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堆上的灰烬被卡兰的手拨开,底下还有些未燃尽的炭块。他盯着那点微弱的红光,头也没抬。
“有人擦掉你的箭头。”他说,“不是我们的人。”
艾琳坐在对面,双手放在膝盖上,指节因夜寒有些发白。她没说话,等对方继续。
“如果是敌人,为什么不埋伏?为什么不杀你?”卡兰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脸上,“他们只清掉了标记。这不像打仗的做派。”
“我也这么想。”艾琳说。
“所以你觉得是内部出了问题?”
“我不知道是谁干的。”艾琳说,“但我知道一点——他们不想让你们发现我们。那就说明,有人怕这种联系发生。”
卡兰没动。
“如果山村对你们没用,没人会费这个力气去掩盖痕迹。”她说,“正因为他们知道有用,才要拦着。”
卡兰站起身,走到一边,从腰间解下一个皮水袋,喝了一口,又走回来。
“你说你们打退了联军。”他说,“靠什么?运气?还是真有本事?”
“靠墙、陷阱和脑子。”艾琳说,“南门塌了一角,我们用油槽烧了撞锤车。侧岭埋了陷坑,断了他们的补给队。夜里放冷箭,逼他们不敢扎营太近。”
卡兰看着她。“死了七个人?”
“七个。”艾琳点头,“都是男人。最大的四十八,最小的十九。他们名字刻在村口木板上,谁都可以去看。”
卡兰沉默了一会儿,转向彼得。“你也打了?”
彼得点头。“我在断械组。砍过绳索,烧过轮轴。”
卡兰盯着他两秒,转回艾琳。“你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战?”
“三十六个。”艾琳说,“不算伤员。每天训练,轮流守哨。女人不拿矛,但能做饭、缝衣、包扎。孩子传令,老人看火把信号。”
“弓呢?”
“二十张。箭自己削,铁头从旧盔甲上拆。”
卡兰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下。“你说要合作。怎么合?”
艾琳挺直背。“你们需要地方歇脚,藏人,存粮。我们村背山,入口只有两条路,一条窄道,一条猎径。外人进不来,除非我们知道。”
“我们可以当后站。”她说,“你们的人路过,能换干衣服,吃热饭,治伤。我们有药草房,有干净水井。你们留下消息,我们收着;我们遇险,你们拖住敌人主力。”
卡兰皱眉。“你想要什么?”
“七日内出兵牵制。”艾琳说,“如果贵族大军压村,你们必须在七天内让他们后方起火。不是求救,是交换。我们不靠你们活,但也不能一个人扛所有压力。”
卡兰没立刻回应。他看向远处林子,那边有两个队员在交接暗语。
过了很久,他回身。“你们能供多少粮?”
“每月两百斤黑麦,五十斤熏肉。”艾琳说,“皮甲破损了,我们有修补材料,够做二十套。盐不多,但可以匀出十斤。”
“战士呢?”
“三十人轮换。”她说,“随时可支援一次小规模行动。不冲正面,但能伏击、断路、放火。”
卡兰终于坐下来,双肘撑在膝盖上。“你们不怕我们用了你们就甩开?”
“怕。”艾琳说,“但我更怕等死。外面乱了,贵族顾不上边角村子是暂时的。等他们腾出手,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不肯交税的地方。我们不动,就是靶子。”
“所以我来谈。”她说,“不是求收留,是谈条件。你们要资源,我们要支援。两边都拿出东西,才算同盟。”
卡兰盯着她看了很久。
然后他点头。“你说得有分量。”
艾琳没动。
“我不能答应。”他说,“这事归指挥官定。但我可以把话带上去。”
“可以。”艾琳说。
“你也得明白。”卡兰看着她,“我们不是慈善团。不会为一个村子冒险。如果你说的有一半假,或者你们撑不了三个月,这合作就没意义。”
“我可以立字据。”艾琳说,“但我们不写字,我们做事。你派人来查,看墙是不是真的,陷阱会不会杀人,粮食账本有没有涂改。”
卡兰嘴角动了一下,像是想笑,但没笑出来。
“你是第一个敢这么说话的女人。”他说。
“我不是女人。”艾琳说,“我是村子的头。我说话算数。”
卡兰站起身,朝旁边一名队员招手。那人走过来,递上两个布包。
“你们的刀。”他说。
艾琳接过,重新系在腰上。彼得也拿回武器。
卡兰从怀里掏出一块铁片。“你说你要留记号?”
