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凉风拂过山峦,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为万物镀上柔和的金晖。空气中交织着泥土的芬芳、枫叶的清冽、稻草的甜暖与野菊的幽香,而最浓郁的,是丰收的气息——新米的醇厚、玉米的甘甜,以及山风与烟火熏出的腊肉油脂香。这些味道在干爽的秋风里交融,酿成凉山深秋特有的“年味”,伴着节日的期盼,悄然弥漫。
彝族年“库施”的脚步,如同沉甸甸的木鼓声,由群山怀抱向红星寨子、向崭新的红星希望小学靠近。一股无法言喻的期待与潜藏血脉深处的古老兴奋感,如春日复苏的溪流,无声浸润校园。墙角枯草、围墙上藤蔓、窗台下石块,乃至操场上被踩踏光滑的泥土地面,仿佛都吸纳了这份节日热力。
节日气息在校园率先绽放。教室朝西木窗外,高大野核桃树的虬劲枝桠如天然陈列架。几个身手矫健、穿靛蓝或黑色土布对襟褂子的彝家汉子,攀附粗壮树干,高声谈笑,小心翼翼将一串串、一块块油亮泛黑红光泽的腊肉、香肠悬挂起来。浓烈松柏枝烟火气和盐粒风干后的沉稳芬芳,乘着山风钻入教室窗棂,成为课堂最魂牵梦萦的背景香氛。阳光照在深褐色肉块上,诱人油光颤巍巍跳跃。
校园低矮土黄色围墙边,则是另一派富丽堂皇。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子被编结成又长又粗的“金辫”,沉甸甸悬挂如辉煌帘幕。串串深红辣椒如火焰灼目,片片黄亮南瓜片如金箔,红椒、黄片、金玉米构成浓墨重彩的丰收图腾,洋溢着毫不掩饰的自豪与满足。
角落花坛边几株临时移栽的野性火棘和野刺梨,也结出累累果实。火棘枝头挂满豌豆大小、鲜红似血的浆果,如亿万颗细小红玛瑙;野刺梨结着稍大些的橙红色果实。在深绿叶片簇拥下,鲜艳欲滴,如节日最热情的裙摆,无声燃烧生命力与喜庆。
操场上,曲比阿敏校长亲力亲为,带领高年级学生为教室悬挂年饰。他踩着竹梯,动作从容。孩子们将五彩纸花、流苏和象征吉祥的古老羊角图案“兹”,仔细装饰在门楣窗框上。这些稚拙浓艳的手工,为校园注入了节日的蓬勃暖意。
今年的库施节意义非凡。省农科院苏文远专家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深入凉山,带来了他培育的革命性荞麦良种“丰产1号”。为表达全寨感激之情,曲比村长与校长兄弟决定,在彝族年开幕的黄昏,于操场为苏专家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欢迎晚宴,以此表达彝家最郑重的感恩。
于是,浓郁“年味”里又多一股鲜活人情温度的忙碌气息。操场边缘临时垒起的几口硕大土灶台和大铁锅蒸笼成为焦点。课间,兼任文艺后勤的李晓梅老师系着碎花土布围裙,带几个熟稔家务的本地学生家长围着蒸腾滚滚白汽的巨大蒸笼高速运转。灶膛松木柴火噼啪轻响,火光将她们脸映得通红。
操作台上,精细的荞麦面粉倒入大木盆,加入后山清冽的泉水。沾满干粉的手揉捏推压,将面团塑造成彝族年餐桌的灵魂——荞面粑粑。形态各异:有朴素的实心扁圆,也有被巧手捏成的半月形状。
又一笼巨大的锅盖被揭开,灼热的蒸汽裹挟着谷物最原始的生命气息,如云龙直冲云霄,那纯粹而朴实的荞麦香瞬间弥漫开来。蒸汽中,新出笼的粑粑显露真容:甜味的掺着野蜂蜜,散发山花幽香;咸味的半月形则包裹着腊肉丁和翠绿野菜,带来咸鲜与清新的复合诱惑。
这荞粑的热气与浓香,与窗缝钻入的腊肉油香、操场的松枝烟火气、围墙边玉米辣椒的阳光泥土芬芳……种种味道在干燥的秋风里旋转、交融,最终酿成独属于凉山深秋节庆的、复杂而暖人的“年味”。它如一双温暖粗糙的劳作之手,抚慰着每一根感官神经,让空气变得粘稠丰腴,充满了踏实的归属感与团圆的渴望。
然而,就在这令人沉醉暖香弥漫之际,一年级教室里却酝酿起一股与窗外节庆暖意截然相反、冰冷刺骨暗流汹涌的寒流。
下午自习课本该安静温书。教室很静,只有窗外高年级孩子悬挂年饰的欢快笑闹跑动声,以及笔尖划过粗糙纸张的轻微沙沙声。阳光透过新粘贴五色彩纸窗饰投进,在地上课桌留下斑驳光影。
年轻沈兰老师刚宣布完节前最后一次大扫除分工,匆匆离开教室前轻声叮嘱:“保持安静,自己预习哦。”
穿粉白校服的林雪沐浴在窗光中,眉头却紧锁成疙瘩。她轻咬下唇,握着兔子铅笔的手悬而不决——本子上的拼音“l”歪歪扭扭,像条软绵的蚯蚓;旁边的“g”则因下笔太重,伴随清脆的“啪嚓”声,笔尖折断,留下个刺眼的窟窿。
“啊——”林雪懊恼轻叹,声音虽轻在安静教室格外清晰。她懊丧放下断头铅笔,小巧鼻头微皱带可怜巴巴无措。错误破坏整洁页面带来的愉悦感。
林雪瞧见苏瑶本子上工整的字迹,心里愈发委屈。她凑近苏瑶低声央求:“瑶瑶,橡皮借我用一下好吗?就擦这里……”她捏着断头铅笔,指着本子上的窟窿和歪扭的“l”字,眼中满是恳求。她知道苏瑶的文具都是城里带来的新奇货,尤其那块迪士尼小白兔橡皮,更是被苏瑶当宝贝般珍惜。
正认真写字的苏瑶闻声停笔转头,看见林雪本上的潦草字迹,嘴角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她的手已下意识地滑向桌角那个芭蕾女孩图案的文具盒,动作熟练自然。
咔哒!
