴水落下时,艾琳正靠在铁壁上数呼吸。水珠砸在地面铁板,碎成八瓣,声音极轻,却像凿子敲进她的耳膜。她没动,指甲沿着墙上的刻痕滑过第三道横线,指腹沾了湿锈。

  亚瑟坐在对面,闭着眼,胸口起伏缓慢。他的手臂缠着布条,血已凝成暗块。守卫换班的脚步声从外头经过,低语断续传来。

  艾琳听见后,把嘴里的面包屑咽下去。那是昨夜藏下的最后一口,干得几乎划破喉咙。她没喝水,怕浪费身体里仅存的水分。但她知道,门外有人在看,在听,在犹豫。

  傍晚,守卫来收空碗。艾琳故意让指尖一抖,几粒碎屑从掌心滑落,顺着门缝掉出去。她不动声色地缩回手,贴着墙面坐稳。

  第二天清晨,她醒来时,发现门槛内侧卡着一根细绳头——灰褐色,粗劣麻线,是从衣角撕下来的。她伸手勾进来,缠在食指上绕了三圈,又松开。

  亚瑟睁开眼,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艾琳用指甲蘸了墙上的湿锈,在铁壁上敲出节奏:三短,三长,三短。这是旧田庄里召集人手的暗号,割麦、翻土、抢收都用它。声音不大,但穿透铁壁,能传到上层舱室。

  她敲完,等了许久。

  深夜,头顶通风口传来三声轻叩,间隔均匀。

  她闭了闭眼,手指在墙上又划了一道。

  第三天,风向变了。甲板上的脚步比往常乱了些,巡逻间隔拉长,有人停驻时间变短。艾琳听见水手咳嗽声频繁,还夹杂着酒瓶碰撞的脆响。

  傍晚,通风口外传来极低的声音:“管事昨晚喝空两瓶朗姆,倒在仓库门口,钥匙掉了。”

  接着是另一段话:“帆索固定环松了,夜里没人上去查。”

  最后说:“我们能动手。”

  艾琳抬头,对着通风口方向问:“你是谁?”

  “西排第三个草堆,昨天递绳子的人。”

  她记起来了。那人曾在厨房外廊扫过煤渣,动作很慢,但眼神一直盯着她。

  “你不怕?”她问。

  “怕。但我爹被拖去船底填缝,活活钉死在木板间。我不再怕了。”

  艾琳沉默片刻,说:“帆索断了,船会慢,但不会失控。风还在吹。”

  “可守卫会下舱查看。”亚瑟接话,“那时我们有人在厨房泼热水,有人撞翻货箱,制造混乱。”

  “老弱呢?”艾琳问。

  “货舱底层有空位,”外面的声音说,“我探过,麻袋堆得高,能藏人。等他们冲下来抓‘暴动’的,我们就从背面绕上去。”

  艾琳低头思索。断帆索不是为了逃,是为了拖延。拖延靠岸时间,争取喘息机会。只要船速减,潮汐、风向、航线偏差都可能带来变数。而变数,就是活路。

  “谁去割索?”她问。

  “我。”

  “一个人?”

  “还有两个信得过的。都是水手帮工,熟悉绳结位置。”

  艾琳看向亚瑟。亚瑟点头:“可行。但必须同时动手,不能分批。一旦暴露,全船都会被锁死。”

  “那就定在戌时三刻。”艾琳说,“管事每晚这个点独去仓库喝酒,守卫换岗间隙最长。”

  “到时候,我会在厨房倒油。”

  “货舱藏人由我安排。”

  “割索三人组,我领头。”

  每一句都压得很低,像刀刃贴着地面推进。艾琳听着,手指在墙上画出简易布局:甲板、主桅、帆索走向、守卫路线、通风口位置。她用指甲点了一下帆索根部。

  “这里下手,一刀就断。”

  “刀呢?”

  “厨房有剔骨刀,我能拿到。”

  “万一守卫提前巡哨?”

  “那就等下一夜。我们不急。”

  “但我们只有五天。”

  “所以必须一次成功。”

  空气沉了几秒。

  “你信我吗?”通风口外的人问。

  艾琳没立刻答。她想起玛莎被注销名籍那天,灶台边悄悄多出的一小撮盐;想起老仆在柴房外递给她短钥匙时的手抖;想起自己吞下羊皮残角时,喉管像被烧红的铁丝穿过。

  她终于开口:“我信。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不管发生什么,不准杀人。我们不是为了复仇活着,是为了活下去。”

  外面静了片刻。

  “好。”

  “也不准伤无辜。”

  “我明白。只割索,不伤人。”

  艾琳点头,尽管对方看不见。她转向亚瑟:“你觉得呢?”

  亚瑟靠着铁壁,声音沙哑:“计划可以。但执行前,得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怕他们不配合?”

  “怕他们误伤自己人。”

  艾琳懂了。若有人不知情,在混乱中冲出来,反而会被当成叛乱者当场打死。必须让所有人明白:这不是疯子闹事,是一次有准备的反击。

  “怎么传话?”她问。

  “用绳。”亚瑟说,“一根接一根,从黑舱到上舱,再到货舱。你写指令,我编暗码,通过绳结传递。”

  艾琳想了想,说:“不行。写字太慢,容易被发现。用敲击。”

  “三短三长三短是召集。”

  “两短一长是同意。”

  “一长两短是否决。”

  “四下连敲是危险。”

  “五下是安全。”

  亚瑟听完,缓缓点头:“简单,有效。”

  他们开始演练。艾琳敲墙,亚瑟回应,再由他转达给通风口外的人。消息一层层传上去,又一层层确认回来。半夜,头顶传来五声轻叩——安全。

  第四天清晨,守卫打开门,扔进半块发霉的面包。艾琳捡起来,掰成四份,自己只吃一口,其余塞进衣襟。亚瑟接过一份,默默收好。

  中午,甲板上传来摔桶声,接着是咒骂。艾琳听出是厨房方向。她知道,那是信号——油已经备好,只等时机。

  傍晚,风渐弱。守卫换班时间推迟了半刻钟,脚步懒散。艾琳听见有人打哈欠,还有酒瓶滚落甲板的声音。

  她靠在墙上,手指摩挲着藏在肋下的木勺。勺柄磨得光滑,曾是她在厨房唯一的依靠。现在,它成了她与外界联络的工具——敲墙、传讯、测量时间。

  亚瑟忽然低声说:“他们醒了。”

  艾琳抬头。

  通风口外传来轻微摩擦声,像是布料蹭过铁框。接着,一根新绳子垂了下来,末端打了三个结——代表“全部到位”。

  她用手指系上回应:两短一长。

  然后,她在墙上划下第五道痕。

  夜里,风停了。

  甲板上只剩零星脚步。

  艾琳听见远处传来管事的脚步声,踉跄,带着酒气。他推开仓库门,钥匙插了好几次才进去。

  她数着时间。

  一刻钟后,她抬起手,用木勺敲墙:三短,三长,三短。

  头顶通风口传来三声回应。

  接着,另一处传来两短一长。

  再一处,又是两短一长。

  信号传遍了船舱。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放下勺子,忽然听见通风口外一声急促的轻咳。

  接着,一句话压得极低:“水手长换了班次,提前上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