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灵植之间那无声的交流,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比沈青崖预想的更为深远。孩童那份不掺任何杂质的喜爱与好奇,仿佛一种温和而奇特的养分,悄然滋养着园内诸多初开灵智的生灵。
这几日,沈青崖明显感觉到,园内的氛围愈发灵动祥和。并非以往威慑下的沉寂,也非石头初来时的好奇张望,而是一种……仿佛被点亮了般的、内敛的欢欣。
首先察觉到异样的是阿墨。它某天慢悠悠地爬过一片“月光苔”时,忽然停住,硕大的脑袋转向沈青崖,神识传递过来一丝疑惑:【青崖,你有没有觉得,脚下这些发光的苔藓,最近亮堂了点?】
沈青崖闻言凝神感知。果然,那片平日里只是散发着柔和皎洁光晕的“月光苔”,此刻光华似乎更加凝实、温润,甚至隐隐带着一丝愉悦的波动。并非灵力总量的提升,而是其本身“灵性光华”的质变,如同被精心擦拭过的美玉,内蕴的光彩得以更充分地流淌出来。
他若有所思,目光投向不远处正蹲在“星光草”旁,小心翼翼摆放一颗新捡来的、带着奇异螺旋纹路石头的石头。
接着,是那几株最敏感的狗尾巴草。它们如今对石头的到来已毫无戒备,甚至在他靠近时,会主动将穗子垂得更低,仿佛在邀请他抚摸。沈青崖敏锐地发现,这几株狗尾巴草穗子上那些坚硬的绒毛,尖端竟隐隐泛起一丝极淡的金色光泽,其内部蕴含的锋锐之气并未减弱,却多了一份内敛的醇厚,仿佛经历了一番锤炼与提纯。
连那株最为矜持的“金鳞龙涎草”(龙宫三公主),在石头又一次用亮晶晶的眼睛仰望它时,一片原本边缘略带卷曲的金鳞,竟在无人催动的情况下,自发地舒展开来,调整到一个最能承接天光、也最能被石头看清的完美角度。叶片内部,那如同液态黄金般的脉络,流淌得似乎更加顺畅、活跃。
“悄悄话藤”最近的夜语,也更多地带上了轻松甚至“炫耀”的意味:
【……瞧见没?小石头今天夸我新长出来的卷须形状好看了!】
【……你那算什么?他可是在我旁边坐了整整一刻钟,看我叶片上的露水怎么滚下来!】
【……嘿嘿,我感觉我最近结的那个小浆果,颜色好像更红润了……】
沈青崖听着这些充满“幼稚”攀比心的对话,不禁摇头失笑。这些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灵植,竟在一个孩童纯真的关注下,焕发出如同争宠孩童般的心性。
变化最为显着的,是那几株“惊吓菇”。它们似乎彻底理解了石头目光中的善意,不再轻易释放泡泡。但当石头充满期待地看着它们时,它们会酝酿好一会儿,然后“噗”地吐出一个格外硕大、圆润、色彩也格外绚烂迷离的巨型泡泡,慢悠悠地飘向石头。那泡泡在空中能停留许久,折射着园内各色灵光,宛如一个移动的小小彩虹,直到石头屏住呼吸看着它飘远、碎裂,才心满意足地拍手欢呼。
这一切的变化,源头都指向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
沈青崖心中明了。灵植生长,吸纳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固然是根本,但“灵性”的成长,却需要更多玄之又玄的滋养。信念、愿力、乃至纯粹的情感,都可能成为催化它们灵智的契机。
石头那毫无保留的喜爱、专注的观察、甚至他那些稚气的“礼物”和“悄悄话”,对于这些灵植而言,就是一种无比纯粹、强大的正向愿力。它们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身最纯粹的美,这种“被看见”、“被欣赏”的感觉,反过来激发了它们灵性深处的共鸣与喜悦,促使它们展现出更美好的姿态,灵性光华也因此愈发璀璨。
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一种超越灵力交换的、精神层面的共生。
这一日,石头没有像往常一样蹲在某处观察,而是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坐在沈青崖老竹椅旁的青石上,小手托着腮,望着园子发呆。
“怎么了,石头?”沈青崖放下玉简,温和问道。
石头抬起头,小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和委屈:“仙人爷爷,镇上的二狗他们说……说我是吹牛大王。我说我见过会发光的草,会吐彩色泡泡的蘑菇,还有比磨盘还大的乌龟……他们都不信,还笑话我。”
原来是小孩子间常见的口角。沈青崖笑了笑,问道:“那你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石头立刻挺起小胸脯,“我亲眼看到的!”
