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两进四合院-《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

  他一拍大腿,脸色变得有些激动,又有些犹豫。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

  “李老板,不瞒您说。”

  “还真有这么一处地方,能合您的心意。”

  “只是……价钱不便宜,而且主人家要求多。”

  “带我去看看。”

  李砚秋的语气不容置疑。

  “好!”

  方明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决心。

  “您跟我来!”

  他推着车,领着李砚秋,一路朝着城南走去。

  越走,街道越是安静。

  路两旁的房子,也从低矮的瓦房,变成了青砖黛瓦的高门大院。

  最后,方明在一处僻静的巷子口停下。

  巷子很深,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是高高的院墙。

  越往里走,越安静,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方明在一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前停下。

  高墙耸立,墙头甚至能看到几根探出头的翠绿竹梢,将院内的一切都隔绝开来。

  门上,两个铜制的兽首门环,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古旧的光。

  “就是这里了。”

  方明指着大门,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

  “两进的大院子。”

  “原先是城里一户书香门第的祖宅,传了好几代了。”

  他叹了口气。

  “可惜啊,时局变了。主人家急着用钱,准备去南边,这才忍痛割爱。”

  “他们不想张扬,所以这事儿,整个县城知道的,不超过五个人。”

  李砚秋站在门前,抬头看着那高大的门楼和斑驳的墙壁。

  ”就这里了,很不错。”李砚秋笑道,十分满意。

  “李老板,这里是不错,价钱是一方面,我刚刚也说了,这里的主人要求多,一般人他不卖。”

  “这房子之前豹哥就看中了,想买,但是卖家见豹哥一行人满身匪气,心生警惕与厌恶,担心祖宅落入恶霸之手,毁了文人风气,宁可不卖,也不愿与他们多谈。”

  “无论豹哥出多少钱,他们都不考虑。“

  ”现在我带你进去谈谈问问,能不能谈好还是要看你自己了。“

  方明解释道,

  李砚秋闻言,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他上前一步,抬手叩响了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

  “咚,咚咚。”

  门环撞击木门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回荡,带着几分古朴的韵味。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吱呀——”

  一声轻响,大门被从里面拉开一道缝。

  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妇人出现在门后。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布衣,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面容文静秀气,眉宇间自带着一股书卷气。

  妇人看到门口的两个陌生人,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

  “你们找谁?”

  方明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起了笑。

  “王家嫂子,我是方明,之前来过的。”

  他指了指身旁的李砚秋。

  “这位李老板,是诚心想来看看您家的院子。”

  妇人目光落在李砚秋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

  眼前的年轻人虽然穿着朴素,但身形挺拔,眼神清澈坦荡,没有丝毫市侩之气。

  她眼中的审视淡去了一些。

  “请进吧。”

  妇人侧过身,将大门完全打开。

  李砚秋和方明迈步而入,门外的喧嚣仿佛瞬间被隔绝。

  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宽敞的青石板庭院,打理得一尘不染。

  东边墙角种着几竿翠竹,西边则是一个小小的花圃,几株秋菊开得正盛。

  院子正中,一棵不知年岁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洒下一片浓密的绿荫。

  树下,一个身形清瘦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大剪刀,专心致志地修剪着一盆罗汉松的枝叶。

  老人须发皆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动作不疾不徐,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沉静儒雅的气度。

  李砚秋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有了判断。

  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风骨都刻在了骨子里。

  “当家的,有客人来了。”

  妇人轻声说了一句。

  老人停下手里的剪刀,缓缓直起身,转了过来。

  他的目光很沉静,像一汪古井,扫过方明,最后落在了李砚秋的脸上。

  方明连忙上前,恭敬地鞠了一躬。

  “王老先生,打扰您了。”

  他又一次介绍了李砚秋的来意。

  王老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进屋喝杯茶吧。”

  他放下剪刀,率先朝堂屋走去。

  妇人对他们温和一笑,也跟着进了屋。

  堂屋里陈设简单,却处处透着雅致。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一张八仙桌,几把太师椅,擦得油光锃亮。

  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那一整面墙的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泛黄的旧书。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坐。”

  王老指了指椅子。

  妇人很快就端上了两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年轻人,想买我这院子?”

  王老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平静地看着李砚秋。

  他的眼神里没有轻视,只有探寻。

  “是的,老先生。”

  李砚秋坐得笔直,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

  “我家里人多,想在县城里找个大点的住处,安顿下来。”

  “哦?家里人?”

  王老来了些兴趣。

  “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母亲,姐姐,还有嫂子和侄女。”

  李砚秋的语气很坦诚。

  “我母亲在乡下操劳了一辈子,我想接她来城里享享清福。”

  “我四哥在部队当兵,家里只有嫂子拉扯孩子,不容易。我想让孩子在城里上学,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他没有说自己多有钱,也没有谈什么生意。

  这番话,让王老的眼神柔和了下来。

  他也是个极其看重家族和传承的人。

  李砚秋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一旁的方明听得心里直打鼓,生怕这位李老板的“穷家底”惹得老先生不快。

  就在这时,堂屋的门帘一挑,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男人看到屋里的两个陌生人,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爸,妈,这二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