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试探消息露端倪-《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艾琳把木尺靠在门边,解开外衣扣子,从柜底拿出一件粗布裙衫。她换上衣服,将长发编成两条辫子压在帽子里,背上一个旧菜篮。篮子里装着几捆晒干的萝卜叶和一小袋黑麦,是昨夜特意准备的。

  她推开院门,天刚亮,村口岗哨的火把还没熄。守夜人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艾琳点点头,沿着北坡小路往集市方向走。

  山路不平,她走得慢,脚步稳。路过林缘时,一只野兔窜出草丛,她没停下看。走到岔道口,她拐上通往南镇的大路。这条路最近不太安全,但她必须亲自来一趟。

  太阳升到头顶时,集市已经热闹起来。摊贩沿街摆开,卖盐的、卖铁器的、修鞋的挤在一起。艾琳低头穿过人群,在几个菜摊间来回走动。她听人议论粮价涨了,有人说东边路上有兵过境,还有人说某领主抓了三个流浪汉当逃犯。

  她记下这些话,继续往前走。在一个卖盐的角落,她停了下来。摊主是个老头,正忙着称盐。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脸被风吹得发红,手上全是裂口,像是常年干重活的农工。

  艾琳看着他,轻声说:“听说外面闹起来了?咱们这种小地方,会不会被牵连?”

  男人看了她一眼,没立刻回答。他往四周扫了一圈,才低声说:“你也是出来打听消息的?”

  “不是。”艾琳摇头,“我家男人前些天去邻镇做工,到现在没音信。说是路上有队伍拦道,我怕他出事。”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压低声音:“不止是拦道。北边三个村子都烧了,领主庄园被掀了屋顶。可你也别信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有的‘义军’就是一群逃奴抢粮,打不过正规骑士。”

  艾琳心里一紧,面上不动:“那真正能打的呢?”

  男人瞥她一眼:“有是有,但缺武器、少粮食。前两天还有人偷偷来这买铁锅熔了做刀头……你要真担心家人,劝他别往东走。”

  艾琳点头:“谢谢。我还想问问,他们有没有组织?能不能守住地盘?”

  “组织?”男人冷笑一声,“有些人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组织。只有少数几股人马还算齐整,但都被围剿着跑。听说河谷那边有个头领,原来是贵族家的护院,懂点阵法,可手下也就两百来人,撑不了多久。”

  艾琳记下这些话,又问:“要是有人想帮忙,能联系上吗?”

  男人突然警觉起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只是担心。”艾琳叹气,“要是乱兵过来,我们村子挡不住。要是能提前知道消息,好歹能躲进山里。”

  男人盯着她看了几秒,确认她只是个普通村妇,才放松下来:“真想知道,就去西口柴堆那儿。有人会在那里留记号。但别多问,也别多听,听见了反而惹祸。”

  艾琳点头:“我明白了。谢谢你。”

  她正要离开,眼角忽然扫到一个身影。一个戴斗篷的男人站在肉铺对面,正低头挑腊肉。刚才在盐摊附近,她就注意到这个人,隔着两个摊位跟着她。

  她假装整理篮子,借肉铺墙上那块油污的破镜看了一眼。那人又出现了,还是隔着一段距离,不动声色地跟着。

  艾琳没慌。她慢慢走向肉铺后方,拿起一块腊肉看了看,问老板多少钱。老板报价后,她摇摇头,放下肉,转身绕到另一侧。

  她看见那个乞儿蹲在洗衣摊旁边,脸上脏兮兮的,手里攥着半块饼。她走过去,把半袋黑麦塞进他手里:“帮我把这送到西口柴堆,有人等你。”

  乞儿抬头看她,眼睛发亮。他接过袋子,一溜烟跑了出去。

  艾琳立刻转向南巷,钻进一群洗衣妇中间。她们正围着一口大锅煮布,蒸汽腾腾。她贴着墙根快步走,穿过一条窄巷,拐进废弃水渠的小道。

  这条道她来之前就查过,通向镇外一片荒地。她低着头,脚步加快。身后没人跟上来。

  走出镇子后,她没直接回村。她在北坡林地找了个高处,藏在树后观察半日。太阳偏西,周围没有异常动静。她确认没人追踪,才起身往村子方向走。

  路上她一直在想那个男人说的话。起义军并不强大,多数是乌合之众。真正有战斗力的几支,也被围剿得喘不过气。他们缺武器,缺粮食,甚至要用铁锅熔了造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山村想活下去,不能指望他们。但也意味着,如果山村愿意出手,或许能换来盟约。

  可更让她在意的是那个跟踪者。他不是冲着乞儿去的,也不是随便逛集市的人。他在盯她。

  她一路走,手一直按在腰间的短刀上。这不是普通的探查,是有人专门在监视外来者。也许集市已经被控制了,也许贵族已经开始清查流民。

  她想起昨天训练结束时托马斯的眼神。他已经不怕了。村里那些人也变了。他们不再是只会躲墙后的村民,而是能守住家园的人。

  但现在的问题是,敌人不再只从正面攻来。他们开始用眼睛,用消息,用看不见的手伸进来。

  她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村子出现在视线里。炊烟升起,校场上有孩子在跑动。她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

  然后她继续往下走。

  快到村口时,她看见彼得站在了望台边缘,正朝这边张望。她抬起手,做了个标准的“安全归来”手势。

  彼得看到她,点了点头,转身下了台子。

  艾琳走进村门,把手里的空篮子放在柴堆旁。她没急着去找任何人说话。她先绕到工具屋,取出一张新画的地图,在上面标出集市位置,又画了一条虚线,指向西口柴堆。

  她写下一个名字:河谷护院。

  然后她站起身,走向议事厅。

  她的脚步很稳。

  风吹起门口的布帘,拍在门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