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重提沼泽地开荒-《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

  夕阳的金辉洒满麻风村,为这个坐落在山坳里的小村庄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村口的老榕树下,比往日更加热闹。

  宋清越五人归来的消息早已传开,村民们早早便聚在了这里,翘首期盼着。

  当看到五人不仅带回了大包小包的货物,刘大牛肩上还额外扛着一个鼓囊囊的麻袋时,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兴奋地围了上去。

  “回来了!回来了!”

  “哎呀!买了这么多东西!”

  “快看看,都买了啥?”

  宋清越几人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宋大川洪亮的声音首先响起:“乡亲们!托大家的福,药材都卖出去了!钱也带回来了!各家托我们买的东西也买回来了,还是跟之前一样,按大家采的药材多少来分配!”

  这话引来一阵欢呼。宋清越和刘叔则开始按照之前分好的份额,一边叫着名字,一边将分好的银钱和各家托买的东西逐一发放。

  拿到或多或少的铜钱甚至碎银子,以及急需的盐巴、针线等物,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仿佛过节一般。

  “哎呀!这下可好了!有点余钱了!”

  “可不是嘛!加上之前的米,熬到收稻子肯定没问题了!

  “总算能喘口气了……”

  喜悦的氛围中,也有人注意到了刘大牛小心翼翼放在脚边的那袋“额外”的东西。

  有好奇的村民凑过去,解开袋口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

  “咦?大牛,你咋扛回来一袋这玩意儿?”

  一个汉子捏起一颗发霉发芽的莲子,嫌弃地在鼻子前扇了扇,“这都烂了臭了,也不能吃啊!你有力气没处使了?还不如多帮大伙扛点有用的东西回来!”

  “就是啊,大老远从县城背这破烂回来干啥?喂猪猪都嫌!”另一个妇人也附和道,一脸不解。

  刘大牛被说得脸色发红,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这可不是破烂!这是清越妹子特意花钱买回来的宝贝!是莲子!发芽的莲子!”

  “花钱买的?!”

  众人更惊讶了,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正在忙碌分发的宋清越。

  大牛挺起胸膛,声音也大了些,带着几分自豪:

  “清越妹子说了,这莲子能种!就种在咱们村旁边那片大沼泽地里!以后能长莲花,能结莲子,底下还能挖莲藕!莲叶、莲花还能入药!好看又好吃!用处大着呢!这两文钱花得值!”

  “种沼泽地里?”

  “莲花?莲藕?”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惊奇和将信将疑。他们世居山林,对水田尚且陌生,更别提在水洼子里种东西了。

  正在这时,宋清越已将钱货分发完毕。她听到众人的议论,知道时机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那袋莲子旁,站定,目光清澈而坚定地扫过全场。

  “乡亲们!”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大牛哥说得没错。这袋发芽的莲子,是我用两文钱从县城干货行买来的。它现在看着是不起眼,甚至有些难看。但它代表的,是咱们麻风村的一条新活路!”

  她弯腰抓起一把莲子,任由那带着霉斑和嫩芽的种子从指缝滑落:“咱们村旁边,那片沼泽地,荒了多少年了?

  大家只看到它的泥泞、它的蚂蟥、它的可怕。但我看到的是,它无尽的水源、它肥沃的淤泥!那是种水稻良田都比不上的肥力!”

  她的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连抱着孩子的妇人都竖起了耳朵。

  “之前,我用石灰治了蚂蟥,开出了一亩半地,种上了稻子,长势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宋清越继续说道,语气充满了说服力,“现在,正是农闲时节,田里的禾苗除了除除草,也没什么太重的话。咱们为什么不能合力,把剩下的那片大沼泽,也开发出来?”

  她举起手中的莲子:“咱们有了这现成的种子!莲子种下去,不需要像稻子那样精细伺候,它自己就能在水里扎根生长!

  一两年后,那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荷塘!夏天能收莲子,秋天能挖莲藕!莲藕既能当粮,又能卖钱!

  荷塘里,咱们还能放养鱼苗,到时候鱼肥藕白!这难道不比咱们冒着被咬的风险,辛辛苦苦捉那点蚂蟥更划算、更安稳吗?”

  她描绘的画面美好而实在,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有了一直长在那里的莲藕和鱼,那就是咱们村永久的粮仓和钱袋子!就算外面世道再不好,闹了饥荒,咱们心里也不慌!”

  宋清越的声音铿锵有力,“我知道,开荷塘是个大工程,比之前开那点水田难得多。但咱们现在有了经验,有了石灰,更重要的是,咱们有了齐心协力的人心!”

  她环视众人,眼神充满期待和信任:“只要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干,咱们就还像上次一样,烧石灰、清杂草、挖深塘!到时候,所有的收成,都按各家出的力气来分!公平公正!大家觉得怎么样?”

  现场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

  “清越丫头说得在理啊!”

  老陈头站出来支持,“农闲闲着也是闲着!有点营生干,总比蹲墙根强!挖荷塘是难,但再难还能比饿肚子难?我老头子虽然出不了大力气,但我帮着烧火看石灰窑没问题!”

  “我觉得行!”

  王大力大声道,“抓蚂蟥是能换钱,但那玩意咬人忒狠!还是种地实在!莲藕我吃过,顶饱!是好东西!”

  “荷塘里养鱼!这个主意好!”一个年轻后生眼睛发亮,“鱼长大了,咱们也能开荤腥!”

  “对啊对啊!咱们现在有点存粮了,心里不慌,正好有力气干这大事!”

  “清越妹子脑子活,跟着她干,准没错!”

  “对!咱们都听清越的!”

  越来越多的村民出声附和,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虽然也有人心里嘀咕工程浩大,但看到大多数人都热情高涨,又被宋清越描绘的蓝图所吸引,便也打消了疑虑。

  宋清越看着眼前群情振奋的村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扬起手,压下众人的喧哗,朗声道: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事不宜迟!明天一早,还是老地方,咱们先开会,具体商量怎么分工、怎么动手!现在,大家先回去好好吃顿饭,睡个好觉!明天,咱们麻风村,就要开始干一件真正的大事了!”

  “好!”

  “听清越的!”

  “明天开工!”

  欢呼声再次响起,回荡在麻风村的上空,惊起了归巢的飞鸟。

  那袋发芽的莲子,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已然预见了自己绽放满塘、硕果累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