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日真是又忙又艰辛,前有灾民,洪水,后有贪官污吏。兰煜雪安置灾民,再议治水之策。
开仓放粮,搭建临时住所,严防疫病发生,还要处理贪墨的官员,又不能太过激,又不能太放松,着实有些累。先抓李通也是他太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兰策跟在兰煜雪后面看他处理政务,应对灾情,似乎长大了许多,没有再耍脾气、使性子,相反很是乖巧,紧跟着不说,还会帮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就是饭食和在京城那是不能比,加上口味偏南方,兰策不习惯,吃的就少,几天下来小脸都瘦了,可也乖乖的。
兰煜雪看着这样的兰策,是既欣慰又心疼。
城里的灾民渐渐的有了棚子住,有了粥可以吃,只是洪水未退,一刻也不敢松懈。
这天兰煜雪会见官员,兰策想着昨天的粥棚倒了,有好几个小弟弟小妹妹没吃到粥,不知道今天修好没有,就让王寅陪他一起去看。城里灾民多集中在城南,人多手杂,兰煜雪便派了承影跟随保护。
越接近城南,景象越发凄凉。道路两旁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灾民,他们衣衫褴褛,面色蜡黄。
起初兰策还好奇地东张西望,可今天兰煜雪不在,渐渐的,兰策有些害怕,下意识抓紧承影的袖子。“承影,昨天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呢?”
“你昨日在哪儿看到的?”承影垂眸看他,把他的手扯开。
“我也不记得了,我感觉这里长得都一个样。”兰策又把手抓了回去,这次抓的力气重了些,承影在心里念了半天是主子,是主子,是主子,这才忍着没把人推开。
他转头又看向王寅,“先生可还记得?”
王寅看兰策相比自己更亲近承影,微微蹙眉很快换上笑脸,“搭建的临时窝棚,虽简陋,但可遮风避雨。我看着上面是有块蓝布做帘子,不如找找去。”
“好吧。”
一行人走走停停,时不时的传来哭声、咳嗽声还有风声,味道也不好,天气热,没洗澡其次,腐烂的木头,死去的家畜还漂在城外的河里,这越走,越难以下脚。
王寅低头看兰策脸上已有疲色,微微弯腰,“世子,那孩子派人去找,衣服吃食定会送到,你也不算食言。咱们回去,出来许久,王爷该着急了。”
兰策抿着唇摇头,一抬头,余光正看到蓝色的帘子,眼睛一亮,“先生你看。”
顺着他指的方向,王寅回头,果然是,只是帘子明显比前一日看着脏了许多。再看白皙干净的兰策,眼睛又大又亮,终究是带着他一起走了过去。
这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灾民,他们只能靠每日的救济粮才能活下去。早有人注意到衣着华贵的兰策等人,一个老妇突然跪地磕头哭诉,“小公子行行好,救救我一家五口,小孙子生了病,高烧不退,求小公子行行好,赏些草药。”
兰策看着她后面不远处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个昏睡的孩子,而她旁边站着个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女孩子,再看王寅,“先生,父王派下的大夫呢?”
王寅低头和兰策耳语,“城中灾民数万,大夫不到百人,不过,”
他看向满脸希冀的老人,“老人家放心,王爷有令,优先安置老弱妇孺。老人家现在就可去最近的粥棚,旁边便是大夫行医的草庐。”
安排两个侍卫送他们去草庐,兰策终于找到前一天见过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看他们比自己还小,脏兮兮的脸上满是恐惧和麻木。
兰策从怀中掏出一块随身带的千层油糕,一分为二,递给他们,“你们吃吧。”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女孩看了看身边的哥哥,又看看身后的娘亲,见她点头,这才接过来,掰开一半给自己娘亲,甜甜的开口,“谢谢哥哥。”
“不客气。”兰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赶紧别过脸去,扑进承影怀里,声音闷闷的,“承影,先生,我们走吧。”
承影看着怀里的小不点儿,额角跳了跳,这是哭了?看到灾民不忍心?小东西感情还挺丰富,跟平时调皮捣蛋的兰策还真有些区别。
扯出个笑,弯腰伸手穿过腿弯,单手抱起兰策,另一只手拿剑护着他,“走吧。”
兰策歪着脑袋枕在承影肩头,看着王寅,“先生,他们好可怜啊,策儿不想看了。”
王寅有些欣慰的笑了,“世子仁善,见此场景心中自是不忍。治水如治国,既要刚毅果断,又要心怀慈悲。今日所见,世子要牢记于心,不忘这刻的心情。”
似懂非懂的,兰策点了点头。绕了路去了粥棚,这会儿还没到放粥的时辰,正在烹煮。兰策眨巴着眼睛趴在承影怀里就这么随意看着,看着有几人衣着干净,鞋子也很是干净,混在灾民里拿着瓦罐等着领粥。
他拍了拍承影的肩,小声开口,“承影,那三个人不是灾民。”
承影脚下一顿,偏头看了眼怀里的小人儿,顺着他说的看去,“哪三个?”
