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豪门真少爷回来后被团宠了(23)-《我的香香软软宿主被大人拐走了》

  花国国家数学协会的公告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全球数学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风暴的中心云旌的那篇《素数间的有界间隔》,正经历着数学史上最严格、最密集的审视。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灯火彻夜不熄。

  世界顶尖的数论专家们,包括多位菲尔兹奖得主,放下了手头的研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如同精密仪器般,对云旌论文的每一个定义、每一个引理、每一个推导步骤进行着最严苛的验证。

  讨论常常激烈到白热化,空气中弥漫着智慧碰撞的火花和咖啡因的味道。

  起初,还有零星的不确定和需要深入探讨的细节。

  但随着验证的深入,那些看似新颖甚至“离经叛道”的构造,如引入特定拓扑结构作为“筛子”的桥梁,其精妙性和强大的威力逐渐被所有人深刻理解和叹服。

  一周后,一封由多位重量级数学家联名的初步验证声明,通过国际数学联盟(ImU)和《数学年刊》编辑部同步发布:

  “经过独立、严谨的初步审查,我们认为云旌先生在其论文《素数间的有界间隔》中提出的证明框架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深刻性。

  其核心论证逻辑清晰,关键步骤经得起推敲,我们倾向于认为该工作成功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的核心问题。

  最终确认有待更详尽的细节核查,但前景极其光明。”

  紧接着,《数学年刊》也发布了紧急声明,确认该论文已通过快速通道评审,多位匿名审稿人给予了“突破性”、“里程碑式”的高度评价,论文将破格在下一期特刊作为封面文章重磅刊出。

  尘埃落定!

  国际数学界的最高权威们,用最严谨的方式和最郑重的声明,共同为这项来自花国19岁少年的划时代成就盖上了认可的印章。

  几乎在国际声明发布的同时,由花国国家数学协会主办、京华大学承办的“孪生素数猜想证明成果研讨会暨云旌学术报告会”在京华大学最大的礼堂隆重举行。

  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过道甚至后排都站满了人。除了国内数学界的泰山北斗、中坚力量和莘莘学子,更有众多闻讯赶来的国际知名学者和媒体记者。

  常远教授作为主持人,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激动。

  他简短致辞后,将舞台交给了今天绝对的主角——云旌。

  聚光灯下,穿着合体西装、身形略显单薄却气质沉静的少年走上讲台。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惊叹、有好奇、有审视、更多的是期待。

  云旌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熟悉的面孔——常远老师、陆宴清坐在前排对他微笑、姜屿霍明薇在拼命挥手、还有云家父母兄长骄傲的眼神,心绪很快平静下来。他打开精心准备的ppt,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他的报告清晰、流畅、深入浅出。

  从孪生素数猜想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到自己研究灵感的来源,再到证明的核心思想——如何巧妙地绕过传统筛法的局限,构建那个关键的“拓扑筛”桥梁,将看似离散的素数分布问题转化为具有连续性质的拓扑空间问题,并最终利用组合方法和解析工具锁定了那个“有界间隔”。

  每一个关键步骤,他都用最直观的图示和最精炼的语言阐述,将复杂深奥的理论讲得如同在描绘一幅壮丽的数学画卷。

  报告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天才清晰的思维、扎实的功底和对数学本质的深刻洞察力所折服。

  提问环节一开始,气氛就变得异常热烈。

  来自国内外的顶尖学者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或基础或刁钻的问题:

  “云先生,您对‘有界间隔’常数c的具体构造中,关于那个组合不变量的选取依据是什么?是否具有最优性?”

  “在您构建的拓扑空间映射中,如何严格保证其同胚性质在无穷维情形下依然成立?这一步似乎非常关键。”

  “您的‘拓扑筛’方法是否有可能推广到研究其他类型的素数间隔问题?比如三生素数(p, p 2, p 6)?”

  “您提到灵感部分来源于梦境,这非常神奇。那么,在完成这项伟大工作后,您下一步的研究兴趣会转向哪里?黎曼猜想吗?”

  面对这些或温和或犀利的提问,台上的云旌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姿态。

  他的眼神专注而沉静,没有看任何笔记,只是略微思索,便拿起话筒,用流利的中文或根据需要切换成清晰的英文开始作答。

  对于定义确认,他直接在白板上写出了关键的不变量定义和选取的优化准则,步骤清晰,推导严谨。

  对于方法细节质疑,他详细阐述了无穷维情形的处理技巧,引用了一个深刻的泛函分析定理作为支撑,并解释了其在此处应用的合理性和普适性。

  对于理论延伸,他坦诚表示“拓扑筛”方法有其适用范围,并具体指出了哪些类型的间隔问题可能受益,哪些可能需要全新的工具,思路开放而务实。

  对于未来方向,他谦虚地笑了笑:“黎曼猜想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令人敬畏。但我目前更感兴趣的是将这次证明中发展出的工具,应用于一些具体的、与密码学或计算复杂性相关的数论问题。”

  回答既展现抱负,又脚踏实地。

  他的回答条理分明、切中要害,对论文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

  无论问题多么深入,他都能迅速给出准确、严谨、令人信服的解答。

  那份对证明过程刻入骨髓般的熟悉和深刻理解,让在场的所有学者都感到震撼。

  此子乃天才也!(哈哈哈,调皮一下。)

  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无数个日夜沉浸思考、反复锤炼的结果。

  提问环节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气氛始终热烈而充满敬意。

  当主持人常远教授宣布研讨会圆满结束时,全场再次起立,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年轻的数学新星致以最高的敬意。

  分割线???

  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准备、报告会的聚光灯聚焦、以及长达两小时脑力全开的答辩,纵然是精力旺盛的小麒麟,此刻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研讨会一结束,云旌就被常远教授、数协领导、媒体记者和热情的学者们团团围住。

  祝贺、采访请求、后续合作意向应接不暇。

  陆宴清一直守在不远处,看着自家宝贝脸上逐渐显露的倦意,他果断上前。

  “各位,云旌今天非常累了,需要休息。后续事宜,请与常远教授或数协办公室联系预约时间。谢谢理解。” 陆宴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高大的身形和强大的气场自然地形成了一道屏障,将云旌护在身后。

  众人看到云旌确实脸色有些苍白,也理解这种消耗,纷纷善意地表示理解,让开了道路。

  陆宴清揽住云旌的肩膀,几乎是半拥着他,避开人群,快速走向停车场。

  坐进温暖舒适的车内,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云旌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软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累坏了?”陆宴清心疼地揉了揉他的太阳穴。

  “嗯。”云旌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像只累极了的小猫。

  陆宴清没再多说,发动车子,平稳地驶向他们的家。

  到家后,他直接将人打横抱起,送到主卧那张柔软宽大的床上。

  “什么都别想,好好睡一觉。”陆宴清替他盖好被子,调暗灯光,声音温柔得像催眠曲。

  “嗯,宴哥陪我。”云旌迷迷糊糊地拉住他的手,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和依赖。

  “好,陪你。”陆宴清和衣躺在他身边,将人轻轻搂进怀里。

  感受着身边熟悉的气息和温暖的怀抱,云旌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那些掌声、灯光、复杂的问题和公式,都如潮水般褪去。

  只剩下令人安心的宁静和温暖。他蹭了蹭陆宴清的胸口,很快便陷入了深沉无梦的睡眠。

  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