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年羹尧大胜回朝,参加了除夕夜宴。
皇帝举杯对着底下众人,
“今儿除夕,大家不必拘束,都要尽兴才好。来,朕与你们共饮此杯。”
“谢皇上,祝皇上万寿无疆,祝大清风调雨顺。”
所有人都站起身,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年羹尧刚坐下,皇帝就对他展现了关怀,
“亮工,此次大捷,你居功至伟。这一杯,朕单独同你喝。”
皇帝对着他举杯,年羹尧居然坐着不动如山,口中反驳,
“皇上,这一杯,臣想与您和华妃娘娘一起喝。”
给年世兰吓得瞬间从得意中清醒,她猛地从椅子上窜起来,手中酒杯面向皇帝高高举起,
“皇上,哥哥许久没有和臣妾相见,一时激动,忘了礼数,臣妾替哥哥给您赔罪。”
皇帝维持着脸上的笑容,小胡子随着嘴唇蠕动略微上翘,眼眸深处却藏着彻骨的冰寒,
“无妨,华妃不必太过拘礼。你哥哥在外征战辛苦,思念亲人乃人之常情。”
年羹尧见年世兰站起来,不忍妹妹这般小心,替他周全,遂自己站起身,
“臣多谢皇上体谅。”
言罢,端起银制雕花酒杯,一口喝尽杯中酒。
皇帝象征性地喝了一口。
原本他是打算做出个君圣臣贤的样子,给周围人看,也给天下人看。
可惜有些人太过不知死活。
小插曲过后,宴席正式开始,敦亲王和年羹尧喝起酒来,年羹尧这会儿倒是表现得颇为豪爽尽兴,与敦亲王相谈甚欢。
众人觥筹交错,皇帝在上面却越看越气,索性直接离席,回了养心殿。
过完除夕,时间来到了雍正三年。
敦亲王殴打言官,一次次挑战皇帝底线。
皇帝告诉甄嬛,说要封敦亲王的女儿为公主,儿子为贝子,甄嬛立马想到更深一层,
“皇上英明,事事思虑周全。不过臣妾以为,不仅要封公主,连封号也要改。就拟定恭定二字,也好时时提醒她父亲恭敬安定。自然了,皇上是想不动干戈,化解兄弟间睨墙之祸,那就看王爷能不能领会皇上天恩了。并且公主还要教养于宫中,由太后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好暂时挟制敦亲王。”
皇帝的表情中带着欣赏,他发现,甄嬛不仅不觉得他卑鄙,反而比他更卑劣,
“没错,就按你说的办。你的位份,也该往上升一升,便即刻晋为贵人,搬去正殿居住吧。”
甄嬛似有些讶异,“啊”了一声,不过她迅速反应过来,蹲下身,
“臣妾多谢皇上隆恩。”
皇帝笑眯眯地拉她起来,口中回了句,
“这是你应得的。”
三月,敦亲王造反,被皇帝废除爵位,革去黄带子,全家终生圈禁宗人府。
敦亲王造反前,曾写信给年羹尧,向他借兵。这更加坚定了皇帝要除年的决心。
敦亲王失势后,前朝弹劾年羹尧的折子就更多了,由甄远道带头。这也导致后宫,甄嬛与年世兰越发势同水火。
五月,天气渐渐地热了,众嫔妃早起到景仁宫请安,路上都出了一层薄汗。
今天年世兰难得的没有迟到,因为皇帝昨日把她和皇后两人叫去养心殿,说了去圆明园的事,由她们两个安排。
皇后看人到齐了,从内室里出来,坐到凤座上,不紧不慢地开口,
“皇上昨儿和本宫说,要带大家去圆明园避暑。所有人都一起去。”
年世兰不甘示弱,快速接过话茬,急于展现她的威势和地位,
“皇上让本宫协助皇后,一同安排出行事宜。你们都各自回去收拾,明日出发。”
被华妃抢了台词,皇后脸上的笑有些勉强,她扶着靠枕的手骤然捏紧,又松开,枕头上出现了明显的褶皱,
“珍嫔,曹贵人,你们两个带小孩子的,把常用的东西都带全,免得两个孩子一时用不惯新的。其余人也都收拾仔细了,这还是皇上登基以来,头一次去园子里避暑呢,别出了差错。”
年世兰十分看不惯皇后这副样子,没事也要找茬,
“皇后娘娘放心,有臣妾在,不会出差错的。更何况,早前半个月,皇上就吩咐过,叫园子里的奴才把各处打扫干净,一应物件准备齐全,随时恭候着咱们过去。”
皇后当然知道这事,只不过又被华妃抢了先,她冷下脸,
“好了,本宫不多说了,今天的请安就到这,晚上也不用过来。你们都回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
