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被带下去,脱掉皇后服制,换了一身庶人的衣服,送去了冷宫。
剪秋、江福海和绘春等贴身伺候宜修的人,还有章弥,全部被皇帝赐死。
皇后被送进冷宫,她那里保管的纯元皇后的一些东西,一半被放到皇帝那里,一半被端妃要了去。
皇帝想起从前,端妃和纯元关系是极好的,她的琵琶还是纯元教的。
端妃在皇帝那里刷了一波存在感,成功让皇帝去她那里坐坐,偶尔两人一块用个膳,一起怀念纯元。
承乾宫里,冯若昭疑惑,
“怎么皇上好端端的,就念起端妃的好了?”
含珠回道,
“大概是端妃娘娘要走了一些纯元皇后的遗物,让皇上念起了旧情。”
冯若昭嗤笑一声,
“幸好皇上没有应激反应,否则她这个行为和皇后当初有什么区别?”
含珠提醒她,
“娘娘,端妃久病,无法侍寝,不足为惧,除非皇上突然给她一个皇子。可是莞嫔,既得宠又年轻漂亮又懂诗书还能生,其父甄远道为正二品尚书,称得上家世显赫。不得不防啊。”
冯若昭听到含珠苦口婆心的劝说,一个主意在脑海中形成。
伸手招呼含珠靠近,同她耳语几句,含珠细细听完,眼中逐渐亮起一抹精光。
废后之事震惊朝野,直到入冬后,所有人才明面上淡忘了这件事。
风雪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天气渐冷,早起有霜。后宫中,不需要请安,皇帝不来,冯若昭晨起都有点懒怠梳妆打扮。
前朝,皇帝对隆科多忍无可忍,便也无需再忍。
他去寿康宫找太后,请安后直奔主题,
“隆科多结党营私,非死不可。皇额娘若是舍不得,那便是舍得了儿子千辛万苦得来的皇位,和皇额娘的太后之尊。”
太后试图劝解,
“隆科多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哪有皇帝说的这么严重。”
皇帝不听,他用以前撞破两人奸情的事来威胁太后。太后无奈,只好答应亲手送隆科多上路。
然而送走隆科多,太后心中悲痛,一下子病得起不来。皇帝去看她,两人又吵了起来,太后被活活气死了。
人走了,皇帝开始装孝子了。他给太后举办了隆重的丧仪,连富察仪欣大着肚子也不管,必须每天去哭灵。
最终,因为葬礼期间的折腾,加上逐渐寒冷的天气,丧仪结束没过两天,富察仪欣就流产了。
养心殿,苏培盛一脸苦相走进来,
“皇上,庄嫔娘娘小产了。太医说,是因为太后丧仪期间,娘娘孝心至诚,太过悲恸,加上天气渐寒,久跪伤身。”
直到这时候,皇帝才像是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他长叹一声,
“给庄嫔送些东西,嘱咐她好生休养,不要太过伤怀以致伤身了。”
皇帝明知庄嫔有孕,偏要她去哭灵。宜修让章弥给她下过药,丧仪期间百般不适,皇帝却硬生生让她跪完了整个葬礼。
很难说他心里在期待什么。
这边富察仪欣流产,那边甄嬛却怀孕了。彤史记录,是在太后死之前的那段时间。
皇帝又高兴起来。
后宫中因为皇帝心情好转,慢慢从太后过世的阴霾里缓过劲来。
没有了宜修和年世兰,甄嬛现在的地位和势力,再加上温实初,足以防住宫内除冯若昭以外的,任何嫔妃对龙胎的暗算。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皇帝和冯若昭都在永寿宫里坐镇,旁边站了一圈人,有端妃、齐妃、平嫔、惠贵人、欣贵人、顺贵人。
有孩子的都来了,惠贵人关心甄嬛,顺贵人知晓冯若昭在这,她便来凑热闹。
至于端妃……
经历了半天的挣扎,甄嬛生下了一个公主。在场所有嫔妃,除开曹琴默,都松了口气。
稳婆抱着孩子来到产房外,
“恭喜皇上,莞嫔娘娘顺利生下小公主,母女均安。”
皇帝见不是皇子,有些失望,但他仍大手一挥,
“莞嫔晋为莞妃,于公主满月宴后行册封礼。公主赐名胧月,永寿宫上下皆赏半年月例。”
奴才们立时跪了一地,
“恭喜莞妃娘娘!谢皇上隆恩!”
