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冯若昭15-《甄嬛传:杀穿后宫三千次!》

  “嘭”的一声脆响,青砖上出现了一团深色水渍,三才杯摔落在地面,裂成大小不一的片片碎瓷,杯中泡开的茶叶撒出来,堆积在一处,若离得近点,尚能闻到一缕茶香。

  年世兰的声音不自觉地带有些许颤抖,

  “你、你说什么,什么叫本宫早已被麝香侵体多年?”

  其貌不扬的宫女冷声回答,

  “欢宜香里含有大量的麝香,明摆着的事实,娘娘若还是不信,奴婢也无能为力。您的身体,寻常大夫略一把脉便知,为何整个太医院无人提及?谁有那么大的权力,让所有太医闭口不言。”

  年世兰依旧不愿相信,或者说不敢相信,

  “不可能,你走,立刻滚出圆明园!要不是看在你是哥哥送来的人,本宫现在就杀了你!”

  颂芝劝不住,医女便又被安排送出去了。她出去后,自然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年羹尧。

  上下天光突然混进来个人,冯若昭也收到了消息,

  “看来是甄嬛有所行动了。最近园子里进出采买的人都要仔细检查。若有夹带信件,立刻拿来给本宫。”

  含珠应声后便去忙了。

  次日,冯若昭正在绣徽宁的衣服,含珠急匆匆的从门口走进来,手指握紧,似捏着什么东西,

  “娘娘,这是刚刚截获的,传递消息的小太监已经招了,是给华妃的。”

  冯若昭放下针线,伸出白皙修长的手,

  “拿来给本宫看。”

  卷成细签状的纸张展开,上书:

  妹妹,你宫中之事我已全部知晓。想我年氏忠心耿耿,却沦落至此,你再委屈一段时日,莫要妄动,一切有哥哥在。

  内容足够透露许多信息,冯若昭来不及收拾,立刻动身往九州清晏赶去。

  “给皇上请安,臣妾有要事禀报,请皇上屏退左右。”

  皇帝正在为前朝敦亲王殴打言官一事头疼,难得见她这般着急,注意力便转移到她身上,

  “你先起来。苏培盛,你们都退下。”

  冯若昭起身,把手中字条递给皇帝,

  “皇上,这是底下人截获的,从外头夹带进园子里的消息,那送信的小太监说是要交给华妃的。”

  皇帝接过,看完后脸色变幻莫测,冯若昭见他不说话,再次开口,

  “送信之人臣妾带来了,这纸条上面是何意,臣妾看不懂。特来告诉皇上,不论这消息是真是假,臣妾斗胆请您尽早调查防范。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皇帝并不完全相信奴才的一面之词,他急着派人去查清楚,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这段日子来往采买的宫人都要仔细检查。”

  “是,皇上。臣妾告退。”

  冯若昭走后,皇帝对苏培盛道,

  “叫怡亲王和果郡王来见朕。”

  苏培盛出去后,夏刈正巧进来,

  “启禀皇上,这是臣刚刚截获的,敦亲王和年羹尧来往的密函。”

  皇帝看完信后,都不用查了,自己的血滴子查到的,还能有假?

  他把桌子拍的哐哐响,

  “逆贼大胆!”

  发泄一通后,他对夏刈吩咐,

  “你继续搜集敦亲王和年羹尧的罪证,派人盯着两家府邸。”

  夏刈退下后没多久,怡亲王和果郡王联袂而来。果郡王率先开口,

  “皇兄,臣弟前些日子出入十哥府上,找到了他犯下死罪的证据,皇兄请看。”

  皇帝看完,

  “敦亲王果然劝年羹尧相助,夺了朕的皇位,迎允禩为帝,允禟之母宜太妃为太后。”

  果郡王赶紧接话,

  “看十哥的成算,也必不能成。”

  皇帝嘲讽了一句,

  “他若能成事,岂非天亡我大清。”

  怡亲王见他们聊完敦亲王,随即道,

  “皇兄,近来朝中弹劾年羹尧的罪证已确认为真,皇兄打算如何安排?”