艾琳从衣领里拉出一根细绳,上面挂着一小块刻了符号的铁片。她取下来,在火光下翻转三次,露出三个刻痕:一个斜线,一个圆点,一个折角。
“这是我们的方位。”她指着斜线,“东南三里。歪松树下挖半尺,有同样标记。”
她把铁片递给卡兰。“下次你们的人来找,先对暗记。不对,就不准靠近村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卡兰接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收进胸前皮袋。
“我会交给指挥官。”他说,“也会说一句——北麓山村的领头人,没躲在家里发号施令,是自己走山路来的。”
艾琳点头。“等你消息。”
“别等太久。”卡兰说,“如果上面同意,我们会派联络员。你得保证安全路径。”
“我会在第三棵歪松下留干柴堆。”艾琳说,“三天一换。柴堆在,路通;柴堆没了,别来。”
卡兰应了一声。
他转身对队员下令:“换岗完成,准备移动。”
两名新来的队员开始收拾背包,其他人检查矛尖和绑腿。
艾琳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灰。彼得也跟着站起来。
“我们现在回去。”艾琳说。
“原路。”卡兰提醒,“别走野径。最近有巡逻队。”
“知道。”艾琳说,“我们绕开农场。”
卡兰看着她。“那个被擦掉的箭头……我会查。”
艾琳点头。
“走吧。”卡兰说,“天亮前出林子最安全。”
艾琳迈步,彼得跟在后面。两人走到空地边缘,卡兰突然开口。
“艾琳。”
她回头。
“如果你们真能守住村子。”他说,“也许不只是后站。”
艾琳没问是什么。
她只是点头,转身走进树林。
月光透过树梢,照在湿地上。脚印很快被落叶盖住。
彼得低声问:“你觉得他会报上去吗?”
“不知道。”艾琳说,“但他记住了数字。三十六个能战的,两百斤粮,七日牵制。”
“这就够了。”
他们沿着来时的路线往回走。经过倒树时,艾琳看了一眼那根绊线——已经被剪断,挂在树枝上。
再往前,废弃农场的方向传来一声短促的鸟叫。
艾琳停下。
彼得也停了。
那声音不对。不是他们约定的夜莺两声。
艾琳把手按在刀柄上,没拔。
第二声响起,这次是三短一长。
她松开手。
是卡兰队伍的撤退信号。
说明他们确认了周围安全。
艾琳继续走。
前方雾气渐浓,林子深处有光点闪了一下。
她没告诉彼得。
那是他们埋在第三棵歪松下的磷石,用来标记路径。
现在亮着。
说明有人动过。
“有人擦掉你的箭头。”他说,“不是我们的人。”
艾琳坐在对面,双手放在膝盖上,指节因夜寒有些发白。她没说话,等对方继续。
“如果是敌人,为什么不埋伏?为什么不杀你?”卡兰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脸上,“他们只清掉了标记。这不像打仗的做派。”
“我也这么想。”艾琳说。
“所以你觉得是内部出了问题?”
“我不知道是谁干的。”艾琳说,“但我知道一点——他们不想让你们发现我们。那就说明,有人怕这种联系发生。”
卡兰没动。
“如果山村对你们没用,没人会费这个力气去掩盖痕迹。”她说,“正因为他们知道有用,才要拦着。”
卡兰站起身,走到一边,从腰间解下一个皮水袋,喝了一口,又走回来。
“你说你们打退了联军。”他说,“靠什么?运气?还是真有本事?”
“靠墙、陷阱和脑子。”艾琳说,“南门塌了一角,我们用油槽烧了撞锤车。侧岭埋了陷坑,断了他们的补给队。夜里放冷箭,逼他们不敢扎营太近。”
卡兰看着她。“死了七个人?”
“七个。”艾琳点头,“都是男人。最大的四十八,最小的十九。他们名字刻在村口木板上,谁都可以去看。”
卡兰沉默了一会儿,转向彼得。“你也打了?”
彼得点头。“我在断械组。砍过绳索,烧过轮轴。”
卡兰盯着他两秒,转回艾琳。“你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战?”
“三十六个。”艾琳说,“不算伤员。每天训练,轮流守哨。女人不拿矛,但能做饭、缝衣、包扎。孩子传令,老人看火把信号。”
“弓呢?”
“二十张。箭自己削,铁头从旧盔甲上拆。”
卡兰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下。“你说要合作。怎么合?”
艾琳挺直背。“你们需要地方歇脚,藏人,存粮。我们村背山,入口只有两条路,一条窄道,一条猎径。外人进不来,除非我们知道。”
“我们可以当后站。”她说,“你们的人路过,能换干衣服,吃热饭,治伤。我们有药草房,有干净水井。你们留下消息,我们收着;我们遇险,你们拖住敌人主力。”
卡兰皱眉。“你想要什么?”