众嫔妃连忙起身恭敬道,
“是,臣妾/嫔妾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次日上午,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目的地,圆明园。
华妃原本想把夏冬春安排的离皇帝远远地,却被告知,她的住处是皇上指定的,霎时手边的茶盏又遭了殃,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夏冬春住在上下天光。
上下天光位于九州清晏后湖北岸,东邻碧桐书院,西接杏花春馆。
最南面建有涵月楼,是临后湖而建的两层楼阁。前部架设水中,设置了一座月台。从月台两侧延伸出曲桥,桥上西面建有一座水榭,东边则是一座凉亭。
涵月楼的一层是面阔三间的房间,留出了大量的廊宽,方便人赏景。
二层则是一座带顶的露台,上面放着一个圆形湖石桌,和几个石凳。
“上下天光”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登上涵月楼,凭栏眺望,可以纵览后湖风光,远处青山碧树,相映成趣。
在涵月楼后面,是一座小院,名为“平安院”,屋舍间以弯折的围墙相连。
夏冬春和弘旭就住在此处院中。
宫人们把带来的东西都归置好,房间早在她们来之前就已布置打扫妥当。
夏冬春用过晚膳后,迫不及待地登上涵月楼,登楼远眺。
宁静的夏夜不像白天那样闷热,耳边偶有蝉吟虫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抬起头仰望,墨蓝天穹之上,众多的星子熠熠闪烁,月色明亮皎洁,月华如练。
仔细感受,夜风吹拂,伴随着丝丝凉意袭来。
夜露弥漫,夏冬春鼻尖轻嗅,闻到一缕缕令人沉醉的荷香。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手中团扇用玉作柄,触手清凉润泽,轻轻摇晃,悠然自在。
上下天光布局图见作话及评论区。
皇帝举杯对着底下众人,
“今儿除夕,大家不必拘束,都要尽兴才好。来,朕与你们共饮此杯。”
“谢皇上,祝皇上万寿无疆,祝大清风调雨顺。”
所有人都站起身,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年羹尧刚坐下,皇帝就对他展现了关怀,
“亮工,此次大捷,你居功至伟。这一杯,朕单独同你喝。”
皇帝对着他举杯,年羹尧居然坐着不动如山,口中反驳,
“皇上,这一杯,臣想与您和华妃娘娘一起喝。”
给年世兰吓得瞬间从得意中清醒,她猛地从椅子上窜起来,手中酒杯面向皇帝高高举起,
“皇上,哥哥许久没有和臣妾相见,一时激动,忘了礼数,臣妾替哥哥给您赔罪。”
皇帝维持着脸上的笑容,小胡子随着嘴唇蠕动略微上翘,眼眸深处却藏着彻骨的冰寒,
“无妨,华妃不必太过拘礼。你哥哥在外征战辛苦,思念亲人乃人之常情。”
年羹尧见年世兰站起来,不忍妹妹这般小心,替他周全,遂自己站起身,
“臣多谢皇上体谅。”
言罢,端起银制雕花酒杯,一口喝尽杯中酒。
皇帝象征性地喝了一口。
原本他是打算做出个君圣臣贤的样子,给周围人看,也给天下人看。
可惜有些人太过不知死活。
小插曲过后,宴席正式开始,敦亲王和年羹尧喝起酒来,年羹尧这会儿倒是表现得颇为豪爽尽兴,与敦亲王相谈甚欢。
众人觥筹交错,皇帝在上面却越看越气,索性直接离席,回了养心殿。
过完除夕,时间来到了雍正三年。
敦亲王殴打言官,一次次挑战皇帝底线。
皇帝告诉甄嬛,说要封敦亲王的女儿为公主,儿子为贝子,甄嬛立马想到更深一层,
“皇上英明,事事思虑周全。不过臣妾以为,不仅要封公主,连封号也要改。就拟定恭定二字,也好时时提醒她父亲恭敬安定。自然了,皇上是想不动干戈,化解兄弟间睨墙之祸,那就看王爷能不能领会皇上天恩了。并且公主还要教养于宫中,由太后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好暂时挟制敦亲王。”
