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田间地头的劳作和江家小院的温馨中悄然滑过,转眼便是一个星期。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湿润和凉意。
云旌今天要去镇上的邮局取家里寄来的包裹。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行头。
一件崭新的、领口挺括的白衬衫,下身是一条在这个年代颇为时髦的蓝色牛仔裤,衬得他双腿笔直修长,整个人清俊得像是从画报里走出来的城市少年。
江宴清推着家里那辆保养得不错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出来,看到等在门口的云旌,眼神瞬间亮了一下,又飞快垂下。
他自己也换了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衫。
虽然领口和袖口有些微磨损,但熨帖地束在一条宽大的军绿色裤子里,更显得肩宽腰窄,身材挺拔魁梧,那股子糙汉的硬朗气息里,因这白衬衫奇异地掺进了一丝难得的清爽和正式。
两人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健硕一清俊,竟意外地和谐,那同款的白衬衫,不知情的人看了,怕是要以为是约好穿的兄弟装。
“小旌,我陪你一起去镇上。”江宴清拍了拍自行车后座,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和,“家里有些晒干的山货和皮子要拿去收购站卖,正好顺路。”
“好呀,谢谢宴哥。”云旌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他背上自己的军绿色小挎包,侧身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双手乖巧地扶住冰凉的铁座架。
“坐稳了吗?路不平,扶好。”江宴清回头确认了一下,长腿一蹬,自行车便稳稳地驶上了村里的土路。
车轮碾过碎石路面,发出轻微的颠簸声。
清晨的风拂过面颊,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路上遇见早起去自留地摘菜的花婶子。
花婶子看到他俩,眼睛一亮,笑着打招呼:“宴清,云知青,这一大早的,你俩这是去镇上啊?”
云旌笑着回应:“是呀,花婶子,我去镇上邮局拿家里寄的东西。”
“哎哟,那快去吧,这会儿凉快,等太阳完全出来就热了。” 花婶子热情地叮嘱。
“哎,谢谢花婶子。”云旌应道。
自行车继续前行,土路越发不平整,坑坑洼洼。
云旌在后面被颠得左摇右晃,一个不留神,为了保持平衡,双手下意识地往前一搂,紧紧抱住了江宴清劲瘦的腰腹。
隔着薄薄的衬衫布料,掌心瞬间感受到对方紧实滚烫的体温和块垒分明的腹肌轮廓。
云旌像是被烫到一样,脸“唰”地就红了,慌忙就想松开手。
“别动。”江宴清的声音陡然变得有些沙哑紧绷,一只手迅速松开车把,精准地按住了云旌想要撤退的手腕,将它们重新牢牢固定在自己腰间。
“这路不好,抱紧了,小心摔下去。” 他的心跳得飞快,后背肌肉不自觉地绷紧,感受着腰间那双纤细手臂传来的温度和力度,喉咙一阵发干。
“哦,哦,好。”云旌讷讷地应着,脸颊紧贴着江宴清宽阔的后背,能清晰地听到对方沉稳有力的心跳声,一下一下,仿佛敲在自己的耳膜上。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听话地环住了江宴清的腰,只是身体微微僵硬,脸上热意未退。
江宴清感受到腰间重新环紧的手臂,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脚下蹬得更卖力了,自行车嗖地一下窜出去老远。
骑到半路,超过了村里那辆慢悠悠的牛车。
赶车的江大爷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宴清,带云知青去镇上啊?还是你们这俩轱辘的快。”
“江大爷。”云旌也笑着挥手。牛车上坐着几个同样去镇上的村民和知青都好奇地看着他们。
自行车果然快,四十多分钟后,临山公社那略显陈旧却热闹的街道就出现在眼前。
江宴清没有先去收购站,而是熟门熟路地载着云旌拐到了国营饭店门口。
此时饭店里已经飘出阵阵食物香气。
“早上出来得早,先吃点东西垫垫。”江宴清停好车,领着云旌走进店里。
饭店里弥漫着油烟和食物的混合气味,桌椅擦得还算干净。
江宴清走到窗口,对里面穿着白围裙、戴着套袖的服务员道:“同志,麻烦要八个肉包子,八个素包子,再来两碗小米粥。”