也不管内室的甄嬛是否清醒着,能否听到他们的贺喜,反正皇上听到就行了。
齐月宾之前在曹琴默还是贵人时,想抱养温宜,始终未能成功。
一来年世兰不会让她如愿拥有一个孩子。
二来,曹琴默的心计,与她不相上下。她才稍微做了一点尝试,自己的药就被人动了手脚,以致病情加重。
吉祥不信曹琴默有这样的能耐,要去请别的太医,被齐月宾阻拦,
“曹琴默或许没有这样的本事,但倘若她暗地里投靠了别人呢?吉祥,别白费力气了。”
说回此时,齐月宾慢悠悠地从永寿宫回到延庆殿,殿内充斥着病气和药味。
亲眼瞧着甄嬛生下女儿,进宫短短三年就封妃,与自己平起平坐,齐月宾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
“吉祥,你说,胧月做我的女儿如何?”
吉祥是个胆大的,她知道自家主子的心计和手段,并没有质疑,而是问道,
“莞妃不好对付,奴婢该怎么做?”
齐月宾仍是那般有气无力的笑容,透着诡谲阴森,好似毒蛇吐信,
“本宫曾听小宫女闲聊,言语间提及甄嬛,第一印象便是她如何的心高气傲,任性起来竟敢把皇上拒之门外。想必,她自以为是帝王的真爱,才敢肆无忌惮的和天子耍脾气。”
吉祥为自家娘娘鸣不平,
“哼,她算什么东西,竟敢把皇上拒之门外。娘娘您深爱皇上,向来急皇上之所急,忧皇上之所忧。皇上却这样对您。”
齐月宾闻言低声斥责,
“谁许你这样说皇上?”
吉祥连忙跪下,
“奴婢知错。”
齐月宾不想为这点小事跟心腹计较,
“罢了,以后别说了。要记得,隔墙有耳。你按本宫说的做,她很快就不能得意了。”
剪秋、江福海和绘春等贴身伺候宜修的人,还有章弥,全部被皇帝赐死。
皇后被送进冷宫,她那里保管的纯元皇后的一些东西,一半被放到皇帝那里,一半被端妃要了去。
皇帝想起从前,端妃和纯元关系是极好的,她的琵琶还是纯元教的。
端妃在皇帝那里刷了一波存在感,成功让皇帝去她那里坐坐,偶尔两人一块用个膳,一起怀念纯元。
承乾宫里,冯若昭疑惑,
“怎么皇上好端端的,就念起端妃的好了?”
含珠回道,
“大概是端妃娘娘要走了一些纯元皇后的遗物,让皇上念起了旧情。”
冯若昭嗤笑一声,
“幸好皇上没有应激反应,否则她这个行为和皇后当初有什么区别?”
