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休整谈心-《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丁伟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夏师长过奖。

  打鬼子,是我们军人最分内之事。”

  夏炯回了个礼,走上前几步,仔细打量着丁伟和他身后那些沉默的新一团战士,点了点头:

  “格老子的,是群好兵。

  杀气重,眼神稳,是见过血、打过恶仗的。”

  夏炯转头对杨干才道:

  “仰之兄,防务交接的事情,让我手下这几个团长跟你的弟兄们对接。

  你们抓紧时间撤下去休整。

  军座说了,你们134师和新一团都是功臣,后面还有用得上你们的时候,别把本钱打光了。”

  杨干才点头道:“好,这里就交给夏兄了。”

  杨干才随即下令134师各部开始有序撤离阵地。

  夏炯则对身后的三位团长下令:“陈跃宗!”

  “到!”

  387团团长陈跃宗,一个面容粗犷、眼神凶狠的汉子踏步上前。

  “你团接防正面主阵地,特别是滩头那片区域,给老子把工事再加固一遍,鬼子肯定还会从那里找突破口。”

  “是!

  师座放心,387团绝不让鬼子踏前一步!”

  “蔡正国!”

  “到!”

  388团团长蔡正国,身材精干,目光沉稳。

  “你团负责左翼结合部,尤其注意河道拐弯处,防止鬼子偷渡。”

  “明白!”

  “李宜!”

  “到!”

  389团团长李宜,年纪稍轻,但眉宇间同样有一股悍勇之气。

  “你团作为师预备队,同时负责右翼警戒,并协助炮兵阵地构筑。动作要快!”

  “是!”

  三位团长领命后,立刻转身,吼叫着催促自己的部队迅速进入阵地,接手防务。

  133师的士兵们训练有素,迅速散开,与134师的留守人员进行了简短交接后,便开始抢修工事,部署火力。

  夏炯看着手下部队雷厉风行的动作,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看向丁伟:

  “丁团长,你们新一团伤亡不小,也跟杨师长一起撤下去休整吧。

  薛长官有令,你们是战区直属的机动力量,不能一下子全拼光在这里。”

  新一团的残部,跟随着同样伤亡惨重的134师弟兄,沉默地撤向了新墙河南岸后方樟树岭。

  与来时那种憋着一股复仇怒火的躁动不同,此刻的队伍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极致疲惫、深入骨髓的悲伤,以及经过血火淬炼后异样沉静的气氛。

  战士们军装褴褛,几乎人人带伤,绷带上的血迹早已干涸发黑,许多人的眼神因目睹了太多死亡而显得有些空洞,但深处却依旧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沿途,遇到正向前线开进的133师官兵,都自发地停下脚步,向这支伤痕累累却军旗不倒的队伍行注目礼。

  消息已经传开,正是这支来自北方的八路军部队,在龙王岭和反击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硬生生崩掉了鬼子第40师团的先锋锐气。

  樟树岭地区,早已有战区后勤和当地支前民众搭建起的简易营地和包扎所。

  当新一团战士们抵达时,热粥、馒头和干净的饮水已经准备妥当,大量的担架和军医也等候多时。

  “快!重伤员优先!”

  “这边,热水和绷带!”

  “老乡,帮忙扶一下这位弟兄!”

  场面忙碌却有序。

  新一团的战士们没有争抢,默默地协助将重伤的战友抬上担架,轻伤员则互相搀扶着,寻找地方坐下,接过民众递来的食物和水,低声道谢。

  丁伟站在营地入口的一个小土坡上,目光逐一扫过那些熟悉而又因减员显得稀疏了不少的队伍。

  政委刘文英安排好了团部的落脚点,快步走到丁伟身边,他的脸色同样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忧虑:

  “老丁,初步统计出来了……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些。”

  丁伟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草药、血腥和泥土的气息:“说吧。”

  “全团能继续作战的人员,初步清点,约三千二百余人。

  这还包括了所有轻伤员。”

  刘文英的声音很是沉重,

  “各营损失都很大,一营、二营伤亡过半,建制需要重新调整。

  侦察营、炮营也损失不小。

  牺牲的名单还在核对,很多弟兄没能抢回来。”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个数字,丁伟的心脏还是猛的一抽。

  五千多生龙活虎的弟兄,一场恶仗下来,减员近两千。

  这里面,有多少是像牛蛋一样年轻的面孔,有多少是跟着他从太行山一路拼杀出来的老骨干?

  丁伟闭上眼,耳中还能听到龙王岭上震耳欲聋的炮火和弟兄们声嘶力竭的呐喊。

  “知道了。”

  丁伟的声音沙哑却稳定,

  “告诉各营,抓紧时间吃饭、治伤、补充睡眠。

  建制打乱的就地合并重组,营长负伤或牺牲的,副营长顶上,副营长也没了的,连长顶上。

  要让每个活着的弟兄都知道,新一团的骨头没散,魂还在。”

  “是!”

  刘文英重重点头,

  “战区后勤送来的第一批补充弹药和物资已经到了,数量不少,还有一批崭新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

  杨汉域军长也派人送来了额外的药品和一批猪肉,说是给兄弟们改善伙食,压惊。”

  丁伟点了点头。

  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资,比任何空泛的嘉奖都更能体现友军此刻的认可和情谊。

  “老刘,你负责统筹休整和物资分配。

  我去看看伤员,再去会会夏炯师长。”

  野战医院设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林间空地上,帐篷不够用,很多伤员就直接躺在铺了稻草的雨布上。

  呻吟声、医护人员的安抚声、器械碰撞声不绝于耳。

  浓烈的消毒水味道也掩盖不住那股血腥和伤口腐烂的气息。

  丁伟的到来让伤员们有些激动,试图起身,都被他用手势压了下去。

  他在一个个伤员身边蹲下,查看着伤势。

  “团长……我没事,养几天就能回队伍……”

  一个失去了一条腿的年轻战士脸色苍白,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好小子,是条硬汉。

  好好养着,新一团等着你。”

  丁伟拍了拍他没受伤的肩膀,心里却知道,这个战士的军旅生涯可能就此结束了。

  在角落里,他看到了头上缠满绷带、正靠着一棵树抽烟的张大彪,和吊着胳膊、面色阴沉的赵磊。

  “怎么样?”丁伟走过去。

  “死不了。”

  张大彪吐出一口烟圈,闷声道,

  “就是憋屈。一营那么多好兄弟……”

  赵磊用独臂捶了一下地面:

  “鬼子炮火太他娘的猛了,也太他娘的毒了。

  尤其是最后那阵无差别炮击,好多弟兄不是死在拼刺刀上,是死在小鬼子的炮口下。”

  丁伟在他们身边坐下,沉默了片刻,说道:

  “打仗,就是这样。

  慈不掌兵,鬼子狠,我们就要比他们更狠,更聪明。

  牺牲的弟兄,他们的血不会白流。

  我们活着,就得把他们没走完的路走下去,把他们没杀完的鬼子杀干净。”