皇帝的表情中带着欣赏,他发现,甄嬛不仅不觉得他卑鄙,反而比他更卑劣,
“没错,就按你说的办。你的位份,也该往上升一升,便即刻晋为贵人,搬去正殿居住吧。”
甄嬛似有些讶异,“啊”了一声,不过她迅速反应过来,蹲下身,
“臣妾多谢皇上隆恩。”
皇帝笑眯眯地拉她起来,口中回了句,
“这是你应得的。”
三月,敦亲王造反,被皇帝废除爵位,革去黄带子,全家终生圈禁宗人府。
敦亲王造反前,曾写信给年羹尧,向他借兵。这更加坚定了皇帝要除年的决心。
敦亲王失势后,前朝弹劾年羹尧的折子就更多了,由甄远道带头。这也导致后宫,甄嬛与年世兰越发势同水火。
五月,天气渐渐地热了,众嫔妃早起到景仁宫请安,路上都出了一层薄汗。
今天年世兰难得的没有迟到,因为皇帝昨日把她和皇后两人叫去养心殿,说了去圆明园的事,由她们两个安排。
皇后看人到齐了,从内室里出来,坐到凤座上,不紧不慢地开口,
“皇上昨儿和本宫说,要带大家去圆明园避暑。所有人都一起去。”
年世兰不甘示弱,快速接过话茬,急于展现她的威势和地位,
“皇上让本宫协助皇后,一同安排出行事宜。你们都各自回去收拾,明日出发。”
被华妃抢了台词,皇后脸上的笑有些勉强,她扶着靠枕的手骤然捏紧,又松开,枕头上出现了明显的褶皱,
“珍嫔,曹贵人,你们两个带小孩子的,把常用的东西都带全,免得两个孩子一时用不惯新的。其余人也都收拾仔细了,这还是皇上登基以来,头一次去园子里避暑呢,别出了差错。”
年世兰十分看不惯皇后这副样子,没事也要找茬,
“皇后娘娘放心,有臣妾在,不会出差错的。更何况,早前半个月,皇上就吩咐过,叫园子里的奴才把各处打扫干净,一应物件准备齐全,随时恭候着咱们过去。”
皇后当然知道这事,只不过又被华妃抢了先,她冷下脸,
“好了,本宫不多说了,今天的请安就到这,晚上也不用过来。你们都回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
众嫔妃连忙起身恭敬道,
“是,臣妾/嫔妾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次日上午,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目的地,圆明园。
华妃原本想把夏冬春安排的离皇帝远远地,却被告知,她的住处是皇上指定的,霎时手边的茶盏又遭了殃,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夏冬春住在上下天光。
上下天光位于九州清晏后湖北岸,东邻碧桐书院,西接杏花春馆。
最南面建有涵月楼,是临后湖而建的两层楼阁。前部架设水中,设置了一座月台。从月台两侧延伸出曲桥,桥上西面建有一座水榭,东边则是一座凉亭。
涵月楼的一层是面阔三间的房间,留出了大量的廊宽,方便人赏景。
二层则是一座带顶的露台,上面放着一个圆形湖石桌,和几个石凳。
“上下天光”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登上涵月楼,凭栏眺望,可以纵览后湖风光,远处青山碧树,相映成趣。
在涵月楼后面,是一座小院,名为“平安院”,屋舍间以弯折的围墙相连。
夏冬春和弘旭就住在此处院中。
宫人们把带来的东西都归置好,房间早在她们来之前就已布置打扫妥当。
夏冬春用过晚膳后,迫不及待地登上涵月楼,登楼远眺。
宁静的夏夜不像白天那样闷热,耳边偶有蝉吟虫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抬起头仰望,墨蓝天穹之上,众多的星子熠熠闪烁,月色明亮皎洁,月华如练。
仔细感受,夜风吹拂,伴随着丝丝凉意袭来。
夜露弥漫,夏冬春鼻尖轻嗅,闻到一缕缕令人沉醉的荷香。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手中团扇用玉作柄,触手清凉润泽,轻轻摇晃,悠然自在。
上下天光布局图见作话及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