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九月初八,秀女入宫,后宫新一轮的争斗拉开序幕。
九月初九,景仁宫请安,新进宫的小主们站在内殿堂前空地上。
瓜尔佳文鸳站在第二排,她旁边是富察贵人。
她清了清嗓子,眼神轻蔑,对着前排的甄嬛直言发问,
“富察贵人在我旁边站着呢,你瞧着也不像博尔济吉特贵人呀,你是谁,凭什么站在本小主前面?”
甄嬛停下同沈眉庄的交谈,转身看向瓜尔佳文鸳,
“有谁规定我不能站在你前面,你这人好生无礼!”
瓜尔佳文鸳翻了个白眼,正准备继续输出,皇后就被剪秋扶着出来了,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皇后坐到凤座上,特意对着底下的嫔妃强调,
“华妃还没到,各位妹妹先等着吧。”
皇后话音刚落,华妃就来了,她开口先发制人,
“皇上昨晚批折子批的晚了,臣妾陪的就晚了些,故而来迟,皇后娘娘不会生气吧?”
皇后本想趁机发作,听到华妃拿皇帝当借口,胸中一口郁气难舒,强忍着怒火,转移话题到新人身上,
“快坐吧,各位新妹妹都等着你呢。”
华妃得意洋洋的入座后,剪秋开始说流程,
“众小主给皇后娘娘请安。”
新人们给皇后行礼后,轮到拜见华妃。
华妃这时和皇后讨论起翡翠东珠,晾着蹲身行礼的众人不让起,直到皇后提醒,她才扶了扶旗头上垂下的流苏,神色轻慢,不屑道,
“都起来吧,听说有一位沈贵人被太后夸赞过,还有个唯一获得封号的莞答应,都站在哪里呀?”
甄嬛和沈眉庄刚站起来,又蹲下,齐声道,
“参见华妃娘娘。”
华妃看见两人容貌都非常出众,各有各的美,一时心中酸涩,正要挑刺,瓜尔佳文鸳就突然出声,
“华妃娘娘,嫔妾要告发莞答应不守宫规,身为汉军旗答应,却站在嫔妾和富察贵人前面。而且嫔妾听说,她一进宫,就直奔碎玉轩主殿去住了。”
华妃正愁找不到理由罚她们,闻言瞬间收起笑脸,冷冷道,
“莞答应自以为有纯元皇后的余荫庇佑,就可以无视宫规和上下尊卑吗?”
甄嬛狡辩,
“嫔妾住在主殿,是碎玉轩的管事姑姑领着进去的。”
文鸳抢在华妃之前,
“她领你,你就心安理得的住了?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什么位份,该住哪里吗?出了事推给管事姑姑,自己毫不知情,好一朵无辜的白莲花。”
华妃翻了个白眼,
“莞答应未经允许擅自住进主殿,以答应之身公然站在各位贵人常在前面,是教养嬷嬷没教,还是你不曾用心学?”
甄嬛由蹲着转为跪着,为了撇清自己,她硬着头皮回答,
“嬷嬷没教。”
华妃看她嘴硬,不再废话,直接下令,
“芳若是御前的人,可不是你能张口就来推卸责任的。既然甄家只教你如何勾引男人,那本宫便教教你规矩,拖下去,杖责三十,以儆效尤!”(注:夏冬春打人赐一丈红,甄嬛私住主殿的事不比她小)
皇后看了半天戏,终于坐不住了,好不容易来了个像姐姐的甄嬛,还指望她能分华妃的宠呢,
“华妃,新人才入宫,难免会有疏忽,杖责未免太过了些,不如罚抄宫规吧。”
华妃被皇后逼的要妥协,瓜尔佳文鸳看指望不上她,及时开口,
“皇后娘娘仁慈,嫔妾听说皇上非常爱重纯元皇后,曾经为她空置后院。莞答应从小就学她,且有女中诸葛之名,要是这么被打残,多可惜呀!”
皇后这时才想起从前柔则的独宠,让她恐惧和无能为力,加上甄嬛聪明的名声在外,决定不能放纵她发展。
不过她刚刚才反驳了华妃,不好再改口,于是她看向华妃,
“华妃认为呢?”