服务员抬眼皮看了看他,麻利地报账:“肉包子一毛一个,素包子五分一个,小米粥三分一碗。一共一块一毛九分,另收八两粮票。”
江宴清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一把毛票和几张粮票,数出相应的数额递了过去,动作干脆利落。
他带着云旌找了一张靠墙的桌子坐下:“小旌,这儿的肉包子馅儿调得香,油水足,你等会儿一定要多吃两个。”
“好。”云旌点头。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跟江宴清抢着付钱了,因为他发现,自打上次硬塞了伙食费后,这家伙变本加厉地“投喂”他。
家里的肉就没断过顿,山上摘的野果,最大最甜的那几个永远在他手里。
他算是摸清了,这位宴哥的特点就是:对自己认可的人,大方得惊人,且细心周到。是个很不错的男人。
云旌看着江宴清去端包子的背影,心里默默地想。
包子和粥很快被江宴清用托盘端了过来。
白胖胖、暄乎乎的大包子堆在盘子里,冒着诱人的热气,两碗金黄粘稠的小米粥散发着谷物的清香。
“小旌,先喝两口粥,暖暖胃再吃包子。”江宴清细心地把一碗粥推到云旌面前,又递过筷子。
“嗯嗯。”云旌听话地低头喝了几口温热的米粥,胃里顿时舒服了不少。
刚放下粥碗,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比自己拳头还大的肉包子,表皮松软,散发着浓郁的肉香。
“快尝尝,小心烫。”江宴清眼神期待地看着他。
云旌接过,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口。
松软的面皮裹着滚烫鲜美的肉汁瞬间在口中爆开,猪肉剁得细细的,混合着葱姜的香气,咸淡适中,果然很好吃。
“好吃,真香!”云旌眼睛都亮了,满足地眯了起来,像只吃到美味的小猫。
江宴清看他喜欢,心里比自己吃了还高兴,冷硬的眉眼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好吃就多吃点,管够。”
说着,又把一个素包子塞到自己嘴里。
最终,云旌吃了一个半肉包子,喝了一碗小米粥,就饱了。
江宴清风卷残云般地干掉了剩下的两个半肉包子、一个素包子和另一碗粥。
剩下的都放在饭盒里打包带走了。
吃完早饭,江宴清对云旌说:“小旌,你先去供销社逛逛,看看有什么想买的。我去收购站把山货卖了,很快过来找你。”
“好,宴哥你去忙你的,我在供销社等你。”云旌点头。
江宴清看着云旌走进供销社大门,才推着自行车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临山公社的供销社是典型的砖瓦平房,灰扑扑的水泥外墙,门口挂着“临山供销社”的木头牌子,两侧墙上刷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标语。
里面是打通的大开间,用长长的深色木质柜台将顾客区和货架区隔开。
柜台后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商品,从暖水瓶、搪瓷盆到布匹、文具、副食品,琳琅满目,但数量似乎都不多。
几个柜员站在柜台后,表情大多是常见的淡漠。
柜台前放着几条长凳,供走累了的顾客歇脚。
云旌走到副食品柜台前。
一个中年女柜员正在打毛线,头也不抬地问:“要啥?”
“同志你好,”云旌声音清朗,“麻烦帮我称半斤桃酥,半斤鸡蛋糕,半斤牛奶糖,半斤水果糖。再要两瓶橙子味的汽水。”
柜员这才抬起头,看到是个极其俊俏白净的小青年,态度稍微好了点,放下毛线,开始麻利地称重、包装,用纸绳捆好。
然后又从身后的木箱里拿出两瓶橙黄色的汽水,瓶子上还冒着冰凉的雾气,可能是井水镇过的。
“桃酥鸡蛋糕各半斤,一共一块五,收半斤粮票;牛奶糖水果糖各半斤,一共两块,糖票一斤;汽水一毛五一瓶,两瓶三毛,不要票,但是瓶子得退。”柜员噼里啪啦地报着数,“总共三块八毛钱,一斤糖票,半斤粮票。”
云旌从军绿色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和票递过去。
他空间里物资丰富,但明面上的钱票也不少,家里寄的,加上之前给的,足够他花销。
付完钱,云旌拎着几包点心和糖,又拿起那两瓶冰凉的汽水,走到门口的长凳上坐下。
他打开一瓶汽水,小口小口地喝着,酸甜冰爽的气泡在口中炸开,驱散了初夏的微燥。
他安静地坐在那里,等着那个说很快会来找他的人。
