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鞣革的细致工序
第一缕晨光尚未完全驱透棕榈叶屋顶的缝隙,林越便已在一种混合着潮湿泥土、草木灰和生皮腥膻的气味中醒来。他翻身坐起,第一件事就是赤脚走到营地角落的木架前,伸手仔细触摸那张被木棍撑开、晾了一夜的鹿皮。
指尖传来的触感依然坚硬且略带滑腻。经过一夜,石灰水已初步分解了皮下的脂肪和组织,但皮张整体仍显僵硬,离能够随意弯曲缝制的柔软皮革相去甚远。他凑近细看,皮板表面有些地方因石灰作用而微微发白,皮下一些半透明的脂肪残留依然附着。
“不能急,”他低声自语,回忆起曾在纪录片里看过的古老鞣革工艺,“每一步都关系到成败。”他取来一块边缘相对平滑的燧石刮刀,蹲在皮张前,开始小心翼翼地刮除皮板内侧残留的脂肪和肉渣。这个活儿极其考验耐心和手感,力道必须均匀:太轻刮不干净,残留的油脂会使皮革日后腐臭;太重则可能划伤皮纤维,导致皮革强度下降。他全神贯注,额角渐渐渗出细汗。刮下来的油脂和碎屑,他也没浪费,用一片大芭蕉叶接住,这些动物油脂是制作简易灯油、润滑剂甚至未来尝试制作原始肥皂的宝贵原料。
初步清理后,他抱起变得轻了些的鹿皮,走到溪边。他选择了一处水流平缓、底部是细沙的回水湾,用几块干净的石头压住皮子的四角,让清澈的活水充分冲刷浸泡皮张,以带走渗入纤维的石灰和细微杂质。看着溪水潺潺流过皮面,他估算着至少需要浸泡一两个小时,期间还需翻动几次确保冲洗均匀。
上午:竹林探索与意外发现
利用浸泡鹿皮的空档,林越决定探索南边那片茂密的竹林。他需要更坚韧的材料制作箭杆、工具柄,甚至尝试编织更结实的容器。他仔细检查装备:石斧的刃口有些钝了,他用随身携带的细砂岩蘸水仔细打磨了几下,直到刃口重现微光;复合弓的弓弦状态良好,他用手指捻了捻,确认没有磨损;几支新装上黑曜石箭头的箭矢被他小心地插回箭袋,这些是目前他远程攻击的依仗。
踏入竹林,环境顿时迥异于寻常丛林。高耸的竹竿密密匝匝,仿佛组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阳光被切割成斑驳的光点,洒在铺满厚厚竹叶的地面上。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竹叶特有的清冽香气。行走变得异常困难,他必须用石斧不断砍断横生的细竹、藤蔓和低垂的枝叶才能开辟道路。砍伐时,石斧落在极具韧性的竹竿上,发出“梆、梆”的闷响,震得虎口发麻,新鲜的竹屑四处飞溅,散发出浓郁的植物汁液气味。
正当他选中一根竹节匀称、碗口粗的老竹,准备全力砍伐时,一阵异样的声响从竹林深处由远及近传来——不是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也不是小动物穿梭的窸窣声,而是一种低沉、急促、成片响起的奔跑声,夹杂着竹竿被猛烈撞断的“噼啪”爆裂声!
林越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收斧,迅捷地闪身躲到一丛格外茂密的凤尾竹后面,屏住呼吸,透过竹叶缝隙紧张地窥视。只见几只体型壮硕、鬃毛耸动的灰褐色野猪,正惊慌失措地狂奔而过,数量约有七八头,俨然是一个小型野猪群!它们似乎正被什么可怕的东西追赶,完全不顾茂密的竹林,凭着蛮力横冲直撞,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碗口粗的竹子也被轻易撞歪。
猪群呼啸而过,声响迅速远去。林越心脏怦怦直跳,待确认安全后,他才小心地走到野猪经过的路径上查看。地面被践踏得一片泥泞,散落着断竹和枝叶。他蹲下身,仔细研究地上的痕迹。除了熟悉的野猪蹄印,在几处较为松软的泥地上,他发现了另一种令人不安的印记——几个巨大、深陷的爪印!爪印形状类似大型猫科动物,但尺寸大得惊人,几乎比他手掌全开还要大,且入土极深,显示其主人拥有可怕的体重和力量。旁边还有几处明显的打斗痕迹,几根断裂的竹竿上沾着几缕深色的、不属于野猪的粗硬毛发。
这个发现让林越后背发凉。他迅速采集了几根沾有神秘毛发的竹竿,用树皮包好,然后不敢再多停留,匆匆砍下最初选中的那根竹子,扛在肩上,沿着原路加倍警惕地返回营地。
下午:系统的助力与皮具规划
回到溪边,林越将鹿皮从水中捞出。经过活水冲刷,皮张的异味减轻了不少,触感也似乎柔和了一点点。他用力拧干水分,将皮张重新撑开晾晒。
这时,他想起系统,集中精神查看界面。
【累积获得打赏:115点】
(因成功处理鹿皮、探索竹林并发现重要线索而增加)
可兑换列表果然有了变化,除了原有的物品,新增了一项:【初级皮革软化剂(小份,12点)】。