兰策伸手一指,“靠在墙边的三个。父王说灾民疾苦,是从城外逃难进来的,因此衣裳鞋子都沾了泥浆,我见其他灾民就是,可他们三个鞋子很干净,衣服虽然打补丁,布料却很新。”
“还真是,世子好眼力!”承影给身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领命行动,不多时三人被抓,说明缘由,众人一阵唏嘘还有人叫好。
这边闹哄声惊动了一边草庐里看病的大夫,大夫站起身走到路上,听了旁边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知道了大概。
下意识看向已经离开的几人,轻勾起唇,“兰策。”
开仓放粮,搭建临时住所,严防疫病发生,还要处理贪墨的官员,又不能太过激,又不能太放松,着实有些累。先抓李通也是他太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兰策跟在兰煜雪后面看他处理政务,应对灾情,似乎长大了许多,没有再耍脾气、使性子,相反很是乖巧,紧跟着不说,还会帮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就是饭食和在京城那是不能比,加上口味偏南方,兰策不习惯,吃的就少,几天下来小脸都瘦了,可也乖乖的。
兰煜雪看着这样的兰策,是既欣慰又心疼。
城里的灾民渐渐的有了棚子住,有了粥可以吃,只是洪水未退,一刻也不敢松懈。
这天兰煜雪会见官员,兰策想着昨天的粥棚倒了,有好几个小弟弟小妹妹没吃到粥,不知道今天修好没有,就让王寅陪他一起去看。城里灾民多集中在城南,人多手杂,兰煜雪便派了承影跟随保护。
越接近城南,景象越发凄凉。道路两旁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灾民,他们衣衫褴褛,面色蜡黄。
起初兰策还好奇地东张西望,可今天兰煜雪不在,渐渐的,兰策有些害怕,下意识抓紧承影的袖子。“承影,昨天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呢?”
“你昨日在哪儿看到的?”承影垂眸看他,把他的手扯开。
“我也不记得了,我感觉这里长得都一个样。”兰策又把手抓了回去,这次抓的力气重了些,承影在心里念了半天是主子,是主子,是主子,这才忍着没把人推开。
他转头又看向王寅,“先生可还记得?”
王寅看兰策相比自己更亲近承影,微微蹙眉很快换上笑脸,“搭建的临时窝棚,虽简陋,但可遮风避雨。我看着上面是有块蓝布做帘子,不如找找去。”
“好吧。”
一行人走走停停,时不时的传来哭声、咳嗽声还有风声,味道也不好,天气热,没洗澡其次,腐烂的木头,死去的家畜还漂在城外的河里,这越走,越难以下脚。
王寅低头看兰策脸上已有疲色,微微弯腰,“世子,那孩子派人去找,衣服吃食定会送到,你也不算食言。咱们回去,出来许久,王爷该着急了。”
兰策抿着唇摇头,一抬头,余光正看到蓝色的帘子,眼睛一亮,“先生你看。”
顺着他指的方向,王寅回头,果然是,只是帘子明显比前一日看着脏了许多。再看白皙干净的兰策,眼睛又大又亮,终究是带着他一起走了过去。
这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灾民,他们只能靠每日的救济粮才能活下去。早有人注意到衣着华贵的兰策等人,一个老妇突然跪地磕头哭诉,“小公子行行好,救救我一家五口,小孙子生了病,高烧不退,求小公子行行好,赏些草药。”
兰策看着她后面不远处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个昏睡的孩子,而她旁边站着个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女孩子,再看王寅,“先生,父王派下的大夫呢?”
王寅低头和兰策耳语,“城中灾民数万,大夫不到百人,不过,”
他看向满脸希冀的老人,“老人家放心,王爷有令,优先安置老弱妇孺。老人家现在就可去最近的粥棚,旁边便是大夫行医的草庐。”
安排两个侍卫送他们去草庐,兰策终于找到前一天见过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看他们比自己还小,脏兮兮的脸上满是恐惧和麻木。
兰策从怀中掏出一块随身带的千层油糕,一分为二,递给他们,“你们吃吧。”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女孩看了看身边的哥哥,又看看身后的娘亲,见她点头,这才接过来,掰开一半给自己娘亲,甜甜的开口,“谢谢哥哥。”
“不客气。”兰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赶紧别过脸去,扑进承影怀里,声音闷闷的,“承影,先生,我们走吧。”
承影看着怀里的小不点儿,额角跳了跳,这是哭了?看到灾民不忍心?小东西感情还挺丰富,跟平时调皮捣蛋的兰策还真有些区别。
扯出个笑,弯腰伸手穿过腿弯,单手抱起兰策,另一只手拿剑护着他,“走吧。”
兰策歪着脑袋枕在承影肩头,看着王寅,“先生,他们好可怜啊,策儿不想看了。”
王寅有些欣慰的笑了,“世子仁善,见此场景心中自是不忍。治水如治国,既要刚毅果断,又要心怀慈悲。今日所见,世子要牢记于心,不忘这刻的心情。”
似懂非懂的,兰策点了点头。绕了路去了粥棚,这会儿还没到放粥的时辰,正在烹煮。兰策眨巴着眼睛趴在承影怀里就这么随意看着,看着有几人衣着干净,鞋子也很是干净,混在灾民里拿着瓦罐等着领粥。
他拍了拍承影的肩,小声开口,“承影,那三个人不是灾民。”
承影脚下一顿,偏头看了眼怀里的小人儿,顺着他说的看去,“哪三个?”
兰策伸手一指,“靠在墙边的三个。父王说灾民疾苦,是从城外逃难进来的,因此衣裳鞋子都沾了泥浆,我见其他灾民就是,可他们三个鞋子很干净,衣服虽然打补丁,布料却很新。”
“还真是,世子好眼力!”承影给身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领命行动,不多时三人被抓,说明缘由,众人一阵唏嘘还有人叫好。
这边闹哄声惊动了一边草庐里看病的大夫,大夫站起身走到路上,听了旁边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知道了大概。
下意识看向已经离开的几人,轻勾起唇,“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