阳光透过门框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一道温暖的光晕。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空气里还带着露水的湿润和凉意。
云旌今天要去镇上的邮局取家里寄来的包裹。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行头。
一件崭新的、领口挺括的白衬衫,下身是一条在这个年代颇为时髦的蓝色牛仔裤,衬得他双腿笔直修长,整个人清俊得像是从画报里走出来的城市少年。
江宴清推着家里那辆保养得不错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出来,看到等在门口的云旌,眼神瞬间亮了一下,又飞快垂下。
他自己也换了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衬衫。
虽然领口和袖口有些微磨损,但熨帖地束在一条宽大的军绿色裤子里,更显得肩宽腰窄,身材挺拔魁梧,那股子糙汉的硬朗气息里,因这白衬衫奇异地掺进了一丝难得的清爽和正式。
两人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健硕一清俊,竟意外地和谐,那同款的白衬衫,不知情的人看了,怕是要以为是约好穿的兄弟装。
“小旌,我陪你一起去镇上。”江宴清拍了拍自行车后座,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和,“家里有些晒干的山货和皮子要拿去收购站卖,正好顺路。”
“好呀,谢谢宴哥。”云旌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他背上自己的军绿色小挎包,侧身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双手乖巧地扶住冰凉的铁座架。
“坐稳了吗?路不平,扶好。”江宴清回头确认了一下,长腿一蹬,自行车便稳稳地驶上了村里的土路。
车轮碾过碎石路面,发出轻微的颠簸声。
清晨的风拂过面颊,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
路上遇见早起去自留地摘菜的花婶子。
花婶子看到他俩,眼睛一亮,笑着打招呼:“宴清,云知青,这一大早的,你俩这是去镇上啊?”
云旌笑着回应:“是呀,花婶子,我去镇上邮局拿家里寄的东西。”
“哎哟,那快去吧,这会儿凉快,等太阳完全出来就热了。” 花婶子热情地叮嘱。
“哎,谢谢花婶子。”云旌应道。
自行车继续前行,土路越发不平整,坑坑洼洼。
云旌在后面被颠得左摇右晃,一个不留神,为了保持平衡,双手下意识地往前一搂,紧紧抱住了江宴清劲瘦的腰腹。
隔着薄薄的衬衫布料,掌心瞬间感受到对方紧实滚烫的体温和块垒分明的腹肌轮廓。
云旌像是被烫到一样,脸“唰”地就红了,慌忙就想松开手。
“别动。”江宴清的声音陡然变得有些沙哑紧绷,一只手迅速松开车把,精准地按住了云旌想要撤退的手腕,将它们重新牢牢固定在自己腰间。
“这路不好,抱紧了,小心摔下去。” 他的心跳得飞快,后背肌肉不自觉地绷紧,感受着腰间那双纤细手臂传来的温度和力度,喉咙一阵发干。
“哦,哦,好。”云旌讷讷地应着,脸颊紧贴着江宴清宽阔的后背,能清晰地听到对方沉稳有力的心跳声,一下一下,仿佛敲在自己的耳膜上。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听话地环住了江宴清的腰,只是身体微微僵硬,脸上热意未退。
江宴清感受到腰间重新环紧的手臂,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脚下蹬得更卖力了,自行车嗖地一下窜出去老远。
骑到半路,超过了村里那辆慢悠悠的牛车。
赶车的江大爷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宴清,带云知青去镇上啊?还是你们这俩轱辘的快。”
“江大爷。”云旌也笑着挥手。牛车上坐着几个同样去镇上的村民和知青都好奇地看着他们。
自行车果然快,四十多分钟后,临山公社那略显陈旧却热闹的街道就出现在眼前。
江宴清没有先去收购站,而是熟门熟路地载着云旌拐到了国营饭店门口。
此时饭店里已经飘出阵阵食物香气。
“早上出来得早,先吃点东西垫垫。”江宴清停好车,领着云旌走进店里。
饭店里弥漫着油烟和食物的混合气味,桌椅擦得还算干净。
江宴清走到窗口,对里面穿着白围裙、戴着套袖的服务员道:“同志,麻烦要八个肉包子,八个素包子,再来两碗小米粥。”
服务员抬眼皮看了看他,麻利地报账:“肉包子一毛一个,素包子五分一个,小米粥三分一碗。一共一块一毛九分,另收八两粮票。”