“既然是真的,又何必在意别人信不信呢?”沈青崖缓声道,“美好的东西,有时候只需要自己知道,自己珍惜,就够了。分享给懂的人,是快乐;若无人懂,独自欣赏,也是一种清净。”
石头似懂非懂,眨了眨眼睛。
沈青崖想了想,又道:“你看这园子里的花草,它们绽放美丽,是因为它们自己
这几日,沈青崖明显感觉到,园内的氛围愈发灵动祥和。并非以往威慑下的沉寂,也非石头初来时的好奇张望,而是一种……仿佛被点亮了般的、内敛的欢欣。
首先察觉到异样的是阿墨。它某天慢悠悠地爬过一片“月光苔”时,忽然停住,硕大的脑袋转向沈青崖,神识传递过来一丝疑惑:【青崖,你有没有觉得,脚下这些发光的苔藓,最近亮堂了点?】
沈青崖闻言凝神感知。果然,那片平日里只是散发着柔和皎洁光晕的“月光苔”,此刻光华似乎更加凝实、温润,甚至隐隐带着一丝愉悦的波动。并非灵力总量的提升,而是其本身“灵性光华”的质变,如同被精心擦拭过的美玉,内蕴的光彩得以更充分地流淌出来。
他若有所思,目光投向不远处正蹲在“星光草”旁,小心翼翼摆放一颗新捡来的、带着奇异螺旋纹路石头的石头。
接着,是那几株最敏感的狗尾巴草。它们如今对石头的到来已毫无戒备,甚至在他靠近时,会主动将穗子垂得更低,仿佛在邀请他抚摸。沈青崖敏锐地发现,这几株狗尾巴草穗子上那些坚硬的绒毛,尖端竟隐隐泛起一丝极淡的金色光泽,其内部蕴含的锋锐之气并未减弱,却多了一份内敛的醇厚,仿佛经历了一番锤炼与提纯。
连那株最为矜持的“金鳞龙涎草”(龙宫三公主),在石头又一次用亮晶晶的眼睛仰望它时,一片原本边缘略带卷曲的金鳞,竟在无人催动的情况下,自发地舒展开来,调整到一个最能承接天光、也最能被石头看清的完美角度。叶片内部,那如同液态黄金般的脉络,流淌得似乎更加顺畅、活跃。
“悄悄话藤”最近的夜语,也更多地带上了轻松甚至“炫耀”的意味:
【……瞧见没?小石头今天夸我新长出来的卷须形状好看了!】
【……你那算什么?他可是在我旁边坐了整整一刻钟,看我叶片上的露水怎么滚下来!】
【……嘿嘿,我感觉我最近结的那个小浆果,颜色好像更红润了……】
沈青崖听着这些充满“幼稚”攀比心的对话,不禁摇头失笑。这些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灵植,竟在一个孩童纯真的关注下,焕发出如同争宠孩童般的心性。
变化最为显着的,是那几株“惊吓菇”。它们似乎彻底理解了石头目光中的善意,不再轻易释放泡泡。但当石头充满期待地看着它们时,它们会酝酿好一会儿,然后“噗”地吐出一个格外硕大、圆润、色彩也格外绚烂迷离的巨型泡泡,慢悠悠地飘向石头。那泡泡在空中能停留许久,折射着园内各色灵光,宛如一个移动的小小彩虹,直到石头屏住呼吸看着它飘远、碎裂,才心满意足地拍手欢呼。
这一切的变化,源头都指向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
沈青崖心中明了。灵植生长,吸纳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固然是根本,但“灵性”的成长,却需要更多玄之又玄的滋养。信念、愿力、乃至纯粹的情感,都可能成为催化它们灵智的契机。
石头那毫无保留的喜爱、专注的观察、甚至他那些稚气的“礼物”和“悄悄话”,对于这些灵植而言,就是一种无比纯粹、强大的正向愿力。它们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身最纯粹的美,这种“被看见”、“被欣赏”的感觉,反过来激发了它们灵性深处的共鸣与喜悦,促使它们展现出更美好的姿态,灵性光华也因此愈发璀璨。
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一种超越灵力交换的、精神层面的共生。
这一日,石头没有像往常一样蹲在某处观察,而是显得有些闷闷不乐,坐在沈青崖老竹椅旁的青石上,小手托着腮,望着园子发呆。
“怎么了,石头?”沈青崖放下玉简,温和问道。
石头抬起头,小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和委屈:“仙人爷爷,镇上的二狗他们说……说我是吹牛大王。我说我见过会发光的草,会吐彩色泡泡的蘑菇,还有比磨盘还大的乌龟……他们都不信,还笑话我。”
原来是小孩子间常见的口角。沈青崖笑了笑,问道:“那你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石头立刻挺起小胸脯,“我亲眼看到的!”
“既然是真的,又何必在意别人信不信呢?”沈青崖缓声道,“美好的东西,有时候只需要自己知道,自己珍惜,就够了。分享给懂的人,是快乐;若无人懂,独自欣赏,也是一种清净。”
石头似懂非懂,眨了眨眼睛。
沈青崖想了想,又道:“你看这园子里的花草,它们绽放美丽,是因为它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