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瑶光点蜡续清泉-《星光耀雄鹰》

  他努力回忆着,仿佛在搜寻更有力的证据:“是山里最凶的黑脚蜂的蜡,特别硬实,不是那种小蜜蜂的软蜡!”他急着强调品质,又接着说,语气肯定了些,“我家灶房墙角那个小瓦罐里,阿姆还当宝贝一样收着好几十块呢,都是阿爷留下的上好的老蜂蜡!”

  他一边结结巴巴地解释,一边动作极轻地从自己那洗得发白、打了两块褐色补丁的旧布包里,小心掏出一团用发黄油纸层层包裹、约莫拳头大小的东西。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林雪一听“蜂蜡”二字,顿时瞪圆了眼睛,鼻尖微蹙,满脸都写满都市人特有的怀疑和知识分子的严谨。“用蜂蜡来堵竹缝?这能行吗?”在她看来,密封这种技术活,理所当然应该交给现代化的防水胶带、AB胶或者金属卡箍这类材料来完成。这种听起来像老黄历里、甚至带着点原始巫术般玄乎感的方法,真能在关键时刻、在关乎人命的水管上靠得住?她忍不住在脑中飞快计算起水压耐受、接口强度和长期耐久性之类的问题。

  孙小雅倒是被勾起了好奇心,凑近了些,伸出还沾着竹屑、刚被刺了一下的手指,小心又带点嫌弃地戳了戳那团用破旧油纸包着的东西——触感有点硬,又带点奇特的软弹。“软软的……还有点凉,滑滑的,”她小声嘀咕,凭着她有限的化学知识判断,“这真有粘性?受热会不会化?靠谱吗?”语气里掺着怀疑和探究。

  而另一边,苏瑶却如被一道划破夜空的惊雷劈中,灵光瞬间贯穿记忆——“蜂蜡!天然蜂蜡!”这两个字仿佛带着魔力,在她脑海中不断回响、碰撞:防水、密封、可热熔冷固、纯天然生物材料……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她猛然想起在父亲苏文远那间堆满古籍与工程资料的书房里,一次茶余饭后的闲聊。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细雪飘飞,父亲在昏黄的灯下翻着一本发黄的传统手工艺图册,忽然停在一页上,指尖轻点插图,眼中泛起惊奇又赞赏的光来。“你看这蜂蜡,”他语调里带着一种发现宝藏的赞叹,“看似平常,却是老祖宗们生活智慧的结晶。从前在偏远山区,没有现代胶水,工匠补木桶、修水瓢,甚至粘合弓箭的缝隙,都靠上好熬炼的蜂蜡填缝密封。

  它熔点不高不低,液化后能像水一样渗入每道细微的缝隙,冷却后紧紧附着,不易收缩,柔韧不裂。更难得的是它本身防水、还耐老化,抗高温开裂——在那种什么化工产品都没有的年代,什么天然树胶、石灰黏土、动物油脂,在密封这点上,都比不过它。”

  他抚过书页上古人用蜂蜡粘补木桶的画面,语气深沉:“纯天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解决大问题,就是那时候匠人的金科玉律。”

  ——“纯天然”……红星村周边大山里,不就常有野生的黑脚蜜蜂巢吗?瓦尔的爷爷曾采过,那现在也一定还有希望找到!关键是,瓦尔的爷爷留下了熬炼好的蜂蜡!

  “有蜂蜡?!太好了,瓦尔!真的太好了!你立了大功!”苏瑶的声音骤然拔高,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绝处逢生般迸发出狂喜,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快!快去找个厚实点、烧不化的小铁盆或者罐头盒来!我们马上生堆小火,现在就化开蜂蜡试试!就在这里!快——!”

  她的命令急促而坚决,每一个字都裹着不容迟疑的激动和期待。

  溪边空地上,一个用几块大页岩简单垒起的简易土灶很快被点燃。干燥的松针与枯竹叶噼啪作响,跃动的火苗将上方架着的一个破旧铁皮罐头盒渐渐烧热。

  瓦尔在母亲既心疼又骄傲的复杂目光注视下,慎重地揭开层层油纸,取出那块婴儿拳头般大小、色泽古朴深沉的黄褐色老山蜂蜡,小心翼翼地掰下核桃大的一小块,投入微微冒烟的铁盒中。

  在橙红色火苗持续的舔舐下,蜡块迅速软化、失去棱角,转为半透明的琥珀色,最终融成一汪粘稠欲滴、流光溢金的液体。热气氤氲中,一股浓烈而复杂的香气弥漫开来——那是百花酝酿出的醇厚蜜意,混合着淡淡松脂与蜂巢的陈年气息,顷刻间将工场周围的竹屑味、汗味与金属焦糊气驱散殆尽。人们不禁深深吸气,沉醉于这丰饶、温暖的生命之香,仿佛看到了希望。

  苏瑶已等不及罐子完全冷却。她随手拾起一根磨得光滑、头略尖的小木棍,迅捷地探入滚烫蜡液,轻轻挑起一小坨金光流转、香气四溢的蜜蜡,动作精准,宛若画师为工笔画点下最后一道决定性的金线。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团炽热奇香的“液态黄金”,精准地涂抹在已对接好的竹管茬口边缘。动作轻柔,如同为珍贵的瓷器修复裂缝,又像为伤口敷上最有效的药膏。

  奇迹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悄然发生:滚烫的蜡液一触到低温粗糙的竹面,便如苏醒的精灵,迅速沿纤维细缝与凹凸处渗透钻入。随后,它在竹材的凉意中冷却、凝固、微微收缩——仿佛有一只无形而灵巧的手,将茬口处所有参差的缝隙一一抚平、填实、封印。

  转眼间,一道柔韧而致密、呈现半透明琥珀色的密封圈已然成型,如一块精心镶嵌的美玉般,牢固地附着于竹管接口的内外缘。五月的阳光明亮炽烈,凝固的蜡痕闪动着温润而坚实的光泽。那已不仅是简单的粘合,更像是一场由火焰见证、以熔金之术缔结的、关乎生命的永恒契约。

  王铁匠早已等得心急如焚,一见完工,顿时瞪圆了眼,凑到跟前仔细查看:“……成了?!真神了!!这么快?!”他忍不住一把抓起那两根被“琥珀液体”完美焊住、弧度迥异却接缝天成的竹管,铆足劲前后摇晃、发力狠扭——接口竟纹丝不动,稳如磐石,仿佛它们生来就属于彼此,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