江宴清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一把毛票和几张粮票,数出相应的数额递了过去,动作干脆利落。
他带着云旌找了一张靠墙的桌子坐下:“小旌,这儿的肉包子馅儿调得香,油水足,你等会儿一定要多吃两个。”
“好。”云旌点头。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跟江宴清抢着付钱了,因为他发现,自打上次硬塞了伙食费后,这家伙变本加厉地“投喂”他。
家里的肉就没断过顿,山上摘的野果,最大最甜的那几个永远在他手里。
他算是摸清了,这位宴哥的特点就是:对自己认可的人,大方得惊人,且细心周到。是个很不错的男人。
云旌看着江宴清去端包子的背影,心里默默地想。
包子和粥很快被江宴清用托盘端了过来。
白胖胖、暄乎乎的大包子堆在盘子里,冒着诱人的热气,两碗金黄粘稠的小米粥散发着谷物的清香。
“小旌,先喝两口粥,暖暖胃再吃包子。”江宴清细心地把一碗粥推到云旌面前,又递过筷子。
“嗯嗯。”云旌听话地低头喝了几口温热的米粥,胃里顿时舒服了不少。
刚放下粥碗,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比自己拳头还大的肉包子,表皮松软,散发着浓郁的肉香。
“快尝尝,小心烫。”江宴清眼神期待地看着他。
云旌接过,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口。
松软的面皮裹着滚烫鲜美的肉汁瞬间在口中爆开,猪肉剁得细细的,混合着葱姜的香气,咸淡适中,果然很好吃。
“好吃,真香!”云旌眼睛都亮了,满足地眯了起来,像只吃到美味的小猫。
江宴清看他喜欢,心里比自己吃了还高兴,冷硬的眉眼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好吃就多吃点,管够。”
说着,又把一个素包子塞到自己嘴里。
最终,云旌吃了一个半肉包子,喝了一碗小米粥,就饱了。
江宴清风卷残云般地干掉了剩下的两个半肉包子、一个素包子和另一碗粥。
剩下的都放在饭盒里打包带走了。
吃完早饭,江宴清对云旌说:“小旌,你先去供销社逛逛,看看有什么想买的。我去收购站把山货卖了,很快过来找你。”
“好,宴哥你去忙你的,我在供销社等你。”云旌点头。
江宴清看着云旌走进供销社大门,才推着自行车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临山公社的供销社是典型的砖瓦平房,灰扑扑的水泥外墙,门口挂着“临山供销社”的木头牌子,两侧墙上刷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标语。
里面是打通的大开间,用长长的深色木质柜台将顾客区和货架区隔开。
柜台后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商品,从暖水瓶、搪瓷盆到布匹、文具、副食品,琳琅满目,但数量似乎都不多。
几个柜员站在柜台后,表情大多是常见的淡漠。
柜台前放着几条长凳,供走累了的顾客歇脚。
云旌走到副食品柜台前。
一个中年女柜员正在打毛线,头也不抬地问:“要啥?”
“同志你好,”云旌声音清朗,“麻烦帮我称半斤桃酥,半斤鸡蛋糕,半斤牛奶糖,半斤水果糖。再要两瓶橙子味的汽水。”
柜员这才抬起头,看到是个极其俊俏白净的小青年,态度稍微好了点,放下毛线,开始麻利地称重、包装,用纸绳捆好。
然后又从身后的木箱里拿出两瓶橙黄色的汽水,瓶子上还冒着冰凉的雾气,可能是井水镇过的。
“桃酥鸡蛋糕各半斤,一共一块五,收半斤粮票;牛奶糖水果糖各半斤,一共两块,糖票一斤;汽水一毛五一瓶,两瓶三毛,不要票,但是瓶子得退。”柜员噼里啪啦地报着数,“总共三块八毛钱,一斤糖票,半斤粮票。”
云旌从军绿色挎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和票递过去。
他空间里物资丰富,但明面上的钱票也不少,家里寄的,加上之前给的,足够他花销。
付完钱,云旌拎着几包点心和糖,又拿起那两瓶冰凉的汽水,走到门口的长凳上坐下。
他打开一瓶汽水,小口小口地喝着,酸甜冰爽的气泡在口中炸开,驱散了初夏的微燥。
他安静地坐在那里,等着那个说很快会来找他的人。
阳光透过门框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一道温暖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