这正是雪中送炭!林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兑换。一小罐乳白色的、散发着淡淡草木清香的膏体出现在工作台上。他按照说明,用手指蘸取膏体,均匀涂抹在鹿皮内侧,然后像揉面一样,仔细地、由内向外地反复揉搓。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僵硬的皮张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柔软、富有韧性!效果远超他之前知道的任何自然鞣制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逐渐变得像样的皮革,林越开始规划:这块皮子足够做一双合脚耐用的皮鞋,还能剩下不少边角料,可以缝制一个随身挎包,用来装火种、燧石等小物件,甚至可以考虑做一对护腕,保护小臂在丛林中穿梭时不被划伤。
傍晚:整合线索与加固营地
傍晚,林越一边用陶罐炖煮加入新采野菜的鹿肉汤,一边仔细检查带回的神秘毛发。毛发粗硬,呈深褐色,在火光下泛着油光。他对比了记忆中各种动物的毛发,无法确定归属,但可以肯定是一种体型和力量都远超野猪的猛兽。
结合之前发现的符号、铜刀,以及今日野猪群的异常奔逃和这神秘的爪印,林越感到这座岛屿的谜团越来越深,潜藏的危险也远超预期。他不敢怠慢,趁着天黑前,再次加固了营地的荆棘围墙,尤其加强了靠近竹林方向的防御,并检查了所有陷阱的触发机关。
夜晚:反思与计划
夜幕彻底笼罩岛屿,篝火成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林越嚼着烤鹿肉,内心并不平静。皮革问题的意外顺利解决,得益于系统,但这反而让他对系统背后的机制产生了更深的疑虑。而竹林中的发现,则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
他拿出炭笔,在平整的树皮上画下简易地图,标记了野猪奔逃方向、发现爪印的地点,以及更早之前符号标记点的方位。这些点似乎隐约构成某种分布,但他暂时还看不透规律。
“明天,”他望着跳动的火焰,制定着计划,“必须再去一次竹林边缘,但要更小心。得设法弄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以及……它会不会靠近营地。”
【累积获得打赏:118点】
(因成功使用软化剂、有效规划并保持高度警惕而增加)
Day21在充实劳作、意外发现和更深沉的危机感中结束。林越获得了急需的皮革解决方案,但也直面了岛屿食物链顶端可能存在的、更恐怖的掠食者。生存的挑战,从未停止升级。
第一缕晨光尚未完全驱透棕榈叶屋顶的缝隙,林越便已在一种混合着潮湿泥土、草木灰和生皮腥膻的气味中醒来。他翻身坐起,第一件事就是赤脚走到营地角落的木架前,伸手仔细触摸那张被木棍撑开、晾了一夜的鹿皮。
指尖传来的触感依然坚硬且略带滑腻。经过一夜,石灰水已初步分解了皮下的脂肪和组织,但皮张整体仍显僵硬,离能够随意弯曲缝制的柔软皮革相去甚远。他凑近细看,皮板表面有些地方因石灰作用而微微发白,皮下一些半透明的脂肪残留依然附着。
“不能急,”他低声自语,回忆起曾在纪录片里看过的古老鞣革工艺,“每一步都关系到成败。”他取来一块边缘相对平滑的燧石刮刀,蹲在皮张前,开始小心翼翼地刮除皮板内侧残留的脂肪和肉渣。这个活儿极其考验耐心和手感,力道必须均匀:太轻刮不干净,残留的油脂会使皮革日后腐臭;太重则可能划伤皮纤维,导致皮革强度下降。他全神贯注,额角渐渐渗出细汗。刮下来的油脂和碎屑,他也没浪费,用一片大芭蕉叶接住,这些动物油脂是制作简易灯油、润滑剂甚至未来尝试制作原始肥皂的宝贵原料。
初步清理后,他抱起变得轻了些的鹿皮,走到溪边。他选择了一处水流平缓、底部是细沙的回水湾,用几块干净的石头压住皮子的四角,让清澈的活水充分冲刷浸泡皮张,以带走渗入纤维的石灰和细微杂质。看着溪水潺潺流过皮面,他估算着至少需要浸泡一两个小时,期间还需翻动几次确保冲洗均匀。
上午:竹林探索与意外发现
利用浸泡鹿皮的空档,林越决定探索南边那片茂密的竹林。他需要更坚韧的材料制作箭杆、工具柄,甚至尝试编织更结实的容器。他仔细检查装备:石斧的刃口有些钝了,他用随身携带的细砂岩蘸水仔细打磨了几下,直到刃口重现微光;复合弓的弓弦状态良好,他用手指捻了捻,确认没有磨损;几支新装上黑曜石箭头的箭矢被他小心地插回箭袋,这些是目前他远程攻击的依仗。
踏入竹林,环境顿时迥异于寻常丛林。高耸的竹竿密密匝匝,仿佛组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阳光被切割成斑驳的光点,洒在铺满厚厚竹叶的地面上。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竹叶特有的清冽香气。行走变得异常困难,他必须用石斧不断砍断横生的细竹、藤蔓和低垂的枝叶才能开辟道路。砍伐时,石斧落在极具韧性的竹竿上,发出“梆、梆”的闷响,震得虎口发麻,新鲜的竹屑四处飞溅,散发出浓郁的植物汁液气味。
正当他选中一根竹节匀称、碗口粗的老竹,准备全力砍伐时,一阵异样的声响从竹林深处由远及近传来——不是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也不是小动物穿梭的窸窣声,而是一种低沉、急促、成片响起的奔跑声,夹杂着竹竿被猛烈撞断的“噼啪”爆裂声!