华妃回过味来,平时皇后决定的事才不会再问一遍她的意见,
“若是宫中人人触犯宫规,都找各种借口脱罪,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况且本宫是按宫规处置的。”
皇后思索一番,最终拍板,
“那就杖责二十吧,碎玉轩的管事姑姑罚入慎刑司作苦役。”
华妃补充道,
“还得再派个嬷嬷去好好教一教规矩,另抄写宫规二十遍,两月内呈给本宫检查。”
宫规有八百多页,手抄断了都够呛能抄完,狠还得是华妃呀。潜邸旧人们在看好戏。
皇后点头,华妃面向一群小嫔妃们,
“拖出去行刑吧,你们都去院子里看着,牢记触犯宫规的下场。”
沈眉庄见此,不顾自己还是个刚入宫的新人,立刻跪下求情,
“嬛儿她不是有意的,华妃娘娘您岂能滥用私刑!难道不怕皇上知道后怪罪吗?”
这话可触了华妃的逆鳞了,当即怒道,
“沈贵人以下犯上,不敬本宫,罚俸三月,抄写女德女戒百遍。敬嫔作为其主位,教导不善,罚俸一月,小惩大诫。希望你记住教训,以后跟本宫说话之前,先过一遍脑子。”
甄嬛被拖到院子中央,当着所有太监宫女,满宫嫔妃的面被杖责,对她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来说,比杀了她还要感到羞辱万分。
一开始她强忍着没有痛呼出声,几杖下去,便受不了,叫喊起来,声音凄惨尖锐,新入宫的小主们吓得脸色苍白,只有华妃在一旁笑盈盈的,皇后则面露不忍。
在甄嬛越来越弱的惨嚎中,时间仿佛转瞬即逝,又像过了一个百年那样漫长,二十杖终于结束,甄嬛晕了过去。
富察贵人胆子小,站在文鸳身边,吓得腿软,差点站不住倒下,幸好文鸳和桑儿及时扶住了她,她感激的看了文鸳一眼。
皇后派人用抬宫女的担架,抬甄嬛回碎玉轩西偏殿,让太医去给她瞧瞧。
其余人也都心惊胆战的各自回宫。
皇后叫剪秋去告诉皇帝一声,皇帝知道了前因后果,没法怪华妃,她的确按规矩行事。
更何况,他让甄嬛进宫是因为思念亡妻,他可以主动寻找替身,但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他只让剪秋回了皇后,
“甄家人处心积虑,是该好好教训一番。”
九月初九,景仁宫请安,新进宫的小主们站在内殿堂前空地上。
瓜尔佳文鸳站在第二排,她旁边是富察贵人。
她清了清嗓子,眼神轻蔑,对着前排的甄嬛直言发问,
“富察贵人在我旁边站着呢,你瞧着也不像博尔济吉特贵人呀,你是谁,凭什么站在本小主前面?”
甄嬛停下同沈眉庄的交谈,转身看向瓜尔佳文鸳,
“有谁规定我不能站在你前面,你这人好生无礼!”
瓜尔佳文鸳翻了个白眼,正准备继续输出,皇后就被剪秋扶着出来了,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皇后坐到凤座上,特意对着底下的嫔妃强调,
“华妃还没到,各位妹妹先等着吧。”
皇后话音刚落,华妃就来了,她开口先发制人,
“皇上昨晚批折子批的晚了,臣妾陪的就晚了些,故而来迟,皇后娘娘不会生气吧?”
皇后本想趁机发作,听到华妃拿皇帝当借口,胸中一口郁气难舒,强忍着怒火,转移话题到新人身上,
“快坐吧,各位新妹妹都等着你呢。”
华妃得意洋洋的入座后,剪秋开始说流程,
“众小主给皇后娘娘请安。”
新人们给皇后行礼后,轮到拜见华妃。
华妃这时和皇后讨论起翡翠东珠,晾着蹲身行礼的众人不让起,直到皇后提醒,她才扶了扶旗头上垂下的流苏,神色轻慢,不屑道,
“都起来吧,听说有一位沈贵人被太后夸赞过,还有个唯一获得封号的莞答应,都站在哪里呀?”
甄嬛和沈眉庄刚站起来,又蹲下,齐声道,
“参见华妃娘娘。”
华妃看见两人容貌都非常出众,各有各的美,一时心中酸涩,正要挑刺,瓜尔佳文鸳就突然出声,
“华妃娘娘,嫔妾要告发莞答应不守宫规,身为汉军旗答应,却站在嫔妾和富察贵人前面。而且嫔妾听说,她一进宫,就直奔碎玉轩主殿去住了。”
华妃正愁找不到理由罚她们,闻言瞬间收起笑脸,冷冷道,
“莞答应自以为有纯元皇后的余荫庇佑,就可以无视宫规和上下尊卑吗?”