  皇帝直接一起安排,

  “朕刚刚收到消息,两人已经联合,妄图谋反,不能等他们调齐人手,要赶在他们之前将人全部拿下!十三弟,今晚入夜之后,你负责带兵抓捕年羹尧。十七弟,你负责老十那边。”

  三人商量一番部署,而后各自退去调兵。

  两人走后,皇帝才叫苏培盛进来,

  “去告诉太后,今夜太后不适,所以要请敦亲王福晋和贝子入宫侍疾。”

  苏培盛点头,

  “嗻,太后也已经吩咐过奴才了。”

  皇帝的眼神瞬间变得阴狠,太后对前朝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

  晚上,皇帝站在批阅奏折的御案前,来回踱步。虽心中有把握,但一切未曾尘埃落定之前,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变数发生。

  果郡王径直快步走入,弯腰拱手,

  “参见皇上。”

  他话音刚落,皇帝立刻询问,

  “如何?”

  果郡王站直身体,

  “一切顺利,骁骑营已领人拿下了敦亲王。”

  皇帝连连点头,

  “你立刻带骁骑营去支援老十三。”

  果郡王又匆匆离开。

  一个时辰后,两人一身血气的走进来,齐齐躬身,

  “参见皇上,臣幸不辱命。”

  皇帝这才彻底放松下来,他长舒一口气后问道,

  “怎么这么久?”

  怡亲王组织了一下语言,简略的汇报了今晚战况,

  “年羹尧私藏亲兵六千余,由密道进入城内,幸而皇兄提前让九门提督调了一万士兵,随时准备接应,十七弟又带着骁骑营及时赶到,最终将叛党全部拿下。”

  皇帝沉吟一瞬,

  “上过战场的老兵,和京城的守卫,战力上有差距,在所难免。此事结束,要让他们加强训练。”

  怡亲王仍有些担忧,多嘴问了一句,

  “年羹尧已经被捕,不足为惧,臣弟唯一担心的是,西北军中恐有他的死忠。”

  皇帝摇头,一副尽在掌握的神情,

  “无妨,我大清又不是年羹尧一人能打仗。朕早已安排忠君之士去当他的副将,在他刚回京的时候,就已经接替他的位置。”

  果郡王恭维道,

  “皇上圣明!运筹帷幄,决胜万里。”

  皇帝突然叹息一声,又装起来了,

  “先帝刚去世的时候,允禩、允禟、允?狼狈为奸,意图篡夺皇位,朕已经念在兄弟之情,封他为亲王,但他永不知足。

  今夜的事辛苦你们了,兄弟间最见不得人的事,却让你们亲眼看着,真是为难你们了。可是朝中亲贵众多,朕希望允?是最后一个有谋逆之心的人,此后诸王都能安分守己。”

  皇帝的敲打这样明显,果郡王怎会听不明白,他笑着回答,

  “旁人不敢说,但臣弟却是第一风花雪月之人,但求皇兄保全富贵,以后别再让臣弟做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了。”

  怡亲王只是摸了摸不良于行的双腿,没有多言。他的腿已废,皇帝若硬要猜忌,那他毫无办法。

  皇帝见果郡王这样乖觉,一直冷着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微微一笑,

  “你都已经这么说了,朕能不成全你吗?好了,累了一个晚上,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明日上朝还要扯皮。”

  “谢皇兄,臣弟告退。”

  次日,大朝会,群臣举证了敦亲王八大罪证:

  藐视君王,背负先皇,结党营私,紊乱朝政,阻塞言路,殴打大臣,别怀异心,滥用武功。

  条条皆是恕无可恕的死罪。

  但皇帝不想背负残害手足的骂名,决定对敦亲王从宽处理,废黜王爵,贬为庶人,终身圈禁宗人府。

  留了敦亲王一命,那年羹尧就不必再宽恕了,年羹尧谋反,证据确凿。此外,朝臣还列举了他二十八条大罪,皇帝当场下令处以极刑,年氏诛全族,华妃暂且不算在内。因为皇帝还没弄清楚,年世兰到底知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