林越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收斧,迅捷地闪身躲到一丛格外茂密的凤尾竹后面,屏住呼吸,透过竹叶缝隙紧张地窥视。只见几只体型壮硕、鬃毛耸动的灰褐色野猪,正惊慌失措地狂奔而过,数量约有七八头,俨然是一个小型野猪群!它们似乎正被什么可怕的东西追赶,完全不顾茂密的竹林,凭着蛮力横冲直撞,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碗口粗的竹子也被轻易撞歪。
猪群呼啸而过,声响迅速远去。林越心脏怦怦直跳,待确认安全后,他才小心地走到野猪经过的路径上查看。地面被践踏得一片泥泞,散落着断竹和枝叶。他蹲下身,仔细研究地上的痕迹。除了熟悉的野猪蹄印,在几处较为松软的泥地上,他发现了另一种令人不安的印记——几个巨大、深陷的爪印!爪印形状类似大型猫科动物,但尺寸大得惊人,几乎比他手掌全开还要大,且入土极深,显示其主人拥有可怕的体重和力量。旁边还有几处明显的打斗痕迹,几根断裂的竹竿上沾着几缕深色的、不属于野猪的粗硬毛发。
这个发现让林越后背发凉。他迅速采集了几根沾有神秘毛发的竹竿,用树皮包好,然后不敢再多停留,匆匆砍下最初选中的那根竹子,扛在肩上,沿着原路加倍警惕地返回营地。
下午:系统的助力与皮具规划
回到溪边,林越将鹿皮从水中捞出。经过活水冲刷,皮张的异味减轻了不少,触感也似乎柔和了一点点。他用力拧干水分,将皮张重新撑开晾晒。
这时,他想起系统,集中精神查看界面。
【累积获得打赏:115点】
(因成功处理鹿皮、探索竹林并发现重要线索而增加)
可兑换列表果然有了变化,除了原有的物品,新增了一项:【初级皮革软化剂(小份,12点)】。
这正是雪中送炭!林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兑换。一小罐乳白色的、散发着淡淡草木清香的膏体出现在工作台上。他按照说明,用手指蘸取膏体,均匀涂抹在鹿皮内侧,然后像揉面一样,仔细地、由内向外地反复揉搓。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僵硬的皮张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柔软、富有韧性!效果远超他之前知道的任何自然鞣制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逐渐变得像样的皮革,林越开始规划:这块皮子足够做一双合脚耐用的皮鞋,还能剩下不少边角料,可以缝制一个随身挎包,用来装火种、燧石等小物件,甚至可以考虑做一对护腕,保护小臂在丛林中穿梭时不被划伤。
傍晚:整合线索与加固营地
傍晚,林越一边用陶罐炖煮加入新采野菜的鹿肉汤,一边仔细检查带回的神秘毛发。毛发粗硬,呈深褐色,在火光下泛着油光。他对比了记忆中各种动物的毛发,无法确定归属,但可以肯定是一种体型和力量都远超野猪的猛兽。
结合之前发现的符号、铜刀,以及今日野猪群的异常奔逃和这神秘的爪印,林越感到这座岛屿的谜团越来越深,潜藏的危险也远超预期。他不敢怠慢,趁着天黑前,再次加固了营地的荆棘围墙,尤其加强了靠近竹林方向的防御,并检查了所有陷阱的触发机关。
夜晚:反思与计划
夜幕彻底笼罩岛屿,篝火成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林越嚼着烤鹿肉,内心并不平静。皮革问题的意外顺利解决,得益于系统,但这反而让他对系统背后的机制产生了更深的疑虑。而竹林中的发现,则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
他拿出炭笔,在平整的树皮上画下简易地图,标记了野猪奔逃方向、发现爪印的地点,以及更早之前符号标记点的方位。这些点似乎隐约构成某种分布,但他暂时还看不透规律。
“明天,”他望着跳动的火焰,制定着计划,“必须再去一次竹林边缘,但要更小心。得设法弄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以及……它会不会靠近营地。”
【累积获得打赏:118点】
(因成功使用软化剂、有效规划并保持高度警惕而增加)
Day21在充实劳作、意外发现和更深沉的危机感中结束。林越获得了急需的皮革解决方案,但也直面了岛屿食物链顶端可能存在的、更恐怖的掠食者。生存的挑战,从未停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