甄嬛狡辩,
“嫔妾住在主殿,是碎玉轩的管事姑姑领着进去的。”
文鸳抢在华妃之前,
“她领你,你就心安理得的住了?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什么位份,该住哪里吗?出了事推给管事姑姑,自己毫不知情,好一朵无辜的白莲花。”
华妃翻了个白眼,
“莞答应未经允许擅自住进主殿,以答应之身公然站在各位贵人常在前面,是教养嬷嬷没教,还是你不曾用心学?”
甄嬛由蹲着转为跪着,为了撇清自己,她硬着头皮回答,
“嬷嬷没教。”
华妃看她嘴硬,不再废话,直接下令,
“芳若是御前的人,可不是你能张口就来推卸责任的。既然甄家只教你如何勾引男人,那本宫便教教你规矩,拖下去,杖责三十,以儆效尤!”(注:夏冬春打人赐一丈红,甄嬛私住主殿的事不比她小)
皇后看了半天戏,终于坐不住了,好不容易来了个像姐姐的甄嬛,还指望她能分华妃的宠呢,
“华妃,新人才入宫,难免会有疏忽,杖责未免太过了些,不如罚抄宫规吧。”
华妃被皇后逼的要妥协,瓜尔佳文鸳看指望不上她,及时开口,
“皇后娘娘仁慈,嫔妾听说皇上非常爱重纯元皇后,曾经为她空置后院。莞答应从小就学她,且有女中诸葛之名,要是这么被打残,多可惜呀!”
皇后这时才想起从前柔则的独宠,让她恐惧和无能为力,加上甄嬛聪明的名声在外,决定不能放纵她发展。
不过她刚刚才反驳了华妃,不好再改口,于是她看向华妃,
“华妃认为呢?”
华妃回过味来,平时皇后决定的事才不会再问一遍她的意见,
“若是宫中人人触犯宫规,都找各种借口脱罪,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况且本宫是按宫规处置的。”
皇后思索一番,最终拍板,
“那就杖责二十吧,碎玉轩的管事姑姑罚入慎刑司作苦役。”
华妃补充道,
“还得再派个嬷嬷去好好教一教规矩,另抄写宫规二十遍,两月内呈给本宫检查。”
宫规有八百多页,手抄断了都够呛能抄完,狠还得是华妃呀。潜邸旧人们在看好戏。
皇后点头,华妃面向一群小嫔妃们,
“拖出去行刑吧,你们都去院子里看着,牢记触犯宫规的下场。”
沈眉庄见此,不顾自己还是个刚入宫的新人,立刻跪下求情,
“嬛儿她不是有意的,华妃娘娘您岂能滥用私刑!难道不怕皇上知道后怪罪吗?”
这话可触了华妃的逆鳞了,当即怒道,
“沈贵人以下犯上,不敬本宫,罚俸三月,抄写女德女戒百遍。敬嫔作为其主位,教导不善,罚俸一月,小惩大诫。希望你记住教训,以后跟本宫说话之前,先过一遍脑子。”
甄嬛被拖到院子中央,当着所有太监宫女,满宫嫔妃的面被杖责,对她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来说,比杀了她还要感到羞辱万分。
一开始她强忍着没有痛呼出声,几杖下去,便受不了,叫喊起来,声音凄惨尖锐,新入宫的小主们吓得脸色苍白,只有华妃在一旁笑盈盈的,皇后则面露不忍。
在甄嬛越来越弱的惨嚎中,时间仿佛转瞬即逝,又像过了一个百年那样漫长,二十杖终于结束,甄嬛晕了过去。
富察贵人胆子小,站在文鸳身边,吓得腿软,差点站不住倒下,幸好文鸳和桑儿及时扶住了她,她感激的看了文鸳一眼。
皇后派人用抬宫女的担架,抬甄嬛回碎玉轩西偏殿,让太医去给她瞧瞧。
其余人也都心惊胆战的各自回宫。
皇后叫剪秋去告诉皇帝一声,皇帝知道了前因后果,没法怪华妃,她的确按规矩行事。
更何况,他让甄嬛进宫是因为思念亡妻,他可以主动寻找替身,但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他只让剪秋回了皇后,
“甄家人处心积虑,是该好好教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