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新一团改编独立旅-《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谁要是敢在窝里横,欺负自己弟兄,破坏团结,老子同样饶不了他!”

  丁伟说完,猛地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对着天空“砰砰砰”连开三枪。

  枪声在山谷中回荡,震人心魄。

  “刚才参与打架的,所有班长以上军官,全部降为士兵。

  关三天禁闭。”

  “这个排长,”

  丁伟指着那溃兵排长,

  “藐视上官,挑起械斗,罪加一等。

  鞭刑二十,以儆效尤!”

  “魏和尚,执行命令。”

  “是,团长,你瞧好吧!”

  魏和尚示意侦察营几名膀大腰圆的战士立刻上前,将那面如死灰的溃兵排长拖了下去。

  很快,鞭子抽打在肉体上的闷响和惨叫声传来,让所有新兵都噤若寒蝉。

  “都看到了?”

  丁伟环视全场,声音冰冷的说道:

  “这就是新一团的军法!”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龙是虫,到了这里,是龙得给我盘着,是虎得给我卧着。

  先把你们那身兵痞气、土匪习气给老子收起来。”

  “想当英雄,想在战场上让小鬼子闻风丧胆,就得先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当一个合格的中国军人。”

  处理完械斗事件,丁伟深知,光靠严厉的军法震慑还远远不够。

  必须尽快将这些成分复杂的新兵打散重组,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完成融合。

  他回到团部,立刻与刘文英、各营营长开会。

  “各营,立刻将所有新兵打散,补充到各连排班。

  老兵带新兵,干部下一线。

  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初步的战斗力。”

  “政委,思想工作必须跟上。

  组织诉苦大会,让这些新兵明白他们为谁而战。

  同时,大力宣传我们新一团的战史和英雄事迹,树立榜样。”

  “侦察营,”

  丁伟看向魏和尚,

  “任务加重。

  不仅要负责训练,更要严密监视部队思想动态。

  对于任何煽动闹事、企图投敌的苗头,坚决掐灭,绝不手软。”

  营地一角,篝火旁。

  王二狗正在给一个新兵讲述陈大山连长牺牲时的壮烈情景,说到动情处,声音哽咽。

  新兵听得眼圈发红,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步枪。

  旁边,几个原伪军士兵和清风寨的弟兄坐在一起,抽着烟,聊着各自家乡的风俗,隔阂在共同的战斗经历和此刻的休整中渐渐消融。

  整合的过程充满了阵痛。

  不同背景的士兵之间摩擦不断,纪律问题频发。

  但在丁伟的强力手腕下,在老兵的言传身教下,在日益紧张的备战气氛中,这支庞杂的队伍,开始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缓慢而坚定地向着一个整体蜕变。

  十天后,新一团的人数恢复到了五千多人。

  虽然战斗力远未恢复到巅峰,但至少架子搭起来了,基本的纪律和协同也有了雏形。

  然而,战争的阴云并未远离。

  北岸的炮声愈发密集,日军显然正在全力抢修道路,集结兵力,准备发动新一轮更猛烈的进攻。

  空中,日军的侦察机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南岸上空。

  几天后,丁伟和刘文英被召至第四军军部,参加作战会议。

  在会上,第37军军长陈沛传达了薛岳的最新指示。

  日军第40师团主力已在汨罗江北岸完成集结,其第3、第6师团先头部队也已逼近。

  第九战区决心利用汨罗江至捞刀河之间的有利地形,命37军和99军层层阻击,进一步消耗日军,为最终的“炉底”决战创造条件。

  “丁团长,刘政委,”

  第37军军长陈沛目光落在丁伟身上,

  “薛长官特意交代,新一团休整补充后,将有特殊任务。”

  丁伟神色一凛:“请陈长官示下。”

  “薛长官认为,你部擅长机动、游击,且斗志顽强。

  主动出击、穿插敌后,正是你部利器。

  因此,长官部命令新一团完成休整后,不必承担固定防线守备任务。

  而是作为一支战略奇兵,待日军主力渡过汨罗江,向其纵深发起进攻时,伺机从侧翼秘密渡江,返回北岸,深入敌后。”

  “返回北岸?”刘文英一惊。

  “不错!”

  陈沛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的任务,是像一根钉子,狠狠扎进鬼子的后背。

  在其后勤补给线上活动,袭击其兵站、运输队,截断其通讯,甚至寻找机会打击其指挥机构。

  总之,要把鬼子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这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薛长官说,这把‘快刀’,要用在鬼子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丁伟眼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脱离固定的防线,深入敌后自由作战,这正符合八路军的作战的风格。

  北岸的地形他们刚刚经历过,相对熟悉,而且敌后活动空间大,更能发挥他们灵活机动的特长。

  “请陈长官转告薛长官,新一团保证完成任务。

  一定把鬼子的后方,闹他个底朝天。”

  丁伟毫不迟疑的应和道。

  返回驻地后,张大彪立即迎了上来。

  张大彪将八路军总部的电报递向丁伟:

  “团长,八路军总部首长来信。”

  丁伟和刘文英闻言,神色一凛,接过电报后,与刘文英一同展阅。

  “你部孤军深入,千里转战,于湘北连战连捷,先挫敌于新墙河,再创敌于汨罗水,扬我军威,震寇胆魄。

  尤以汨罗江北岸机动防御、水淹顽敌之役,胆略过人,战果卓着。

  充分展现了我军不畏强敌、敢打必胜之革命精神,特向新一团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祝贺与崇高敬意!”

  看到这里,丁伟与刘文英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

  老总的肯定,比任何嘉奖都更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力量。

  “目前抗战已进入关键阶段,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需更加紧密配合。

  你部已在湘北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为适应斗争需要,扩大我军影响,经研究决定,并报请中央批准。

  即以你新一团为骨干,秘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旅。

  由你丁伟同志任旅长,刘文英同志任政委。

  着你部以湘北为基点,积极向周边日占区发展,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根据地。

  开辟湘鄂赣边第二战场,钳制与消耗日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

  “独立旅,旅长。”

  自己升任旅长了,丁伟的手微微颤抖着。

  这不仅仅是职务的提升,更是总部将一副更加沉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开辟第二战场,建立根据地,这需要极大的战略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刘文英也深吸一口气,感到肩头的责任重大。

  丁伟小心翼翼地将电报折好,贴身收起,然后与刘文英张大彪向着北方总部的方向,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老刘,总部和老总信任我们,把开辟湘鄂赣边第二战场的重任交给了我们。

  这是荣耀,更是责任。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单纯在正面战场扛线的拳头,更要成为插在鬼子后方的一把尖刀,在敌人的心脏里闹他个天翻地覆。”

  刘文英接口道:“是啊,现在我们独立旅关键是要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

  我认为我们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将是敌后游击,发动群众,建立政权。

  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做群众工作,会建设根据地。

  这方面由我来负责,我带领各营连排长要加强学习,强调群众纪律,绝不能辜负总部的期望。”

  “张大彪,去把和尚他们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