指尖在文具盒精致金属卡扣上轻轻一拨,盒盖应声弹开发出清脆悦耳轻微脆响。
苏瑶唇边的浅笑如遭冰封,骤然凝固。她清澈的眼眸瞬间瞪大,瞳孔紧缩,难以置信地倒映着文具盒内的景象:专属凹槽里躺着米奇铅笔,格子里靠着流沙直尺,角落待着卡通卷笔刀……而最上层那柔软的绒布卡座,本该散发着草莓甜香的限量小白兔橡皮,竟已不翼而飞!
那片小小空白区域如一道丑陋黑色缝隙猛地撕裂她心中关于秩序的完美堡垒。
那只橡皮远非寻常的学生文具。它由半透明的淡粉色材质制成,触感温润,被精巧地塑成一只圆滚滚、憨态可掬的小兔子造型。然而,其最独特的标志是镶嵌在尾部的一小撮七彩渐变闪粉,光线掠过时,便会折射出如梦似幻的虹彩,令苏瑶瞬间联想到迪士尼城堡上空绽放的烟花。对她而言,这不仅是父亲从省城带回的礼物,更是连接繁华都市记忆与童话想象的珍贵信物,是她在新环境中寻求认同与优越感的重要象征。
彝族年“库施”的脚步,如同沉甸甸的木鼓声,由群山怀抱向红星寨子、向崭新的红星希望小学靠近。一股无法言喻的期待与潜藏血脉深处的古老兴奋感,如春日复苏的溪流,无声浸润校园。墙角枯草、围墙上藤蔓、窗台下石块,乃至操场上被踩踏光滑的泥土地面,仿佛都吸纳了这份节日热力。
节日气息在校园率先绽放。教室朝西木窗外,高大野核桃树的虬劲枝桠如天然陈列架。几个身手矫健、穿靛蓝或黑色土布对襟褂子的彝家汉子,攀附粗壮树干,高声谈笑,小心翼翼将一串串、一块块油亮泛黑红光泽的腊肉、香肠悬挂起来。浓烈松柏枝烟火气和盐粒风干后的沉稳芬芳,乘着山风钻入教室窗棂,成为课堂最魂牵梦萦的背景香氛。阳光照在深褐色肉块上,诱人油光颤巍巍跳跃。
校园低矮土黄色围墙边,则是另一派富丽堂皇。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子被编结成又长又粗的“金辫”,沉甸甸悬挂如辉煌帘幕。串串深红辣椒如火焰灼目,片片黄亮南瓜片如金箔,红椒、黄片、金玉米构成浓墨重彩的丰收图腾,洋溢着毫不掩饰的自豪与满足。
角落花坛边几株临时移栽的野性火棘和野刺梨,也结出累累果实。火棘枝头挂满豌豆大小、鲜红似血的浆果,如亿万颗细小红玛瑙;野刺梨结着稍大些的橙红色果实。在深绿叶片簇拥下,鲜艳欲滴,如节日最热情的裙摆,无声燃烧生命力与喜庆。
操场上,曲比阿敏校长亲力亲为,带领高年级学生为教室悬挂年饰。他踩着竹梯,动作从容。孩子们将五彩纸花、流苏和象征吉祥的古老羊角图案“兹”,仔细装饰在门楣窗框上。这些稚拙浓艳的手工,为校园注入了节日的蓬勃暖意。
今年的库施节意义非凡。省农科院苏文远专家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深入凉山,带来了他培育的革命性荞麦良种“丰产1号”。为表达全寨感激之情,曲比村长与校长兄弟决定,在彝族年开幕的黄昏,于操场为苏专家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欢迎晚宴,以此表达彝家最郑重的感恩。
于是,浓郁“年味”里又多一股鲜活人情温度的忙碌气息。操场边缘临时垒起的几口硕大土灶台和大铁锅蒸笼成为焦点。课间,兼任文艺后勤的李晓梅老师系着碎花土布围裙,带几个熟稔家务的本地学生家长围着蒸腾滚滚白汽的巨大蒸笼高速运转。灶膛松木柴火噼啪轻响,火光将她们脸映得通红。