含珠提醒她,
“娘娘,端妃久病,无法侍寝,不足为惧,除非皇上突然给她一个皇子。可是莞嫔,既得宠又年轻漂亮又懂诗书还能生,其父甄远道为正二品尚书,称得上家世显赫。不得不防啊。”
冯若昭听到含珠苦口婆心的劝说,一个主意在脑海中形成。
伸手招呼含珠靠近,同她耳语几句,含珠细细听完,眼中逐渐亮起一抹精光。
废后之事震惊朝野,直到入冬后,所有人才明面上淡忘了这件事。
风雪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天气渐冷,早起有霜。后宫中,不需要请安,皇帝不来,冯若昭晨起都有点懒怠梳妆打扮。
前朝,皇帝对隆科多忍无可忍,便也无需再忍。
他去寿康宫找太后,请安后直奔主题,
“隆科多结党营私,非死不可。皇额娘若是舍不得,那便是舍得了儿子千辛万苦得来的皇位,和皇额娘的太后之尊。”
太后试图劝解,
“隆科多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哪有皇帝说的这么严重。”
皇帝不听,他用以前撞破两人奸情的事来威胁太后。太后无奈,只好答应亲手送隆科多上路。
然而送走隆科多,太后心中悲痛,一下子病得起不来。皇帝去看她,两人又吵了起来,太后被活活气死了。
人走了,皇帝开始装孝子了。他给太后举办了隆重的丧仪,连富察仪欣大着肚子也不管,必须每天去哭灵。
最终,因为葬礼期间的折腾,加上逐渐寒冷的天气,丧仪结束没过两天,富察仪欣就流产了。
养心殿,苏培盛一脸苦相走进来,
“皇上,庄嫔娘娘小产了。太医说,是因为太后丧仪期间,娘娘孝心至诚,太过悲恸,加上天气渐寒,久跪伤身。”
直到这时候,皇帝才像是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他长叹一声,
“给庄嫔送些东西,嘱咐她好生休养,不要太过伤怀以致伤身了。”
皇帝明知庄嫔有孕,偏要她去哭灵。宜修让章弥给她下过药,丧仪期间百般不适,皇帝却硬生生让她跪完了整个葬礼。
很难说他心里在期待什么。
这边富察仪欣流产,那边甄嬛却怀孕了。彤史记录,是在太后死之前的那段时间。
皇帝又高兴起来。
后宫中因为皇帝心情好转,慢慢从太后过世的阴霾里缓过劲来。
没有了宜修和年世兰,甄嬛现在的地位和势力,再加上温实初,足以防住宫内除冯若昭以外的,任何嫔妃对龙胎的暗算。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皇帝和冯若昭都在永寿宫里坐镇,旁边站了一圈人,有端妃、齐妃、平嫔、惠贵人、欣贵人、顺贵人。
有孩子的都来了,惠贵人关心甄嬛,顺贵人知晓冯若昭在这,她便来凑热闹。
至于端妃……
经历了半天的挣扎,甄嬛生下了一个公主。在场所有嫔妃,除开曹琴默,都松了口气。
稳婆抱着孩子来到产房外,
“恭喜皇上,莞嫔娘娘顺利生下小公主,母女均安。”
皇帝见不是皇子,有些失望,但他仍大手一挥,
“莞嫔晋为莞妃,于公主满月宴后行册封礼。公主赐名胧月,永寿宫上下皆赏半年月例。”
奴才们立时跪了一地,
“恭喜莞妃娘娘!谢皇上隆恩!”
也不管内室的甄嬛是否清醒着,能否听到他们的贺喜,反正皇上听到就行了。
齐月宾之前在曹琴默还是贵人时,想抱养温宜,始终未能成功。
一来年世兰不会让她如愿拥有一个孩子。
二来,曹琴默的心计,与她不相上下。她才稍微做了一点尝试,自己的药就被人动了手脚,以致病情加重。
吉祥不信曹琴默有这样的能耐,要去请别的太医,被齐月宾阻拦,
“曹琴默或许没有这样的本事,但倘若她暗地里投靠了别人呢?吉祥,别白费力气了。”
说回此时,齐月宾慢悠悠地从永寿宫回到延庆殿,殿内充斥着病气和药味。
亲眼瞧着甄嬛生下女儿,进宫短短三年就封妃,与自己平起平坐,齐月宾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
“吉祥,你说,胧月做我的女儿如何?”
吉祥是个胆大的,她知道自家主子的心计和手段,并没有质疑,而是问道,
“莞妃不好对付,奴婢该怎么做?”
齐月宾仍是那般有气无力的笑容,透着诡谲阴森,好似毒蛇吐信,
“本宫曾听小宫女闲聊,言语间提及甄嬛,第一印象便是她如何的心高气傲,任性起来竟敢把皇上拒之门外。想必,她自以为是帝王的真爱,才敢肆无忌惮的和天子耍脾气。”
吉祥为自家娘娘鸣不平,
“哼,她算什么东西,竟敢把皇上拒之门外。娘娘您深爱皇上,向来急皇上之所急,忧皇上之所忧。皇上却这样对您。”
齐月宾闻言低声斥责,
“谁许你这样说皇上?”
吉祥连忙跪下,
“奴婢知错。”
齐月宾不想为这点小事跟心腹计较,
“罢了,以后别说了。要记得,隔墙有耳。你按本宫说的做,她很快就不能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