“七日内出兵牵制。”艾琳说,“如果贵族大军压村,你们必须在七天内让他们后方起火。不是求救,是交换。我们不靠你们活,但也不能一个人扛所有压力。”
卡兰没立刻回应。他看向远处林子,那边有两个队员在交接暗语。
过了很久,他回身。“你们能供多少粮?”
“每月两百斤黑麦,五十斤熏肉。”艾琳说,“皮甲破损了,我们有修补材料,够做二十套。盐不多,但可以匀出十斤。”
“战士呢?”
“三十人轮换。”她说,“随时可支援一次小规模行动。不冲正面,但能伏击、断路、放火。”
卡兰终于坐下来,双肘撑在膝盖上。“你们不怕我们用了你们就甩开?”
“怕。”艾琳说,“但我更怕等死。外面乱了,贵族顾不上边角村子是暂时的。等他们腾出手,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不肯交税的地方。我们不动,就是靶子。”
“所以我来谈。”她说,“不是求收留,是谈条件。你们要资源,我们要支援。两边都拿出东西,才算同盟。”
卡兰盯着她看了很久。
然后他点头。“你说得有分量。”
艾琳没动。
“我不能答应。”他说,“这事归指挥官定。但我可以把话带上去。”
“可以。”艾琳说。
“你也得明白。”卡兰看着她,“我们不是慈善团。不会为一个村子冒险。如果你说的有一半假,或者你们撑不了三个月,这合作就没意义。”
“我可以立字据。”艾琳说,“但我们不写字,我们做事。你派人来查,看墙是不是真的,陷阱会不会杀人,粮食账本有没有涂改。”
卡兰嘴角动了一下,像是想笑,但没笑出来。
“你是第一个敢这么说话的女人。”他说。
“我不是女人。”艾琳说,“我是村子的头。我说话算数。”
卡兰站起身,朝旁边一名队员招手。那人走过来,递上两个布包。
“你们的刀。”他说。
艾琳接过,重新系在腰上。彼得也拿回武器。
卡兰从怀里掏出一块铁片。“你说你要留记号?”
艾琳从衣领里拉出一根细绳,上面挂着一小块刻了符号的铁片。她取下来,在火光下翻转三次,露出三个刻痕:一个斜线,一个圆点,一个折角。
“这是我们的方位。”她指着斜线,“东南三里。歪松树下挖半尺,有同样标记。”
她把铁片递给卡兰。“下次你们的人来找,先对暗记。不对,就不准靠近村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卡兰接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收进胸前皮袋。
“我会交给指挥官。”他说,“也会说一句——北麓山村的领头人,没躲在家里发号施令,是自己走山路来的。”
艾琳点头。“等你消息。”
“别等太久。”卡兰说,“如果上面同意,我们会派联络员。你得保证安全路径。”
“我会在第三棵歪松下留干柴堆。”艾琳说,“三天一换。柴堆在,路通;柴堆没了,别来。”
卡兰应了一声。
他转身对队员下令:“换岗完成,准备移动。”
两名新来的队员开始收拾背包,其他人检查矛尖和绑腿。
艾琳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灰。彼得也跟着站起来。
“我们现在回去。”艾琳说。
“原路。”卡兰提醒,“别走野径。最近有巡逻队。”
“知道。”艾琳说,“我们绕开农场。”
卡兰看着她。“那个被擦掉的箭头……我会查。”
艾琳点头。
“走吧。”卡兰说,“天亮前出林子最安全。”
艾琳迈步,彼得跟在后面。两人走到空地边缘,卡兰突然开口。
“艾琳。”
她回头。
“如果你们真能守住村子。”他说,“也许不只是后站。”
艾琳没问是什么。
她只是点头,转身走进树林。
月光透过树梢,照在湿地上。脚印很快被落叶盖住。
彼得低声问:“你觉得他会报上去吗?”
“不知道。”艾琳说,“但他记住了数字。三十六个能战的,两百斤粮,七日牵制。”
“这就够了。”
他们沿着来时的路线往回走。经过倒树时,艾琳看了一眼那根绊线——已经被剪断,挂在树枝上。
再往前,废弃农场的方向传来一声短促的鸟叫。
艾琳停下。
彼得也停了。
那声音不对。不是他们约定的夜莺两声。
艾琳把手按在刀柄上,没拔。
第二声响起,这次是三短一长。
她松开手。
是卡兰队伍的撤退信号。
说明他们确认了周围安全。
艾琳继续走。
前方雾气渐浓,林子深处有光点闪了一下。
她没告诉彼得。
那是他们埋在第三棵歪松下的磷石,用来标记路径。
现在亮着。
说明有人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