操作台上,精细的荞麦面粉倒入大木盆,加入后山清冽的泉水。沾满干粉的手揉捏推压,将面团塑造成彝族年餐桌的灵魂——荞面粑粑。形态各异:有朴素的实心扁圆,也有被巧手捏成的半月形状。
又一笼巨大的锅盖被揭开,灼热的蒸汽裹挟着谷物最原始的生命气息,如云龙直冲云霄,那纯粹而朴实的荞麦香瞬间弥漫开来。蒸汽中,新出笼的粑粑显露真容:甜味的掺着野蜂蜜,散发山花幽香;咸味的半月形则包裹着腊肉丁和翠绿野菜,带来咸鲜与清新的复合诱惑。
这荞粑的热气与浓香,与窗缝钻入的腊肉油香、操场的松枝烟火气、围墙边玉米辣椒的阳光泥土芬芳……种种味道在干燥的秋风里旋转、交融,最终酿成独属于凉山深秋节庆的、复杂而暖人的“年味”。它如一双温暖粗糙的劳作之手,抚慰着每一根感官神经,让空气变得粘稠丰腴,充满了踏实的归属感与团圆的渴望。
然而,就在这令人沉醉暖香弥漫之际,一年级教室里却酝酿起一股与窗外节庆暖意截然相反、冰冷刺骨暗流汹涌的寒流。
下午自习课本该安静温书。教室很静,只有窗外高年级孩子悬挂年饰的欢快笑闹跑动声,以及笔尖划过粗糙纸张的轻微沙沙声。阳光透过新粘贴五色彩纸窗饰投进,在地上课桌留下斑驳光影。
年轻沈兰老师刚宣布完节前最后一次大扫除分工,匆匆离开教室前轻声叮嘱:“保持安静,自己预习哦。”
穿粉白校服的林雪沐浴在窗光中,眉头却紧锁成疙瘩。她轻咬下唇,握着兔子铅笔的手悬而不决——本子上的拼音“l”歪歪扭扭,像条软绵的蚯蚓;旁边的“g”则因下笔太重,伴随清脆的“啪嚓”声,笔尖折断,留下个刺眼的窟窿。
“啊——”林雪懊恼轻叹,声音虽轻在安静教室格外清晰。她懊丧放下断头铅笔,小巧鼻头微皱带可怜巴巴无措。错误破坏整洁页面带来的愉悦感。
林雪瞧见苏瑶本子上工整的字迹,心里愈发委屈。她凑近苏瑶低声央求:“瑶瑶,橡皮借我用一下好吗?就擦这里……”她捏着断头铅笔,指着本子上的窟窿和歪扭的“l”字,眼中满是恳求。她知道苏瑶的文具都是城里带来的新奇货,尤其那块迪士尼小白兔橡皮,更是被苏瑶当宝贝般珍惜。
正认真写字的苏瑶闻声停笔转头,看见林雪本上的潦草字迹,嘴角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她的手已下意识地滑向桌角那个芭蕾女孩图案的文具盒,动作熟练自然。
咔哒!
指尖在文具盒精致金属卡扣上轻轻一拨,盒盖应声弹开发出清脆悦耳轻微脆响。
苏瑶唇边的浅笑如遭冰封,骤然凝固。她清澈的眼眸瞬间瞪大,瞳孔紧缩,难以置信地倒映着文具盒内的景象:专属凹槽里躺着米奇铅笔,格子里靠着流沙直尺,角落待着卡通卷笔刀……而最上层那柔软的绒布卡座,本该散发着草莓甜香的限量小白兔橡皮,竟已不翼而飞!
那片小小空白区域如一道丑陋黑色缝隙猛地撕裂她心中关于秩序的完美堡垒。
那只橡皮远非寻常的学生文具。它由半透明的淡粉色材质制成,触感温润,被精巧地塑成一只圆滚滚、憨态可掬的小兔子造型。然而,其最独特的标志是镶嵌在尾部的一小撮七彩渐变闪粉,光线掠过时,便会折射出如梦似幻的虹彩,令苏瑶瞬间联想到迪士尼城堡上空绽放的烟花。对她而言,这不仅是父亲从省城带回的礼物,更是连接繁华都市记忆与童话想象的珍贵信物,是她在新环境中寻求认同与优越感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